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hju 于 21-4-2011 12:34 AM 编辑
邓老的论文是在九年前的双语双方言发表的,当然不是在什么无聊的论坛。甘硕导几个月前出版的书《广东四邑方 ...
ongtk 发表于 20-4-2011 06:54 AM 
引用舊文 鄧鈞 《臺山、開平方言音系中的幾個問題-對<珠江三角洲方言綜述>中有關問題的商榷》,《雙語雙方言》(八)2002
當做係新考的確係我嘅錯誤。
另有補充 :
甘于恩 - 2002年博士论文 《 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第10頁
(1)m-, n-, η- 有另一組變體 bM-, dN-, gη-,條件是當聲母與開口度較小的元音 i, e, u及以這類元音為主元音的複合韻母相拼合時, m-, n-, η- 皆會帶上一定的濁塞聲成份。不過這兩組之間并無音位的對立,可簡化處理成一套 m-, n-, η-即可。關於這一點,王力、趙元任先生都已注意到,王力、錢淞生指出:“在臺山各地方音中,鼻音聲母m-, n-, η-,后面常常跟隨一個破裂音,即讀成 mb-, nd-, ηg-; 但是這個破裂音與鼻音的輕重比例頗不一致,有時破裂音很重,有時很輕,甚至完全沒有。” 趙元任的《臺山語料》談到這個問題時說:鼻音 m-, n-, ng- 聽起來發硬,是因為它的後頭總帶一點濁塞音流,換言之當鼻音聲母完畢韻母開始的時候,鼻腔關的太早,口腔開的太遲,所以結果ma, na, nga讀 成 mba, nda, ngga。但在韻尾的m, n,ng沒有這種現象。“ 筆者對四邑話鼻音聲母帶塞音成份的成因另有解釋,而四邑籍的學者鄧鈞對這一問題則持有異議。
王力、錢淞生 《臺山音說》,《嶺南學報》第十卷,第二期。第71頁
m-, n-, η- “在臺山各地方音中,鼻音聲母m-, n-, η-,后面常常跟隨一個破裂音,即讀成 mb-, nd-, ηg-; 但是這個破裂音與鼻音的輕重比例頗不一致,有時破裂音很重,有時很輕,甚至完全沒有。”除了端芬以外,這種破裂音的出現不大有規則,所以仍歸成一類,既 m-, n-, η-。
mb-, nd-, ηg-, 鼻音聲母在端芬,顯然可以分為兩類,既一類大致是在 --a-- 前面的,是純粹鼻音m-, n-, η- ; 一類 --a--以外的韻母見面的,是 mb-, nd-, ηg-。但是在這些mb-, nd-, ηg- 複輔音中,鼻音與破裂音的成份比例仍是不等量的,大致在 --u-- 前面破裂聲比鼻音還要顯著,例如 ”愚“ ηgui 就幾乎是[gui],在其他韻母前面,輕重不一,但都可辨。
-------------------------
最後, 點解fang HU 篇論文 mb 嘅 b要寫成細細隻,還要superscript咧?答案好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