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15|回复: 0

怪医奇异博士幕后的怪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11-2016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来源 : 作者提供





这期原本是写日惹的可爱以及它的艺术气息,但刚看了漫威漫画改编的电影《奇异博士》(Doctor Strange) ,趁它还热门时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它背后的创作人,只好把日惹专题移后一,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奇异博士》是1963年是出于漫威教父Stan Lee和漫画家Steve Ditko手中的作品。关于StanLee当然大家都知道(看漫威电影肯定会看到他的)。Stan是当年漫威还是一间小型漫画出版社时的编辑兼作者,基本上是一脚踢的全职员工。本身并非漫画家的他,全部漫画创作都是和漫画家合作的。许多的故事概念虽然是出于他,人物造型和风格都要靠漫画家来完成。Stan是个对市场需求看得很准奇才,即使许多和他合作的漫画家因不满其作品被修改得太商业化而不欢而散,却不得不承认,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能爆红的漫威漫画,十之八九都是出于Stan Lee笔下。而许多当年不满的漫画家,经济上也因这些漫画在商业上的成功而得益不少。




“噢我的脚!” Steve Ditko 笔下的蜘蛛人(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奇异博士》的概念源至于Steve Ditko,这位非常有主见的漫画家手笔。大家对Ditko另一部作品《蜘蛛人》(Spider-Man)相信较为熟悉。


Steve Ditko 笔下的《奇异博士》 (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从上面所展示的作品,大家应该都看得出Steve Ditko的画风是相当的另类。《蜘蛛人》和《奇异博士》亦是非一般的超级英雄,他们都没有高大威猛的身材和俊美的外貌。当年Stan Lee为了不想要蜘蛛人的外形太过以“超级英雄”而找上了Ditko来当主笔。


由Steve Ditko编绘,Stan Lee编写对白的《奇异博士》(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Ditko在编绘《蜘蛛人》期间,有了《奇异博士》的概念,Stan也乐于为它编写对白和连载于《Strange Tales》里头。。也拜Ditko的另类画风,当年《奇异博士》在画面上才能取得突破。


Chris Nolan的《潜行凶间》(Inception)(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Steve Ditko的无数迷幻之旅之一, Strange Tales 133期(1965年)(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或许《奇异博士》电影里头那些建筑物颠倒的视觉效果难免令人联想到Chris Nolan 2010年的经典作品《潜行凶间》(Inception)。事实上导演Scott Derrickson是在寻求Ditko当年在漫画里所带给读者们的迷幻之旅。





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Ditko 是艾茵·兰德(Ayn Rand)的客观主义哲学理论信徒。自从迷上了此哲学理论后(客观主义强调个人主义的概念、理性的利己主义、以及彻底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Ditko就开始愤世,对漫威给予的待遇,版权以及分红等问题不满。最后谈不妥也就闹得不欢而散(也有听闻他想将客观主义理论加入《蜘蛛人》不果也是个导火线)。


Steve Ditko 稀有的照片 (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离开漫威,Ditko转投一间稿费较少,换来较多创作自由的小出版社。自1968年也就不再接受媒体访问以及出现在公共活动,甚至连拍照也拒绝,过着十分低调的生活。






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




Ditko离开漫威后的作品如The Question以及 Mr. A等,在商业上也不再那么受落(毕竟也少了Stan Lee的编写)。后漫威时期的Steve Ditko犹如与世隔绝,我们也无法知道他的状况以及他对这些作品的意见。只能祝福现年89岁高龄的另类漫画奇才,这些年来过得快乐,在创作上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1-2025 01:46 AM , Processed in 0.10503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