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9|回复: 2
|
江夏黃祖傳(三)
[复制链接]
|
|
血戰沙羨
孫堅死了後,他的舊部由他的姪子孫賁率領歸於袁術。當時孫堅的長子孫策才十七歲,他
處理了父親的後事之後,又回袁術帳下待了二年,好說歹說才說服袁術讓他帶領父親的舊
部出征江東。於是興平二年,西元193年,這個十九歲的孩子帶領了千餘人的部隊離開了
袁術的壽春大本營,開始了他的江東驚奇之旅。短短五年之間,他和他的夥伴們橫掃了揚
州一半的州郡,廬江太守陸康、揚州刺史劉繇、吳郡太守許貢、會稽太守王朗,以及江東
一眾渠帥豪帥如嚴白虎等,全都拜倒在這孩子的腳下,建安四年,西元199年時,二十四
歲的孫策已完全控制了丹陽、吳郡與會稽三個郡,
領會稽太守、討逆將軍,封吳侯,成為名副其實的江東小霸王。
然而在孫策經略江東之時,他始終沒有忘記,在西邊,在江水的上游,有他的不共載
天的殺父仇人,這江水載著便是沉重的國仇家恨,日日提醒他要報仇雪恨。因此當孫策大
致上穩定了東方三郡,又得到袁術病死的消息時,他的第一個反應便是點齊兵將,逆江西
上,找黃祖算算那筆未清的帳。
孫策這趟西征的陣容極為浩大,或許是為父親復仇的關係,孫堅的舊部程普、黃蓋、
韓當、呂範都在陣中,孫策的換帖周瑜也隨軍,還有一些新班底如蔣欽、周泰、董襲、陳
武等,另外就是孫家子弟:孫策的堂兄弟孫賁和孫輔,以及剛滿十八歲的弟弟孫權。
這是黃祖與孫策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交手,整場戰役可分為兩個階段。孫策並沒有直接往
江夏而來,而是先處理了長江北岸的廬江郡,當時廬江太守是袁術的舊部劉勳,他收拾了
袁術死後的勢力,在江淮間自成一霸。孫策也忌憚劉勳兵力強大,於是用了調虎離山之計
,他寫信建議劉勳發兵去打位在江南上繚的一些宗賊,結果劉勳竟然便好傻好天真的信了
孫策的「好意」,他率軍離開大本營皖城,南渡長江,去和那些宗賊周旋,孫策就趁這時
候快速奪取了皖城,並命孫賁和孫輔率軍在長江渡口彭澤堵住劉勳退路。劉勳回軍路上被
孫賁與孫輔擊敗,又聽聞皖城失守,只得退守廬
江西面的沂縣,同時緊急向劉表與黃祖求援。
黃祖應該也清楚自己才是孫策西征的正主兒,基於境外決戰的策略,他馬上派他兒子
黃射率領精銳水軍五千人前往支援劉勳,打算將孫策止於江夏之外。孫策一看有姓黃的來
了,可不能假手他人,馬上親自率兵攻打,結果這場新一代孫家軍和黃家軍的交戰,黃射
與劉勳聯軍慘敗,黃射帶來的五千人中有二千人被孫策俘虜,舟船被俘獲千餘艘,黃射運
氣好逃走,劉勳則向北投靠曹操。
孫家軍在這先鋒戰取得勝利,士氣大振,隨即沿江直入江夏找黃祖算總帳。或許是為
集中兵力,或許是誘敵深入,也或許是孫策兵鋒太銳,從柴桑以上包括鄂縣、樊口等據點
都沒有戰事,孫策軍一下就深入江夏的核心沙羨。同時,大老闆劉表也感到孫策的威脅,
特派遣姪子劉虎與將領韓晞率長矛隊三千人來當黃祖軍前鋒。建安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清晨
,孫策與黃祖兩軍便在夏口長江兩岸,展開水陸兩棲的決戰。
這一戰打得十分激烈,孫家軍水陸並進,箭陣、火攻全部用上,雙方殺得昏天暗地,
日月無光,不過結果倒是頗為簡單明瞭:孫策軍大勝。事後孫策給朝廷的報告表示此戰中
,孫家軍斬首二萬餘級,黃祖軍溺斃者一萬餘人,俘獲船隻六千餘艘,財物山積,劉虎、
韓晞都被殺,黃祖的妻子與子女七人被俘,不過黃祖卻給逃了。
如果孫策的報告數字屬實,那這場戰役規模搞不好不比赤壁之戰小,不過我想原則上
這種戰報還是灌水可能性比較大。但無論如何,黃祖這戰可真是敗得狼狽了,獨自逃走,
連老婆子女都被抓了過去,大概就是劉備在徐州或當陽的翻版。不過黃祖還有個硬的靠山
劉表,這一敗雖慘,還動搖不了擁兵十餘萬的劉表根基,恰巧這時徐州的陳登煽動江東山
越為亂,孫策退兵,劉表並沒因為敗戰而處罰黃祖,黃祖也就回到了江夏,繼續當他的太
守。
孫策在隔年就因為遭到暗殺而去世。死訊傳來,正在重整江夏的黃祖應該是鬆了一口
氣,同時露出一種世故的微笑,搖頭說:「年輕人就是年輕人……」
不過黃祖這口氣鬆得太早,既然是虎父虎兄,就不會有犬子,十九歲的碧眼兒孫權在孫家
群臣的支持下接手了江東政權,他不見得比他的父親兄長兇猛,但他更冷靜、更沉著,而
且懂得愛惜自己的性命,他活得比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的領導人都還久。(三)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2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第四吗?? |
|
|
|
|
|
|
|
发表于 15-11-2012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裡的版主真的是。。久久才上網一次
難怪這個版這麼冷清
都不知道版主是怎麼選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