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770|回复: 42
|
香港手机防辐射套袋 辐射量反升8倍
[复制链接]
|
|
香港市场近期充斥多款声称可防手机辐射的产品。一家媒体委托专家测试,竟发现手机配备部分防辐射产品后,辐射量不跌反升,其中一款升幅更高达近8倍。
最近,香港市面或网上购物平台热卖多款防辐射产品,包括防辐射手机袋、电磁辐射防护卡及防辐射金属贴,产品介绍中声称利用金属纤维、镀金等材料,吸收经由手机释放出的电磁波,只要随身携带或贴在手机上,便可减少人体吸收的辐射。
香港一家媒体日前购买了4款声称可防辐射的产品,包括金属贴、防护卡及两款手机袋,委托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进行测试。
测试分别以仿人头及仿人体的模式,测量人体每公斤组织实际吸收射频能量的比率。结果显示,当手机不用任何防辐射产品,放于人体头部位置,比吸收率是每公斤0.041瓦特。而手机贴上防辐射的金属贴后,比吸收率增加1倍多,达到0.095瓦特。更惊人的是,其中一款索带式防辐射手机袋,比吸收率更升至每公斤0.352瓦特,升幅高达近8倍。
对于在使用防辐射产品后,比吸收率不跌反升的现象,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专家解释,防辐射产品中所含的金属物质会扰乱电磁场,令手机需要大量电磁波去搜寻讯号,因而释放更多辐射量。虽然有部分防辐射产品能够令辐射量轻微下降,但同一时间也会使电话讯号减弱。
目前香港出售的所有手机均须符合通讯事务管理局制订的比吸收率安全标准,即每公斤两瓦特。虽然防辐射产品的比吸收率增幅没有超出安全标准,但有肿瘤专科医生指出,电磁波辐射会影响人体细胞,一旦基因出现恶性变化,将有机会引发癌症。
|
|
|
|
|
|
|
|
发表于 5-9-2014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灯后千万不要看手机否则后悔莫及! 99%的人都不知道
习惯睡觉前,手机滑一下,就会滑出大问题,最近有越来越多30到40岁患者上门求诊,因为在就寝关灯后,还使用智慧型手机。医院眼科主任李丽教授介绍:手机强光直射眼睛30分钟以上,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特别不可逆的黄斑病。
關燈後千萬不要看手機 否則後悔莫及! 99%的人都不知道 |
|
|
|
|
|
|
|
发表于 5-9-2014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30-9-2014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手机会致命的8个细节,低头一族必看!
1.歪脖接听
原因:对对年轻人来讲歪脖听电话可能没什么,但对于老年人来讲,歪着脖子接听电话可能会导致缺血性中风,对自己的颈椎危害性也是很大的。
解决方案:专心接听电话,接完后再做其他事情。
2.手机挂在胸口或腰间
原因:手机与人体的距离决定了辐射被人体吸收的程度。尤其是心律不齐或有心脏病的老人,更不能将手机挂胸前。
解决方案: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覆盖。
3.听不清,使劲贴在耳朵上
原因:听不到对方讲的话,很多人都会不自不觉到手机使劲贴到耳朵上,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当你接听电话不清楚里你首先要看是否是手机信号不稳定或信号弱所导致的,当手机信号弱里手机会自动提高电磁波发射功率,把手机贴使耳朵会使大脑受到强大的辐射,不利于身体健康。
解决方案:用蓝牙耳机,或等到信号强的地方再打。
4.躲在楼道或者墙角说话
原因:建筑物角落信号覆盖较差,手机的辐射功率会相应增大,楼道和电梯里更为明显。
解决方案:走出来打。
5.拨完电话号码就贴在耳朵上
原因:手机拨出电话而未接通时,辐射会明显增强。
解决方案:每个品牌的手机,都有拨打用户接通对应的显示,看到提示后,再将手机放在耳边。
6.做“一只耳”
原因:煲电话粥,只用一只耳朵接听,长时间连续辐射可能会对脑部有影响。
解决方案:煲电话粥尽量用固定电话或戴耳机,或者至少隔几分钟左右耳轮换着接听。
7.边充电边打电话
原因:如果在手机充电时接打电话,通话或连接网络的瞬间,电压比平时高很多倍,手机内部零部件会因此受损。而且充电时的辐射也比平时高数十倍。
解决方案:用座充或充电时关机。
8.“大众手机”
原因:如果大家都用你的手机,那么你的手机将变成病菌集散地。
解决方案:每周用消毒湿巾给手机消毒,接完电话后要洗手。
编后语:如今的手机不仅仅只是通话功能,各种的娱乐功能给我们带来很便利,但手机毕竟有辐射,所以不正确的使用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性。希望朋友们谨慎使用,注意细节。 |
|
|
|
|
|
|
|
发表于 2-10-2014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11-2014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辟谣 晚上关灯玩手机会得黄斑病

有一则微博传出惊扰了人们的心,这则微博称,晚上关灯玩手机,只要手机强光折射眼睛30分钟不容易患上眼部黄斑病,并称只要患上黄斑病就等同于患上了眼部癌症。对此有眼科专家出来辟谣,表示此消息虚假没有科学依据,并且类固醇可治疗黄斑病更是危险误导。
有晚上关灯玩手机习惯的人越来越多,即使说是要睡觉了,也会躺在床上看微博上微信。近日,有晚上关灯玩手机会得黄斑病的消息传出,令人们很是惊慌。有记者求证,眼科专家出来辟谣,称晚上关灯玩手机与黄斑病根本没关系,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
黄斑病原因很多和玩手机没直接关系
专家说,虽然过度使用手机得“黄斑病”致盲的信息不实,但经常睡觉前玩手机对视力还是会有影响的。
首先,躺卧长时间看智能手机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视觉习惯,需要尽量避免。同时,尽量不要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半小时休息一下为宜。此外,不要把屏 幕的对比度调得太大,在光线昏暗或者太强的地方也不宜看智能手机,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如果眼睛产生不适感,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14 0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1-2014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1-2014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5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1-2015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盯手机?小心诱发视网膜脱落!
南京一名男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长达十几个小时,一开始视物模糊,后来出现黑影,最终诱发视网膜脱落。哪些因素会诱发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有什么后果?如何预防?提醒:亚洲人是容易生青光眼的体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一定要控制。保护双眼,千万别大意!
|
|
|
|
|
|
|
|
发表于 7-8-2015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测测你是否患上手机抑郁症
对于现代人来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坐车时要玩手机、吃饭要看手机、走路仍然离不了手机……虽然看似很普遍的行为,但在实际上,却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美国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你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多少分钟、在哪儿使用,就能看出你是否抑郁。使用手机的时间越多,抑郁的可能性就越大。情绪消沉的人每天使用手机平均约68分钟,而相比之下,快乐的人则只用17分钟。
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调查了28名男女两周内的电话使用数据,并对他们每5分钟进行GPS跟踪定位。在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还通过PHQ-9问卷询问了受试者的情绪症状,包括悲伤、快乐、绝望、睡眠和食欲障碍、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结果显示,用手机资料来查出忧郁症,要比询问参与者有多忧郁,然后在由1-10的评量表打分数,还要来得可靠。正确率高达87%!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花大部分时间在家里的人,更容易出现抑郁的迹象。因为当人们情绪低落时,他们一般没有太多动力和精力外出。
虽然并没有观察受试者是如何使用手机,但科学家猜测,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上网或者玩游戏上,而不是和朋友聊天。因为他们可能会避免那些很麻烦的、让自己感觉痛苦或者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抑郁症常见的一种逃避行为。
研究的领导者David Mohr教授表示,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手机数据,不必花任何心思、力气,就能发现一个人是否有抑郁症状,并且不用问任何问题就能判断他的严重程度。智能手机在未来可以被用来检测个人抑郁的风险,以帮助卫生专业人员在必要时更快提供帮助。
http://www.yoka.com/dna/d/325/904.html
|
|
|
|
|
|
|
|
发表于 23-9-2015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25-9-2015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贴膜伤眼吗?少看才是关键
刚参加完高考的小刘最近新添置了一部手机,正想去贴膜,却遭到母亲杨女士的反对,“据说贴膜要伤眼睛,还是不要贴了。”关于手机是该贴膜还是裸奔,一直都无定论。不过,在刚刚过去的“爱眼日”,“手机贴膜危害大,是视力杀手”的说法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这种说法到底科不科学?
眼科专家表示,手机贴膜对眼睛的伤害并没有那么夸张,与贴膜相比,长时间使用手机这个行为,才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现在不少青少年甚至儿童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患上眼疾的病人越来越低龄化。现在暑假来了,学生们更要控制每日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
大多数人都在使用手机贴膜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新手机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贴膜。而贴膜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防刮、防摔,保护手机。很多使用iPhone的消费者都表示,如果把手机看做是一款数码产品,那么它的日常损耗和折旧将远远高于其他数码产品,肯定要设法减缓它的磨损。而换屏的价格也高得离谱,拿iPhone 6来说,到专卖店换一次屏就要2000元,碎两次屏就够买一部新手机了。因此,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贴膜。目前市面上的膜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膜的材质也都有所不同。
贴膜透光率是伤眼的关键因素?
在刚刚过去的“爱眼日”,“手机贴膜危害大,是视力杀手”这一说法受到人们关注。在各种讨论中,贴膜的透光率被认为是伤眼的主要原因。之前有媒体做过实验,购买了5款时下用得最多的iPhone贴膜:水晶钻石膜、镜面膜、高清防刮花膜、磨砂防指纹膜、防蓝光钢化膜,实验结果5款膜的透光率分别为:91.43%、91.86%、91.76%、89.69%、91.92%。其中,防蓝光钢化膜宣称的防蓝光功能并未检出,却检出有一定的防紫外线功能。
那么手机贴膜的透光率高低,是否会影响手机的亮度以至伤眼?据了解,目前国家的相关标准中并无一个与手机贴膜有关。眼科专家认为,手机贴膜的透光率一般在90%以上就没太大影响,何况现在实验室的光学玻璃透光率也就97%。从实验得出的数据来看,有4个样本的透光率在90%以上,只有磨砂防指纹膜略低一点。
成都爱迪眼科医院的何光华教授表示,如果手机贴膜质量没有问题,应该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现在一些眼镜上也会有贴膜处理,让光更柔和。”何教授说,目前还没接触到单纯因手机贴膜导致眼部不适的患者。“但是如果贴膜质量不好,分子不均匀,会让光不均匀,长期看眼睛会疲劳。”
据了解,物体对光都有衰减作用,手机贴膜也不例外,手机屏幕的光在被降低之后,或多或少会影响视觉效果。贴膜也会对手机的分辨率产生影响,如降低屏幕分辨率,导致清晰度降低,看久了会比较费眼。不过总体来讲,贴膜对眼睛产生的附加伤害是不大的,最大的伤害还是手机本身。如手机屏幕的光源闪烁、字体太小、蓝光刺激、眼睛肌肉持续紧张等,所以不要长时间盯着手机看。何教授告诉记者,现在因长期看手机看电脑而患眼疾的病人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低龄化,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手机贴膜常识
1.标有透光率97%以上的不要买
很多手机贴膜的包装上都会标注“透光率达99%”,但实验证明这个数字是欺骗消费者的,因为透光率最高的光学玻璃透光率也仅为97%。如果标有透光率达97%以上的贴膜,谨慎购买。
2.经常更换手机贴膜
长期使用的手机贴膜划痕较多,影响透光率从而造成视觉疲劳。建议经常更换手机的贴膜,减少用眼疲劳。
3.手机贴膜有气泡重新贴
手机贴膜有气泡也易造成视觉疲劳,一旦有气泡建议重新贴。
4.最好不要贴塑料膜
塑料贴膜的缺点就是易刮花,最好不用。塑料膜包括高清膜、磨砂膜、镜面膜、钻石膜等,因为硬度不够容易被划伤。
5.建议使用钢化玻璃膜
最好选择优质钢化玻璃膜,因为它跟手机屏幕同样耐划,质感与透光度也更接近,并且抗指纹和油污的效果更好。另外,由于其高强的硬度,即使手机摔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手机屏幕破碎。
http://www.youth-daily.com/2015/ ... %e8%b4%b4%e8%86%9c/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15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2-2016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看手机眼花了吧?教你一招:恢复视力的奇穴!
经常看手机眼花了吧?教你一招:恢复视力的奇穴!
这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的成功经验,他原有老花及近视,做这个穴道按压半年后去验视力已达1.2,现在他已不带眼镜。
有空就按压明眼穴。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需要这个妙方!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经常看手机眼花了吧?教你一招:恢复视力的奇穴!
在我们的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如上图)。
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眼睛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这是项简单的按摩方法,当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等车的空档,任何时间均可自行操作。
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来消除眼睛的疲劳,便可轻易入睡,以上的方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头昏脑胀,眼睛酸胀、视物模煳,是办公族常出现的问题。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久坐且用眼过度,人体阴阳失衡所致。专家建议,出现这种情况要暂时放下手头工作,按按穴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捏手腕——养老穴
养老穴有清头明目,舒筋活络的作用。经常按揉此穴,对缓解近视眼、老花眼都有好处。
要找准养老穴,手背朝上,以此状态观察手腕的小指侧,可以肉眼看出骨骼突出部分。手指触摸此部分,可摸到裂缝,养老穴就在裂缝中。还有一种取穴方法,把手心朝下,平放在胸前,另一只手的食指点在手腕关节高出的那块骨头上,然后手往里一翻,食指就跑到一条缝里,此缝就是养老穴。
此外,手腕处还有内关穴,对缓解视疲劳也有好处。工作间隙,可用手指轻轻捏手腕,清脑明目,方便又有效。每天早晚各指压10次至20次即可,这样反覆指压,3个月左右,穴位的疼痛感就会消失,眼疾也会慢慢得到缓解。
捏手指——明眼、凤眼、大空骨穴
这组穴位分别位于拇指关节的两侧及中间处。明眼穴和凤眼穴可改善急性结膜炎,大空骨穴则可缓解视疲劳。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此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按眼眉——攒竹穴
攒竹穴具有疏肝、明目醒脑,改善头痛、头晕、眼睑跳动等功效。该穴位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办公族对着电脑看了四五十分钟后,不妨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点按攒竹穴100次。但是此穴离眼睛较近,按揉前要将手洗干净,以免眼睛感染。此外,力度要适中,以略感酸痛为宜,以免用力太大伤及眼球。
专家提示,按揉以上穴位时,最好闭上眼睛、全身放松,让自己处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中,从而使人体阴阳得以平衡。
http://www.aboluowang.com/2015/1022/632383.htm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4-5-2016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坐车或睡前常滑手机?当心眼睛出现“早老花”!
很多人以为“老花眼”是50、60岁才可能发生的事,事实上,年过40岁以后,几乎每个人都难逃这眼睛“早老症”的命运。
眼睛早老症是新型态阅读习惯所产生的文明病,医学上称为“电脑视力综合症”,指长期用眼过度,眼睛会提早出现老花、白内障等眼部疾病。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上市后,眼睛是耗损最快的器官,因为很多人几乎日夜用它,每天除了晚上睡觉外,其余时间就是眼睛紧盯着萤幕,久而久之,眼睛就会出现疲劳,调节功能出现退化。
老花提早上身,原因就是因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看东西,或是过度远、近距离使用眼力,导致眼睛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视力未老先衰。近年来,老花眼年轻化的趋势比较明显,经常有不到40岁的年轻人已需要戴老花镜。
老花刚开始出现时,症状并不太明显,只是觉得眼前雾茫茫,要看清楚书报上的字体,原本近视眼戴眼镜者必须摘下眼镜才看得清楚,当有这种情形时,便表示可能已步入老花一族。而原本没有近视或远视的人,在近距离阅读书报杂志时,则会感觉字体变模糊了,但拿远又反而可以看得清楚。
其实在正确使用电脑下,看萤幕不会对视力健康构成任何影响,最好方法是不要长时间且近距离盯着手机、电脑等,每隔30分钟应让眼睛休息3到5分钟,休閒时多到户外、看看远方,让眼睛调节能力维持弹性;也要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尤其是要多补充深绿色蔬菜等。
治疗上,老花眼可先戴老花眼镜矫正,或是配戴多焦点眼镜。原来戴隐形眼镜的人,除了可另外戴老花眼镜,也可调降一眼的近视度数,让一眼看远,一眼看近,或是现在也有多焦点隐形眼镜,可选择。
有些人觉得戴老花眼镜很不方便,也可透过雷射屈光手术或人工水晶体置换手术来矫正,通常年纪较轻者比较适合雷射手术,而年龄较大同时有白内障及老花等问题的人,可以考虑置换多焦点人工水晶体来治疗。
眼睛跟汽车一样也要保养,汽车引擎过度使用时,功能就会减退;眼睛也一样,长时间过度使用,会让调节功能退化。当眼睛无法获得适当休息时,会出现疲劳、酸涩、模糊、对焦能力变差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假性近视,即是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引起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看远时不能放松调节,使到视力下降,让患者以为是眼镜度数不足,跑到眼镜行重配眼镜,结果也没有改善。
老花眼一旦出现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唯有在老花症状出现前,好好护理眼睛,提早预防:
1 经常眨眼,利用一开一闭的眨眼方式来振奋、维护眼肌,然后用双手轻揉眼部,这样能使眼肌经常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2 经常转动眼睛,因为眼睛经常向上、下、左、右等方向来回转动,可锻炼眼肌。
3 正确掌握阅读方法,读书时要舒适地坐着,全身肌肉放松,读物距离眼睛30厘米以上,身体不要过分前倾,否则,会引发背部肌肉的劳损。不要在床上躺着看书,过度疲劳时不要强行读书。
4 从暗处到阳光下要闭目,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看电视、电影的时间不宜过久,保持好视力。 |
|
|
|
|
|
|
|
发表于 25-5-2016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乘车剩滑手机都会“晕”?小心惹上“数码动晕症”
乘车会晕车,现在就连玩手机也会“晕手机”!当你正在快速滚动智能手机的屏幕,开始觉得有点不舒服:或许是隐隐头痛,又或许是头晕或者犯恶心。这不是你吃什么不对劲的东西缘故,这是你可能惹上“数码动晕症”。
这种21世纪数码产品的奇特副作用,叫做数码动晕症(digital motion sickness),通俗地称之为“晕屏幕”(cybersickness)。现今已有13%至90%的美国人,有不同程度的数码动晕症不适。
所谓数码动晕症是指现今数码影像彷真技术高,尤其3D数码影像,双眼观看时会根据影像内容,向大脑发出身体正在移动信息,但身体实际上却没有移动,结果造成大脑溷乱,令人头晕、头痛,若影像愈似真实,便愈容易导致晕眩。
或许你还觉得不甚了解,只能简单地说眼睛算是大脑的一部分,眼睛可说是脑部的视窗,脑部主要是精神性构造,功用在思考,思考过久累时,它的休息主要在睡眠、精神放松便可达到效果。但许多人为了纾解脑压,选择声光娱乐来放松紧绷的脑部,如滑手机、唱KTV,认为这能让脑部获得休息,但却和眼部纾压方式相抵触,因此许多人在狂欢或用眼过度后头痛甚至呕吐,就是因为让眼睛过度疲劳所引起。
英国考文垂大学讲师戴尔斯(Cyriel Diels)说,近30年来科技人士已开始关注这问题,这之所以会造成不适感,同样也说明是因大脑、内耳系统与身体出现失衡,就算身体没有移动,但大脑仍以为自己正在改变位置,萤幕愈大影响愈明显,如同有些人会出现晕车、晕船等现象。
事实上,数码产品使用的全新画面技术的图像显得更立体,将会令更多人看到头晕!不难预见,数码动晕症个案亦会增加,成为新一代的流行病。眼科医师奎雷西(Bobby Qureshi)建议,每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左右,可远望远方稍作休息,尽量不长时间使用手机或其他数码屏幕产品超过数小时,以及配戴适合自己的镜片度数。
为了避免眼压过高,应谨记「停、闭、看远处」五字,所谓停,就是要立刻停止目前的用眼动作,然后闭眼睛休息,许多人误以为上班打电脑导致眼睛疲劳, 所以下班就利用滑手机来放松,这基本上都还是在使用眼睛,并不是真的让双眼放松,只有闭眼睛放空才能让脑部跟眼部同时获得休息。 |
|
|
|
|
|
|
|
发表于 26-5-2016 0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5-2016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