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67|回复: 0

香港探針:粵語擠壓客家話的空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3-2014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探針:粵語擠壓客家話的空間?

廣東省的捍衞粵語行動不斷升溫,不少社會名流、傳媒人士及學者,都開腔力挺廣州話。粵語是筆者的母語,作為受益人,在情理、公私,筆者都認為,廣州話實在應該大力保護,不應因為推廣普通話而犧牲粵語的生存空間。
方言不僅是溝通工具,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粵語作為最多人使用的中國方言,除了承載了大量嶺南文化、南粵風俗之外,還是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活化石」。不少研究表明,秦朝官話的「雅言」,隨南征大軍傳至嶺南一帶,與當地土著語言結合而產生今日的粵語。經過二千多年的戰亂及演變,當日的「雅言」在中原及其他地區早已面目全非,惟獨得到地處邊陲、偏安於南嶺以南的南粵大地,較少受中原政治的衝擊,粵語也得以自然演變,從而保留大量的古字古音。
因此,粵語實在是研究中華文化的瑰寶和活化石。只不過,今日的政治需要取代了中華文化的重要性,當局自然不會理會粵語的文化價值。
所謂政治需要,跟當局大力推廣普通話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過去幾十年,北京當局不遺餘力推廣普通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藉着語言的統一,消滅各族人民的集體記憶和傳統文化,從而統一人民的思想和價值觀,讓大家只知道有毛思想和社會主義價值。這是洗腦及重新建構國民身份認同的重要步驟。到了今天,這種身份重構又變得迫切起來,特別是疆獨、藏獨的活動日趨活躍,在維語比普通話更普及的疆南地區,疆獨活動非常嚴重。防止分裂,應是當局加大力度推廣普通話的原因!要一視同仁,自然不能只在疆藏兩地推廣普通話。
不過,用行政命令擠壓方言,除非持續幾代人,否則必定失敗。國民政府敗退台灣後,對台灣本土文化進行強力打壓,官方活動和傳媒一律只准講國語,當時閩南話的生存空間非常小。但台灣本土文化並沒消亡,台語也沒消失,到了今天,連馬英九也惡補台語,以便跟選民溝通,並在競選集會大派用場,就知這種政治打壓徹底失敗了。同理,以行政手段打壓粵語,並非始於今天,效果如何有目共睹,將來的打壓也不會成功。
有人說,粵語在廣東境內排擠客家話和潮語,粵語捍衞者指摘普通話霸道之餘,為何不反思粵語的霸道呢?粵語的「霸道」,並非得力於政府法令的保護,而是語言人口、文化等比較優勢決定的,粵語「南征北伐」,並沒得到任何權力的眷顧,相反,普通話的普及卻是政治及權力合力的結果,兩者豈能混為一談?!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00720/142568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2-2025 05:53 PM , Processed in 0.1144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