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4|回复: 0
|
[散文/杂文]浅谈世纪初中国文学发展的走向
[复制链接]
|
|
站在世纪初翘首,我们有理由嗟叹,叹时光飞逝,叹历史变迁。然而往者不可谏,来者尤可追,抚今追昔之间,我们会得真谛。文学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它向来以艺术化地书写社会生活为己任。在世纪初,我们可以浅略地谈谈文学的发展走向,看看这个“社会生活的忠实反映者”今后的路怎样走,并且以此管窥我们的传统文化将如何迎接她的明天。
文学按照体裁,传统划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 无一例外地有这四种形式。就这四个方面来谈文学,只是概貌,再挑拣一些争议比较大的关于文学的概念,诸如先锋文学、女性文学、网络文学、短信文学,我们可以大致感受到我国文学在世纪初的状况,并且粗浅地为她设想一些可能的将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世界上再没有一个民族如同中华民族一般富于一种鲜明的诗性精神。无独有偶,世界各个民族文学的最早形式均为诗歌谣曲,历代文论家已对此做了精辟的归纳和分析。从劳动中产生节奏,进而“发言为诗”,“杭育杭育”说是比较可信的。原始歌谣的漫长历史过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问世并且流传,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一种,融入每代人的精神当中。《诗经》到楚辞,一北一南,一为现实主义源头,一为浪漫主义滥觞,中国诗歌乃至文学自此发扬光大。经历汉乐府及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时中国诗歌出现了第一个盛期,慷慨多气的风骨之诗让整个诗史显示出清刚劲健的韵致。及至唐宋元明清,诗词曲蓬勃发展,各自显示出不可取代的美质,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徒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二三十年代,随着白话文运动的不断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白话诗诞生并成长,出现了诸如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冯至等优秀的诗人以及“新月”、“九叶”等著名诗歌团体。现代诗歌史,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诗人们在短短三十年时间内将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等潮流尝试和经历了一遍且不乏优秀篇章。解放后至今,最具诗情的时代为八十年代文化反思潮流中的一群年轻人所造就的时代。朦胧诗辉煌地适时适地,诉说了那时那人的迷惘、激情和梦想。九十年代乃至我们现在所处的O年代上一个没有诗歌的时段。这种说法十分现实并不夸张。我们悲哀于再也说不出一个诗人的名字,再也不会为一卷诗集焚膏继晷、浮想联翩,我的年轻人也再不会为青春为心爱的人写诗了。朦胧诗潮过后,诗歌似乎悄然远去。诗诞生在追求真善美的沃土中,必须有一些诗神的宠儿作为使者,歌吟人类至纯至净的情感,但现世的浮华和喧嚣中,我们不得不扼腕叹息。我们无法对纯粹精神性的诗歌报以乐观态度。
散文向来是有识之士用以宣扬其自身价值取向及主体情感的工具。先秦诸子散文将人生观、哲学观、政治观、伦理观、宗教观、美学观、文学观等等意志全部融为一炉,呈现一种气象万千的博大精深。汉代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史传散文“究天人之际,明内外之势,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唐宋散文八大家更以时代赋予的神力立起了散文写作史上的丰碑。及至元明清,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下,散文呈体制短小深含机趣的状态。现代文学史上大家辈出,美文不胜枚举。当代文学中,散文作为文学形式中最为敏感的一部分,十年浩劫外的每个十年都有非同凡响的作用。散文由于体制短小,便于操作,无论是陈述思想还是抒发感情,均可信手拈来,坦然驭之。到世纪初,在商品化大潮的冲击下,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中特殊的一支,日益边缘化起来。人们在匆忙的现代社会里再没有时间去关注名著,其他人文理论也仅仅作为社会上极少数一部分人从理论到理论的成果,难以普及乃至成了真正的阳春白雪。然而庸碌的生活之外,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需要一个精神的家园,于是又对文学产生了渴望。大部头及经典难以成为阅读对象,于是文化感厚重的散文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阐释经典的随笔成了宠儿。不难理解余秋雨散文、钱穆、黄仁宇的书畅销的原因。时代阅读习惯主导了市场,市场选择文学的流向。散文以其短小、形散而神不散的特性在当代社会找到了立足之点,因而在新世纪具有继续壮大的潜力。
戏剧在我国,从萌生之初并不具有非常独立的品质。如同诗歌,产生之初与乐、舞抱拢一处,戏剧重在表现,诞生于各种艺术均产生了之后的社会生活当中。中国历代缺乏具有非凡理性精神的理论者,因此人文学科的发展经常性地凭借民族自身的包容和改造,经历漫长的酝酿。戏剧即如此,戏剧从业人员,无论是 创作者还是表演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社会的底层,不为正统文化所推崇。表现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母题,表现下层社会人民的苦难,演绎才子佳人的经典故事乃至独立创作剧本,戏剧这种综合艺术有它独特的表现社会生活的方式。当以李叔同为代表人物的“春柳社”诞生,现代戏剧史拉开了帷幕,并产生了《雷雨》等不朽作品, 曹禺等一流大家。到了当代,传统戏剧随着人们消费的多元化而艰难生存。戏剧和影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迎合人们的声色消费心理,也算是具有了十足的当代性。传统意义上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已基本退潮,只留一部分人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在从事。可以设想在不久后的将来,但凡提到戏剧,人们会马上想到电影、电视剧本,而不会念及戏曲及似乎极其古老的传统剧本。戏剧的当代性决定了它今后的路必将难以秉承其传统道路。或者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舞台戏剧已经丧失了它的生命。作为影视文学的剧本,这个传统戏剧的变种,将在新世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以南朝志人志怪小说为发端,以唐传奇为成熟标志,以明清小说为顶峰的中国小说有深刻的民族性。与西方不同,相较而言,极具诗性精神的中华民族向来缺乏驾御叙事文学的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诗歌文化的民族在更注重宏大叙事的小说面前,显得赧然。即使近现代知识精英们积极学习西方并且创造出成就斐然的作品,但中国仍旧难以跻身世界优秀小说国家之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小说仍旧在发展,即使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潮流数见不鲜,即使吵来吵去仍旧难以盖棺定论的论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说仍旧诚实地存在着,没像诗歌一样气若游丝,不似戏剧一样改头换面,而如同散文一样历久弥新。只是我们仍旧缺少大师,缺少能够深刻反映民族性的作品。读来读去总是个人千年积怨、粉色生活、成长困惑、小资俗调……新世纪,能够称作小说大家的人,如贾平凹、莫言、王安忆、池莉等大多沉寂,不知是在孕积力量还是才思枯竭。小说的发展要走上坦途,需要社会、创作者和读者的共同作用。社会中要有可供思考的成分,思考过后要具有启迪的力量;创作者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良好品性,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读者要用激情赋予社会和创作者以冲动。我们的小说有这样良好的生存空间吗?很可惜没有。所有的人,要么忙于生存,要么忙于声色消费,大多安于物质的获得,持随遇而安的心态。这样的社会并不腐朽,不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新的社会来取代;同时,社会中的人不会热中于阅读作品,社会和人都处在平静的疲惫中,小说则处在贫瘠的土壤里难以取得突破。加之现在被搬上银幕的作品越发多起来,小说的创作目的发生了变化。它是为取悦人们的感官而存在呢还是应该延续它传统的“记录社会生活、表达作者主体情感”的使命?谁又知道。总之,世纪初,小说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疲软,摇摆在功利和非功利取向间,直到确定其中一者。那时,小说将有真正的突破。
先锋文学、女性文学、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等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注定写进文学史的现象在新世纪自有它们的走向。先锋文学以其对人性剖析的深刻而名世,但它本身的晦涩艰深却让它面临无法普及的尴尬。由于先锋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本土化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而本身又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作理念,实际上并没有拥有过真正的生命。在它的旗帜下诞生的作品不乏优秀者,但数量太少且读者群过分狭窄。因此,已处落潮期的先锋文学必将在新世纪找寻新的存续方式,假如找不到,难逃终结的命运。女性文学,这个伴随着西方女权主义思潮而不断成长的文学流派,昂扬走进了新世纪。由于整个人类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甚至张扬,女作家越发找到了创作的神力。不管评论者怎样中伤,不管商业运作的脚步如何凌乱,她们不可否认地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并舒展地自成风景。新世纪虽缺乏主流,但包容性突出。正是在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包容的社会中,女性文学绝对地拥有了发展的光明前景。网络文学,这一称谓本身很可讽刺。如果因为文字所载的媒介不同就来命名一种文学,那么在历史上得出现竹简文学、草纸文学、碑刻文学、丝绸文学、报纸文学、塑料文学……不管记录在什么地方,总归是文学,而并不能因为那些文字以网络为物质载体就被赋予另外的含义。此处姑且就网络文学谈网络文学,为它设想一个走向。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记载于其上的文学传播的速度、广度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坦途。但真正作为阅读对象的网络上的文学,仍旧很少,并且持续这种状态。记录网络生活,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文章有极大一部分均不为创作,而为消遣、游戏,出自无意识,因而不能称其为文学。而真正的网络文学事实上确为纸质文学的网络存储状态。网络文学如同传统文学,具有前面所说的命运,此处不再赘述。短信文学的称谓就更加荒谬了,目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千夫长的《城外》似乎引起了文坛的一股旋风,但如同网络文学一样,仅仅因文字的载体变成了手机,体制上有其一定特色就认定其为一种文学形式,十分荒谬。相信不久后,“短信文学”自会消亡,空留笑谈。
综上,世纪初,中国文学的发展走向并不乐观。文学的边缘化会越发明显,而文学的各个门类将纷纷寻找适合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状态对自己传统的东西进行改造,在改造中扬弃,以继续生存。市场化大潮下,大众的文化消费取向多元化,文学只要能够取悦其中一元,就会获得生存的短暂空间。然而,此多元处在不断变化当中,“取悦”也需被动的变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学的长远之路是绝难预知的。这或许正是文学的当代性,充满悲观,但事实如此。
作者:mumian_521
[ Last edited by fujii_Itsuki on 18-4-2005 at 11:01 AM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