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40|回复: 0

菲律宾人民力量革命25周年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2-2011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菲律宾人民力量革命25周年


2011/2/26

2011年2月25日,是菲律宾人民力量革命25周年纪念日。当阿拉伯世界人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25年前菲律宾人民力量的抗争经验与此相互呼应着,为今天世界各地人民抗争运动提供着前车之鉴,也是人民群众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启发……

菲律宾人民于1898年的民族革命中,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是东南亚国家的民族解放先驱。但是,1898年革命的成果,很快就因美国的侵占而被典当掉。

应该是菲律宾最早期的左翼政治团体。卡提普南是菲律宾人民推翻西班牙统治的民族革命先锋。可惜的是,1898年革命成功后建立起来的新共和国,很快就被美国侵占。菲律宾从此就成为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后院”,在二战期间因日军的侵占而中断。

二战后,菲律宾于1946年独立,但是仍然处于美国帝国主义势力的操控下。1965年,费迪南德.马可斯(Ferdinand Marcos)在总统选举中胜出而上台执政,开始了他21年的独裁统治时期。马可斯于1972年宣布戒严,实行军法统治,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任意逮捕囚禁反对派人士,甚至有人无故“失踪”。尽管马可斯于1981年宣布解除戒严,但是仍然牢牢控制住大权。

马可斯执政期间,进一步滋养了裙带资本主义,以及家族土豪割据的政治。马可斯政权延续了先前亲美政权对左翼的打压,在经济上完全附庸在美国霸权的“庇佑”下。马可斯独裁政权官商勾结大肆搜刮国家财富,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1986年,菲律宾爆发了人民力量起义。

由于起义的群 众聚集在马尼拉大都市内的主要大道EDSA(Epifanio de los Santos Avenue),因此人民力量起义也被称为EDSA起义。

1986年2月7日总统大选,马可斯通过种种舞弊,如选票被窜改、大量作废等,在极具争议下以微差票数击败实际上胜出的反对派柯拉桑.阿奎诺(Corazon Aquino)。柯拉桑是班尼格诺.阿奎诺(Benigno "Ninoy" Aquino)的遗孀,反对马可斯独裁统治的阿奎诺于1983年被人暗杀,引起了反对派的群情激愤,柯拉桑被推举为反对派领导人物。

在一片反对选举舞弊的声浪中,厌倦恩赐政治、权力寻租与贪腐的低阶军官所组成的“改革军队运动”(Reform the Armed Forces Movement,缩写RAM)策动政变,但是被马可斯识破计谋,下令缉捕策动政变的领导。政变军官向当时的军队副幕僚长兼警察总长拉莫斯(Fidel Ramos)求助,拉莫斯转向支持政变军人。天主教电台Radio Veritas播放响应政变的呼吁后,马尼拉市民纷纷涌到柯拉米军营(Camp Crame,警察总部)及阿奎纳多(Camp Aguinaldo,军队总部)之间的EDSA,以示对变节军人的支持,并要求马可斯下台。EDSA成为了群众起义的据点。

马可斯在众叛亲离下,乘坐美军直升机前往安吉利斯市的美国空军基地,然后再乘坐美国军机逃亡到夏威夷。马可斯倒台后,柯拉桑上台执政。



推翻马可斯独裁政权的1986年EDSA起义,是东南亚第一次人民成功通过群众起义推翻霸权暴政。但是,人民力量起义遭到资产阶级政客骑劫,菲律宾人民仍然无法真正摆脱资产阶级专政的被剥削困境。

菲律宾人民力量起义原本能够为菲律宾社会带来真正的改变,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起义,遭到由资本家、地主、传统政客等所组成的且得到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势力所支持的精英集团骑劫,典当了人民力量革命的成果和意义。

1986年人民力量起义过了四分一世纪,菲律宾仍然被搜刮与压迫人民群众的精英集团政权所统治,军阀割据式的政治家族权力瓜分、恩赐政治、裙带主义、贪腐仍然挥之不去,美国帝国主义势力继续支配着菲律宾的经济并且不断搜刮菲律宾的国土资源。从柯拉桑到现任的(柯拉桑的儿子)诺诺.阿奎(Noynoy Aquino)之5任总统,全都奉行亲美帝与亲资本的政策,在国内推行典当人民权益的私有化,将国家财富和人民福利拱手出让给跨国财团牟利。

在1986年2月人民力量起义推翻马可斯独裁统治后,菲律宾还发生过另外两次也是以EDSA为据点的人民力量起义。2001年1月的第二次EDSA起义,罢免了埃斯特拉达(Joseph Estrada)总统,促使阿罗约(Gloria Macapagal-Arroyo)上台。还有一个鲜为菲律宾意外人们所知的第三次EDSA起义,发生在阿罗约上台不到4个月,那就是2001年5月数以万计城市贫民占据EDSA神殿的群众起义。第三次EDSA起义遭到踩着人民力量的肩膀上台的阿罗约政府以残酷的手段镇压。

“一切革命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急剧转变。这种转变如果没有成熟,便不能发生真正的革命。每一个人生活上的任何转变,都会使他学到许多东西,使他体验和感受许多东西,革命也是一样,它能使全体人民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内容最宝贵的教训。”(列宁,写于1917年7月底十月革命前夕)



1986年EDSA人民力量起义,尽管推翻了残酷的独裁统治,但是气势还算不上是一场真正的革命。第一次EDSA人民力量起义,在政治精英的骑劫下,将抗争诉求限制在“政权轮替”,没有更进一步提出将改革深化的方向,换上了一个继续推行着旧政权独裁者所留下来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致使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继续无法解决。第二次EDSA人民起义,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走民粹路线的总统推翻,换上了一个代表旧势力的总统,把人民力量起义沦为一场滑稽闹剧。第三次EDSA人民起义,更揭露了阿罗约政权的法西斯主义真面目。

菲律宾的三次人民起义,都被统治精英骑劫,所以都无法走得更远。这也反映着菲律宾左翼力量的弱点。尽管菲律宾左翼力量有着悠久的抗争历史,而且实力确实不小,但是却因种种原因,如教条化的政治思想束缚、错误估计形势及受限于教条式战略,而无法在人民力量抗争中起着领导且决胜的作用。

由西桑(Jose Maria Sison)所领导的菲律宾共产党,完全在1986年的人民力量起义中被边缘化,其主因是菲共被毛派人民战争战略的教条所捆绑,对反抗独裁抗争运动采取了宗派主义态度,脱离了现实的群众斗争,结果无法在人民力量起义中取得领导的地位。菲共在第一次EDSA起义后走向式微,加上党内打压异己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最后于1990年代闹分裂。菲律宾左翼政治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情况,削弱了群众运动挑战统治霸权的力量。

菲律宾1986年EDSA人民起义,是人民群众反抗霸权专政、争取社会变革的重要篇章。任何的群众革命运动,都有可能被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和帝国主义势力骑劫出卖的危险。要让革命运动走得更远,深化社会民主改变进程,是需要人民群众有下而上组织起来去推进,绝对不能拱手让给少数的精英集团去垄断社会改造的进程(或倒退)。

菲律宾的人民力量“革命”,是一场开始了却在资产阶级政治精英骑劫下仍未完成的革命。目前发生在突尼斯、埃及等国的阿拉伯世界人民革命浪潮,也都面对着资产阶级政治精英的骑劫与背叛之风险。人民群众必须将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有可能将革命进行到底,实现真正的公正平等且终结压迫剥削的民主社会。

http://utopia.e-channel.info/read.php?13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8-2025 10:35 AM , Processed in 0.42413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