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2|回复: 0
|
伊拉克人陰溝淘金;法國星級餐廳9月減價一周;台湾父母愛吃速食養出胖小孩。。。
[复制链接]
|
|
世界萬象:戰後失業生活苦 伊拉克人陰溝淘金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擁擠、破爛的珠寶區的店舖地下深處,一群極度渴望獲得收入的失業男子,帶著口罩阻隔惡臭、拿著電筒照明,一個月好幾次深入約4.5公尺深的下水道,徒手在厚厚一層的淤泥裡,尋找能為他們帶來金錢的黃金碎屑。運氣好的話,他們一天收集到的金屑,可賺到大約20美元(69令吉)。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導,30歲男子弗雷吉表示:「因為幹這活噁心又骯髒,我不敢告訴家人我在做的事,我覺得難為情。」
這些尋找金屑的男子的困境,說明美軍入侵8年後,伊拉克的經濟依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問題。僅管美國和其他國家投入數十億美元,試圖重建伊拉克的基礎設施和經濟,但該國的就業機會很少,40%人面臨失業或僅有兼職工作。
這些男子每個月大概會到8個下水道找金屑,他們也會在珠寶區的街道上清掃,希望可以找到製作首飾過程中掉落的金粉。他們在店內外把煙蒂、食物包裝袋和灰塵收集起來,接著在底格里斯河岸邊,用水沖洗這些垃圾,直到盆裡裝滿了金粉和小塊的金屑。
弗雷吉說,金店老闆進行黃金加工後洗手,小小的金塊就會被衝到下水道,聚集在此,金粉則被衝到河裡。雖然最近幾年金價暴漲,但在巴格達「淘金」的男人們賺的錢卻越來越少。
惡劣環境影響健康
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以及接踵而來的教派戰爭持續多年,巴格達的許多珠寶商紛紛逃離,珠寶業陷入停頓。加上進口稅不高,來自阿聯酋和土耳其更便宜、更好看的首飾湧入伊拉克,令剩下的珠寶商很難同進口商競爭。
目前,僅存的金店只製作雕刻等特別要求的訂單。46歲的店主哈希姆說,他只賣進口珠寶,因人們較願意買這些設計更好的進口貨,而且珠寶公司還印了產品目錄,又會在電視打廣告。
此外,金匠使用了更有效率的機器和技術製作首飾,所以衝到下水道的金屑也更少了。
弗雷吉表示,他從2008年就開始嘗試找一份政府部門的工作,幾年前他甚至賄賂一名政府官員,希望可以當一名警員,但事情卻無疾而終。
在污水裡「淘金」這差事又髒又臭,這些男子都說他們不喜歡幹這活。泡在水裡太久,他們的手腳起疹子;蹲在河邊用盆篩金使他們的雙腳疼痛;在冬天,冰冷的水讓他們發抖。
30歲男子拉扎克表示,他希望可以找到另一份工作,什麼工作都行,「我只是要一份固定的工作」。他說:「可能當我們老了,身體才會出毛病。」

除了在下水道找金屑,這些男子也會清掃珠寶區的街道並收集垃圾,再拿到河邊沖洗篩出金粉和金屑。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read//2zOQ0N8d1qFK1zSo0G4M6eLY2itQ4T1s
法國星級餐廳,9月減價一周
法國各地的米其林星級餐廳與其他美食餐廳,9月將舉辦為期一周的減價活動,消除各界對上等料理自命不凡的印象。
這項「大家去餐廳」的活動,是法國名廚杜卡斯的構想。他在紐約、東京、巴黎經營數家高級餐廳,他旗下餐廳共拿下19顆米其林星星。
包括杜卡斯旗下1星級巴黎餐館Benoit等多家餐廳,9月19日至25日將提供「兩人同行,一人免費」的美食套餐優惠,希望吸引更多比較精打細算的顧客。Benoit準備推出小牛舌、燉雞肉、芝士、泡芙4道菜套餐,兩人同行價70歐元(301令吉)。
許多知名餐館響應這項活動,包括法國中南部的3星餐廳Jacqueset Regis Marcon,計劃推出每人80歐元(344令吉)的3道菜套餐,比平常每人要價140至175歐元(602至753令吉)便宜許多。
一定得先訂位
杜卡斯表示:「在法國,大家到餐廳多半是為了填飽肚子,懂得享受美食的人大約只佔5%。美食應該能夠引起每一個人的興趣。這是我們籌辦此次減價活動的用意。」
不過,要享用美食,一定得先訂位。去年,參與「大家去餐廳」活動的餐廳總共提供1000個位子,卻有8萬2000人來「爭奪」,相信今年的訂位情況也非常競爭。這些餐廳將從大馬時間9月7日下午4時開始接受訂位。

法國南部瓦朗斯的Bistrot 7是其中一家參與減價活動的餐廳,星級廚師索菲將為食客準備3道菜套餐,兩人收費57歐元。
父母愛吃速食,養出胖小孩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父母愛吃垃圾食物、陪孩子吃飯草草半小時內解決、外食次數多、對肥胖認知不足又沒警覺,是胖小孩家庭的4大共通特徵。中央社報導,基金會針對139名身體質量指數(BMI)標準與130名肥胖小學生及其父母,進行了家庭飲食行為調查。
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肥胖學童組的家長中,35%自認為「很忙時就會」或「常常」將垃圾食物當正餐,吃肉超過蔬果攝取量;逾60%陪孩子吃飯半小時內草草解決;「偶爾烹煮」及「從來不煮」的比率達40%以上。
值得注意的,肥胖組的家長也往往陷於「小時胖不是胖」的迷思。有20%認為自己孩子體位正常;近20%對孩子的肥胖完全沒有警覺;尤其在孩子的熱量攝取認知,大部分家長都回答「不知道」。
相較之下,體重標準組的父母本身僅16.5%會偶而吃速食當正餐;將近80%陪伴孩子吃飯時間至少在半小時以上;高達74%是每週超過3天自己下廚;近75%攝食蔬果多於肉類,且口味比較清淡。
蔡麗娟說,胖小孩家長的「慣寵」也有共通點,包括孩子愛吃什麼就買什麼、不會糾正孩子的不健康飲食、在書包裡放零食。
肥胖組的父母在孩子挑食不吃蔬果時,僅有13%會引導孩子進食,大多數都是放任孩子;更嚴重的是,肥胖組的家長超過30%「經常會」及「會」幫孩子準備零食,導致孩子熱量攝取過多。
她指出,孩子的飲食有80%以上由父母照顧,將近90%學童每週與父母共餐的天數超過3天,父母若是肥胖,孩子也胖的比率高,導致父母觀念與行為,胖孩子減重事半功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