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16|回复: 11

“闪电”之眼——F-35的头盔显示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8-2014 0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闪电”之眼——F-35的头盔显示系统


  “我们已经取消了对平视显示器的需求。相反,头盔把飞机员和飞机联接到一起。”F-35的首席试飞员乔·比斯利说,“我们把一些作战要使用的基本元素,如目标信息、关键的飞行数据以及夜视能力整合到头盔里,使飞行员更全面地了解态势。”

  这就是 F-35 的头盔显示系统(HMDS),可向飞行员显示受控于头部符号信息,也就是说飞行员的视线决定了显示内容。例如飞行员看向远处的另一架飞机,甚至在他看到这架飞机前,系统就会在面罩上显示出关于这架飞机的位置、身份认证等信息,并自动跟踪这架飞机。如果这架飞机被确认是敌机,那么飞行员就可以根据目标信息来选择武器,而无需在使用操纵杆的同时低头去看座舱显示器。

  戴夫·帕金斯是 HMDS 项目集成的首席工程师,他说:“无论飞行员朝哪里看,所有的飞行信息都会显示在他们的眼前。”头盔显示空速、高度、爬升率以及所有武器的瞄准信息。头盔甚至会显示飞行员错过的目标。例如,如果有威胁飞来,而飞行员又在看别处,它就会发出警报,提醒飞行员注意。

  头盔的显示功能也会应用于 F-35 的对地任务中。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只需简单地看向、定位并点击侧操纵杆的一个指示器就可以标记新的目标位置。然后,数据链系统允许飞行员把目标的精确坐标迅速传给执行同一任务的轰炸机或者战斗机。

  F-35 头盔还为飞行员提供了独特的能力——可以“透视”他们的飞机,当然不是什么 X 射线装置。头盔显示器可于被称为分布式孔径系统的一组摄像机交联,后者安装在飞机的表面四周,可提供周围 360 度范围的恒定图像。飞行员朝下看时,飞机下方的图像就会显示在头盔显示器中。这个功能不仅在战斗非常有用,也利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 F-35 型号在航母上或在夜间进行垂直降落。


F-35 头盔显示器生成的叠加符号

  通过安装在头盔前的夜视摄像机,F-35 头盔还可以把飞行和目标的信息叠加在夜视图像上。比斯利解释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头盔能同时显示夜视图像和信息符号。”在使用传统的设备时,飞行员必须在这两种功能之间切换。这种结合对于 F-35 飞行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所有夜视器材都限制了视野范围。叠加了符号信息后会比单独使用夜视功能更能帮助飞行员了解周围态势。

  由于显示的内容与飞行员观察的方向有关,因此座椅上安装了磁场发生器,在座舱内产生磁场来检测头盔的方位。当头盔在这个磁场中运动时,头盔上的一个接收器会测量接收到的磁通量。比斯利解释说:“大多数头盔显示器都要求飞行员在每次飞行前进行校准,并且在同一架次的飞行中,他们可能还要进行多次调整,因为测量系统会逐渐产生偏移。而 F-35 的头盔本身具有自校准功能,飞行员无需自行校准。”

  除此之外,夜视摄像机右侧的白天摄像机可确保图像和符号能正确反应飞行员正观察的方向。“头盔摄像机全时拍摄,以一定频率从拍摄场景中截取一帧图像,并与固定在遮光目镜上的摄像机同时拍摄的图像进行对比,确保视线是一致的。”帕金斯说,“如果这两张照片有一点出入,系统就会自我校正。”

演变
  飞行显示系统已经从越战时战斗机的下视显示器发展成今天 F-16 和其他现代战斗机所使用的平视显示器。不过,没有哪种型号的飞行显示系统能够与 F-35 的头盔显示器相媲美。20 世纪 80 年代,工程师为 F-16 战机开发了“隼眼” 系统,比斯利对该项目进行过试飞。“隼眼” 系统也具有头控功能,目标和飞行信息符号也能够映射在头盔显示器上。不过信息传输过程,图像延迟比较严重。


JHMCS 只能显示目标信息符号,不能显示飞行信息

  目前的 F-16 飞行员使用联合头盔提示系统,简称为 JHMCS,但是这个系统仅能提供目标信息,而不能提供平视显示器中飞行信息。比斯利指出:“JHMCS 的设计目标中并没有提供飞行信息这一项,如果试图把 F-35 头盔显示系统所要显示的信息增加到 JHMCS 中,等到真正可用时,可能还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戴起来如同外星人的第一代 HMDS,遮光面罩中间有一道突起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大大缩短了 F-35 头盔显示器的延迟。HMDS 的第一代头盔采用双目光学系统来显示图像和符号,把右边图像投射在遮光面罩内面左侧,左边图像投射在内面右侧。这种分开投射式头盔产生的符号很清晰、遮光面罩中间有一条向下延伸的突起,向两侧呈曲面聚合。虽然分开投射会使视野范围更大,但是视场中间会形成一条竖线,这个方案被证明存在问题。“我们制造了 6 个分开投射式头盔后方案被否决,所以我们仍然要继续研制新的 HMDS。”,比斯利解释说。


第一代头盔向双目投射不同图像的方案被证明是失败的,第二代改为双目投射同样的图像


第二代头盔的遮光镜可但独向上掀起,而不是第一代的遮光面罩那样连同光学系统一起掀起

  第二代 HMDS 是从分开投射式头盔发展而来的,也是世界各地 F-35 飞行员将要使用到的头盔。它的外形与前身很像,也是一个双目系统,但与第一代的分开投射式遮光面罩不同,第二代 HMDS 有一个可以上下翻转、更传统的圆形遮光镜。第一代头盔的遮光面罩是显示系统的一部分,因此飞行员要掀起遮光面罩时不得不关闭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掀起遮光镜露出面部。遮光镜的改进使第二代头盔与传统的头盔比较一致。


两代 HMDS 头盔的外观区别

  F-35 盔式显示器的主承包商是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视觉系统国际公司,简称为 VSI。VSI 是负责研制头盔操作系统的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和负责制造头盔的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的合资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编写头盔显示器的软件和研制成像部分。位于弗吉尼亚州水晶城的 F-35 联合项目办公室负责制定需求、实现功能以及性能测试。

  第二代头盔由碳纤维和凯夫拉纤维制造。它的重量分布经过精心设计,不会影响飞行员头部的平衡。如果头盔前面太重,大过载可能会使飞行员的头部转向飞机的转弯方向。为了使飞行员能控制头部运动,设计师把光学组件安装到第二代头盔的前上方。

  每名 F-35 飞行员都将拥有相同第二代 HMDS 头盔。遮光镜使用耐撞击的高强度聚碳酸酯制成。飞行员还可以加装一到两片镜片:一片用于白天的深色太阳镜,一片用于保护眼睛防激光镜。


第二代头盔在遮光罩外还可以安装其他镜片,注意飞行员额头上的两个摄像头,分别是夜视和白天摄像头


  HMDS 头盔显示器通过两路与座舱连接,获取电力并为飞行员提供符号、图像、氧气和通信服务。第一路是一根电缆从头盔正后方向下穿过飞行服,插到座椅右侧,接电、并飞行系统和传感器连接到 HMD。第二路把氧气管和通信线路连接到飞行员座椅左侧的接口上。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弹射时,这两路连接会自动断开。

测试
  对 HMDS 实施的全部测试也是所有 F-35 部件都必须经历的:温度、高度、振动、电气、校准以及一般规格测试。工程师们还进行了详细的安全研究,确保头盔能对飞行员头部进行保护。例如,把头盔戴在一个具有全套装备的人体模型身上,放在一个能残生强风的风洞中,模拟飞行员弹射后所要承受的 600 节的瞬间气流。还被佩戴在一个安装了传感器的模拟人头上从 8 米高的地方跌落到一块钢板上,来测试其安全性能。头盔还经过了一次模拟弹射,以确保对飞行员的充分保护。在 HMDS 被确认可以用于作战之前,它必须安然无恙地经过强风、冲击和弹射实验。


第二代 HMDS

  通信系统也经过了仔细测试,确保友军能够接收所有信息,而敌军却无法拦截。还测试了降噪耳机。通信系统还经过了噪音和电子干扰测试:F-35 战机的飞行员必须能清晰地与地面和空中的友军进行交流。与此同时,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也要经过了监听测试,确保通话不被敌军侦听。

调整安装
  全世界大约 8,000 名 F-35 飞行员中的每人都将获得针对他(她)本人定制的头盔。合适的头盔对于安全和符号的正确显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 HMDS 头盔显示器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光学系统的精确定位。光学系统在飞行员眼睛正前方的遮光镜上投射图像,形成两个绿色斑点。比斯利解释说:“如果大过载时头盔变形,绿色斑点就漂移,使飞行员失去所有的符号。如果绿色斑点不在眼睛正前方,飞行员就不会通过 HMD 看到任何符号。这称为‘出瞳’。这就是为什么头盔必须要合身且严格定位的原因。”


图像要正确投射在双眼前,负责就会出瞳,使飞行员看不到符号信息

  量身打造 HMDS 的过程与它的性能一样是高科技。首先,飞行员戴上一个软帽,这样他(她)的头部就可以经过激光扫描,创建一幅计算机轮廓图。创建的三维图像决定了飞行员需要的头盔外形是小号的、中号的还是大号的。然后用铣床根据三维图像挖出头盔外壳内的泡沫塑料,这样能非常贴合飞行员的头部。

  第二步,技术人员使用头部扫描的数据定位光学系统。先测量飞行员两眼之间的距离,眼睛到遮阳罩之间的距离(出瞳距离)、以及眼睛到头顶之间的距离。出瞳距离决定了投射器可以移动的范围而飞行员仍能看到图像。眼睛到头顶的距离用来定位光学系统,以获得最佳的图像尺寸。

  为了安装遮光镜,飞行员需要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可以手动微调镜片的位置。帕金斯说:“我们必须手动调节遮光镜,因为我们不想它接触到出自身固定装置外的任何东西。否则会扭曲飞行员看到的图像。”遮光镜和氧气面具之间会有一个很小的间隙,这样在过载时允许进行轻微的移动。不过这个间隙要足够紧密,防止弹射过程中碎片伤害飞行员的眼睛。帕金斯补充说:“我们正在寻找一种对脸部进行分析以迅速调整遮光镜的方法,但是目前我们只能手动调节。”


第二代头盔遮光镜和氧气面罩之间留有空隙利于大过载时相互间避免碰撞

  为了测试适配程序,4 名 F-35 飞行员前往英国飞了皇家空军的鹰 T.MK.1A 教练机,他们带着 HMDS(不是整个系统)飞了 9 个 G 的过载,以测试是否会出瞳。比斯利说:“结果非常好。所有飞行员的头盔都在正确位置进行了显示,这是真正的成功。我们了解到,头盔的性能个适配系统运作正常。”

  随着与 F-35 相伴而来的第二代系统的顺利进展,越来越多的飞行员将学习使用先进的 HMDS 进行飞行。比斯利,这位使用头盔显示器飞行超过 20 年的资深飞行员预测,对于新飞行员来说没有适应问题,不管他们是刚从飞行学校毕业的,还是从飞其他战斗机转飞 F-35 的。

  “首先我们会让事情很容易,因为头盔是新的”,他说的是训练过程。”飞行员会在模拟器上使用 HMDS 训练一段时间,但真正飞行还是有些不同。我听到的最好证词是:在他们这样飞行一段时间之后,飞行员会忘记面前的符号是在头盔上生成的。”




在近期试飞中 F-35 飞行员佩戴的第二代头盔

附录
  F-35 的头盔显示器部分目前出了相当大的麻烦,本来这个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头盔显示器项目是由 VSI 公司负责的,他们从 09 年到现在为 F-35 原型机提供了外形很科幻的头盔。但这个头盔有不少问题,特别是和 F-35 的另一个“未来”设备——分布式多孔径光电传感器系统配合起来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故障。于是 F-35 只好选定了一个“后备”的头盔,这个头盔最终定为由英国 BAE 公司提供。

  尽管是候补,BAE 提供的这个头盔仍然相当先进,带有跟踪瞄准能力,能够提供航空母舰和陆地机场起降信息。显示精度据称达到了和平视显示器相当的水准(F-35 并没有平视显示器,这部分的功能全部转移到头盔显示器上,因此 VSI 头盔的失败是很让美军跳脚的),自然的也能够配合夜视镜使用。BAE 头盔符合 F-35 项目的各种要求,将被用于近期的飞行训练、模拟器训练等。


BAE 的 F-35“麻点”头盔

  F-35 战斗机主承包商洛马公司为了降低风险,避免再次在头盔显示器问题上栽跟头,将 BAE 头盔的指标要求降低了不少,比如只采用已经成熟的技术,由飞行员额外佩戴的夜视镜提供 F-35 夜视能力,而不是由 F-35 分布式多孔径光电传感器系统提供。但洛马表示将来可以再重新增加一些先进指标。


~~~~~~~~~~~~~~~~~~~~~~~~~~~~~~~~~~~~~~~~~~~~~~~~

专为美国F-35闪电II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开发的第三代头盔显示器系统(HMDS),可以让美军战斗飞行员看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天空。 该项技术甚至可以让战斗机飞行员看到在其下方飞行的敌机-通过超音速战斗机的机身。

本帖最后由 kanwt 于 8-8-2014 02:47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yberjaye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8-2014 04: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专门对付中共的

现在大多数都是用遥控了吧,就如英国也是遥控杀罪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14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xloongx 发表于 8-8-2014 04:28 AM
专门对付中共的

现在大多数都是用遥控了吧,就如英国也是遥控杀罪犯的

这种头盔中共也有了
本帖最后由 cyberjaye 于 10-8-2014 08:4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14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这东西就算再厉害,F35量产型问题都还不能解决就等于英雄无用武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量身打造 HMDS 的过程与它的性能一样是高科技。首先,飞行员戴上一个软帽,这样他(她)的头部就可以经过激光扫描,创建一幅计算机轮廓图。创建的三维图像决定了飞行员需要的头盔外形是小号的、中号的还是大号的。然后用铣床根据三维图像挖出头盔外壳内的泡沫塑料,这样能非常贴合飞行员的头部。


每个都要特别订制?还以为类似这种量产的装备都是同1规格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只有这新型的是全部特制?还是之前的都是全部特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代的HMDS今年已经开始测试,VSI有信心说服JSO不选择其他BAE的F35头盔,第3代解决了第2代最大的显示抖动和和地形图像延迟的问题,由于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地形图像的反应需要以毫秒来的速度来计算. 不能有延迟。 目前来说第3代还不能大致100%完成,但已经完成了95%的解决方案,大问题的已经解决了.  





第3代的HMDS 本帖最后由 waja2000 于 11-8-2014 06:28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kanwt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indLess 发表于 11-8-2014 10:02 AM
每个都要特别订制?还以为类似这种量产的装备都是同1规格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只有这新型的是全部特制 ...

某些零件部当然可以模块化,但如果是贴身的东西肯定要定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8-2014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anwt 发表于 11-8-2014 02:13 PM
某些零件部当然可以模块化,但如果是贴身的东西肯定要定制。。。。

J20看样子明年就能生产了
可是发动机还不确定
F-35如果遇上装了WS-15的J20, 肯定不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8-2014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11-8-2014 02:30 PM
J20看样子明年就能生产了
可是发动机还不确定
F-35如果遇上装了WS-15的J20, 肯定不讨好。
引进垂直起降战机为歼-20“造心”http://military.dwnews.com/news/2014-08-01/59601442.html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军用航空工业运用多种策略在国产WS-15发动机项目上取得突破后,中国隐身歼击机歼-20有望在发动机技术上有所作为。这将使歼20的量产摆脱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中国空军由此将可迅速扩充其隐身战斗机部队。


     俄罗斯媒体称,目前至少已有一架歼-20隐身歼击机的样机装备了WS-15发动机,并通过测试。该型发动机除推力足够大外,还配备了全数字化电子控制系统。这表明中国国产WS-15发动机项目已取得成功,大幅缩小了其与美国、欧洲和俄罗斯在现代化喷气发动机领域的差距。


     随着歼-20性能的逐步稳定,WS-15发动机也已得到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界的认可。中国航空发动机也借此实现跳跃式发展。报道指出,中国现役歼11和歼10两款主力战机采用的是俄罗斯生产的AL-31发动机;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枭龙战机,配备的同样是俄罗斯发动机。所以这些中国战机投入批量生产都要看发动机供应国--俄罗斯的脸色,而采用国产发动机的歼-20将有望摆脱这种限制。


中国空军“歼-20”战机

     据陆媒报道,推力约18吨的中国WS-15发动机可能已经定型,这为中国空军扩充歼20隐身战斗机部队打下了基础。中国借鉴俄制雅克-141垂直起降型战机发动机动力强劲的特点,将WS系列发动机的推力加以提升。


     1992年,陷入经济困境的俄罗斯被迫终止雅克-141垂直短距起降型战斗机项目,而为雅克-141量身打造的R-79-300型发动机因此没有了用武之地。1996年,俄罗斯签署向中国转让该型发动机技术的协议,随后俄罗斯又向中国追加出口了R-79-300发动机的喷嘴和相关技术。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看中的是雅克-141的垂直起降技术,但却没料到其发动机技术成为日后中国航空发动机取得突破的关键。

     俄方曾认为,中国即使突破发动机制造技术,也面临“能造不能修”的尴尬境地,因为开发出先进发动机后,其维修保养将是一大问题。而解放军或选择绕开俄罗斯,转而寻求乌克兰为发动机的维修保养提供支持。乌克兰早在1992年就曾协助中国维修AL-31F发动机,后来双方深化合作,乌方不仅带来发动机维修方案,还帮助中国培训了大量的发动机维修保养人员,为解放军全面采用国产发动机消除了后顾之忧。


     中国在雅克-141飞机所采用的R-79-300发动机基础上开发出国产WS-15发动机,标志着中国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实现了重大突破。该型发动机是WS系列发动机中的一款,其未来的改进型号将主要用于装备隐身歼击机歼20。


     除了由WS-15来支撑歼20项目,中国其他WS系列发动机也有望全面替换俄制AL-31F和RD-93系列发动机。例如WS-10A将用于装备歼-10战机,WS-15-1X将用于装备解放军一款新型隐身战机歼-1X,WS-15-CJ将用于装备中国自主开发的短距垂直起降型战斗机。由此,解放军的战斗机部队将进入“中国心时代”。





本帖最后由 kanwt 于 11-8-2014 11:54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yberjaye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4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anwt 发表于 11-8-2014 11:52 PM
引进垂直起降战机为歼-20“造心”http://military.dwnews.com/news/2014-08-01/59601442.html

     在过 ...

希望早点看到WS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4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奇一个造价要多少。。。。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4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anwt 发表于 11-8-2014 11:52 PM
引进垂直起降战机为歼-20“造心”http://military.dwnews.com/news/2014-08-01/59601442.html

     在过 ...

这篇写的不错。


《美国武器》列出了F-22、F-35、B2等隐形战机,并说我“歼-20是为对付F-22研制的”。《美国武器》描绘了一幅隐形战机对隐形战机的空中格斗图景。这倒真是一件“新事物”。不知是不是《美国武器》的作者脑子进了水,高价值的隐形战机主要是干这个的吗?

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隐形战机主要是担负第一波突防任务,先由它摧毁敌方的防空体系和通信、指挥系统,瘫痪敌方的防空能力,尔后由攻击能力更强的飞机进入战场,打击敌方的其它目标。我歼-20当然也是担负这样的任务。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由歼-20携带远程、高速、变轨、隐形反舰巡航导弹,飞至第一岛链以远,在航母的防御圈外,打击处于第二岛链的敌方航母(总距离大约3000千米),是个什么景况?再说了,既然“歼-20是为对付F-22研制的”,如果歼-20性能还不如F-22,那么研制歼-20还有什么意思呢?从逻辑上看,歼-20至少与F-22不相上下,所以有的美国人对此“忧虑”,说歼-20是F-22的“噩梦”。

笔者还想告诉《美国武器》的作者,我发现并锁定隐形飞机的手段有许多种,现在可以透露的是,也是若干年前,我国就吃透了若干种反隐形雷达的原理,将隐形飞机的“隐形”置于光天化日之下,使其无所遁形。在今年五月北京开幕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电子装备展上,我国公开展出了两种反隐形雷达,即JY-27A对空警戒雷达和JY-50无辐射源雷达。分别是使“隐形”变显形的米波雷达,和利用电磁环境发现“隐形”的无源雷达。据介绍,可以发现400-500千米外的F-22战机,况且形体更大的B-2?我除反隐形雷达外,还有技术侦察和电子侦察都可以发现隐形飞机。《美国武器》提到B-2隐形轰炸机从关岛起飞,可以打击我国全境,我国没有一处是安全的。作者极其狂妄和无知。我想提醒作者,如果真有这一天,这些飞机能否安全完成任务,能否飞回关岛,关岛是否还剩有完整的机场可以落地也都是问题。不要忘了,弹丸之地关岛也在我多种武器精确打击范围之内!这里还可以告诉美国人,若干年前的若干年前,我国国土防空和要地防空早做了反空袭计算机仿真,所有的空防疏漏都已补上,哪有什么空子可钻。所以笔者劝告美国人(包括今后日本人),在使用隐形飞机时,最好远离我国大陆。在我大陆上空,没有什么东西是隐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8-2025 04:20 AM , Processed in 0.152498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