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36|回复: 0

候变化影响生长 本土菜种濒临绝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5-2013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金马仑是西马的粮仓之一, 但是气候的变化已造成农业生产受影响。


[url=][/url]
1 of 5
[url=][/url]


在台湾,一些山区的原住民,非常珍惜道地的蔬菜“原生种”。
他们为了保护原生种,甚至辟地种植,有者甚至已传承了数百年。
反观大马,因没有珍惜本地蔬菜原生品种,许多原有或传统的菜种,已经“失传”,从我国大地上消失。
这也反映一个现象,那就是我们并不重视农业,也忽视可能出现的粮供危机.......。
已在大马土地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或更长历史的本地蔬菜原生种,已渐渐在消失中,就如国民失去文化遗产一般,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由于气候变化,水量太多及炎热天数过长、超过蔬菜所能承受的限度,对蔬菜的成长形成愈来愈恶劣的环境,也造成目前的芥兰及西洋菜等菜类产量越来越少,乃至濒临绝种的边缘。
马来西亚菜农总会长陈苏潮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透露,本地不少蔬菜原生种早已不复见,目前本地农民所种植的蔬菜,都是从外国购买种子,特别是向欧美国家,中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缺乏技术及资金
他说,一些大马早期的原生菜因多属于难于种植或鲜少人问津的“冷门菜”,菜农可能基于从经济角度作岀考量,不予种植,遂而逐渐减少,最后自大马土地上消失无踪。
“大马农民因面对技术及资金难题,不能像中美等国家设立‘菜种厂’,也可能是导致大马不少菜种‘失传’的主因。”
“菜种厂”培育良好品种
在不少农业国家,都拥有本身的“菜种厂”。
“菜种厂”就是保留原生种及再培育良好品种的菜种研究库。
陈苏潮说,大马目前有大约90%的菜种是向外国购买,原因是大马并无拥有本身的“菜种厂”。
“农友们是要看经济效益的,由于培育种子耗时费力,很不划算,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这么做。
“今天的中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常推岀‘交配种’,这在本地是做不到的,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技术。”
中国近年来在研发菜种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广州更是定期举办“广州蔬菜及水果种子博览会”。该博览会展岀逾千种的蔬菜及水果种子,深受国内外农民的欢迎,纷纷前往选购,陈苏潮就曾率领菜总代表团到会。
商业方式推动农业发展
14亿人口的中国,蔬菜不只可自供,还有能力出口。
大马的情况则相反,进口比率不断提高。
如果不正视粮供问题,有朝一日会变成危机。
陈苏潮说,采取商业化的方式确实有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就如拥有14亿庞大人口的中国,不但不必向国外进口蔬菜,而且还向世界各国输岀种类繁多的蔬菜,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称誉。
他形容中国在种植蔬菜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特别是中国,虽然有四季之分,可是现在冬季仍然可以采用温室搭棚来种植蔬菜,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反观大马只有2000多万人口,可是却逐年增加进口蔬菜,令人不禁有天渊之别的感觉。”
他也建议农业部向台湾及泰国学习,分配土地予菜农,同时给予菜农税务优惠或免税,从而达致有效推动大马蔬菜种植业发展的目标。
他说,如果农业部能够这么做,则从事农业领域的大企业获得协助后,将可以向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同时鼓励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
农业学者●张光明:风不调雨不顺 加速粮供危机
农业学者张光明博士说,大马近年来因雨量较大,虫害大量增加,菜叶较少;水果则因较难开花结果,造成果实比较小并且甜度不够。
他说,大热天加上水分过多,影响蔬菜等农作物的成长,产量因而下降。
张光明认为,其实气候的变化不应单纯归咎于地球的温室效应,人为的因素也是另一主要原因,因本地对森林的开发没有规划,以及采矿活动无节制,自然环境的调节便失去平衡。
“所谓风不调雨不顺,因人为因素造成地面的变化;地面的变化也导致天上的变化。农业地不足及缺少劳工等负面因素的夹攻下,大马乃至全球粮食短缺,是可以预见的,蔬菜产量不断减少只是众多减产粮食当中的其中一项而已,因此,大家非环保不可。
“天气渐热是显而易见的,过去的50及60年代,到金马仑需穿毛衣御寒,可是现在却有很大的变化,人们需吹风扇祛热,可能再迟些时候,将需装上空调了。”
农音鲜蔬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陈来安:“好种”难求开销也大
“好种”难求!
农音鲜蔬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陈来安说,大家都想法设法寻找最好的菜种,但有时却须靠运气,可谓可遇而不可求,并表示购买种子,对农民来说也是不小的开销。
他不讳言,其实今天的蔬菜已越来越难种,温室效应导致蔬菜有时会长得外貌不扬,甚至看起来很丑,若发生这种情况,尽管其仍能安全食用,但推岀市场后将很难销售,菜农往往宁愿把菜园里的整批蔬菜加以销毁。
除了须面对气候的改变、造成天气冷热无常外,还要面对蔬菜因受各种疾病侵袭,旧农药失去效果,新农药又未面世等诸多问题。
大马农耕技术落后
陈来安认为,面对重重难题的大马同业,急需进行的工作便是提升知识,积极到外国取经,从国外引进新技术,以及它们的一套先进设备。
他说,大马在农耕方面的技术明显落后于邻国的泰国及印尼等国家,在私人领域固然如此,在政府方面也未尝不是如此,非常缺乏专家,相比之下,邻国则拥有大量的专才。
缺农耕地最头疼
摆在大马菜农眼前的大事除了蔬菜种子失传,以及温室效应之外,最头疼的问题仍然是缺乏农耕地,绝大多数菜园属于非法地,以及本地人不愿种菜,包括一些菜农的后代也不愿接班等问题。
在此情况下,本地种植的蔬菜产量正逐年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向外国进口更多的蔬菜以供应市场。
不过,温室效应毕竟是全球性的问题,其他国家一样面对粮食产量减少的问题,专家也认为粮食危机是迟早的事,大马未来未必有钱就可大量向外国进口蔬菜。
陈来安提醒,全球性粮食短缺问题已逐渐浮现,不过大马却缺少危机感,这是很令人担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025 09:47 PM , Processed in 0.11305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