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861|回复: 22

八段锦与十二段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1-2010 07: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段锦是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其名最早见于宋代洪迈《夷坚志》中。曾《道枢·众妙篇》曾记述了具体练习方法:“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也记有:“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西通胃,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八段锦在历代相传中得到不断发展,流派繁多,现代较为流行的练习方法和歌诀见于清代梁世昌《易筋经图说》所附《八段锦》(撰者不详)中。

  【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法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法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如配合呼吸,则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法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然后头慢慢左顾右盼向后观望。如配合呼吸,则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足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的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作圆环形转摇,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摇。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如配合呼吸,则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法
  
  直立,并足,两膝挺伸、上身前俯,以两手攀握两足趾(如碰不到,不必勉强),头略昂起。然后恢复直立姿势,同时两手握拳,并抵于腰椎两侧,上身缓缓后仰,再恢复直立姿势。反复进行。本式采用自然呼吸。?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法
  
  两腿分开屈膝成骑马势,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右拳向前方缓缓击出,右臂伸直,拳心向下,两眼睁大,向前虎视。然后收回左拳,如法击出右拳,左右交替进行。如配合呼吸,则击拳时呼气,收拳时吸气。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法
  
  直立,并足,两掌紧贴腿侧,两膝伸直,足跟并拢提起,离地数寸,同时昂首,作全身提举势。然后足跟轻轻着地复原。反复进行。如配合呼吸,则足跟提起时吸气,足跟着地时呼气。

  【自我保健应用】
  
  “两手托天理三焦”法可吐故纳新,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疲劳,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和腰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力,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调理脾胃须单举”法有助于防治胃肠病。
  
  “五劳七伤向后瞧”法可消除疲劳,健脑安神,调整脏腑功能,防治颈肩酸痛。
  
  “两手攀足固肾腰”法可增强腰部及下腹部的力量,但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头部不宜垂得太低。
  
  “攒拳怒目增气力”法可激发经气,加强血运,增强肌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法可疏通背部经脉,调整脏腑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可增强体质,防止疾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metaphysics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1-2010 08: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学视频:














本帖最后由 唔讲得 于 21-4-2014 08:4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10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段锦疗法是一套由12节动功和静功复合而成的气功疗法,主要通过导引、按摩、存想、叩齿、咽津等方法理气活血,疏通经络,以收祛邪治病之效。

      本疗法原名“八段锦导引疗法”,首见于《臞仙活人心法》,有歌诀、图示及文字说明。后拖名冷谦所著的《休龄要旨》名之曰“八段锦法”,实际内容与动功“八段锦”有很大的不同,因其全部动作均采用坐式,故或称“坐式八段锦”。明清之际,许多医学著作及养生专著相继引用,盛极一时。乾隆年间,徐文弼编的《寿世传真》,将之易名为“十二段锦”,以区别于世传的动功“八段锦”。书中对每一项动作都增加较详细的说明。咸丰年间,潘霨《卫生要术》据徐氏本转载并参阅有关书籍对其内容略加增删。光绪年间,王祖源改《卫生要术》为《内功图说》。近代通行者多从《内功图说》。

   【基本内容】

    本疗法具体操练方法如下:

    一、盘坐,两手握固,置于大腿上,上身挺直,含胸拔背,闭目存神,排除一切杂念。

  二、接上式,先叩齿36响,然后两手十指交叉,抱于后颈,两手掌紧掩耳门,以鼻慢慢呼吸9次,呼吸极微细,不得有任何声响。

   三、接上式,两手移食指叠中指上,然后先左后右用力滑下,弹击脑后,使耳中咯咯有声,左右各2 4响,共48响,放下两手仍握固。

   四、接上式,低头扭颈向左右交替侧视,两肩亦随之左右摇摆,各24次。

   五、接上式,以舌搅动口腔上下左右,使津液满口,鼓漱36次后,分3次缓缓咽下,同时,随着咽下之汩汩声,两目内视,以意将所咽下之津液送至脐下丹田。

   六、接上式、以鼻吸满气后,闭气,用两掌相搓至极热,分别摩搓两后腰36次,同时以鼻缓缓呼气,两手摩腰毕仍握固。

   七、接上式、以鼻吸满气后,闭气,同时存想心头之火,下烧脐下丹田,至丹田觉热,仍以鼻缓缓出气。

  八、接上式、两手曲肘,先以左手连肩如转辘轳般转36圈,然后右手亦如此作36圈。

九、接上式、放开盘腿,向前平伸,两手十指交叉,翻掌向上,如举重石般用力托过头顶,腰身一齐用力上耸,然后叉手回头顶,再用力上托,共9次。

十、接上式、两手前伸,扳两脚底,俯身低头如做礼拜状12次,仍收脚盘坐,两手握固。

十一、接上式、如第五式般鼓漱咽津2次。

十二、接上式、闭气存想脐下丹田中热气如火,然后以意运气过肛门,提肛,使热气上升后腰,背脊,后颈,脑后至头顶,又从额上至两太阳穴,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回至下丹田,至全身皆热。

【临床应用】

本疗法以全套操练为宜,其治疗病症与“八段锦疗法”相似,适合于慢性,虚弱性疾病的调摄。常见的如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慢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冠心病、肺气肿、溃疡病、胃下垂、腰肌劳损,慢性肾炎,肾虚腰痛等。也可根据局部疾病选练数节。如耳鸣,耳聋,可选练第一、二、三、十二节。心火旺者可选练第一、四、七、十二节。五劳七伤可选练第一、九、十二节。腰肾疾病可选练第一、十、十二节。

【注意事项】

1.本疗法须闭气之各节,凡高血压,食道静脉曲张,青光眼、脑动脉硬化,肝硬化之伴有门静脉高压者,均不相宜。

2.本疗法各导引动作,幅度须由小渐大,量力而行,不可用力过猛。

3.本疗法原传于每日子后午前进行,但按现代人生活习惯,可改为早晚2次为宜。

  【按语】

    本疗法虽有12节,但运动量不大,且可在床上锻炼,更便于病人采用。其治疗范围及效果与“八段锦”疗法相比,各有千秋,可互相参照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10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段锦教学视频:


本帖最后由 唔讲得 于 27-11-2012 08: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1-2010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段锦》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
  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
  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
  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
  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
  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
  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
  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
  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
  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
  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
  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
  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
  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
  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
  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
  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来源: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13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道二门的八段锦:










本帖最后由 唔讲得 于 21-4-2014 08:4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1-4-2014 08: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唔讲得 于 13-9-2014 02:3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015 07: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唔讲得 于 6-12-2015 05:5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2015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15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高档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5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CHERAS一带哪里有八段锦班?我一个人练会很懒散,想多人一起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5-2015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唔讲得 于 21-5-2015 06:59 PM 编辑
草帽小子 发表于 21-5-2015 06:34 PM
请问CHERAS一带哪里有八段锦班?我一个人练会很懒散,想多人一起练。

洒家非雪隆人,不清楚那带有无八段锦班。不过网上了解回来的,那边倒是有易筋经(林天才012-2675850)和郭林气功(黄柏森012-3721397)班可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15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八段锦如果照视频学习,应该可以,对吗?

易筋经和八段锦分别是?

两者源自?
与少林,达摩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5-2015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洪七公 发表于 26-5-2015 01:59 PM
这八段锦如果照视频学习,应该可以,对吗?

易筋经和八段锦分别是?

可以的,特别是那些国体版的是没啥问题。十二大劲专求运力,韦驮劲十二势专求易筋,立八段锦专求运动血脉,坐十二段锦专求洗髓;而一般市面上所传的易筋经都是教韦驮劲十二势为主,其实十二大劲也属易筋经里的内容之一。其实都是源自民间甚至是道门的,只是后来传入少林寺而达摩时代佛教风靡一时,所以很多功法都喜托名达摩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15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5-6-2015 11:24 PM 编辑

先学八段锦,因为简单,八个基本动作。容易上手。领略这些健身运动的好处。
再学习其他,如健身易筋经,健身华陀五禽戏。比较高级自然是“易筋洗髓经”。一天或一星期,学几个动作,慢慢深化。
有运动,自然会身体强化,血液流畅,活跃身体器官,器官正常运作,自然有病去病,无病健身长寿。
假如,有兴趣,跟着,可以练习武术。武当太极拳,和其他拳种;少林拳比较猛烈,。。。。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7-2015 06: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7-2015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說的挺仔細,我練過一段時間。醫療效果比不上五禽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15 08: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15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9-2015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汉文78 于 9-10-2015 10:06 AM 编辑

八段锦,导引养身功十二法交流会
日期:7/11/2015 (星期六)
时间:9:00早上
地点:Nasa City Sales Gallery

有兴趣参与的朋友,

可联络:07-3578899 / 0123350177


Health QiGon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9-2025 11:11 AM , Processed in 0.180107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