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90|回复: 10
|
多梦症与失眠的关系
[复制链接]
|
|
每个人都做梦。但大多数人醒来后不久就忘记梦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觉。那些醒后还清晰记得梦的内容的,只能是睡眠质量不高,或者是多梦。
失眠患者为什么总是说梦多
经常听到有人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于是,这一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休息。
有些医生按照传统观念,也承认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其实,这种旧观念是不对的。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不是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样,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或有没有梦感,你每天晚上都 必定做4~5回梦。说整夜做梦是夸张,说没有做梦也不现实,更谈不上梦多梦少。
国内外都有人对主诉失眠、整夜作梦或梦多的慢性失眠症,进行过生理测验,应用多种生理仪进行脑电波描记和研究,客观地记录证明,这些主诉“梦多”、“整夜作梦”病人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伴有梦的快波睡眠期所占的比例和实际时间也并没有明显缩短或延长,“整夜做梦”和“梦多”的体验与各项睡眠参数并没有相互联系。还有人对这类病人进行心理测验,认为这类体验与性格有关系。无论从人类睡眠的普遍规律,还是从实验研究的结果看,梦感与失眠未必有必然的联系。有无梦感及梦感的程度也不能作为失眠与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观指证。
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失眠,尤其是长期失眠的主诉是不可靠的。许多学者对主诉失眠的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失眠与心理紊乱有关。他们对睡眠潜伏期往往估计过高,而对实际睡眠时间又往往估计过低。实验测试时,失眠病人对有关睡眠参数的叙述与客观记录不符,不是夸大就是缩小。大多数专家认为,失眠的体验与情绪、性格有关。
导致多梦的原因:
医学专家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所知甚少:许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变化,不知道梦在睡眠中的地位,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梦与梦感的区别,不知道梦或梦感没有什么副作用。旧的传统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对梦的不科学解释,使人对梦怀有恐惧感,以讹传讹,使许多人盲目陷入对梦的恐惧中。
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许多人对情绪障碍缺乏认识,不知道情绪障碍是一种疾病,往往忽略了情绪障碍本身,都过分注重情绪障碍伴发的失眠、多梦、疼痛等症状。不知道如何调节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反而夸大了不太客观的体验。
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导致梦感增强;梦感增强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重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人在快波睡眠期醒来或紧接着快波睡眠期之后醒来,致使对梦境的回忆程度增高。
个体功能状态差异:不同的个体对梦感不同,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功能状态不同,对梦感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有的人一段时间梦感强(梦多),另一段时间梦感弱( 梦少)。
失眠作为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也绝非多余。我们承认失眠的存在,但不能认为失眠和梦感有必然的联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0-2012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就发了很多梦 |
|
|
|
|
|
|
|
发表于 17-10-2012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0-2012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2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差不多每晚都发梦,是压力关系吗 |
|
|
|
|
|
|
|
发表于 21-10-2012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大概几个月了,
都"很多梦",
当然我也承认是压力很重的关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2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 用自我保健按摩法缓解
导语:白领一族忙于各类事务,精神常处于紧张的状态,很容易头晕眼光、失眠疲劳。那么头痛怎么办?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爱美网健康频道提醒你可以做好保健按摩,以下是详细的按摩手法。
在长时间的连续工作,或突然受精神刺激,或长期焦虚,或饥饿和饱食后用脑等都可引起大脑疲劳,常表现为头昏、脑胀、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发现这些情况首先要摆脱造成脑疲劳的原因,然后做自我保健按摩。其方法如下:
取合适的体位,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意守丹田或在手法感受上。
1、自我按摩:
(1)将双手掌相对搓热,然后由前额处经鼻两侧向下至脸颊部,再向上至前额处,做上下方向的搓脸动作36次。
(2)用双手揉搓耳部36次。
(3)用双手指自前向后做梳理头发的动作36次。
(4)双手五指自然分开,从前向后,先以各指端快速轻击头皮,逐渐加重。最后改用手指拍击头皮36次。
(5)用双掌捂住双耳,手指放在枕骨上,食指压在中指上,食指快速下滑,弹击耳后枕骨处36次。此为"鸣天鼓"。
(6)用双手指交叉抱住头部,做颈部后伸动作36次。
(7)用双手掌轻轻抚摸头部,将头发从前向后理顺,呼吸稍稍加深并减慢,数次后恢复平静呼吸。类似练功者收功的情形,故叫抚头收功。
上述手法不仅能吸引注意力,而且可改善头面部的血液循环,使面色红润、头脑清醒、记忆力加强。
2、点穴:用指或食指的背侧指节点揉以下穴位各半分钟至1分钟。
神庭:头正中线,入前发际上半寸处。
上星:头部正中线神庭穴上半寸处。
百会:在头顶中央,两耳尖向上连线与头前后正中线交叉点。
太阳:位于眉梢与外眼角向外约1寸的凹陷处。
风池:在颈部两侧,乳突之后下方凹陷处。
合谷:拇、食两指伸张时,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神门:仰掌,腕横纹尺侧稍上方凹陷处。
注:文稿转载自 爱美网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12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10岁开始到现在31岁睡觉都会发梦. 就连小睡5分钟也会发梦. 有什么解救方法吗? |
|
|
|
|
|
|
|
发表于 29-12-2012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12-2012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013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尝试尝试。。但感觉上效果不大。。可能需要长期按摩。。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