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3|回复: 3
|
澄清普遍人們對簡繁誤解、偏見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alibabasan 于 10-11-2016 09:37 PM 编辑
在網上有人談到簡化字如何好,原文如下:
【漢字繁或简体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必须看市埸的需求暫时很難订論。繁体字可看到文字的原来面貌,但筆畫多或已趕不上时代。簡体就象白化文一看就明白又容易書寫。鱼與熊掌應可兼得。】
首先給原文用字改錯:
1. 繁-->應是正體,漢字沒有大規模以政府行政命令繁化過,祗有爲更明確表義而有的繁化(如增褊旁、構件)
2. 訂論 --> 「定」論,論說確定。訂論,成了制訂論說了。
3. 筆畫多--> 筆「劃」多。
4. 象白化文-->「像」白「話」文。古文象,意包括了大象,相似的像;後爲明確表義加亻偏旁,與動物大象區分。
對上文析論:
1. 一两个人说了算:
自這六十年來簡化字的推行史實呈現,漢字簡繁確是由一兩個人說了算的。1956毛一聲令下,推出簡化字,原來正體一律不准用。1978?南洋蘇丹聯邦,教育部少數人主導宣佈改用簡化字,社會無從反對。換言之,誰掌有權力就一句話算數,沒權的人就祗有嚷的份;縱使如此,還是要嚷,因爲大部份當了沉默羔羊的人是他們沒有用心去知道,或本就對本議題不關心、沒興趣的,所以無法省覺本議題對他本身和子孫的重要性。
2. 看市場需求:
1)元朝以後,中華文明崩潰文化水準下跌,錯字叢生,於是除了原本的字(正字)還出現了許多俗字(錯字)的異體字。若論市場,在靠書寫來出版書本年代裡,學字寫字的人好逸惡勞,自然選滅筆字,人之惰性。今日電腦充斥,書寫機會少之又少,簡化字並沒有因少那幾劃而比正體字具有任何優勢,反令到跟傳統文化斷根,損失無以估量。
2)市場會有假需求,例如爲了政治因素,利用已方使用簡化字打壓使用正體字的對手,因而抛出大量簡化字書籍,及利用優勢人口製造市場,及在全球各處以所泡製的僞理論、假學術廣作宣傳。如此,使原使正體字者誤以爲正途,或大局趨勢,忽視了原本應有的道路。
3. 筆畫多或已趕不上时代:
1)時代進步跟字的筆劃數沒有直接關係:時代沒有規定要用筆劃少,少不代表追上時代。假如少代表進步新時代,那麼一到三筆劃的「.“"][=/\|イウエオカクケキ.....」等等豈非超時代?一個成熟的書寫體系,一千七百年來穩定地記載了五千年文化,何以以前東亞通用的國際文字,一朝變成趕不上時代?要麼就直接用abc更好?(直接改用abc,這本來就是簡化字的目的,就是當abc泡製的漢拼能找到方法分辯同音字,漢拼就直接擡舉成正式的中文字,叫拉丁化中文,而簡化字,包括一切方塊字漢字,全部禁止使用!)
2)拼音文字也一樣有筆劃多(反應在字母多):看一下abc的語文,知否有上百個字母拼成的字(word)?abc祇有26個,能拼的音也不夠。事實是人的發音系統祗能發三百多個音,就算你可拼出更多音,包括蟲鳴鳥叫獸吼,極低頻的聲和極高頻的聲,對人都沒有用,人就祗能有三百多個音。怎辦?拼音的語文,除了不斷增加音節syllable外,就沒有甚他方法可以作爲拼音字word的區別(在拼音文字,同音就同拼法嘛)。唯有漢字不一樣,管你人類可發的祗有三百個音,漢字能在小小四方格內組出無限字形表達無限意義。事實由古至今,包括日、韓、越南,有近十一萬個漢字。
3)大陸有學者從事長期研究指出,在長達約一年的各種報刊書籍裡,使用的簡化字平均筆劃祗比正體字少一到二劃。且視出版書刊的文化水準有不同。文化水準高,使用的漢字就多,水準低的使用漢字就少。所以,到了文化水準高的書刊,簡化字所佔比例相減少了,平均筆劃比正體字少得更少,不到一劃。明顯地,簡化字的簡化,根本沒有達到宣傳中所指的簡化好的程度。
尤需一提,簡化字根本是針對小學水平的人設計的,所謂掃盲,祗要普通能讀寫就夠,尤其在讀。你學簡化字,就祗能達小學水平,文化程度想提升的話,全靠正體字。還有,使用簡化字時,無可避免地一定要雜用正體字,許多字該簡化字卻沒簡化,否則,簡化字推出六十年,早年懂正體字老人的都要死光了,現在大陸的年輕人怎麼還看得通正體字?(祗是不會寫)可見簡化字根本是沒達到簡化的目的,半屌子。
4)文字的使用,主要在閱讀而非書寫:寫字機會事實比閱讀少,一般的文字使用,有70%時間在閱讀。尤其現在電腦時代,連寫字都用電腦打,寫字更是少之又少;寫字最多的要算作家、記者,其次是秘書工作,現在都是用電腦打字,不用寫。除了銀行存錢領錢、郵包、合約等等的簽名,還哪有機會寫字?可見,筆劃多少,完全不礙事。
閱讀時候,字是整個,甚至好幾個字一齊映入眼簾的,練習過速讀的人可一目十行。眼睛不會因爲字多幾筆劃就看得慢些。
這樣,在沒機會讓你表演書寫的時代,簡化字號稱最重要的優點「筆劃少容易寫」,在哪裡?
5)認爲「筆畫多或已趕不上时代」的真實面,其實是「寫少省時,就是效率,效率是時代的要求」
這是衍生自大陸打擊正體字,所用的一個僞理論:「文字工具論」和」與時俱進論」。說文字是工具,所以要講求效率。
一文字以閱讀居多,書寫機會少,而閱讀時正體和簡化,不會因筆劃少就讀得快。因爲眼看東西是整個字,不!是數個字,甚至整篇一次掃瞄入眼內的。所以,閱讀能力高的可一目十行。
沒有一種文字會「與時俱進」而變得筆劃減少致變形到跟原本無關,在人類歷史中祗有漢字的簡化字!好像「奉主之名」便可以行宗教殺戮,滅祖滅種——耶穌教要滅爸爸猶太教,回教要滅爸爸耶穌教。(忘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原型,其實是猶太教。馬怘思父親是猶太教拉比--牧師)看看漢唐盛世,文字繁化;進步的盛世,工商發達、民生富足,文字會繁化,爲甚麼這史實被蓋起來不敢講?文字改革者提供的資訊,都是片面的,哄騙讀者。
文字是歷史文化的記錄載符,不是單純的物質性工具,並非用久了會像機器生鏽、或更有效率的新機器出現要洶汰舊機器。反而是,文字是越陳越香,它具有的歷史文化價值,是人類非物質性文化遺產的瑰寶。尤其在今日科技交流,簡化字溝通能力沒比正體字強,反而會減弱甚而捨棄了傳承歷史文化的能力,這是無可估量的隱形損失。
4. 簡体就象白化文一看就明白又容易書寫:
這是不明白人眼看東西、閱讀的機制。看東西、閱讀是一眼就收入好幾個字,不會筆劃少就「一看就明白」的。再說一大堆「又乂」的符號字,更不是「一看就明白」的。「容易書寫」已在上面解說過,根本沒有機會讓簡化字得到甚麼便宜。
拿簡化字筆劃少容易寫來宣傳簡化字優點,是利用人們好逸惡勞的惡習慣,遂宣揚目的,是一種行銷手段。多少劣質產品不是這樣行銷出去嗎?連107歲還沒死的文字改革老掌門周老先生,在其著作中都指明:「寫少讀多」,稍爲懂管理的人就知,著力點要用在可達成目標80%的地方,不是用在祗達目標20%地方。戰後百廢待興,寫機會少,卻去耗費社會大量資源搞簡化字。因爲目的是要符合上頭老闆蘇聯給的指示:「滅漢字,搞拉丁化拼音中文」,簡化字是未得理想拼音中文前的過渡期替代品。
https://sites.google.com/site/myboooks/jianhuazi
要容易寫,草書就更方便了,比簡化字筆劃更少又順筆流暢。
印刷物供閱讀,連印刷物都使用簡化字,就跟「寫」完全無關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9-2016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應簡化字在中国大陸的使用,海外華人有需要跟中国做生意往來的,自然不得不識簡化字。學正體字長大的,祗需拿起簡化字表,一到二週內保證學會。識正體,用正體基本是打字,沒有簡正之效率差別。要寫,用簡化字也無所謂。識正寫簡,是更務實的。字寫快了成草書就自然成簡(尤其簡字中許多利用「草書楷化」的假草書)。
但,受簡化字教育的人,卻較不易認得正體字。要學,也會覺得困難,遠沒有受正體字的人學簡化字容易。被貶稱成「繁」,使他們覺得煩,心理上就有拒絶感。 |
|
|
|
|
|
|
|
发表于 29-9-2016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体繁/正体在大马都不是问题。
我们在学校写的学的是简体字,但在外面接触到的报章杂志媒介体很多都是繁/正体,比任何人更能感受当中的优劣。
尤其在古文方面或者是外文翻译方面。具个例子像之前的iphone 6,苹果产品介绍引出的笑话。
iphone 6产品介绍部分,英语原文“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台湾苹果网站译成:“不只外型變大,更在各方面都顯著提升,更大,卻更纖薄,功能更強,卻更加節能。”
香港的翻译为:“豈止大了,而且每一方面都更為出色尺寸大了,卻更為纖薄更加強大,卻極之節能。。”
中国苹果则是译成:“不只是简简单单地放大,而是方方面面都大有提升,却纤薄得不可思议,性能更强却性能非凡”。
中国大陆的翻译显示得太过直白。
三者相对比,可以看出简体或繁/正体的应用,在时间漫长的演化下产生了差异,出现了笑话。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16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