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459|回复: 63

我和我太太想教中文,不知道行不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4-2012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我太太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现在拥有大马永久居住权(也就是二等公民吧)
我是北京人,现在在马来西亚做彩色压花玻璃的生意。我太太是武汉人,现在是家庭主妇,以前在中国是老师。她拥有中国的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等级证书。如今来大马已一年有余,逐渐适应和融入了这边的生活。
我们在别的方面自认为没什么长处,但唯独中文略有自信,因此想能否在大马教授中文。一来是感觉大马在学习中文方面有一定的需求;二来我太太也在家闲着没事做;再者也多少能够收入一点贴补家用。
在此,我想问问各位:外国人在大马教书是否需要某些资质?此外是否会受到贵国政府的干涉?还有,请问你们在学习中文时是否借助汉语拼音?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4-2012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想能否在大马教授中文。一来是感觉大马在学习中文方面有一定的需求;
在此,我想问问各位:外国人在大马教书是否需要某些资质?此外是否会受到贵国政府的干涉?还有,请问你们在学习中文时是否借助汉语拼音?

-应该没问题,需求肯定是有的,在家开个补习班就行了。
-本地人不怎么过问资质,重要的是老师教得好不好。
-在家开个补习班,不影响到邻居,政府一般不会干涉。
-本地和中国一样,使用简体和汉语拼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4-2012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地點在那裡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4-2012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forum4.cari.com.my/viewt ... ;extra=#pid99279230
征聘一位华文老师(Bukit Jalil) 不是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2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ChingAnn


    我在怡保。另外,谢谢您的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4-2012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风满楼


    感谢您的回答。
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只能帮助一些有华文基础的学生。因为我根本不懂马来文,英文也只能算凑合。我看了一些贵国中学华文考试的题目,挺简单的,说实在的和大陆小学高年级的内容差不多。因此,帮助学生考个好成绩或者矫正一下发音是首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4-2012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别看扁马来西亚的华文水平。一般上高中会考需要85%才可以拿A。独中的华文水平又是另一种等次。等你见识过宽柔中学的华文再说。还有一项重点就是,华文只是一个科目,其他科目都是以英文或马来文教学。也就是说,不能期待本地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单一科目上。如果只是想提升华文水平,那还容易教。但是如果想让学生考好成绩,建议楼主改变一下心态。

矫正发音?楼主还是不要做这种没意义的事。原因简单:
1:考试中没有口试。
2:大马华人各地口音虽不同,却可以了解彼此的对话。
3:一半以上的人没有完成高专或大学毕业,所以即使有完美的口音,也没有对象。
4:大陆口音对大马华人来说,一点也不好听,也不存正。尤其以大陆来说,各地方多少都会被地方语言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2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满楼 于 20-4-2012 12:27 PM 编辑
说真的,别看扁马来西亚的华文水平。一般上高中会考需要85%才可以拿A。独中的华文水平又是另一种等次。等你 ...
ibelieveindevil 发表于 20-4-2012 12:09 PM
马来西亚就是太多你这样的人,所以,华语烂,英文惨,马来文更甭提了.....
所以说我们的语言会陷入如此的惨状,说来说去都是心态问题,甘榜心态,巴杀心态......

“其他科目都是以英文或马来文教学”...... 那请问你的英文好吗?马来文好吗?知道我说什么了吧?

还有口音和发音标准与否是两码事,口音事小,发音不标准麻烦多,“却可以了解彼此的对话”,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有些地区的华语,听到我 lao sai 还是听不太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4-2012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风满楼


    看不出除了贬低我以外,你还说了什么?

malaysia毕业的学生,去中国念大学都不用通过华文测试。这项待遇是连新加坡都没有的。
英文方面我很好,本身家里是讲英文的,马来文就显得有些不足。比起在中国,单一语言的教育下,我们的学生,相对的拥有较少的时间来修读华文,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不变的事实。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

马来西亚华人,需要需三种语言,难道你可以说只学华文就够了吗?很多人说,英文让我们站在世界的舞台,华人然而也不可以忘本,最少也要回基本的华文。又有多少人记得将一句,马来西亚人的本,也不可以忘记,马来西亚人也一定要回基本的马来文?难道你的登记上写的不是malaysian吗?

我不清楚你到底想说什么,如果只是说你本身三语精通,看不起我,那我没话说。不过如果你可以想想,看到底有多少人可以有时间念完三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良好教育,不是没个人有机会念书,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读书的料。

无法了解其他人的对话,或许是你本身自视清高,从来就没有认真地考虑和中下阶层的人交流。

或许马来西亚少一些像你这样孤芳自赏的人,学生的日子才会比较好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2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满楼 于 20-4-2012 03:44 PM 编辑
回复  风满楼
看不出除了贬低我以外,你还说了什么?
ibelieveindevil 发表于 20-4-2012 02:13 PM
看不懂这句话
不赞美你就是贬低?看看你自己说了什么?“纠正发音是无聊的事”,“我们无需纠正发音,因为考试排不上用场,可以彼此了解","一半以上的人没上大学,讲得太标准也没对象”(这句真的不知道你在扯些什么)...还有..."大陆口音对大马华人来说,一点也不好听,也不存正。"马来西亚的口音才是“存正”的吗?我就是就这些论点说本地很多像你这样存有这些“甘榜巴刹”心态的人太多不对吗?
英文方面我很好,本身家里是讲英文的,
好不好也是你自己说的,我则不那么乐观,见过太多“在家讲英语的”...... 还有很多“在家讲华语的”也一样...... 真的要亲耳听过才好判断,或者把你写过的东西贴上来看看就可以判断。

马来西亚华人,需要需三种语言,难道你可以说只学华文就够了吗?
我说要掌握好两种甚至三种语言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事,只要我们不要“甘榜巴刹”心态来碍事就已经事半功倍了,比如说,抗拒标准发音语法,学习以考试为终点等等,还有学校不要搞砸学生的语言基础......就拿英语来说,我们的学校搞砸学生的基础多过打好他们的基础,如果不是为了考试而忽视英语的正确发音,我们就不会把本地的英语变得如此的怪胎异类......如果父母不要“假厉害”,自己半桶水也在家和孩子使用英语交谈,害他们一开始基础就搞砸了,我们的英语也不至于那么四不像,.....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我所谓的“巴刹”心态......

我不清楚你到底想说什么,如果只是说你本身三语精通,看不起我,那我没话说。
不认识你,干嘛看不起你?扯太远了吧?回去看看你说了什么,就只针对那些废话以事论事。

无法了解其他人的对话,或许是你本身自视清高,从来就没有认真地考虑和中下阶层的人交流。
难道你的意思是说,佳礼论坛是上流阶层的人出没,而下阶层的人止步的地方?

或许马来西亚少一些像你这样孤芳自赏的人,学生的日子才会比较好过。
越扯越远,巴刹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2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这句话
不赞美你就是贬低?看看你自己说了什么?“纠正发音是无聊的事”,“我们无需纠正发音,因 ...
风满楼 发表于 20-4-2012 03:32 PM



    现说不认识我,又没看不起我,然后又影射我英文不好,风先生这样将不怕咬伤自己舌头吗?风先生如果只想诋毁本人,那请便,我无所谓。

   你字字句句都在说,你能掌握好三语,那别人一定是心态不对,才不可以掌握好。真的只是心态不对吗?不是每个人都是读书的料,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读书,不是每个人想读书都可以。很多人从小就要做工,除了在学校的那几个小时,根本没有时间复习,想问,他们语文差,真的是心态吗?

  看不起中下流人士的人,又不是我,所以我不懂为什么风先生那么喜欢把你说俄和我说的混为一谈?

  我所说的是学好口音,“没有意义”而这个是针对楼住说他想教补习。如果是教补习的话,家长要的是成绩。标准的口音,对家长来说,“没有意义”。 至于大陆的口音,你试试说吧,看看别人是不是会说你“又不是大陆人,还硬学大陆人”。这个对你来说,是“甘榜心态”,对我来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父母都是教师,母亲教小学英文,父亲教中学华文。从小都听到他们说的,“如果那些学生每天肯花一个小时来读华文,就不会写出那么不像样的文章了。”"If they are willing to commit one hour per day practicing English, they would have scored an 'A' for their papers." 一个小学生一天要上课六小时,睡觉要八小时。剩下的时间,要吃饭,搭车,玩电脑,看电视,做功课,不说那些要帮忙夫做工的,剩不到两小时来复习,小学生要考华文,马来文,英文,科学,数学,地方研究等等,真的可以花一个小时来读华文,一个小时来读英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2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满楼 于 20-4-2012 06:56 PM 编辑

回复 11# ibelieveindevil

现说不认识我,又没看不起我,然后又影射我英文不好,风先生这样将不怕咬伤自己舌头吗?风先生如果只想诋毁本人,那请便,我无所谓。
“我信魔鬼”先生啊,我说的是客观的事实,除非有特殊的背景,本国那些时常讲英语的,包括那些所谓的香蕉人,讲的英语都不怎么像样,在这种大前提下,我凭什么把你视为例外?所以我说我不乐观,并说明只要你把你写过的东西贴上来就可以证明你说自己的英文很好是有根据的。客观=诋毁?什么逻辑?


你字字句句都在说,你能掌握好三语,那别人一定是心态不对,才不可以掌握好。

是你猜疑的心太重了吧?我哪里说到或暗示我三语都掌握的很好?华语不说了,从这里已看得出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马来文呢,你用一窍不通来形容,我也无法反驳;至于英文,我也没你那么感觉良好,总觉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总觉得自己的英文烂......(但看了“英文方面很好”的你的这句"Ifthey are willing to commit one hour per day practicing English, they would havescored an 'A' for their papers.",我又觉得对自己太苛刻了......)


真的只是心态不对吗?

矫正发音?楼主还是不要做这种没意义的事。原因简单:
1:考试中没有口试。
2:大马华人各地口音虽不同,却可以了解彼此的对话。
3:一半以上的人没有完成高专或大学毕业,所以即使有完美的口音,也没有对象。
4:大陆口音对大马华人来说,一点也不好听,也不存正。尤其以大陆来说,各地方多少都会被地方语言影响。
去重温自己所说过的话吧。



我所说的是学好口音,没有意义而这个是针对楼住说他想教补习。如果是教补习的话,家长要的是成绩。标准的口音,对家长来说,没有意义
“矫正发音?楼主还是不要做这种没意义的事。”这是“我信魔鬼”先生自己说的话,自己比对一下。再狡辩下去就更难看了。
我倒是知道很多人特别聘请老师来纠正自己的孩子的发音的,不是每个人都是你那套甘榜巴刹思维的,也请别把你那套甘榜巴刹思维强套在全马华人身上。


至于大陆的口音,你试试说吧,看看别人是不是会说你又不是大陆人,还硬学大陆人。这个对你来说,是甘榜心态,对我来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何谓大陆口音?大陆那么大,口音那么多,你指的是那一个口音?口音和发音,你分不清楚吗?楼主说帮助纠正发音,你却无中生有,拿口音来大做文章,看来你父亲需要好好向你解释口音和发音的分别。何况很多马来西亚人都在收看大陆的电视节目,也没听他们投诉“大陆口音对大马华人来说,一点也不好听,也不“存正”。”,我时而也上网观看大陆的视频,觉得大陆的口音还蛮好听的......那现在什么状况?你说的都对,我说的都错?都是你的个人偏见使然。

"If they are willing to commit one hour per day practicing English, they would have scored an 'A' for their papers."

嗯,看到你的程度了,你还真是自我感觉良好啊。

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牛头不对马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2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ibelieveindevil
“我信魔鬼”先生啊,我说的是客观的事实,除非有特殊的背景,本国那些时常讲英语 ...
风满楼 发表于 20-4-2012 06:54 PM



    风先生请解释本人英文哪里有问题了?是风先生本身英文太差,还是我说的太难了?用你一句,在不了解风先生的英文的大前提下,只好认定是前者了,不然我就不会修读O水准了。

我不解我又说过什么前言不对后语的话,请不要自己把握的话误解了,再来对上你自己的话。

你左一句“甘榜文化”右一句“巴杀思维”,不外是想说本人目光短浅吧?都说了,单纯向贬低我就说吧,无须拐弯抹角。

想问到底你看过多少呢?我父母亲教书那么多年,到现在退休了还在教补习,从来没有碰过以发音为重的学生父母。每一个都是要靠好成绩。即使真的要矫正发音,也是在搞好成绩的前提下。没有一个是单纯为发音而来的,一个都没有。

如果风先生对我那句“又不是大陆人,还硬学大陆人”那么在意,那么就请别再诋毁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现在什么状况?你说的都对,我说的都错?都是你的个人偏见使然。




至于一个想法是否正确,各有所见,难道你不也看不起我那所谓的“甘榜思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2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满楼 于 20-4-2012 10:23 PM 编辑

回复 13# ibelieveindevil
风先生请解释本人英文哪里有问题了?是风先生本身英文太差,还是我说的太难了?用你一句,在不了解风先生的英文的大前提下,只好认定是前者了,不然我就不会修读O水准了。
应该是我本身英文太差了,看不懂那么难的英语吧。

++ [......不然我就不会修读O水准了]
原来你是“不了解我的英文,认定是我英文太差”,才去修读O水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4-2012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
請兩位平復心境。我闡述一下我個人的拙見。
首先,我並沒有藐視馬華中文水平的意思。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中國之外,馬來西亞的中文水平是最高的,甚至遠勝於香港。
其次,關於發音矯正這個問題雖不直接涉及應試,但個人認為其重要性不可小覷。因為中文和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語言一樣,是一種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簡單的記錄工具。在中國,每個學生都學英文。他們很多人可以將託福(TOEFL)雅思(IELTS)的筆試部份考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但口試成績卻平平。即便各項成績優異,待遠赴美、澳時依然是聾子,啞巴。因此,這便是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弊端之一。
再次,關於口音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所謂中文只有一種,那就是中國普通話。普通話是基於北京方言發展而來的官方語言,它不是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的方言。如果口音中參雜任何方言的話,那麼通過國家普通話等級考試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
最後,關於交流問題。我在馬來西亞所接觸到的很多人,包括我的朋友,我的員工等。他們互相之間都可以用中文交流,但是我給我的感覺是非常不流暢的。不時還要參雜馬來言、英語,甚至廣東、福建話……。不可否認,馬華都是語言天才。但是數種語言交揉在一起的交流方式不正是為了彌補在某一項上面的缺陷嗎?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我的鄰居是一家德國移民,兩家的孩子經常在一起玩。我經常教他們家的孩子中文,而我的兒子也經常去他們家做客。有一次我帶著兩個孩子出門遊玩,驚奇的發現這兩個孩子能夠自然運用德語和漢語交流,還能為我做一名合格的馬來語翻譯。孩子們的語言學習能力是驚人的。讓他們在學齡前掌握幾種語言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對他們將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至少不會為這門語言投入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如果只是為了學習某語言而去學習的話,那就和中國學生學英語一樣,個個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個個都是叫苦不迭乃至學到焦頭爛額。畢竟中文比英文難的多得多。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片面看法,絕無藐視、冒犯各位之意,如有不當之處還敬請海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4-2012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
請兩位平復心境。我闡述一下我個人的拙見。
首先,我並沒有藐視馬華中文水平的意思。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中國之外,馬來西亞的中文水平是最高的,甚至遠勝於香港。
其次,關於發音矯正這個問題雖不直接涉及應試,但個人認為其重要性不可小覷。因為中文和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語言一樣,是一種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簡單的記錄工具。在中國,每個學生都學英文。他們很多人可以將託福(TOEFL)雅思(IELTS)的筆試部份考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但口試成績卻平平。即便各項成績優異,待遠赴美、澳時依然是聾子,啞巴。因此,這便是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弊端之一。
再次,關於口音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所謂中文只有一種,那就是中國普通話。普通話是基於北京方言發展而來的官方語言,它不是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的方言。如果口音中參雜任何方言的話,那麼通過國家普通話等級考試的幾率是微乎其微的。
最後,關於交流問題。我在馬來西亞所接觸到的很多人,包括我的朋友,我的員工等。他們互相之間都可以用中文交流,但是我給我的感覺是非常不流暢的。不時還要參雜馬來言、英語,甚至廣東、福建話……。不可否認,馬華都是語言天才。但是數種語言交揉在一起的交流方式不正是為了彌補在某一項上面的缺陷嗎?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我的鄰居是一家德國移民,兩家的孩子經常在一起玩。我經常教他們家的孩子中文,而我的兒子也經常去他們家做客。有一次我帶著兩個孩子出門遊玩,驚奇的發現這兩個孩子能夠自然運用德語和漢語交流,還能為我做一名合格的馬來語翻譯。孩子們的語言學習能力是驚人的。讓他們在學齡前掌握幾種語言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對他們將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至少不會為這門語言投入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如果只是為了學習某語言而去學習的話,那就和中國學生學英語一樣,個個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個個都是叫苦不迭乃至學到焦頭爛額。畢竟中文比英文難的多得多。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片面看法,絕無藐視、冒犯各位之意,如有不當之處還敬請海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4-2012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何為“甘榜文化”;“巴杀思维”?
請賜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12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believeindevil 于 21-4-2012 01:56 AM 编辑
請問何為“甘榜文化”;“巴杀思维”?
請賜教
haiming 发表于 20-4-2012 11:23 PM



    甘榜,原文为kampung,马来文本意为乡村。巴杀,pasar,本意为摊位市集。

基本上两句话都是指微观,坐井观天之意。风先生是指我对三语“够用就好”的态度表态。

而本身认为精通三语对于学生来说过于苛求。由于家中有两位老师,所以以见过的一般家长要求来说,考好成绩,比起对华文的掌握和华语的沟通能力来的重要。毕竟家长认为,补习,花的是钱,拿回来的,是要看得见的成绩。当然或许此看法对华教有些不公,但也只是本人的看法(我父亲本身就对只为了考试却不加强华文掌握能力的学生意兴阑珊),但想要提醒想当补习老师的楼主,家长都是要看到成绩的,也就是说,楼主除了要对课文有见识以外,也要会揣摩学校老师出题的方式。

  至于三语精通等课题,离题了,还是别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12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後,關於交流問題。我在馬來西亞所接觸到的很多人,包括我的朋友,我的員工等。他們互相之間都可以用中文交流,但是我給我的感覺是非常不流暢的。不時還要參雜馬來言、英語,甚至廣東、福建話……。不可否認,馬華都是語言天才。但是數種語言交揉在一起的交流方式不正是為了彌補在某一項上面的缺陷嗎?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haiming 发表于 20-4-2012 11:17 PM


  其实不尽然。新马泰越菲等东南亚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问题,其影响不止是华语,英语,马来语,泰语都有这种问题,其中以singlish新加坡式英语最为闻名,已完全成为他们的风土民情了。

参杂多种语言的沟通方式,有几种语言:
其一,莫过于如楼主所说,对华语的掌握能力不强。
其二,一些地方的华人,完全没有受过华文教育。一般上都以英文或广东话交流。“project”(计划)
其三,很多人认为,以日常交流来说,参杂马来文或福建话比较亲近,尤其以老一辈来说,许多都不会讲华语。我外婆就是以参杂阿良福建话的华文与我沟通。“够力”“赌懒”“walao”
其四,应为多元文化关系,使及其他名族的东西或语文,都以原文交流比较容易明白。“satu malaysia” (一个大马计划),阿公agong生日(最高元首诞辰,为假期)

其实要说将完整的语句,很多人是可以办到的。但是,真的要这么说,反而不流利,拗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12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何為“甘榜文化”;“巴杀思维”?
請賜教
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我那么说是因为看到楼上那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那么爱下定论就给他多点想象的空间......话说回来,其实现在已非往昔,学校里很多老师都在教标准的发音,可是许多学生因为家人、朋友或环境的影响,就是不愿意接受标准的发音,这就好比一些乡下人搬到城里住了,却不愿放弃以往的一些活动,偷偷在家里养些鸡鸭一般,这就是我所谓的甘榜心态......

本地的“巴刹”可以见到各个种族集聚在一起,大家把各种语言东拼西凑、混杂使用,创造了一套外人难以听懂的巴刹语言。反正大家的目的就是做成生意,也不管使用的语言正确标准与否了*。本地人在学习语言时多少有这种心态,所以我说“巴刹心态”......
举个例子,和中文比起来,英文的状况更是惨不忍睹。本地英语无论发音,语法或用词被改得面目全非,乱七八糟,就是拜这种心态所赐。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点,即便自己的英文半桶水也在家和孩子使用英语交谈;而许多英语半桶水的,看到这个市场需求的,也开班教英语赚些外快;更糟的是,由于师资问题,学校老师的英语也多半半桶水**...... 而从老师到学生都是楼上小伙子的一套思维,最重要是考个"A"出来***,发音、语法、句子正确与否都是次要或像小伙子所说的:“无聊的”,反正以后沟通起来多少猜得到对方想说什么,就像在“巴刹”里那样......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学了十多二十年的英语,进了大学,出来社会,英语还是和“巴刹”里讲的语言没什么两样,句子东拼西凑,发音不知所谓,语法更是莫名其妙。


* 举个例子:有一次和我一个马来语半桶水的嫂嫂一起到“巴刹”去买菜,听她叫那个卖菜的给她好一点的菜,她解释说:Sayur ini jahat. 她本想说“这些菜不好”,但 jahat 是“坏”的意思,所以她说成了“这些菜很坏”,闹了个笑话,但卖菜的还是懂了她的意思,笑着给她换了一把较好的菜。

** 举个例子:我发现有个小朋友竟然把 their 读成了 ‘dia’ ,就纠正他的发音(their 的真正发音和 there相同,可是拜那些老师所赐,几乎到处都把 their 读成 dia),并千方百计让他相信 dia 是错误的...... 回到学校,他开始坚持念“there”而不跟老师念,而老师发现了,老羞成怒,拿起藤鞭逼他放弃正确的读音,只要听到他读一声“there”就打一遍,直到他屈服为止......

*** 为了达到这个考“A”的目的,“补习圈”更是搞得如黑社会一般,抢夺学生各出奇招、不择手段,现在已“发展”到买通学校书记等,预先得到考卷让学生背熟答案去应付考试,考取炫目的“A”回来取悦父母......即便是政府的正式考试,也几乎每年发生泄题问题,这是多么畸形的一个社会现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2-2025 08:46 PM , Processed in 0.15748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