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7|回复: 3
|
<原始佛教>文章分享
[复制链接]
|
|
如何让布施能产生海量般,难以计算的功德呢?
只能在无上的福田上产生,所以先让自己成就僧伽施,这是第一个先决条件。第二个条件是让自己成就具足六支的布施。什么是具足六支的布施呢?是布施者自己心理方面的三种素质和受施者心理方面的三种素质都具足的布施。
在《增支部6集第37六支布施经(AN.6.37 Chaagadānasutta)》里,佛陀是这么说的:
「比丘们!如何是具备六支的供养呢?比丘们!这里,布施者有三支,受施者有三支,布施者有哪三支呢?比丘们!这里:
① 布施者在布施前充满欢喜;
② 布施者正在布施时充满欢喜;
③ 已经布施后也充满欢喜。
这是布施者的三支。受施者有哪三支呢?比丘们!这里:
④ 受施者已经远离贪爱,或正在努力断除贪爱;
⑤ 受施者已经远离嗔恨,或正在努力断除嗔恨;
⑥ 受施者已经远离无明,或正在努力断除无明。
这是受施者的三支。像这样,布施者有三支,受施者有三支,比丘们!这样是具备六支的供养。
比丘们!这样具备六支的供养所导向安乐、升天、可爱、可意、合意、利益、喜好的大福德是不能被衡量与计算的。
随喜布施与护持僧团这无上的福田,与三宝结缘。
Sādhu~Sādhu~Sādhu ~
願佛陀的教法久住世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6-2019 08:1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瑪欣德尊者佛法問答】574
如果以別人的名義做功德,別人能得到嗎?自己有利益嗎?
瑪欣德尊者答:
這要看這裡的別人是屬於哪一種人。如果這裡的別人是指已經去世了的人,當他已經投生為某一類的鬼,也就是依他施活命鬼,那你以他的名義做功德,同時也迴向給他,他將能夠得到。如果他是活著的人,你必須得告訴他,叫他隨喜。當他知道你在為他做善事,他感到很高興,他就能得到。
但無論如何能夠得到更大利益的是做功德的人。做功德重在你做的時候的思,你的思是造業的。我們不要相信「我把功德全部轉給你,自己的功德就沒有了。」,事實上不是。事實上,你造的業還是你造,然後你叫他人隨喜,他人隨喜了,他能夠獲得你所造的功德,但是你的功德並不會因為他的隨喜,你的功德就好像全部轉讓給他了,做功德不是轉帳。這好比你手中有支點燃的蠟燭(這比作是你所做的功德),別人拿根蠟燭到你這點火(這好比隨喜),別人的蠟燭也點燃了,但是你並沒有任何損失。
Sādhu ! Sādhu ! Sādhu !
善哉 ! 善哉 ! 善哉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6-2019 08: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帶領信眾鼓勵參與善事的重要性~
佛教經典里記載有四種人:
看看自己是哪一种人?
(一)自己做善,卻不鼓勵別人去做。
(二)鼓勵別人做善,自己卻不做。
(三)自己不做善,也不鼓勵別人做。
(四)自己做善,同時也鼓勵別人去做。
因為以上四種人的態度和行為都個別不同,所以他們的果報也不一樣。他們在未來世,將得到以下的果報:
(一)第一種人未來世享有財富,卻無旁人為伴。
(二)第二種人未來世,隨從友伴眾多,卻無財富。
(三)第三種人未來世,即無財富也無友伴。
(四)第四種人未來世,享有大財富,又有許多隨從友伴。
佛經清楚地說明在這四種人當中,能享有最多福報的人是肯行善又勸人行善的人。因此,能夠領導團體參與宗教的各種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有二 。
(一)為了團體的成員謀求安祥和幸福,不單單只為這一世,也為下一世以及生生世世。
(二)提升團體成員的團結精神護持佛法。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布施
比方你有一碗饭。你看到有人来托钵化缘。即使你只是给一匙子的饭,这也算是做布施。请记住,做布施的时候,
最重要的因素是你的意念(Cetanā),钱额的多或少不是重要的事。
愿你对布施有正见(正确的理解),而会累积善德。
愿你的善行是扶持你在将来体证涅槃的因素。
希望大家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帮自己或家人多种点善的因,才有善的果。
Sādhu ! Sādhu ! Sādhu !
善哉 ! 善哉 ! 善哉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6-2019 08: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宗教與肥皂 》
有兩個人一起散步,
一個是和尚,另一個是肥皂製作商。
這位肥皂製造商滔滔不絕地說話,
而那位和尚卻一直在聽。
肥皂製造商對和尚說:
請告訴我,宗教有什麼好?
您的講經有什麼好?
佛經有什麼好?
人活在世上盡是麻煩,有人偷竊、有人相互殘殺、有人彼此怨恨。
佛教至今已兩千多年,講經、頌經也兩千多年,
卻沒有使一切更美好。
人還是一樣,
他們仍然在爭奪、偷竊、殺害、仇恨...
這位和尚沒說什麼,他只是聆聽。
過了一會兒,他們路過一個地方
這裡有好多小朋友在泥漿中玩耍。
和尚就和肥皂製造商說:
您說肥皂可使人乾淨?我不相信。
您看看這些小朋友,他們多髒啊!
肥皂有什麼好?
肥皂已經存在幾千年了,
可是,即使世上到處都有肥皂,
這些小朋友卻還是被泥漿所弄髒?
那位肥皂製造商就說:
和尚呀!除非人把肥皂拿來使用,否則它發揮不了功用。
「完全正確!」和尚說:
肥皂本身無法使人乾淨,
除非人拿來使用才行。
這個道理和佛經的道理是相同的,
佛經的道理沒辦法改變人,
除非人們把經上所說的道理實行出來。
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這篇文章很值得留藏自我惕勵。
『修智慧,不修制約』
叩拜:
不是彎下身體,
而是放下傲慢。
念佛:
不是聲音數目,
而是清凉心地。
合掌:
不是並攏雙手,
而是恭敬萬有。
禪定:
不是長坐不起,
而是心外無物。
歡喜:
不是顏面和樂,
而是心境舒展。
清修:
不是摒棄欲望,
而是心地無私。
佈施:
不是毫無保留,
而是愛心分享。
學佛:
不是學習知識,
而是踐行智慧。
成道:
不是看見佛祖,
而是終於看懂自己。
Sādhu~Sādhu~Sādhu ~
願佛陀的教法久住世間。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