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79|回复: 0

潑墨‧設專案防範自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4-2014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來越來越頻密和年輕化的自殺案例,已成為一個不容再忽視的社會問題,許多外表看起來言行舉止如常的健康人,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悄然離開深愛他們的至親。當中,最教人憂慮和痛心的是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為了課業壓力而走上絕路。
翻開案例,特別引人關注的一個疑點,是在不到一年內有多名來自拉曼大學和拉曼學院的學生先後自殺。這不應被視為個案或巧合,而是當局必須探討和解決的事實。
2013年7月,在STPM和SPM都考獲全A佳績的雙溪龍拉曼大學會計系二年級學生林明春,從教課樓躍下而當場喪生;同年8月,檳城拉曼學院分院就讀會計系三年級女生趙秀清疑無法承受重考的壓力,從宿舍10樓墜下不治;2014年1月,旺沙馬朱拉曼大學生精算系一名女生,疑在銀行實習期間壓力過大,雙料自殺獲救。
最新的案例,是日前吉隆坡發生一名拉曼大學學院公共關係的優秀生林可晟墜樓。這些年輕人的離去教家人痛心萬分,更讓每一個家長都心驚膽戰。
這不是故意針對拉曼校方,據反映,校方在發生學生自殺事故後已加強提供心理輔導,並提醒教職員多加關注學生的情緒問題,而且學生之間也提高警惕和互相鼓勵。只是,悲劇依然一再發生。
學業壓力是其中一個因素,校方應有重新檢視教育和考試方式是否過於注重分數,而忽略了對學生造成的精神壓力。為校園營造良好的社交環境和氣氛,也是大專院校應加強的一個環節,象牙塔裡不應只有學業,也要有健康的人際互動。
同時,自殺傾向是具有“傳染性”
的特殊影響,在身邊發生自殺事故後,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人在面對問題時,可能產生“跟風”的念頭。校方在發生事故後的關鍵時刻必須放下其他事務,全力為學生進行輔導工作。
自殺並非偶然,也不是單一因素所致,實際上,傳媒對自殺案的報導方式也須負起社會責任。各造如能設立專案深入探討這些拉曼生自殺的種種因素,或有助於遏阻下一起悲劇,以及警惕國內其他大專院校做好更健全的防範自殺措施。(光明日報‧潑墨‧文:戴志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9-2025 01:37 AM , Processed in 0.09588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