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9|回复: 1
|
出汗是人体的自然现象
[复制链接]
|
|
出汗是人体的自然现象,研究显示,高温下体育运动和劳动,一日最多出汗量可达6~10升。不过,汗出得太多,也预示身体可能出了问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身体哪些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缓解;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
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医师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饱,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适当地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胃热,可服清胃热的中药。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7丶背部出汗=阴阳虚弱丶极度疲劳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丶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人尤其应该多吃些海鲜,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
8、私处出汗=湿热下注、肾阳虚弱
如果你的私处爱出汗,中医认为你的体内湿热下注,肾阳虚弱。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患细菌性阴道炎症的可能性会增大,甚至让私处气味变重。
建议:日常饮食要清淡,不吃冷食。平时可以用黄芪泡水喝。如果私处气味变重,要尽快去医院做专门的化验检查。
身在四季如夏的这里,平常可以多多注意自己身上出汗的部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
|
|
|
|
|
|
|
发表于 12-12-2013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汗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廢物途徑】
出汗好處1/排除體內毒素廢物
當一個人長期不出汗時,就會「中毒」,因為身體,尤其是血液裡的很多毒素廢物,不能全部經由大小便排出去,必須依靠出汗來排泄。
出汗好處2/改善心情
運動出汗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改善心情,這是中醫和西醫共同的觀點。中醫臨床經驗表示,用汗法治療憂鬱症非常有效。許多非常嚴重的憂鬱症病患,採用汗法治療,出一身臭汗之後,情況就大為好轉。
採用發汗的方法進行「疏泄」,出一身臭汗後,就能清理掉血液裡的垃圾,心臟和肝臟的功能,都能恢復正常,好好地工作,所謂的心理疾病、憂鬱症也就自然痊癒。所以心理疾病、憂鬱症,它不僅是心理問題,也是生理問題,雙方是互相影響的。
出汗好處3/防治肢體性疾病
其實,「生汗」不僅能排出血液裡的廢物垃圾,稍微增加一點運動量,活動到出汗,還能防治肢體性疾病,如常見的關節炎、關節痠麻沉重、肌肉痛、四肢痙攣等。
有人可能要問,肢體有病還運動,不是往傷口上撒鹽嗎?為什麼運動還能防治關節疾病呢?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從中醫角度來講,所有的疼痛疾病,都是由於外邪入侵或身體內部失調,導致氣血淤滯所引發,治療的原則就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而適當的運動,正是疏經活血的最好辦法。
經絡氣血通暢,疼痛就會不治自癒。如果再運動到出汗,侵入經脈的風、寒、濕等病邪垃圾,也會隨著汗液被排除,這就相當於中醫治病的「汗法」,它的作用與吃藥相同。標本兼治,病能不好嗎?
人要吃喝,就要活動,就要出汗,有進就必須有出,光出不進不行,那會「破產」;光進不出也不行,那就會變成「垃圾場」。進與出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失與得的過程,有得必有失,有失定有得,現在的“失”正是為了更好的“得”,更多的“得”,人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本帖最后由 我爱潮流 于 12-12-2013 07:51 AM 编辑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