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293|回复: 35

AMD自曝下代顯卡大殺器:NVIDIA慌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2015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MD自曝下代顯卡大殺器:NVIDIA慌了!


NVIDIA麥克斯韋架構高歌猛進、攻城略地,AMD這邊如何招架?
只能看下一代新顯卡了。從目前的跡象看,
AMD仍會繼續改革GCN架構,但也會有一些特殊技能。


根據此前各路消息,AMD這次會請出「HBM」(高帶寬顯存)
以立體堆疊的方式提升容量、性能並降低功耗,海力士都開始投入量產了。

根據預測,AMD下一代旗艦卡R9 390X將會擁有4096個流處理器,同時搭配4GB 1GHz HBM顯存,
可提供4096-bit位寬、640GB/s帶寬,十分恐怖。


當然這些指標猜測的成分非常大,最終不一定如此,但是以HBM的潛力,無疑可以做得相當高。



現在,AMD系統架構經理Linglan Zhang的簡歷又曝光了更多相關秘密。
他的成就中有這麼一條:「使用堆棧式HBM和硅中介層,開發了全球第一款300W 2.5D獨立GPU SoC。



信息量有點大,慢慢看。
首先,這再次確認了AMD正在全力引入HBM技術,已經毋庸置疑。

其次,所謂硅中介層(silicon interposer)是一種半導體封裝工藝,
向立體堆疊邁進但還只是個過渡技術,所以稱之為2.5D技術,與後邊的描述相對應。

第三,300W,這意味著AMD新旗艦卡的功耗將超級大,肯定和麥克斯韋一樣,
還是28nm工藝,未來等著直接邁向1xnm FinFET。

最後,SoC就是單芯片,這意味著AMD應該是把HBM顯存直接封裝到了GPU芯片內部
這肯定也是功耗比較高、核心規模較大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NVIDIA此前也曾披露說,

未來將會在顯卡上引入3D Memory堆疊顯存技術,
看樣子可能也會與GPU核心整合到一起,
但要到麥克斯韋之後的下一代架構「帕斯卡」上才會實現,那就至少是2016年的事兒了。



转载自: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2015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發熱量是一個恐怖的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015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旦面 发表于 14-1-2015 11:08 PM
發熱量是一個恐怖的問題。

近来我只对“耗电量”有很大的关注。。。

但2者往往都扯不开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015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llygoh 发表于 14-1-2015 11:14 PM
近来我只对“耗电量”有很大的关注。。。

但2者往往都扯不开关系。。。

漏電往往需要更高的電源輸入,因為漏了。
設計不良讓電子無法在半導體跳躍會導致需要更大電源加強電子跳躍能力,就好像為什麼被雷劈會觸電燒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考虑AMD就是发热和软件问题我才转去NVIDIA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低中端显卡性价比,amd 还是可以选者的
高端显卡就选 nvidia,暂时不会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1-2015 01: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還留住我的7870...

GTA V的recommended剛好是78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ee1979 发表于 15-1-2015 01:18 PM
低中端显卡性价比,amd 还是可以选者的
高端显卡就选 nvidia,暂时不会改变

中端显卡AMD有什么好介绍,我还用着HD 6750呢。
本来等着GTX 960,但Spec好差。
或者等等GTX 960 TI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2015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天蝎座 发表于 15-1-2015 05:54 PM
中端显卡AMD有什么好介绍,我还用着HD 6750呢。
本来等着GTX 960,但Spec好差。
或者等等GTX 960 TI吧 ...

hd7000 series 都很好的
sapphire hd7750,7770,7790,7870 都用过
功耗不高,又没问题
n 卡中低端就怕了 ms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ee1979 发表于 15-1-2015 06:05 PM
hd7000 series 都很好的
sapphire hd7750,7770,7790,7870 都用过
功耗不高,又没问题

HD 7870比7850好吗?R9不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天蝎座 发表于 15-1-2015 08:11 PM
HD 7870比7850好吗?R9不推荐?

r9 对我来说已经是中高端了
除了 r9 270x 其它的高功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ee1979 发表于 15-1-2015 08:16 PM
r9 对我来说已经是中高端了
除了 r9 270x 其它的高功耗

嗯,那还是等等看今年的新显卡如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热和功耗我都没关系,所以我蛮期待它出
my psu and casing is read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395來ko你的ps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15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ei18112 发表于 15-1-2015 10:00 PM
发热和功耗我都没关系,所以我蛮期待它出
my psu and casing is ready

到时候买那个R9 390X HBM,开箱评测给我们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15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旦面 发表于 15-1-2015 10:08 PM
期待395來ko你的psu。

千万不要
395x2价钱应该不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2015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天蝎座 发表于 15-1-2015 10:28 PM
到时候买那个R9 390X HBM,开箱评测给我们看。

看看amd给的价钱美不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15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dsmall 于 16-1-2015 09:18 AM 编辑
leokee1979 发表于 15-1-2015 01:18 PM
低中端显卡性价比,amd 还是可以选者的
高端显卡就选 nvidia,暂时不会改变
[size=15.4545450210571px]暂时不会变? Nvidia 这次真的慌了, 当然不是因为 AMD, 而是因为工艺问题, 看来今年甚至到2016年, Nvidia 都要继续使用 28nm, 至于 AMD 呢? 因为 GlobalFoundries 在 14nm 和 samsung 达成联盟, 这使得 AMD 有优先权, 并把大部分产品交给GlobalFoundries, 比如 APU, Fx, Xbox1, PS4, Radeon 等等, 减少对TSMC的依赖. Nvidia 呢? 继续用28n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15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idsmall 发表于 16-1-2015 09:14 AM
暂时不会变? Nvidia 这次真的慌了, 当然不是因为 AMD, 而是因为工艺问题, 看来今年甚至到2016年, Nvidia 都 ...

這個還要看成品,到時候基礎不成熟,amd死更快。
而且如果你們有留言新聞,AMD領導層在這個月就有三人離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15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idsmall 发表于 16-1-2015 09:14 AM
暂时不会变? Nvidia 这次真的慌了, 当然不是因为 AMD, 而是因为工艺问题, 看来今年甚至到2016年, Nvidia 都 ...

真的是暂时不变
东西都还没出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1-2025 11:08 AM , Processed in 0.15109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