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890|回复: 2
|
更多房子供应 将使房价变得更可负担
[复制链接]
|
|
|
童言屋语.更多房子供应 将使房价变得更可负担
[size=0.85em]新闻由[size=0.85em]中国报[size=0.85em]提供
国际房地产联合会(FIABCI)亚太区秘书处主席 武吉佳拉房产(Bukit Kiara Properties)集团主席
吉隆坡要在2020年跻身20大最具竞争力和最宜居城市。 当我走在墨尔本的街道时,人们总是悠闲的进行各自的日常活动,或与朋友相聚。更重要的是,在可负担房屋价格和便捷交通的支持下,他们享有许多经济效益和优质生活方式。
墨尔本多年来获得《经济学人》杂志遴选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殊荣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惊奇。
吉隆坡排第77位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针对140座城市展开的调查,墨尔本跃居全球最宜居城市榜首。对国人来说,好消息是吉隆坡的排名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挑战在于我国的全球排名是第77位。
就竞争力而言,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大马在148个国家当中名列第24。依据经济转型执行方案(ETP),政府放眼吉隆坡在2020年跻身20大最具经济竞争力和最宜居城市。
若要达致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同时进一步提升国内的软硬基本设施。若我国想要晋身为真正的发达国家,其中最关键的标准就是提供更多房屋,毕竟率先让国民“居者有其屋”才能确保优质的生活。
我们看看发达国家如何让人民居者有其屋。
以澳洲为例,4大城市墨尔本、阿德莱德、悉尼和柏斯同时挤入2012年的全球前10大最宜居城市。根据澳洲2011年人口调查,当地人口约2200万人居住在910万间房子,意即每户住所平均2.5人。
欧洲另个发达国家英国的人口达6270万人,房子则有2500万间,每户住所平均2.5人。
每户住所平均6人
我国人口约2800万人,但根据国家房地产资讯中心(NAPIC),国内房子却只有460万间,等于每户住所平均6.08人。我们若要迎头赶上澳洲和英国的平均每户住所2.5人,就需要1130万间房子,意即从现有的数量暴增2.5倍!
但根据我国目前每年10万所住家的房屋产量计算,我们需要长达67年才能追赶上述发达国家展现的标准,并要假设人口没有额外增长。
以上的数据说明晋升为发达国家的基本条件,身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和相关的私人领域必须寻找方法增加国内的房子数量。尤其是政府矢志让我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并在2020年把大吉隆坡人口从目前的600万人提高到1000万人,这将进一步使城市地区的房市需求更吃紧。
但国内房屋目前的产量仍无法满足需求,继而逼使房价走高,唯有充足的供应才是房价处于可负担水平的长远之计。与其一味抑止供应,包括落实冷却措施却造成供应不足导致房价走高,政府有必要简化递交系统以增加每年的房屋数量。
需要更多可负担房子
想像一下如果我们现在拥有1160万间房子,却不是460万间,房价一定因为供应充足变得可负担许多。追根究底,我们需要更多房子,特别是可负担的房子。
若当局能设法鼓励房屋供应长期必有裨益,毕竟在房产领域落实冷却措施只能短期治标,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所提到的一样。
更多的房子供应将使房价变得更可负担,加上如果政府能以基本设施如拥有良好公共交通系统,进一步支持房屋需求,让吉隆坡在2020年跻身全球20大最具竞争力和最宜居城市肯定不是梦。
|
|
|
|
|
|
|
|
|
|
|
发表于 28-9-2013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8-9-2013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这样算的。
澳洲一对夫妻生多少个孩子,
马来西亚的一对夫妻又生多少个孩子呢?
尤其是人口占多数的地球王子,生孩子像生猪仔一样,那么,一个家庭人口数就多了。
更何况,本地的几代同堂比例更高。
澳洲人的收入很高,就算抽了税,还是比本地高了不知多少倍。
而且,澳洲人口比我国少,地比我国大了多少倍啊!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