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1:
“去荷蘭”是民間俚語。俚語就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順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詞語。它的地域性強,通行面極窄,卻較生活化。俚語多出自價值觀念上的衝突,表示敵意或輕蔑;也可出自對某些事物的訕笑。它是非習慣用語,用以表達新鮮事物,或對舊事物賦以新的說法,最主要的來源是職業罪犯的用語。 “去荷蘭”於上個世紀70年代常在市井小民成為口頭禪。在那時期,大馬的販運毒品活動活躍,犯罪集團誘使年輕人“去荷蘭”遊玩,條件是挾帶藏著海洛英到荷蘭從中賺取暴利,不少人因此失手身陷牢獄。因此,有此一說是替某人打開門道,但悲慘後果由願者上鉤,“去荷蘭”意味著前途凶險沒有回頭路。 那時期,荷蘭華人黑幫與大馬黑社會交往頻密,賣淫集團穿針引線,把本地撈女送往荷蘭唐人街從事性交易,有的女孩子受到欺凌而無法擺脫魔掌,因此,“去荷蘭”這個舉世聞名的紅燈區淘金,最終成為惡夢。 在更早時期,荷蘭唐人街缺乏勞工,有些人在甜言蜜語下而遠赴荷蘭,以為到外國跳飛機謀生,實則是被賣豬仔,一趟“去荷蘭”就成為一生難忘的教訓。 70年代,去荷蘭的含意非常豐富,一個罪犯被警方逮捕,一個人死掉,都可以說成“去荷蘭”。馬場卜基集團向騎師或練馬師索取贏馬貼士如果不准而輸錢,他們就會以被帶去荷蘭這藉口向騎師和練馬師興師問罪。因此,“去荷蘭”的意思涵蓋面廣泛,其負面的影響有輕重區別,它可解作受到忽悠詐騙、被人陷害、身繫困境、窮途末路、一厥不振、運氣不濟、計劃受到挫敗、消息失准等等,胥視話題的內容而定。
文章來源: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8477
版本2:
『去荷兰』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福建话的由来,另一个则是粤语『广东话』的由来。
首先是福建话的由来。所谓『去荷兰』,其实就是『去给人』的意思。福建话的『给人』谐音『荷兰』,有心人就为脏话『去给人干』编出『去荷兰干』的隐讳语,在隐去『干』子,证据脏话的味道马上大大减少,在大庭广众讲出也无伤大雅。这句脏话的意思是指被人家错误指导,导致遭遇十分凄惨。比如:他指点我买下A公司股票,说什么这个月将大起,岂料却跌至谷底,真的给他带去『荷兰』!这句脏话影响极大,华人所有方言无不受影响而吸收之。
接下来是粤语版的『去荷兰』,粤语版的『去荷兰』是去死的意思,此话应该是由怡保人创出,在60年代即出现,由于当时的棺材类似旧时代的荷兰船,人们就把棺材车叫做『荷兰船』,把死亡戏称为『去坐荷兰船』,久而久之简化为『去荷兰』,义为『去死』。比如:他叫我购买那家股票,不起反跌,简直被他带『去荷兰』。
以上资料出自于李永球先生的『字言字语』,里头是讲述本土民间用语(多是闽南语),以上是他调查以来的结果,虽然不肯定是完全正确,但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文章來源: http://www.mylovepress.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93
* 為何會有不同的說法 @@ 真正的由來倒底是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