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48|回复: 1

張立德:華語的多元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8-2010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明显撑《大日子》


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6034?page=1
華語的多元性        2010-08-24 08:34       
                                                                   

《星洲日報》《言路》版一連4天(8月10至13日)刊登了有關華語與方言應用的文章,主要呈現大馬華語的多元性,在方言使用逐漸式微的情況下,呼吁大家一起來保護我們的這個珍貴的文化遺產。

我之所以策劃呈現這個主題的文章,第一是借鏡廣州和香港的“撐粵語”運動。這個運動能受到本地矚目一個原因是,我們受粵語文化――尤其是香港的影響甚深。我們不認同一些人打壓粵語,因此希望大馬不會因為各種因素導致新一代不再會說本身籍貫的方言。

第二,從上述不認同打壓的觀點延伸,任何語言一旦得到官方地位及強勢後,都不應該打壓其他弱勢語言。例如有人說粵語當年差一步就成了中國的官方語言,而不是北京話。如果粵語當時勝出並強大起來,那我們也不希望有人用粵語的地位來打壓其他語言。

第三,誠如張吉安在〈講文明,禁方言〉一文說的,我們不要盲從大陸一切有關語言的政策,換句話說,我們要有本身發展語文的立場和方向。我們說華語不要盲從北京,但在粵語的應用上,也不要盲目追隨香港,尤其是廣播用途和影視製作方面。

華語是大馬華社共同語言,各個籍貫的人都在學。縱使是帶著濃厚的大馬腔及“大馬化”,但這都沒關係,這是本土特色。在方言使用上,我們應該要讓方言百花齊放,各有發展空間並受到維護,而不是讓某一種方言地位因電影、電視或廣播的強勢而忽略了其他方言的重要性。



                星洲日報/溝通平台‧《星洲日報》主筆:張立德‧2010.08.24               


繁體字重返神州        2010-08-13 08:23       
                                                                   

去年3月北京召開“全國人大”及“政協”的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偕同中國大陸知名歌手宋祖英等人共同提案,要求以10年為期,逐步恢復使用繁體字。

但是中國教育部說,為了維護社會用字的穩定,原則上不恢復繁體字。

早前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決議,10月1日起,該省允許有限度使用中文繁體字、異體字。同時,經官方批准,電台及電視台也可使用方言播音。海南省規定文物古跡;歷史名人、革命先烈的手跡;姓氏中的異體字;老字號牌匾;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已註冊的商標用字;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涉及港澳台與華僑事務需要使用的,都可以使用繁體字。

漢字是世界上現存連續使用的最古老文字,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歷史,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具有形、音、義三者兼備的方塊文字,每一個漢字都記載了中華民族發展中的圖像,蘊藏先賢先民的智慧。海南省允許有限度使用繁體字,是一項重要的決定,將可促進兩岸和世界華人的溝通,讓全球在中文熱潮中,進一步瞭解中華文化淵源,值得關注。



                星洲日報/溝通平台‧《星洲日報》駐台灣特派:歐銀釧‧2010.08.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0-2010 08: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張立德?哈哈! 他的華文的確很多元化,週一到週五叫‘週日’,典型的南馬人--被新加坡牽著鼻子走的華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11-2025 06:25 AM , Processed in 0.11039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