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2|回复: 1

《希盟宣言》: 奉改朝换代之名, 行种族主义之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3-2018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者林奕慧评《希盟宣言》:

奉改朝换代之名, 行种族主义之实


作者 /来源:林奕慧 / 《当今大马》



发表于2018年3月14日中午11点41分 更新于同日中午11点52分

《当今大马》注明: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作者林奕慧(上图右),台湾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研究兴趣以政治哲学和神学为主。


本文原载于 《当今大马》“众思成城”专栏,标题是《奉改朝换代之名》,全文如下——

改朝换代成为许多人的民主愿景,源于2008年大选的偶然结果。主要在野党组成与国阵分庭抗礼的联盟,使马来西亚多年一党独大的局面迎来改变的希望。

一般而言,政党轮替是现代国家民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公民社会这十年寄望反对阵线上台以实现政党轮替,委实无可厚非。

然而,经历瓦解和重组后形成的希望联盟还能否宣称自己代表改革力量,具有取代执政党的正当性?今时今日,改朝换代的目标与手段是用隐而不宣的牺牲交换的。

希盟的土著至上主义


“土著与非土著”、“土著与其他种族”和“土著与马来西亚人民”这样的词组充斥了刚出炉的《希盟宣言》(Buku Harapan),完全突显了希盟在来届大选的族群导向策略。希盟宣言并不一律使用言简意赅的“人民”一词,反而透过多处以土著为本位的种族主义表达,突出某个目标族群的优先性。当希盟有意识地将全体人民二元划分成土著与非土著,他们已是正式采纳了巫统的种族主义路线。

土著(Bumiputera,土地之子)这一没有出现在宪法上的概念,从敦拉萨开始纳入重大政策如新经济政策当中,长久以来巩固巫统的统治地位。然而,名义上以土著利益为优先的政策,实际上不但没有达成土著集体摆脱弱势的目标,反而形成内部剧烈的阶级分化,在造就少数富裕的土著精英的同时,让大多数土著仍然处于贫穷的境地,并且在各领域将非土著边缘化为二等公民,加剧族群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巫统数十载的种族主义论述和政策导致国家弊端丛生,而誓言做出改变的希盟如今为了争夺支持者,不惜牺牲改革议程亦步亦趋。希盟独尊土著不只表现在《希望宣言》的修辞方面,其政纲亦是巫统土著政策的延续。无论是居者有其屋(第4承诺)、国内经济所有权(第22承诺)、政府招标采购(第23承诺)、企业总股权(第30承诺)或中小型企业(第31承诺),《希盟宣言》都特别提出针对土著的优惠政策,而不是按收入和需求的非种族主义原则进行资源分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3-2018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宣言用詞,從民聯時代的 “Rakyat” 變成馬哈迪自豪的 “Bumipute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10-2025 05:44 AM , Processed in 0.10702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