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700|回复: 41

【【【别再叫我二炮,请叫我火箭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2016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解读火箭军:或统合陆海空战略打击力量 实力剧增http://news.sina.com.cn/c/sz/2016-01-01/doc-ifxncyar6156692.shtml



火箭军




  【环球军事报道】“二炮”正式更名为“火箭军”!2016的新年注定会载入史册,短短两天内 ,先是国产航母首次得到了官方证实,紧接着又传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种“火箭军”诞生的消息。中国为何要在陆海空三军之外新设立“火箭军”?此举对于我军发展又有什么深刻意义?

  在讨论“火箭军”之前,有必要了解那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二炮”,第二炮兵成立于1966年7月1日,由毛泽 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始终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是我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 打击任务。这支掌握着“大国利剑”的神秘部队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保障中华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可以说,对于潜在的敌对势力而言,“二炮”堪比古希腊神 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震慑敌人的最有力撒手锏。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间三个军种和第二炮兵一个独立兵种 组成,“二炮”虽然与陆海空三军同为正大军区级,但是相比陆海空三军的军种身份,“二炮”的兵种身份还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作为直属中央军委掌控的战略部 队,“二炮”除了身穿陆军制服外,实际上和陆军集团军没有关联,之所以使用“二炮”的名称,主要是成立之初考虑到保密等问题的需要。

  那么中 国为什么要成立“火箭军”呢?军事观察人士表示,这可能是由于“二炮”已经渐渐无法适应解放军未来的战略需求。众所周知,在此之前,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 罗斯和朝鲜曾将战略导弹部队列为独立的军种,分析中国新成立的“火箭军”,其实可以用这两个国家尤其是前苏联/俄罗斯进行比较。作为前苏联的战略打击力 量,前苏联战略火箭军不仅下辖众多陆基核常导弹部队,还拥有战略核潜艇和战略空军部队,真正实现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核威慑力量。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安 全形势不容乐观,以美国为首的潜在对手对于中国战略打击力量尤为重视,打着应对“朝鲜核威胁”等幌子不断在中国周边部署反导系统,醉翁之意不言而喻,在这 种背景下,此次中国成立“火箭军”,是否会参考前苏联战略火箭军的有益经验,无疑十分值得期待。

  新成立的火箭军与之前的“二炮”有何不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 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火箭军全体官兵要把握火箭军的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 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 军。众所周知,中国的核常导弹部队如东风系列、巨浪系列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威慑潜在对手的重要角色,军事观察人士表示,新成立的“火箭军”如果能统合战略核 潜艇以及战略轰炸机部队,甚至空天防御部队,无疑将有效简化实施立体作战任务的流程,极大提高中国整体战略威慑能力,对于打破潜在敌人对我国的战略封锁 圈,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从1966年到2015年,第二炮兵已经走过了49个春秋,近半个世纪的壮丽征程中,“二炮”圆满完成了保家卫国 威慑对手的神圣使命,在辞旧迎新之时,“二炮”功成身退,将更大的重任交付给新成立的“火箭军”手中,我们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种“火箭军”必将继 承前辈“二炮”的荣誉,在维护国家利益,保卫世界和平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倪子牮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yberjaye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标题: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 习近平授军旗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1-01/doc-ifxncyar6149981.s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成立大会2015年12月31日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同志们、向全军部队致以 热烈祝贺,强调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时刻听从党和 人民召唤,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午4时,成立大会开始,全场高唱国歌。仪仗礼兵护卫着鲜艳军旗,正步行进到主席台前。

  习近平将军旗郑重授予陆军司令员李作成、政治委员刘雷,火箭军司令员魏凤和、政治委员王家胜,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员高津、政治委员刘福连。

  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主要领导,军容严整、精神抖擞,向习近平敬礼,从习近平手中接过军旗。全场官兵向军旗敬礼。

  授旗仪式后,习近平致训词。他指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

  习近平强调,陆军是党最早建立和领导的武装力量,历史悠久,敢打善战,战功卓著,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陆军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 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陆军全体官兵要弘扬陆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适应信息化时代陆军建设模式和运用方式的深刻变化,探索陆军发展特点和规律,按照机动 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领导管理,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习近平强调,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火箭军全体官兵要把握火箭军的职能定位和 使命任务,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 代化火箭军。   

  习近平强调,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战略支援部队全体官兵要坚持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发展,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加速发展、一体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习近平强调,你们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雷、王家胜、刘福连分别代表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发言,一致表示,坚决贯彻习主席训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牢记职责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带领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签发的中央军委关于组建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及其领导班 子成员任职命令和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主持大会。    大会在嘹亮的军歌声中结束。之后,习近平亲切接见了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领导班子成员,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出席大会。四总部、驻京各大单位和军委办公厅领导参加大会。  

  为什么要成立陆军机构?
  据了解,成立陆军领导机构,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陆军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军委机关调整职能、精简机构人员。

  火箭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
  据了解,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战略支援部队是一支什么样的力量?
  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主要是将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的。

责任编辑:倪子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


  中国核政策和核战略没有任何改变

  昨天,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京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有关问题接受媒体专访。对于新成立的火箭军是否意味着中国将加大核力量建设?中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是否有所改变?杨宇军表示,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核力量始终维持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是一贯的,没有任何改变。


  >>陆军

  杨宇军:成立陆军领导机构,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陆军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军委机关调整职能、精简机构人员。


  有利于军委机关调整职能

  军事专家杜文龙:新成立的陆军领导机构,第一,有利于加快陆军现代化建设步伐。陆军领导机构可把以前的多头管理下的分管和代管变成统管和专管,对陆军的发展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是“军种主建”思想的重要体现。第二,联合作战是未来军事变革的主题,陆军必须和其他军兵种一样,参加联合作战,成立陆军领导机构有利于把陆军和其他军兵种在统一的领导体制下进行管理建设,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创造条件。第三,有利于军委机关调整职能,精简机构人员,可以让总部之前和陆军相关的职能进行下行处理,资源也可更加节约。



  >>火箭军

  杨宇军:考虑到第二炮兵实际上担负一个军种的职能任务,这轮改革将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我们将按照火箭军的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二炮更名担负单军种任务

  杜文龙: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有几点考虑。首先二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种命名方式,长期以来,二炮实际上担负的是一个军种的职能任务,这次更名为火箭军可以做到实至名归。第二,更名为火箭军,显示出中国军队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加透明,改名更加清晰完整地展示它的形象,显示了中国军队的自信、开放、透明。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核力量始终维持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的核政策和核战略是一贯的,没有任何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支援部队

  杨宇军: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主要是将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的。成立战略支援部队,有利于优化军事力量结构、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我们将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各类保障力量功能整合组建

  杜文龙: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战略支援部队适合战争形态的演进和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从目前看,未来作战支援保障元素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对于打胜仗的贡献率正在快速上升,因此,有必要用作战的视角重新审视作战支援保障力量。成立战略支援部队可以改善作战支援和作战两个要素的关系,让作战支援和作战保障以及作战的关系更加协调,同时,新制作战部队,新型作战力量与传统作战部队,传统作战能力的关系更加协调,更加均衡。成立战略支援部队可以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可以让各种保障资源,各种支持资源集中管理,集中使用和集中建设,做到集中管理、集中使用和集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11:2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作用还是一样的吧,只是换了个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箭军是  美国佬最头痛的一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r.Bean 发表于 2-1-2016 11:23 AM
其实作用还是一样的吧,只是换了个名字。

没你想象的这么简单,除了更名更重要的是升格为第4军种。。。意义超乎想象


现在的中国有4大军种: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yberjaye 于 2-1-2016 11:41 AM 编辑
kanwt 发表于 2-1-2016 11:34 AM
没你想象的这么简单,除了更名更重要的是升格为第4军种。。。意义超乎想象


升格军种后,2炮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且人员更被升级,未来将更被重视和更强大!
这让我想起WU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2-1-2016 11:39 AM
升格军种后,2炮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且人员更被升级,未来将更被重视和更强大!
这让我想起WU14{:pi ...

二炮部队已经走进历史了,以后叫火箭部队吧!!!


中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英文: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Rocket Force


简称:
PLAR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anwt 发表于 2-1-2016 12:08 PM
二炮部队已经走进历史了,以后叫火箭部队吧!!!



叫二炮感觉比较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二炮不屬於第四軍種?
好歹二炮的軍費也是第一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箭軍不夠高大上呀,要叫戰略打擊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92 发表于 2-1-2016 12:51 PM
火箭軍不夠高大上呀,要叫戰略打擊軍

是有原因的,如下:



中国二炮部队改名火箭军 不加战略二字有何玄机?


  在中国的第二炮兵部队成立将近50年后,终于迎来了“名正言顺”的时候。2015年12月31日,在去年的最后一天,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并授予军旗,第二炮兵也由原来的战略性独立兵种,上升为独立军种。 从“二炮”到“火箭军”,这反映了中国核力量的发展历程。毕竟在周总理命名“第二炮兵”的年代,中国核力量是极为有限的。


  当时中国刚刚爆炸了原子弹,而氢弹尚未成功。中国的经济实力有限,不可能像当时美苏那样狂造核武器;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因此建造数量也很有限。因此,即便排除当时为了保密的目的,中国核力量也很难搭起一个庞大的军种架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总理当时的“第二炮兵”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不过在50年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由于中国没有类似美苏或美俄的双边核裁军协议,因此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弹道导弹打击体系,也就是二炮部队经常介绍的“核常兼备、射程衔接”。特别是在高精度的中程弹道导弹方面,中国可以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这次9·3阅兵中出现的东风-26就是典型代表。而在陆基战略导弹层面上,已经亮相的东风-31、东风-5B以及海外众说风云的东风-41导弹,都说明中国核导弹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同时,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家地位的上升,特别是在国家战略核遏制层面为“中国梦”保驾护航,那么就需要一支架构体系乃至名义上更符合“强军梦”要求的战略导弹部队。因此,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世界上“合法”地拥有核武器的只有中美俄法英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其中法英两个国家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没有陆基的战略核导弹力量,而只是空军和海军掌握着核武器及其投送平台。而美国虽然拥有大量的陆基战略导弹,但是管理者却是美国空军。只有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战略火箭军”(俄文:Раке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英文:Strategic Rocket Forces)。


  中国叫“火箭军”(根据网络上的一些宣传视频,其英文是PLA Rocket Force),俄罗斯叫“战略火箭军”。从技术上衡量,弹道导弹和火箭实际上是一回事,因此从名称上外界都会明白这两支部队都是导弹部队。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加上“战略”二字,这里面是不是有啥说道? 俄罗斯之所以叫“战略火箭军”,是因为其掌握着俄罗斯全部的陆基战略核打击力量,包括46枚发射井部署的SS-18“撒旦”洲际导弹,60枚发射井部署的SS-19洲际导弹,60枚发射井部署的“白杨-M”SS-27洲际导弹,72枚移动式部署“白杨”SS-25洲际导弹、18枚移动式部署“白杨-M”洲际导弹和58枚“亚尔斯”SS-29洲际导弹,总共有305枚洲际弹道导弹,携带1166枚核弹头。这两个数字都超过美军陆基导弹和弹头数量,但美国总体和战略核导弹和弹头数量要超过俄罗斯,因为美军的“大头”在水下战略核力量,生存性和打击效果远超俄罗斯。


  而中国火箭军作为原来“第二炮兵”的继承者,不但拥有原来的战略导弹部队,而且还有这众多先进的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后者明显不担负国家战略核威慑的功能,反而是我军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高精度“杀手锏”武器,甚至担负着首波打击的突击作用。相比之下,美国没有战术弹道导弹,而俄罗斯的两种战术导弹都是陆军在使用。


  因此中国只有“火箭军”而不加“战略”二字,体现了中国火箭军的装备特色。 那么,该如何理解在“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改革背景下的火箭军? 实际上,主要核大国的战略导弹武器,都是由各国最高军事机关所直接掌控。以美国为例,美国所有的陆基、空基、海基战略核武器,在战时的指挥权,都是总统(以及国防部长)通过美国战略司令部来根据威胁程度来直接指挥。而美国战略司令部是一个以美国全球战略打击为特色的功能性联合作战司令部。


  从我军的角度来说,“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并不意味着所有指挥体系都必须是这三层等级,尤其是战略导弹这种大国重器。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中国面临核威胁,那么新成立的火箭军军种指挥机关,将行使类似美军的“功能性”战区司令部的职能,在军委的指挥下,完成战略核遏制与核报复的行动。 同时,在战术弹道导弹的使用上,则可以遵循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战区指挥官可以在军委的命令下,统一调配战区内各军种力量实施作战,包括使用常规战术导弹。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lex92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戰略支援部隊,都不懂是什麼來的。。。
連武器是什麼都還沒公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04: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92 发表于 2-1-2016 03:13 PM
戰略支援部隊,都不懂是什麼來的。。。
連武器是什麼都還沒公開

就是支援部队啊!!~~ 战略性支援各个部队或单位; 可能和通讯,协调作战,后勤支援有关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anwt 发表于 2-1-2016 04:20 PM
就是支援部队啊!!~~ 战略性支援各个部队或单位; 可能和通讯,协调作战,后勤支援有关的工作。。。

對。。。就是概念太模糊。我沒搞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04:5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92 发表于 2-1-2016 04:44 PM
對。。。就是概念太模糊。我沒搞清楚

再进一步探索可能就涉及机密部分,不可能给外界知道的太多或军队如何运作等等,只是给你知道个大概就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lex92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016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前钱学森就已经提出“火箭军”。。。。



@某某某某
@梦魇蝴蝶
@cyberjaye
@alex92


原标题:“火箭军”之名从哪儿来:1956年元旦由钱学森提出




  2016新年伊始,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消息引发了军迷们的热烈讨论。其实,早在60年前,“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就已发出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呼声,而且这件事就发生在1956年的元旦期间。本文原题《钱学森与“火箭军”》,载微信公众号“三思派”(Science-Pie),经编辑部和作者授权,澎湃新闻转载,现标题与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彭德怀、陈赓对话钱学森:中国也要造导弹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回到新中国。新政府对这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极为重视,事前已对钱学森回国后的工作安排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尽管回国后钱学森名义上是中国科学院新成立的力学研究所的所长,但实际上,钱学森的工作重心是在领导中国火箭武器的研制上。火箭武器的俗名“导弹”,就是钱学森建议的。“导弹”一词,两个字表达了两层含义,既表达了可控之意,又表明是一个炸弹,是火箭武器的最好表达,一直沿用至今。

钱学森


  钱学森回国后,赴东北考察,其中很重要的一站,就是考察著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哈军工第一任院长陈赓大将亲自陪同钱学森参观哈军工。考察参观期间,陈赓与钱学森关于新中国研制导弹的一段对话,已成经典台词,屡被引用:


  陈赓问:钱先生,你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


  钱学森不假思索地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


  陈赓豪气顿生:钱先生,我要的就是您的这句话!


  陈赓当时是兼任哈军工的院长,他实际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因此是可以代表中国军方高层的。正如钱学森所回忆的那样:“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


  12月26日,病中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在北京医院的病房中会见了钱学森。彭德怀也是最为关心火箭武器的军队领导人之一,他和陈赓都是打过朝鲜战争的,对中美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异,有着痛切的亲身感受,故而对发展尖端武器格外上心,对钱学森这样的人才也格外关心。钱学森回答了彭德怀关心的导弹研制的一些关键问题,这让彭德怀看到了中国导弹事业的希望。彭德怀还指示陈赓,要请钱学森给军队高级干部讲课,让军队高层指挥员知道导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定要用导弹武装起来。这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彭德怀对发展导弹事业的良苦用心。正是有了彭德怀的这个指示,才有接下来钱学森在给高级将领讲课中呼吁成立“火箭军”之事。


  “火箭军”之名由何而来?

  对于新中国来说,1956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既是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一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中国应当有大批知识分子。他号召全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而奋斗。


  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给军队高级将领讲课,意义特殊而重大。


钱学森与毛泽东


  据当事人总参作战部空军处参谋、后来的二炮司令员李旭阁回忆,钱学森的讲课安排在1956年元旦下午三点。贺龙、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元帅也特意赶去听课,钱学森授课规格之高以及所受重视程度,由此可知。据记载,钱学森在讲课时,在黑板上写下“火箭军”三个字。他说,这“火箭军”,也就是导弹部队,是一支不同于现有的陆、海、空三军的新型部队,是一支能够远距离、高准确度命中目标的部队,是现代化战争中极其重要的后起之秀。兴之所至,钱学森大声疾呼:“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力更生制造出自己的火箭。我建议中央军委,成立一个新的军种,名字可以叫‘火军’,就是装备火箭的部队。”


  “火箭军”之名由此而来。历史总是在传承中发展,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之成立,就是对历史的最好诠释。


  其实,就在钱学森1955年底考察哈军工的前几天,时为哈军工教员的任新民、周曼殊、金家骏三人给陈赓写了一个报告,并请陈赓转交中央军委。这个报告提出,我国应当重视发展火箭技术和研制火箭武器。由此可见,钱学森并不是提出在中国发展火箭技术、研制火箭武器的第一人。遗憾的是,由于此三人当时的分量并不重,所提报告也不具体,军队高层对火箭又不了解,因此,这个报告并未产生什么影响。


  为什么先发展导弹,再研制大飞机?


  尽管钱学森不是提出新中国要重视发展火箭技术和火箭武器的第一人,但是,新中国确定优先发展火箭、导弹的重大战略决策,却与钱学森密切相关。


  1956年2月4日,周恩来会见钱学森。这是钱学森回国后,周恩来第一次会见他——尽管这次会见并不正式,会谈的主题当然是火箭。周恩来指示钱学森,尽快起草一份关于发展我国火箭事业的报告,提交中央审议。


  2月17日,钱学森向周恩来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这个意见书要解决的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到底是要优先搞导弹还是要优先搞飞机?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3月14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钱学森与新中国的将帅们展开了讨论,中心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要优先选择发展火箭导弹而不是战斗机?钱学森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首先看发展战斗机的问题: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周期,发达国家是十年,形成武器列装到部队,要15年。发达国家尚且如此,那么我国呢?我国工业薄弱,能设计却不能生产,有能力制造,但大量的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和配套的雷达等,都难以保证。15年的周期肯定不够!即使解决了这些,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批量生产也不现实。


  再看导弹的比较优势:飞机有人驾驶并需要反复使用,各部件都必须过关才能保证安全。导弹就不同了,它是自动寻找目标,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即使我们工业落后,不能确保每个部件是最好的,但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把一般的部件组合起来,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通过上述两点的比较,可以得出优先发展导弹的高性价比:导弹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科研、试验上,一旦研制成功,国家再穷,生产一部分应该不是问题。即使从战争角度看,导弹不仅对地面,也可以对空中、海上来犯之敌进行有效打击,在我国空军、海军还很弱的情况下,选择从导弹上突破,不失为一条捷径。


  应当说,当时的决策层和钱学森都是务实的。仅凭中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工业水平和制造能力,短时间内大批量造出飞机并入列部队用于实战,的确很难做到。于是,新中国做出了研制“两弹”的战略决策。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对的,“两弹”全面成功,壮我国威、军威,影响深远。但是,也不是说这一决策就没有负面影响。由于飞机研制没有享受到“两弹一星”那样的战略地位和扶持——尽管飞机的研制一刻也没有停步,因而其发展水平无法在根本上得以提升,大大落后于世界。军用飞机的命运尚且如此,民用大飞机的研制就更加没有影子了。这也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为什么党中央下大决心,研制大飞机的深层原因之所在。



~~~~~~~~~~~~~~~~~~~~~



所以就能理解为什么解放军选择1月1日元旦宣布成立火箭军,其实就是向老钱辈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anwt 发表于 2-1-2016 05:31 PM
60年前钱学森就已经提出“火箭军”。。。。

我比较喜欢叫“战略导弹军”,反正空军没有够大的战略轰炸机可以学老毛子绕日本鬼岛画地图,那就没事没事就往日本海咻咻咻试射导弹捣蛋捣蛋一下倭寇,一定很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6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某 发表于 2-1-2016 08:00 PM
我比较喜欢叫“战略导弹军”,反正空军没有够大的战略轰炸机可以学老毛子绕日本鬼岛画地图,那就没事没事 ...

不可以呀,那樣參數會落到美日韓手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8-2025 07:03 AM , Processed in 0.20334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