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ao3111 于 29-6-2010 04:35 PM 编辑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麻疯果(Jatropha)呢~
其实我国在2007年开始就投入研究~
可是因为的产量不理想所以到现在都没有落实~
但是现在已经取得非常好的产量~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意见或疑问~
现在已经有公司包出售苗也包回收~
在来本公司还有津贴有机肥。
所以希望有兴趣或没兴趣的朋友们多了解。
甚麼是麻風果? 麻風果是一種原生長在中南美洲的常綠植物,現在所有熱帶乾旱地區都可以種植。它屬於大戟屬植物,最高能長至6米,能有30年的收穫期。它是一種非常耐旱的植物,每年所需降雨量僅250毫米。麻風果各部份都有毒,農民過去種植它是為了防止蟲子吃莊稼。 麻風樹的種仁含油率很高,達到40%以上,經過加工適用於生產生物柴油。在印度,麻風樹被選為出產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 麻風樹可生長在南北緯30度之間,在許多非洲國家被大量種植(如馬里)。 它可以在荒地上種植,不與糧食作物搶耕地。 如何種植麻風樹? 麻風樹的種植並不複雜,它可長在荒地和幾乎所有的地方,甚至於可以長在多碎石土壤、多沙土壤或鹽化土壤之上,它甚至於可以在多石頭的土壤和岩石縫隙中繁衍興旺,種子發芽率介於60%至95%之間,可說非常高。除此之外,麻風樹可在9天內發芽完成,但是隨季節與緯度的高低在實際培育經驗中亦有高達50天才發芽完成的情形發生。 在發芽期間加入堆肥會對植物產生不好的影響,但在此之後,肥料的施放是有用的。這種植物經常藉由阡插法來繁衍,因為用阡插法繁衍會比較快,只是使用阡插法的話,發芽成功率的差距非常大,介於30%至70%之間,這當然也在無形中,造成土地的浪費。花朵只在樹枝的終端附近開展,因此好的枝幹(有著大量分枝者)可結出最大量的果實。其他決定生產力的因素取決於一個花序中,雌花和雄花的比率(一般都是10朵雄花對一朵雌花,越多雌花,果實越多)。 麻風樹可在年雨量只有250毫米的地方生長興旺,而且它只需要在最初的2年的旱季結尾時被澆灌,同時它不需要定期的梨田和播種,因為麻風樹的植株可活上大約40年。同時殺蟲劑等物質的使用也不是必要的,因為它本身就具有殺蟲和殺菌的功能。但也有些人在實務有從事種的植經驗後,發現有少數的嫩葉出現病蟲害情形,因為全株毒性最低的地方就是綠葉。另外有人觀察野外麻風樹,也發現樹本身對施肥的需求也甚低。 雖然自9到12個月大起,它就可以有所收成,但要在種植的2到3年後,它才有較好的收穫量。 如果麻風樹被種在圍籬上的話,則它每公尺活株可生產大約0.8到1.0公斤的種子。而每公頃的作物大約可生產3.5噸的種子。 以熱帶地區的實際種植經驗,有些人發現,在5年採收期到後,採收工作會變得較為難以執行,而這將會是麻瘋樹種植的盲點。開發中國家國民所得連年提高也將對麻風樹籽的採收產生影響。 麻風樹油做為燃料 麻風樹籽榨油做為燃料:榨油率差距極大,其中以物理壓榨法最低,僅有26%,部份溶劑粹取法可以達到36%或以上。低度開發國家仍以粗榨油為銷售方式。 近年來因為石油產量高峰導致的能源危機問題,各國政府紛紛開始尋找各種的替代能源用作汽車的燃料,其中所謂的生物柴油也是一項候選之一,但目前大多數的生物柴油都是以糧食作物進行製造,而這樣做會對糧食供給造成威脅,而如此也會對第3世界國家人民的生存造成威脅;如果開墾新的農地,則會對生態造成嚴重威脅、也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 麻風樹可生長在一些非常惡劣的環境;它的種子有毒、本來就非糧食作物,因此被認為不會威脅到糧食的供給;它喜好乾熱環境的特性也被認為不會對熱帶雨林造成威脅,對於施肥及灌溉的需求極少代表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遠低於一般農業,同時許多熱帶國家正巧有許多乾燥、不適宜種植一般糧食作物的土地,學者認為若將這些土地拿來種植麻風樹的話,除了可供應生物柴油以外,亦可以協助這些國家的人脫貧、使國家進入工業化的時代。但是還是要注意或許有些農民為了賺錢,將種植糧食作物或生態敏感性高土地拿來種植麻風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