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46|回复: 6

教育孩子应做好这10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1-2013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也是家庭的希望,每个家长都希望教育出一个优秀上进的孩子。的那是教育方法是每代家长都在探讨的问题。总结起来,有10要10不要,如能准确识别这些教育方法,教好一个孩子不是难题。
  一、要循循善诱,不要急功尽利。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教育孩子不可急于求成,不可急躁,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培养孩子是个漫长系统的工程,需要掌握火候"煨炖"而不是"快餐",欲速则不达。
  二、要言传身教,不要指手画脚。
  凡是要求孩子作到的事,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愿作的事要求孩子去作何尝能有说服力。知其不可而为之会适得其反。
  三、要和颜悦色,不要声色俱厉。
  与孩子说话要心平气和,尽管孩子作错了事,也不要声嘶力竭地大吼大叫,要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服教育,效果会更佳,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方法得当定会事半功倍。
  四、要平等互敬,不要居高临下。
  孩子虽小但必定是家庭的成员,所以要平等相待,给孩子发言权。在孩子面前父母要降低"高度",不要家长制,不要凌驾于孩子之上,不管自己的话是否正确,一味地要求孩子言听计从,孩子会有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孩子会口服心不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尊重孩子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父母有尊严孩子才会心悦诚服。
  五、要因材施教,不要盲目随波逐流。
  当今社会校内校外地上"地下"各类辅导班数不胜数。不要盲目投资让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辅导并非多多益善,要深思熟虑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打开一扇知识之窗。让孩子有兴趣欣赏窗外的"风景"。有兴趣才能把所见所闻收藏在心里。
  六、要删繁就()减,不要施加压力。
  父母应该作孩子的调压器,适当为孩子减压,作到适可而止,适度而止。要劳逸结合。多引导孩子读一些内容健康的课外读物,给孩子一片自由想象的天空。拓宽孩子的思维开阔视野,让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多实践,能力比分数重要得多。
  七、要为人师表,不要放纵自己的言行。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己的言行不知不觉地隐藏在孩子的视线中,在孩子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孩子在家庭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成长,所以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忘了"师道尊严"啊!切记:孩子长大后就成了你。
  八、要尽心尽力,不要尽""尽力。
  如今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确实引起了诸多父母的重视,不吝啬为孩子智力投资,希望投资。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盲目投资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目的,而且会事倍功半,把对孩子的希望寄托于金钱之上是一种畸型教育。并非是投资就能换来孩子的好成绩好品格,可怜天下父母"薪",所以尽"薪"不如尽"心"啊!为了孩子的前途还是尽心尽力吧!
  九、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培养教育孩子要从一点一滴作起,要从零作起,要从自己作起。孩子是家庭中的一颗希望的幼苗,需要父母精心地呵护培育,润物细无声地注入心血,细心地观察长势不断剪枝,方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所以培养教育孩子是个既简单又深奥,既系统又艰巨的"慢"的艺术学科。不要操之过急,只需要一份耐心。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今迈步从头(越)阅,耐心地陪孩子一起成长。要坚持不懈,坚持就是胜利。
  十、要未雨绸缪,不要"亡羊补牢"
  当一个生命孕育在母腹中时,为人父母者就要认真地思考,作好心理准备,如何作一个合格的父母,培养教育孩子要赶早,学龄前教育不可忽视,要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的最好"导师"。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因为早期教育不单纯是提高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其"亡羊补牢"一筹莫展,乞哀告怜,发出一声叹息,不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用心血浇灌孩子的成长吧!小而言之,是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而言之,是为国家教育之海更加波澜壮阔,输送一朵精美的小浪花。
  教育孩子是时代赋予给父母的重任。并非要求父母们都能引经据典,句斟字酌地教育孩子,因为每个作父母的阅历、层次、职务都千差万别,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只希望父母们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配合学校作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自己更为社会。一言以蔽之,教育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13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是做得到,但有一些却很难维持或跟从,尤其是当有一大堆家务要做,然后又有小的来烦你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3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知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2013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小孩是很艱辛的任務。。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2013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小声的和孩子讲话,不过有时气在头上什么都忘了
不简单教育好孩子
还要多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14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孩子说话要心平气和,尽管孩子作错了事"

但看过的case是好好跟 ”孩子“谈, 他反而大声小声的回复你, 当你是不会生气的。

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2014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我需要改进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1-2025 01:12 PM , Processed in 0.10037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