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64|回复: 10

性价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3-2012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花了一百五十块钱剪了一个很抽象的头。回寝室后遭到几个室友强力批判!这时候一旁沉默许久的一同学总结说:“这发型性价比很高!才花一百五,剪了个二百五的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3-2012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  很好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3-2012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12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不懂25仔的由来~~Y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12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12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o Jo ho

好笑。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3-2012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麽意思?二百五不好的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12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茶余酒后趣谈“二百五”的起源

“二百五”就是白痴的意思,网络上使用相当广泛。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但是,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近日,微博解释了“二百五”的来历,引起了网友对其研究兴趣。或翻阅战国历史,或研究街头霸王,得出了各种“研究成果”。网上流传的关于“二百五”来历的说法十余种,有的看上去很像回事,有的看上去很不靠谱。连“二百五”这么普遍的词语,也蕴藏着未解之谜?很严肃的不许笑!网友都赞发微博的人有研究,说:“原来如此,骂人也有文化根源的,不是随便创造的。”某网友诙谐则说:“照这个理论,说某人500岂不是比说250更毒。”还有网友想象力丰富地感叹:“那个叫伍佰的歌手真可怜。”

  “二百五”的历史源远流长 微博上引发的议论,让网友们着手做起了学问。网络上对“二百五”来历的解释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有些看上去比较靠谱,比如说是二百五十文大钱,一吊钱是一千文,“二百五”就是半吊子的半吊子,比喻傻头傻脑。引用古代钱币制说事儿,似模似样。 网友还提供了一个战国故事,听上去也挺像学术研究。说战国时的说客苏秦,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遇刺身亡。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用引蛇出洞之计,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说苏秦是大内奸,死有余辜,悬赏黄金千两,请“为民除害”的义士前来领赏。结果真有四人前来领赏,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这四人立即回答:“这好办,每人二百五。”齐王一听,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从此就有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还有种说法源于唐朝故事。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用两个伍佰称他们,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 “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不靠谱的解释也有。游戏玩家们说:街机游戏“街头霸王”中,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单词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二百五”来调侃。不过perfect和“二百五”是不是差得远了点?网友质疑说这种说法肯定不对,二百五岂不是90年代以后才有的名词? 还有人说“二百五”来源于牌九,赌具牌九中有“二板”和“么五”两张牌,配在一起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的人。叫成了“二百五”。这个解释也不太靠谱,毕竟牌九普及率太低。

  严谨型解释:有网友对“二百五”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态度还相当严谨。他认为“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有研究老词典的《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1)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再查1936年黎锦熙先生主编商务印刷馆版《汉语词典》“二百五”条:“谓愚痴或卤莽之人。”,也有研究老电影的, 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这个研究也得到网友们的膜拜。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3-2012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三四遍。。。。我还是很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12 0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是很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12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是很明白。。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9-2025 04:39 AM , Processed in 0.15110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