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02|回复: 1

泰拳王者播求的"魔鬼訓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7-2015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格鬥屆風頭最勁的泰拳選手無疑是兩屆K-1MAX冠軍--播求(Buakaw Por.Pramuk)。

在擂台上播求以犀利的膝法、靈活有力的掃腿和正蹬、毒蛇信般的拳法技驚四座。

魔術般嫻熟多變的技術是他對泰拳精髓的絶好演繹。

昂揚的鬥志以及如同蝴蝶般上下飛舞的健壯雙腿讓這位泰國小夥深深印入格鬥愛好者的腦海。

離開擂台的絢目燈火,生活中播求更像一位鄰家大男孩,親切謙和同時略帶孩子氣式的頑皮。

貧窮的生活環境沒有磨滅播求樂觀活潑的天性,反而磨練出一個全世界為之矚目的格鬥冠軍。

播求的父親也是一位職業泰拳手,受父親影響播求從小喜歡上了泰拳,

8歲就戴上與年齡不相稱的拳套開始了泰拳訓練。期間他從家鄉-泰國最北部的Surin府轉戰曼谷,

15歲時進入著名的Por Pramuk訓練館練拳。Por Pramuk拳館座落於Bangpakong河河畔,

曼谷以西大約100公里,遠離了鬧市的喧囂、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訓練頂級拳師的最合適的好地方。

從這裡開始播求走向冠軍之路,憑藉高昂的鬥志和紮實的技術先後贏得了包括Omnoi 拳場羽量級、輕量級在內的眾多泰拳金腰帶。2002年12月在著名的侖披尼(Lumpini)拳場舉辦的豐田杯泰拳馬拉松大賽中,

播求連續過關斬將,在決戰中擊敗日本泰拳王者、WKA 世界王者小林聰,獲140磅冠軍。

2003年8月30日在韓國著名的KOMA國際泰拳大賽中,播求在第三回合以兇猛的左肘KO了澳大利亞王者緹莫

(Timor),再次揚威國際。優異的表現讓播求受到日本推廣人豬木的垂青,

力薦其參加04年K-1MAX比賽。在比賽中播求以泰式連續膝撞KO了日本高手小比,

決賽中凌厲的正蹬讓前世界冠軍“日本型男”魔裟鬥節節敗退,而連續的掃腿更是將魔裟鬥打至內出血,

這位並不出名的泰國小夥子一鳴驚人成為新王者。06年K-1MAX賽事播求再次稱雄,

原先並不出眾的拳法也變得威力十足,連續KO了兩位選手,以壓倒性優勢再次登上冠軍寶座,

同時也讓對泰拳拳法不屑一故的評論家們閉上了嘴。播求成為K-1冠軍之後,不斷挑戰自我,

積極參加世界各地的重大賽事,屢次出戰歐洲擂台王者。

當他以膝法KO了被稱為泰拳技術派領軍人物的傳奇王者Jomhod之後,

終於成為新一代泰拳領軍人物,確認了自己在泰拳界的不動地位。

輝煌的背后是默默付出的汗水,沒有扎實的訓練基礎,

王者之夢只能是水中望月。放眼世界,

歐美拳手擁有最先進的力量訓練設備;日本武術家秉承武士道精神,

訓練投入忘我。但壯碩的歐美選手和搏命訓練的日本拳手在擂臺卻屢屢臣服于瘦弱的泰拳手。這是因為泰拳訓練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完全立足實戰。

在擂臺上你很難找到雙臂粗壯,

胸肌突出的泰拳高手。因為格斗動作強調全身肌肉的配合協調,

絕少孤立的肌肉訓練,一切以實戰為核心,而非單純的發展力量。


泰國拳館條件簡陋,一般很少器械訓練,

泰拳手的身材普遍結實勻稱,

肌肉棱角分明但并不夸張,

六塊清晰的腹肌是他們的標志。

1米74,68公斤的播求正是典型的“泰拳身材”。

令人羨慕的身材源于大量有氧訓練和格斗實戰的磨練。

嚴格的攻防動作訓練、高強度的身體對抗、

無數次的擊打沙袋讓泰拳手的每一塊參與格斗的肌肉都得到強化,

以格斗的功能性訓練取代了塑形式的健身訓練,

以實戰效果作為最終的目標,

訓練的效率直接決定了比賽的勝負——這就是泰拳五百年不敗的原因。

Por Pramuk拳館素來以訓練嚴格聞名,

身為王者的播求為了進一步挖掘自身潛力,

訓練強度是拳館中公認最大的。

不少國外來此取經的選手也曾想照搬播求的訓練模式,

苦于訓練的艱苦和大強度都沒有堅持下來,因此戲稱其為“魔鬼訓練”。

目前的訓練,播求早上要長跑15公里,

總時間在一小時十五分左右。作為一項泰拳的傳統訓練,

長跑是泰拳手鍛煉體能和發展腿部力量最好的方式,

泰國郊外清新的空氣和崎嶇的山路對于鍛煉效果來說非常理想,

同時長跑沒有設備要求,很受貧窮地區孩子歡迎,

成為泰拳入門的必修項目。

早上7:20分長跑訓練結束之后,進行適當睡眠整休。

8:10分上午的格斗訓練正式開始。

上午訓練的重點是拳法以及拳法與其他攻擊技術的融合,

訓練時長為3小時。泰拳比賽不同拳擊中近距離拳法攻擊模式,

一般以腿、膝、肘為重武器。

但K-1規則明確禁止膝法連擊和肘法使用,

大大限制了泰拳技術發揮。

面對不利的規則,謙虛好學的播求努力彌補弱點,向拳法專家學習。

不斷強化拳法,

加強拳法與各項技術的融合是他目前訓練的重點。

專項的拳法訓練項目主要包括拳法的攻防訓練、步伐的移動、

擊影訓練、擊打沙袋和拳靶,

之后還會進行拳法的實戰訓練,

通過實戰增加拳法攻防經驗和對攻擊角度時機的把握。

實戰對打訓練時間為一小時。

上午11:35開始各項膝法、腿法訓練,內容主要是打靶和沙袋,

其中包括膝擊200次、連續踢擊300次。

高次數的機械性重復訓練可以讓人對攻擊動作產生身體記憶。

要知道在激烈的打斗中是沒有時間思考動作要領的,

只有讓攻擊動作成為第一時間的本能反應,

才能在對抗中保持動作的正確和不變形。

訓練完以上的內容,播求上午的課程也就結束了,

中午用餐后進行午休。

下午的訓練從15:00開始,重點是腿法、膝法、肘法,及組合攻擊訓練。

首先依舊是進行長跑5公里。

長跑結束后休息20分鐘,然后開始與教練進行對練,

內容包括纏斗、腿法、膝法、肘法攻防訓練。

播求腿法舉世聞名,以靈活快速、連貫有力著稱。

播求的踢靶訓練一回合要整整持續20分鐘,

中間只因為喝水短暫停頓2分鐘,在強化訓練中播求始終保持快速的節奏,

不斷以單腿施展閃電般的連續掃腿進行踢靶,

提高平衡能力和協調性的同時也強化了腰胯力量。

期間,播求也會加入一些正蹬與掃腿的組合銜接訓練,

甩開一雙健美的大腿上下翻飛,逼得帶著厚重護具的持靶教練節節后退。

打移動靶訓練之后是兩組10分鐘的擊沙袋訓練,

移動靶的訓練可以提高步伐身法配合和攻擊準確度,

強調“活”,而打沙袋的訓練則是主要提高攻擊力量和肢體硬度,

強調“硬”。早期的泰拳手因為條件局限,

甚至使用鋸斷的一人高的芭蕉樹干進行腿法訓練,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沙袋訓練取代了更為堅硬的樹干。

腿法訓練后是45分鐘的膝撞訓練和內圍纏斗訓練,

由兩位經驗豐富的訓練伙伴輪流與播求進行對練,

培養泰拳纏斗中對重心的控制和攻防技術。

播求的力量訓練主要是通過自身體重來完成的。

一般在攻防訓練的組間和擊沙袋結束后的時間穿插進行。

其中包括每天要完成150次引體向上,

300次仰臥起坐,和20分鐘的跳繩訓練以及爬竹竿訓練。

引體向上是發展背部和上肢肌肉的好方法,

爬竹竿訓練可以有效地磨練臂力,

而跳繩和跑步在發展腿部力量的同時也為殘酷的比賽儲備充足的體能。

以上的體能專項訓練加上每天20公里的長跑和6小時的格斗強化訓練,

其總訓練量如此驚人,

無愧為“魔鬼訓練”的稱號。正是在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中,

不斷挑戰自我極限,錘煉出世界矚目的格斗王者。

很多挑剔的泰拳迷喜歡把播求的掃腿和省過(Samkor)相比,

認為播求掃腿沒有省過兇橫。傳統泰拳拳風彪悍,講究“猛”多于“巧”。

省過的掃腿更有傳統泰拳的風范,

憑借其橫掃千軍的力量和大巧無工般的霸道硬砍,對手就是擋到也要受傷。

相比之下播求的掃踢更偏重“巧”:小角度斜線向上起腿,

隨后甩腰翻胯,由斜上踢變為掃踢,啟動和連擊速率更快,控制力更強。

加上正蹬的配合,組合豐富,令對手難以進行防守和判斷,

立體的打擊效果比省過的一味蠻干更佳。在頂級賽事中,

面對同樣高水平的對手,決定比賽最終勝負的往往不是單一強勁的攻防絕招,

而是更為強大的綜合實力。而正是遵循這一擂臺理念,

播求不斷提升和完善自身技術,成為一名拳,腿,膝,肘都有KO能力,

均衡發展的全能型技術派代表,

以自身的實力展現出泰拳這項古老格斗技術的非凡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7-2015 06: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个传奇人物,
但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5-2025 02:03 PM , Processed in 0.10291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