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利杰
无论朝野政党如何祭出创意,在文宣广告带来惊喜;又无论战局如何诡异多变,谁入主谁出局谁又王对王对决,本质却永远是新瓶换旧酒,因此,大选对我来说沉闷枯燥,乏善可陈的,直到李映霞宣布在牛头党旗帜下竞选。
这则新闻并不显眼,却突破了一般大选事件的套路,为本届大选注入了一股清新气息。首先是李映霞的选择,虽在我预料之外,却又合乎她向来秉持的理念和风格;其次是人民党(俗称牛头党),比起李映霞个人有着更悠久丰富的精彩历史。
李映霞非常年轻就积极参政,推动力主要源于1998年的烈火莫息,支持当时的替阵实现改革国家的理念,加入行动党纯粹只是一种选择,在理念方面,则是因为丘光耀启蒙而倾向左派社会主义。
真正体现不忘初衷
在李映霞离开行动党后,从报章上获悉他依然对政治充满热忱,我当时便猜测他会否加入公正党继续改革国家大业,没想到如今她选择的是以社会主义者称的人民党,把个人政治信仰置于胜负与大局之上,真正体现出“不忘初衷”。
人民党在大马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于1955年成立,1957年和劳工党组成社会主义阵线,并在大选取得突破性成绩,能和当时的联盟(国阵前身)对抗,但在70年代后,则因各种主客观因素逐渐没落,至今未取得零的突破而沦为蚁党。
但人民党的历届领袖都没有放弃斗争,每届大选都有派员,平时对于国家的公正,人权课题也极为投入,甚至因抗争而坐牢。2003年人民党和公正党合并,却因涉及技术问题,结果今天人民党依然存在,领袖们也坚持社会主义路线。
正当朝野两大阵营的支持者台出种种论述,说什么“两个烂苹果选一个比较不烂的”,“就算吞玻璃也要改变”,“为了大局着想”等等抽象概念,就只是引人做出二选一的抉择时,有哪个选民能跳出框框,看清楚投票还有很多种可能性?
如果说,有个阵营的成员可以合了又分,分了又合;有些政党连自己旗帜都可以放弃;有些领袖可以立场摇摆,前后矛盾,选民都愿意相信他们,给予机会,但对数十年如一日,言行一致的李映霞和人民党不屑一顾,那究竟是什么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