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新起”的直销公司HLS,让你一次约会花你RM4000块。
Kamparian 的Utarian 和Tarcian注意了,如果有朋友约你出来喝茶,那么这一次的约会可能要你RM4000。
请大家耐心看完,也share出去给你的朋友,也最后再备份再上传,我知道我可能被他们封杀,因为我为了正义,破了他们财路。
我是今年五月才转校到拉曼大学的utar,在金宝campus。金宝小市区,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开销的机会出现。可是有一天,和我中学同班两年的一位朋友突然约我出来喝茶,鉴于身在异乡,同乡约出来喝茶也就不多加防备了,就这样,RM4150白白给人了。
事情是这样的:
发生在7月,有一天,我不常联络的朋友突然很积极跟我聊天,而且还主动问我这个问我那个,有鉴于是认识“蛮久”的朋友,所以对他的信任也是有一定的深,不过,确实是很久很久没联络了。我记得地点是一间叫Haji Ghany的嘛嘛档,就坐落在金宝新街场Secret Recipe对面。那时候我当真就我和我朋友两个人喝茶叙旧。
我朋友一到那边就拿出一本杂志,是《创业家》杂志的第68期。后面有几页登刊HLS的一些东西,但之后我细心观察及推断,肯定那几页绝不是杂志社的独家专访,有资金就可以办到。我朋友一直和我介绍杂志登刊的那个集团,还有一些人,那时候就很奇怪,心里萌起的念头是“是约我来介绍直销的吧?”,我立刻就问他是不是跟我介绍直销,他说不是。就这样,我戒心没了。
我朋友介绍了不久,重点来了,负责拉拢我的人登场(这里姑且叫他Pink),这个时候我的朋友立刻站起来用比较登大雅之堂的礼仪“欢迎”Pink,在那几十秒的欢迎中,他们会给你朔造出一种感觉"对方是一个大人物。",但我加入之后才发现,其实全都是串通好的。
Pink开始和我介绍他们的集团,这里总结起来就是,卖花赞花香,有多好讲到多好。Pink当中还会问我一些问题,但是都是‘选择题’,不然就是‘是非题’,永远不会是作答题。加入之后才发现,这样的问法有效套着对方的思路与建立短暂观念,让你在对方给的选项内兜转,一种心理手段来的,我这里举两个我记得比较深的例子:
[问题1]三支脚的桌子比较稳还是四支脚的桌子比较稳?
常理而言,我们都会回答四支脚的桌子比较稳。当我回答之后,Pink就很自信很得意的问我“那么八支脚的桌子是不是更稳?”,这里我的思路就被他带到了:“这是当然的啊!”的状态,到最后总结整个问题,他想表达的是,他们的集团有八个伙伴,他们通过问题表达他们的集团是很稳固的,不会随时倒闭。这时候你在之前八支脚的桌子这问题已经建立了一个短暂的意识:“嗯,八个确实很稳。”但!这里让你清楚,比起四个,八确实是多,但现实生活中,一个集团只有八个伙伴你自己去寻找那个答案,是多还是少。况且就算伙伴再多,所有伙伴的营运都是赤字(亏损),那么算稳吗?他们通过这个问题让你只是想着越多越稳,却没让你想到经济因素。
[问题2]你觉得一般上多少钱创业才算合理?
A.RM 3,500
B. RM 6,500
C. RM 10,500
普遍上你的观念是:“RM3,500创业也太‘便宜’了吧?”而较少或没有涉及过社会的你对RM 10k 没有太多概念,因为从你小学到大学会一次过涉及这样五位数的机会不多,所以RM 10,500在你的认知可以说是天文数字。所以这里统计后,多数大专生的答案会选B. RM6,500。 这里我们可以分析的是,他们用的字眼是“创业”,这个是关键。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很想创业,因为据统计,世界首富都是企业家,在一般大专生或中学毕业生的认知,‘创业’的意思是{ 创造自己的一盘生意} ;对,这没错,可是他们指的‘创业’可以理解成{ 创造自己的业务},业务的含义可以是很广泛的,所以他们并没有撒谎,只是广东话“抓字Sat”而已。但认真一想,其实是有差别的。
现在,我这里跟你分析分别选A,B 和C 他们会对你的应对。
<当你选A>
这时候他又会引导你的思路,告诉你:“那我这里可以很高兴的告诉你,只要多RM600就可以创业了你说值不值得?”,看到吗?这就是他们的问题方式,永远只有选择题和是非题,这一个问题的选项是[值得]和[不值得],但你没有机会去想是怎样的一个值得法。这是他们经过一定心理剖析的手法。这时候你会回答[值得]的机率是55%,而鉴于他期待你说值得和他的等待和给面子份上,你就会回答[值得]了,全程你就被灌输了一个观念“RM4000块创业是值得的。”到了这步骤,你这次约会成功被说服加入会员的八仙率是80%。当然如果你回答[不值得]他会说服你是值得的或者很快的就转移话题。
<当你选B和C>
一般上亚洲人的特性都会‘折中’(意思是选择中间的),这是儒家文化“中庸之道”所渲染出来的(对方就是抓着这一点),所以选择B的机率是高出A和C的。当你选B,他们的台词是“那我可以很高兴的告诉你,加入我们创业之需要RM4150,是不是很值得?”这时候你已经选择了B,你当然不会自我矛盾,只能回答[值得]。选C的话,就不必多说了,他开的RM4150让你只能回答轰炸掉首相府都没那么值得。
他们的问题都是这类形式的,而且都是经过专业心理学处理的,不管你回答什么,他们都准备了如何应对,因为这是选择和是非,如果是作答题就考验他们的脑力了。经过“是非题”和“选择题”的方法套住你的思路,局限你的额外想象空间。和Pink的谈话过程,他还和我分析世界上首富(企业家、上班族)的划分,从而让我建立一个观念:“我不想当上班族,我不想像上班族一样可怜”,这个观念当然不能完全说是坏的,是有建立积极成分的,不过他们却利用这个观念令你投身他们的集团。
Pink和我介绍完后,就借口离开一下,让我和我朋友独处,忘了表明一下,是“全过程都死命赞同Pink说话的朋友”。这个时候陷于孤立的我,处于一个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我朋友不断怂恿我,包括说一大队加入后的好处,还有他加入后感觉很好学到很多东西等等。然后约5~10分钟,Pink又回来,这里他们会有一个很绝的手段。Pink回来后不久,再和我介绍一下,就马上拿出一张表格,说叫你填资料。这时候你会糊里糊涂的我觉得只是填资料罢了,就填了,填了之后Pink就说带我去拿钱,我就吓到了,我连忙抓出最有力地拒绝方法说我没钱,Pink就假意说他打电话问看公司可否通融一下,不等我拒绝他就走开打电话去了,然后回来告诉我公司这次特别允许动用公司的借贷计划,最后我找不到婉拒的理由推辞,就这样被Pink直接载到银行拿钱,这个时候他不怕我给少,只怕我不给。而且这个过程他们会坚持载我去。我就这样提了RM3,000给Pink,然后回到那间嘛嘛档,这时候Pink就开始教我用“善意的谎言”去和朋友借,赶快Full payment,还清剩下的RM1150。
对了,忘了提起,这个HLS直销集团主力产品是“十全十美抗老化产品”,他们还把中国赫赫有名的南京大学搬出来,因为这个产品是南京大学制造的,所以这里你就会想,‘南京大学可不会骗人吧??’但你必须理清的是,学过商业你就会明白,南京大学的角色只是“生产者”,而HLS是“零售商”,HLS拿了货,怎么卖都不关南京大学的事了。所以这里Pink跟我说,如果我花RM4,150加入会员,还可以得到公司赠送价值RM4000块的“十全十美抗老化产品”,这时候你会觉得很值得,但是,这个你拿RM4000块买东西有什么差别呢?只是他们的说法是“送”而已,从而让你觉得值得。(二楼继续)
Facebook杯葛专页
本帖最后由 kokbek 于 20-1-2013 12:25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