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76|回复: 1

盆菜的渊源,帝皇之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2-2013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盆菜作为客家菜的菜式出现由来以久,一般也称为大盘菜,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大大的盘子,将食物都放到里面,和在一起,融汇出一种特有滋味。丰富的材料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最易吸收肴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吃的时候每围一盘,一层一层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浓,令人大有渐入佳景之快。

xinsrc_4020802081413168953252.jpg
很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广东沿海地区和香港新界乃至东南亚都有吃盆菜的习俗,但是追溯起盆菜的渊源,大概有两个版本。

宋末大将文天祥率麾下被元兵追杀,过伶仃洋狼狈逃至现时深圳市(当时的东莞)的滩头,通常会有文章写成是新安县,其实新安县设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别说宋,即使元时都还未出现此县。当其时,文天祥登陆滩头时天色已晚,部队只有随身带备之米糕,缺乏菜肴。“惶恐滩头说惶恐,伶汀洋里叹伶汀”,文天祥的心境可想而知。船家们同情忠臣,用自己储备的猪肉、萝卜,加上现捕的鱼虾,船上没有那么多碗碟,只好将就些,拿木面盆一齐盛出来。文天祥是客家人,现在的深圳下沙村人多以客家人自居,因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客家人和下沙村民对盆菜有如此的热诚。

另一版本是:南宋末年,宋帝为逃离金兵追赶,落难到如今的香港元朗,正当随从四出张罗食物之际,当时的村民得悉皇帝驾临,为表心意,纷纷将家中最珍贵的食物贡献出来,仓促间以木盆权充器皿,盛载佳肴,这也成就了盆菜一向把最贵重的食材摆在最上层的方式。不过,这个传说也只是传说罢了,要考究起来,总有让人生疑之处,因为用洗身体的木盆当作食器毕竟是大不敬的行为,怕且当时的民众亦不至于对皇帝如此不恭。

不管史实如何,盆菜作为餐饮业的一个奇葩,其烹饪方式的多元化,食材结构可随意变换,享用时营造的那种乐也融融的团圆氛围,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是难得的“和味”享受。

pun1.jpg
帝皇之食?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進迫,皇室自浙江安徽南渡到福州,朝官擁趙罡為帝,三傑中的陸秀夫和張世傑沿途護送,而文天祥則領兵抗敵,敗戰受俘,不仕而死。帝罡在福州逗留一段日子後,經漳州逃到今香港之九龍,並且駐驛於昔日的啟德機場舊址。不久帝罡病死,眾臣立馬擁立趙昺為帝。相傳帝昺在途經新界時,村民得知皇帝駕臨,但礙於鄉村生活簡樸,缺乏器皿去招待大隊人馬,村民於是把取自各家各戶的食物,統統放進大木盆內,這個關於盆菜起源的典故由是而來,為大眾所熟知。不過因為缺乏歷史典籍之記載,至今真偽難辨。

坊間經常將盆菜寫作「盤菜」,應為誤寫,典故中之木盆實為洗衣盆,絕非杯盤。而當盆菜不再生於慌亂之際,竟轉入考究之門。盆菜於新界圍村間發展,製法都是父子相傳,又或是村民之間互相傳授,門派眾多。農民平日多以蔬菜佐膳,所以在吃盆菜時,材料以魚肉為尚。據說,昔日的盆菜大多分為五層,由下至上分別有蘿蔔、蔬菜、鹹菜頭、豬皮、魷魚,最上層為炆豬肉及雞肉。吃的時候一層一層的吃下去, 一層比一層的滋味,因為下層的蔬菜已經吸收過上層滲下之肉汁。盆菜選用之材料不斷增添,時至今日,豆腐、門鱔乾、骨腩、蠔豉、芹菜、冬菇、魚、筍蝦、鮮蝦、以至鮑魚等皆可入盆。

要烹煮好的盆菜,竅門在於所選用的豬肉,嚴謹至以四個月大的豬隻為佳,因其皮薄肉嫩骨軟,古法炮製的圍頭豬肉是要把半肥瘦的豬腩肉出水、上色、入味、風乾後再猛火迫出油和慢火收水炆製,經十多小時的耐心烹調後,入口方不肥不膩、軟滑甘香。燃料則堅持用木柴,因為圍村居民覺得石油氣不能做到強久耐溫的效果,只有木柴火才可以煮出盆菜的真正風味,其中尤以荔枝木為人所好。盆菜也有時令之分,例如冬天以蘿蔔作底層,夏天便會以筍蝦代替蘿蔔;夏天在最上層放的是炸門鱔,但在秋冬則以時令的炸生蠔代替。

按照傳統,村民在喜慶日子吃「九大簋」。反而在「春秋二祭」時,往往有所謂「食山頭」,即於拜祭完畢後,在先人墓地旁,一眾子孫,席地分享盆菜。但現時新界原居民每每於歲時祭祀、大時大節、乃至婚嫁慶典等禮儀時,都把盆菜作為招待客人的菜餚,讓嘉賓吃個飽、飲個醉,在祠堂擺設盆菜宴,有時候一開就是數十席到上百席,甚至是早晚連開的「流水宴」。吃盆菜時有個相當有趣的慣例,就是一定不可以客氣,因為盆菜象徵「團結」,以前圍村的喜宴不發帖,只要在門口張貼紅紙,村人便會自動赴宴吃盆,無硬性規定迎賓、敬酒、送客等儀式,富裕的人和家貧者不分等級入坐,共同進食,十幾雙筷子一起翻來翻去從同一盆菜中取食,彼此間的情誼彷彿深厚了一層,吃飽了不需道謝就可以回家,想把吃剩的食物拿回家也悉隨尊便,反正各人都不會介意吃別人的餘唾。盆菜另外有「承認」的含意,村民的婚宴若是沒有舉辦盆菜宴,村中不會承認其婚姻,此外,添丁的「點燈」儀式必須有盆菜,吃過盆菜宴,這孩子便是村中一員,將來有太公財產的繼承權。「吃盆」此一世代相傳的風俗已成為現今村民相聚一堂,維繫鄉情的重要環節。

2909190_042631094899_2.jpg
盆菜是圍村原居民的一種傳統,有其重要的文化意義。一直以來,大家只視它為新界地區的民俗,近年盆菜熱的興起,令到這種本來局限於新界圍村的傳統食制流行於市區,盆菜甚至被塑造成「具香港文化象徵意義的地道菜式」,逐步由圍村民俗轉變為香港文化,現時港九市區許多食肆都會推出盆菜作招徠。在這個文化傳承的過程裏,可從中看到一些時移世易,社會的轉變。就簡單從器皿說起,基於為了吃得熱騰騰的盆菜,加上木盆容易藏污納垢、並且存在擺放和維修方面的困難,銅盆、銻盆、錫箔紙盆等金屬器皿已經成為主流盆菜容器;在選料方面,傳統盆菜較鄉土,烹調認真,盆菜普及化後,款式變得多樣化,海鮮盆菜、咖喱盆菜、素食盆菜、歐陸盆菜及日本盆菜等相應推出,有商家甚至會配上鮑參翅肚,提高利潤,然而用料就不那麼講究了,更遑論木柴火炮製的盆菜。

新興的盆菜越益大眾化,傳統的盆菜卻在逐漸失傳。這次研習,我們到過據說是圍村盆菜起源之一的吉慶圍,驚聞村內無人再製盆菜。村內老人告訴我們,盆菜製作不易,需多人分工合作,村內人家又慢慢減少,近十年,他們想吃盆菜也需外訂。

猶幸盆菜之精神不因普及而轉衰,現在喜慶節日,越來越多家庭選用盆菜作「團年飯」,一者在於盆菜有別於他類菜式,有新鮮之感,二者,不就取其團結之意嗎?若如近年快餐連鎖店推出的「單人盆菜」,一人獨嚼,到底會有多滋味。盆菜發展至今,起源一說是真是假,少有人再願意去尋根究柢,反正宋帝他在香港待了半年就走,盆菜則已經植根於港。 本帖最后由 Nightmar3 于 30-12-2013 01:48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014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u Yin Vegetarian 如音素食 为大家带来【五福盆菜】
@ RM168.00 (10个人分量)。
欢迎订购,请联络 011-1919 7979
*必须在前3天订购,更多详细请联络我们,谢谢。

【盆菜】:的歷史源遠流長,源起亦眾說紛紜。但不能否認的是盆菜從古至今,均帶著「高興」、「團結」、「平等」的意思。「盆菜宴」總會在囍慶節日裡舉行,以大宴親朋,如:婚嫁、添丁、壽宴等。春秋二祭之時,過百子孫到祖墓拜祭,為解決膳食問題,子孫隨行亦會帶同材料、器皿,齊心協力在山頭上烹煮盆菜,故有「吃山頭」之習俗。盆菜席上,大家無分你我,共同分享美食,高高興興舉杯暢飲度過一天。

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

第一福是「長壽」,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第二福是「富貴」,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第三福是「康寧」,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第四福是「好德」,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第五福是「善終」,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

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2014 马年 Ru Yin Vegetarian 如音素食 将为大家带来【五福】,
祝福大家身体健康,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万事如意,学业猛进,事事顺利,平平安安,马到功成,新年快乐!

*可以订购为 :拜祖先,除夕节团年饭,年初一团年饭,年初八拜天公
新年初一照常营业 7:00am- 2:00pm, 谢谢。
在槟城Perak Road那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办公美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11-2025 03:32 AM , Processed in 0.121746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