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的私會黨活動最早始於1799年
以“義興公司”名義張貼的佈告。
1799年,檳城私會黨崛起的初期就已發生私會黨公然藐視當局的行政,幷發生暴動。1825年间,曾与暹人秘密谋叛,并派人到乔治亚公开纵火,到处制造暴乱。最初期,私会党总部是在槟城,基金必需向外界鸠收。对象是商店、娼寮、烟馆、赌馆、小贩、酒馆(酒肆),这年代已有义兴、和胜、海山、华胜等私会党公开存在,但活动都是秘密的。
它的组织统称为“公司”。直到19世纪初期,华人社会几乎完全为私会党所控制。可是因为利害冲突,也逐渐与当地政治势力发生了对立。虽然再度变更组织,改换名称,也终于避免不了被法令取缔,直到1890年6月间,政府下令义兴公司限期将名册、用具、印信缴呈,解散组织。三合会在马来亚成为非法结合,不能再公开露面了。虽然如此,变相的致公堂在这时应运而生。
私会党的由来-致公堂
中国博物馆中的洪门摆设
致公堂是三合会分派之一。三合会又称三点会,原来的总名叫天地会。对外称为“天地会“对内则自称“洪门”,“洪门天地会”.才是它原来的名称。1902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毅然加入“致公堂”,主盟人封中山先生为“洪棍”,意思即为洪门的元帅。
天地会、三合会、洪门,三者实在是同一组织,只是因为环境或地域的不同,有时才使用了种种不同的名称。天地会是福建台湾一带的称呼,到了两广和港澳,则通常称为三合会。在南洋各地最初也称三合会,到了后来,为了适应殖民地的法令,才改称为义兴公司。
三合会在南洋各地的传播,是跟随前来开发的华人一同落地生根建立起来。最初在南洋的荷、英属各地,三合会的力量不仅在各地华人中间发挥了团结扶助的救济作用,并且因“反清复明“的政治口号,曾给当地殖民政府一面用来离间华侨与清政府的关系,一面又利用为间接华侨的工具,无形中形成了“王国的王国”、“政府中的政府”。到了各殖民政府自己的统治势力稳定以后,对于华侨的管理,遂不免处处与三合会势力发生冲突。三合会对于华侨在海外,遂渐渐被目为一种非法的妨碍治安的组织了。有些地方,因为压迫过甚便转入地下。有些则为适应环境,改头换面。
这就是三合会在新加坡和槟城一带改称为义兴公司,或致公堂的由来。巴素博士在马来亚华侨史说:“三合会的组织,计分为大哥一人,查账二人,教导一人,保举二人,执事一人,参事者十人,财政一人,招待正副一人,此外代理,送信,巡风及征募人等。”又说:“华人无论到什么地方,他们都把私会党带去。”在当年来说,的确是事实。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照顾,便自行结合在一起,以寻求必要的保护。于是渊源于中国的“天地会”秘密结社便在华人社会中出现。因此那时的华人领袖几乎大多数都与私会党有关的
私会党的由来-天地会、三合会、洪门

洪门大佬-司徒美堂
1868年,司徒美堂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2岁为生活所迫随乡人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当时,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很多华侨加入了洪门致公堂等组织。洪门致公堂是当时北美华侨下层群众的一个最大的民间结社组织。它以“忠心义气、团结互助”为信条,以“反清复明”为旗号。1885年,17岁的司徒美堂拜堂盟誓,加入了洪门致公堂,走上了一条影响他一生的道路。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脑溢血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9岁。10日,公祭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人士七百多人出席公祭。灵前摆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送的花圈。周恩来亲自主持公祭大会,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如此隆重的公祭仪式,解放后罕见。这是对于这位“洪门元老,一生爱国”的华侨老人的最高褒扬。

1911年,孙中山与温哥华洪门会员摄于士丹利公园
天地会、三合会、洪门,三者实在是同一组织,只是因为环境或地域的不同,有时才使用了种种不同的名称。天地会是福建台湾一带的称呼,到了两广和港澳,则通常称为三合会。在南洋各地最初也称三合会,到了后来,为了适应殖民地的法令,才改称为义兴公司。
三合会在南洋各地活动的开始,是由于在中国本士受到压迫,也就是林爽文、朱一贵等人在台湾起义失败后,这是乾隆年间的事。从此三合会的势力才逐渐南移,从安南、缅甸直到马来亚、苏门答腊一带。自1618年以来,三合会在南洋便进入全盛时代。虽然说槟城在最早的年代,华人社会并无私会党存在的记录,但在莱特开埠后将近八年的1794年正月,却使他注意到华人移殖者秘密结社的倾向。他曾有记录说:。‘华人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组织党派和结社,以反对他们不能同意的政府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