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4|回复: 0

八大欲界善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8-2019 09:3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大欲界善心

我們可以舉一些例子來說明這八種善心。

第一種,悅俱智相應無行心我們可以用這樣的一個例子來說:一個擁有業果智的女人,自動並且歡喜的供鮮花給佛塔。由於她是很歡喜的做,因此是悅俱,他的感受是樂的;由於她對業果是有信心,所以是智相應;而且主動地去供花給佛塔,因此生起的心是無行心。

第二種,悅俱智相應有行心的例子是:有一位擁有業果智的少女,在同伴說服之後,歡喜的前往聆聽佛法開示。由於她對業果有信心,很歡喜的去聆聽佛法,是智相應的、悅俱的;但是由於她去聽佛法之前,是被同伴說服才去聽的,因此是被動的去,這個時候生起的心是有行心。

第三種,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的例子是:有一個不懂業報的男孩,自動而且歡喜的佈施錢給乞丐。由於他不知道他佈施、幫助窮人的這種行為能夠帶來好的果報,他只是看到窮人,看到乞丐很可憐,他出於悲憫的心佈施,他沒有去思惟業果法則。但他是自動的、歡喜的佈施,因此是悅俱的、是無行的;不過,因為沒有去思惟業果法則,所以是智不相應心。

第四種,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的例子是:有個不懂業報的男孩,在受到校長的促請之下歡喜的捐了一百塊錢。歡喜的捐錢,這是悅俱;但是他並不懂得業果法則,這是智不相應;由於校長下命令要捐錢,於是他才捐錢,這是有行心。

第五種,捨俱智相應無行心的例子是:有一個女孩感受平平地主動去掃地,但是她知道掃地是一種善業,這是第五種。

第六種,捨俱智相應有行心的例子是:有一個男人在受到一位比庫的暗示下,中捨地砍柴。雖然他知道那是一件服務寺院的善事,但是由於他感受平平,他並不會很歡喜的做,感受平平的做是捨俱;但是他知道這是善事,他可以幫寺院做服務,這是智相應;但是他在一位比庫的暗示之下他去做的,所以是有行的。

第七種,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有一個不懂業果智的女人自動地去閱讀佛書,但是她看不懂是什麼意思;或者說她看過了,並沒有很認真去牢記。由於感受平平,是屬於捨俱;而且她不懂什麼意思,也不懂得業果智,是智不相應;但她是主動地去看佛書,這是無行心。

第八種,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有一個女孩在母親的要求之下,並沒有感到很高興,同時也沒有去思惟到業果法則,而幫她的母親洗衣服。由於沒有感到很高興,是捨俱;由於沒有思惟業果法則,是智不相應;而由於是在她母親的要求下才做,這是有行心。

在這裡呢再講一下,是不是做善事的時候一定要先思惟業果法則呢?是不是一定先思惟業果法則之後呢,才會有智相應呢?如果我們做善事的時候相信這種善業、善行能夠帶來善的果報,這就是業果智。並不是說我們瞭解業果智是要叫我們斤斤計較,反而斤斤計較很可能是跟貪著的心有關了。我們只是相信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業果的規律、因果的規律,這樣就已經足夠了;而不是說我現在佈施了多少錢以後,我一定拿回多少錢的回報,這樣的話你的心會變成一種功利主義,你的佈施已經被你的動機所污染,已經是夾雜了貪愛的佈施。如果我們做善業的時候,相信業果法則,做只是做,善事只是善事,當我們做了這種善事,生起的是善心,留下的就是業的因在那裡,這種業因在因緣成熟的時候能夠帶來善的果報,這樣想就已經足夠了。在做佈施、持戒、服務等的時候,相信業果法則,相信通過佈施、持戒、服務等能帶來好的結果,知道這些是應該做的事情,這是一種智慧。

马欣德尊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SonyaTang + 3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2024 12:28 AM , Processed in 0.10055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