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818|回复: 5

方言流失與華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3-2012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hju 于 4-3-2012 09:13 PM 编辑

方言流失與華語
2012-02-22 08:59  作者 : 許運發

早前各方在討論“方言流失”課題時,有論者將今天“方言式微”的困境歸咎於70年代展開的“多講華語,少說方言”運動,完全漠視當時此民間運動的歷史因素、華教處境及華社意願,甚至說“華語入侵家庭‧方言岌岌可危”、“20年來強調學習華語,使家庭母語消失”雲雲;一味以負面的觀點“冤枉”華語為“罪魁禍首”。

其實,即使完全不理會當時的現實環境,鼓勵華族講華語原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正如巫族講馬來語、印族講淡米爾語一樣,何錯之有?而少說方言並非禁止說方言,何錯之有?令人感慨的是:時至今日,有識之士尚能以華文洋洋千言寫文章,誰敢說與當年“多講華語”及80年代的“講華語運動”效應無丁點干係?

事實是:30多年來,廣東方言蓬勃發展成為最強勢方言,本地至少有一個以廣東話為主的廣播電台,排山倒海的香港製作廣東方言連續劇更不在話下,這說明了,華語縱然給力也未能克制方言的流行。而越來越多的閩南(福建)方言連續劇接二連三在本地有線和無線電視頻道如火如荼地播放,在在顯示福建方言前景看俏。由此可見,華語和方言是可以共存共榮的。

不過,在所謂“搶救”方言鄉音的同時,切莫忘記:在馬來西亞,華語成為華族的共同語,在教育倫理上成為華族的母語,是歷史的抉擇、是民族文化的根本與尊嚴,更是政治上必爭的權益,非任何籍貫方言可替代。而這一切,與海峽兩岸三地的語文政策毫不相干。

應當關注的是:當今華文水平普遍下滑,一旦某一籍貫方言強勢興旺、一言獨秀時,會不會發生類似香港肇起的普粵之爭或如沈志偉君所寫的:

“去年2月,某地客家公會主席指該地的客家人已經被福建人同化,而呼吁客家人不要用福建話和家人溝通。這使筆者想起台灣的語言紛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台灣就是因為閩南與客家兩大民繫在語言課題上相持不下,導致閩客雙語的地位未能躍升。北京話(台灣稱國語)的地位因此仍然凌駕兩語。”(〈復興語言從成長地認同做起〉2012年1月10日《言路》版)

話說回來,其實方言之所以式微,理由很簡單:任何語言,倘若無使用之必要或無使用之價值便趨向式微。誠如文史作者孫和聲說的:“眾所皆知,語言是種‘用進廢退’(speak it or lose it)的東西,多用則靈,少用則生疏。理論上看,由於科技進步,互聯網普及,影視產品也很普及,真有心要學一種語言或方言,並沒想像中那麼困難;問題反而是,知識、娛樂等選擇太多,若無堅定意志,年輕人恐不願把太多時間,花在物質回報相對小的方言學習上。畢竟,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許運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3-2012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華語在馬來西亞獨得天下,方言在萬難中苦苦求生。
每當華語水平下降時,方言必定被指責,祗因為方言還未被趕盡殺絕。
作者反而倒轉槍頭說方言的不是。

華族說華語是必定的嗎?
作者以‘巫族講馬來語、印族講淡米爾語一樣,何錯之有’來做比例。
但別忘了巫族吉蘭丹人說吉蘭丹話,印族錫克人說錫克話,
強制要吉蘭丹人說馬來話,錫克人說淡米爾語,又或是淡米爾人說興度話,那與強迫方言人生說華語又有什麽分別?

馬來西亞華教雖然從沒明言禁止說方言,但種種行為足見要消滅方言的【大計劃】從沒停止過。華校說方言,立刻會被禁止,原因至今依然未明。方言白話文全被【和諧】,方言子弟全是方言文盲。然道這就叫【共存共榮】?

多用則靈,少用則生疏。這句最有趣。當馬來西亞部份華裔喪失了說方言能力,華語能力又不濟是,試問,這三十多來華語人士做了什麽?在說什麽?單一語言也破產!華語人士還剩下什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12 03: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是华语与方言共存,而华校也尽力提高学生的华语水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13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話消滅我的母語,所謂的方言才是我們的母語。普通話是大眾語言。
如果我的母語因為普通話消失。
我寧願講英語好了。
反正我看過baba nyonya講馬來話,卻傳承比我們還傳統的華人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2013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客家人当然希望客家话能成为主体方言
但是客家人本性是融入主体,时时反客为主
新加坡,台湾从来就是客家人掌权
经济上也从来就是避免突显客家情意结
所以广东福建话占优势马来西亚客家人一象都是无太大反应
因为客家人是最利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3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遗憾。马来西亚人似乎对自身母语被北京话日渐取代的危机选择无视。
这其中的最大原因就是那些年轻一代的学习态度很烂和家庭教育有关。
看过很多人,当他们不会讲其他方言的时候,就逃避式的逼对方说北京话(华语),却同时毫不学习其他方言。
有的更破口大骂批评别人的方言。

很多人批评在KL粤语很强势。
可是,根据我过去阅读过的研究报告,广东话的使用人数巴仙率还要比以往50年前还要低1~2%。
而跌幅最大的是客家话、闽南话,高达20~40%。
而潮州话、海南话、福州话那些,更是处于危机水平。
可想而知,广东话并不强势,它只不过保持了他原本的活力罢了。

我本身不是广东人,但我会说广东话、闽南话,现在还想学客家话。
感到很遗憾的是,身边没人跟我说客家话。很多客家人连客家话都不会说了。

希望大家该致力于学习其他的方言。不然,它们很快就被北京话消灭了。 本帖最后由 习帝陵 于 1-12-2013 11:2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10-2025 10:38 PM , Processed in 0.12185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