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静坐时,先须定其姿势(再详),次将诚意存于下丹田,一也。
2.极力遏止杂念,二也。
3.用目内视即所谓“回光返照”下丹田,三也。
4.但不可过于着意,只下丹田时时有知觉即已,四也。
5.初入坐时,即抱定此旨,坚心做去,不见效验不止,五也。
6.初学静坐,呼吸自然不匀,但不可强调呼吸,及使心气不得自然(注意),但能常将诚意存于下丹田,呼吸之气,自能渐深渐匀,六也。
7.静坐时,不可过于着意,亦不可一时无意,七也。
8.着意即落于“有”,无意即落于“空”,皆非道也(注意),须设想一切皆“无”,即自己身体,亦不自觉其“有”,惟有一点诚意,存于下丹田,不偏不倚,无念无思,方合于静坐之道,八也。
9.初习静坐,凡以上之要道,往往一时不能做到,不妨渐渐而来(注意),有时杂念忽起,是即诚意已驰(注意),宜再速收诚意于下丹田,则杂念自灭矣,九也。
10.有时忽见人物花草诸幻像,是即诚意已冥(注意),宜再检点诚意,则其像自消矣,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