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3544|回复: 172
|
马来西亚华人怎样才能把华语说得更有“北方”味呢?
[复制链接]
|
|
|
本帖最后由 pingqiangxunji 于 17-6-2010 01:04 PM 编辑
听过几个马来西亚华人的华语,腔调和句式都非常像广东人说的普通话(广式普通话,或者叫港台腔),或许很多人都联想到发音不准。发音固然很重要,其实句式,语法更重要的,往往很多人更容易忽略掉。如果马来西亚华人能把语法更注意一下,讲出来的华语可能就更地道了。今天兴致来了,和大家讨论一下北方人和广东人更偏爱的语法和句式。
华语(普通话)是以汉语北方话为基础的,北方话和广东话分家已经上千年了,两者之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整个华北、西北、东北的广大区域,汉语是唯一的汉藏语系语言,而其他纷繁杂乱的民族语言则清一色的属于阿尔泰语系,这些民族主要包括现在的蒙古、满族、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另外,朝鲜语和日本语也属于阿尔泰语系。北方人几千年来一直和操阿尔泰语系的民族密切接触,北方汉语在语法上和传统的古汉语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口语上变化更大。传统的汉语是典型的SVO(主谓宾)语序,而现代北方话口语SOV(主宾谓)语序已经占据主流;传统的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而现在北方话口语已经有浓厚的粘着语特色。由于广东话更接近传统古汉语,所以在语法上和现在的北方话差异已经很大了。由于差别很多,不可能一一道出,就列出主要的几条:
一、基本语序:
1、北方话频繁使用“把字句”,或者宾语前置,动词放句末,特别是在长句和从句中,SOV句式占主流;而广东人更习惯使用SVO句式。
a、北方人:他把那些破烂玩意儿给扫了!
广东人:他扫掉了那些破烂东西。
b、北方人:垃圾别往河里扔!
广东人:不要扔垃圾到河里!
c、北方人:把还钱的事儿给忘了。
广东人:忘了还钱的事。
d、北方人:作业做了没?
广东人:你做作业没?
2、表去向的句子中,动词后置。
a、北方人:我到图书馆去了。
广东人:我去图书馆了了。
b、北方人:他飞到南京去了。
广东人:他飞去南京了。
二、修饰语位置。北方话和阿尔泰语系一样,都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而广东话则不一样,修饰语习惯后置,特别是做状语的副词广东话一般放在后面。
1、定语位置:
北方人:客人 公鸡 青椰子
广东人:人客 鸡公 椰青
2、状语位置:
a、北方人:我先走了
广东人:我走先
b、北方人:你多吃一碗饭
广东人:你吃多一碗饭
三、比较句式。和阿尔泰语系一样,北方话一般将比较物放在前面,形容词放最后,而广东话将形容词放中间。
a、北方人:我比你白
广东人:我白过你
b、北方人:南方比北方潮湿
广东人:南方潮湿过北方
四、助动词的使用。北方人习惯使用后置的助动词等粘着语素(如表时态的:着、了、过),而广东人习惯使用前置副词。
a、北方人:雨下着呢!
广东人:天在下雨呢!
b、北方人:这书我看过了
广东人:我有看这本书
五、量词使用。在缺乏量词的阿尔泰语系的影响下,在北方话的量词已经严重退化,能不用则不用,而广东人习惯用量词。
a、北方人:这么大的猫!
广东人:这么大只猫!
b、北方人:这人不咋地!
广东人:这个人不行!
c、北方人:我有一朋友
广东人:我有一个朋友
六、儿尾、儿化的使用。很多广东人不喜欢北方话的儿尾和儿化, 其实儿化和儿尾是北方话的名词标注词缀,类似阿尔泰语系格助词的功能,可以在句子中清晰的突出主语或者宾语中心词。
如:昨晚,销售部的小王儿把冯小刚才拍的那部电影儿给看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7-6-2010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又不是中共人该麻要学中共人的腔?
我们就是要大马式的,本土化的
巴杀就是巴杀
不是菜市场...... |
|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10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得懂就行了
你在马来西亚吃饭,你会说:老板,麻烦给我个“汤匙”
在中国,他们叫“勺子”,你说“汤匙”他们会看着你
同样的,你在马来西亚根老板说,给我个“勺子”,他都不知道你要什么 |
|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10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又不是中共人该麻要学中共人的腔?
我们就是要大马式的,本土化的
巴杀就是巴杀
不是菜市场......
☆再世蕉蕉☆ 发表于 17-6-2010 03:02 PM 
強烈贊成!口音是地方特色,樓主這種要求,依小弟愚見,是在反多元文化的無理要求!入鄉隨俗,來這裡麻煩請用馬來西亞人用的詞彙,同樣的我們去到中國,也會學習中國用語,這就叫互相尊重,和諧共存。 |
|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10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规范就好,不求要学到像中国北方的腔调语音。 |
|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10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规范就好,不求要学到像中国北方的腔调语音。
卧隆先生 发表于 18-6-2010 11:05 AM 
沒錯。。。中國本身都很多口音,他們自己都沒有說到北京腔,我們這樣雞婆幹嘛。。。 |
|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10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很难, 改变不了说话的方式。
北方人:垃圾别往河里扔!
rubbish don't toward river throw.
广东人:不要扔垃圾到河里!
don't throw the rubbish to river.
部分也受英语影响吧, 看看那句英语叫流畅。 |
|
|
|
|
|
|
|
|
|
|
发表于 18-6-2010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很难, 改变不了说话的方式。
北方人:垃圾别往河里扔!
rubbish don't toward river throw.
...
spazeman 发表于 18-6-2010 01:01 PM  對。。。最重要保留地方特色,來回人家聽得懂。。。 |
|
|
|
|
|
|
|
|
|
|
发表于 21-6-2010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瓦拉的长征 于 21-6-2010 12:40 AM 编辑
南方人没有必要一定说的要带"北方"味吧...能让人迅速听懂就可以了啊,刻意模仿会很做作的哦,也模仿不好啊...我在北方出差的时候我说话别人就说:"南方人吧?"..但是都能很好的听懂我说的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
"汤匙"我知道是什么啊,比较书面一点...我们方言用"瓢羹",不知道有没人听的懂,说"勺子"是只那种比较大个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21-6-2010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匙"我知道是什么啊,比较书面一点...我们方言用"瓢羹",不知道有没人听的懂,说"勺子"是只那种比较大个的.
格瓦拉的长征 发表于 21-6-2010 12:31 AM 
勺子不是比较大的那种,是我们吃西餐或吃饭用的folk & spoon那种铁的我们广东人都叫“匙羹”
你去google image search 搜索“勺子”就知道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1-6-2010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家也不需要一见到这类“不符合国情”的文章就起反对嘛~当作一种知识学习学习也不错嘛~
入乡随俗,有机会去到中国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9-6-2010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7-2010 09: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7-2010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要北方化呢?中国南方人根本说不了标准普通话。
spitz 发表于 1-7-2010 09:22 AM 
这话未免说得太主观了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1-7-2010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那是中国北方人的说话方式,和我们不同。马来西亚华人的祖上是从中国南部,如福建广东等地方来的。所以在语言中自然受到了自己家乡话的影响而和北京话不一样。君不见早期南来的华人先贤中,有很多只会说她们自己的家乡话,华语(官话)只有少数人会说。就算会说,也带着浓厚的南方口音。传到了现代已经是定型了,很难去改变,也不需要改变。 |
|
|
|
|
|
|
|
|
|
|
发表于 2-7-2010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卧隆先生
不主观啊。我是上海人,在北京上了大学,算普通话比较标准的,但是我还是经常n,ng不分,,北方人听起来还是觉得你不够标准。再看我周围那些一直生活在上海的人,哪个普通话能说我的这样啊? |
|
|
|
|
|
|
|
|
|
|
发表于 3-7-2010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強烈贊成!口音是地方特色,樓主這種要求,依小弟愚見,是在反多元文化的無理要求!入鄉隨俗,來這裡麻煩 ...
kaikaibaby 发表于 18-6-2010 10:29 AM 
文字並非定型物,但規範卻是有其階段性功用。馬來西亞人的問題,不只是沒有學好語法,而是喜歡講話多過思考及寫作,所以電視劇裡的腔調及語法,便成為了平日說話甚至是寫作的格式。
香港電影、台灣偶像劇、新加坡電影對我們的說話方式都起著一定的影響。雖然沒有必要作出大掃除的舉動,但是缺乏文化自尊感的社會,才會蜂窩式地向潮流湧去。這不是多元的問題,而是大馬華人文化事業低靡的現象。
p/s:樓主並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口音的問題,大家似乎在扣帽子 |
|
|
|
|
|
|
|
|
|
|
发表于 3-7-2010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強烈贊成!口音是地方特色,樓主這種要求,依小弟愚見,是在反多元文化的無理要求!入鄉隨俗,來這裡麻煩 ...
kaikaibaby 发表于 18-6-2010 10:29 AM 
文字並非定型物,但規範卻是有其階段性功用。馬來西亞人的問題,不只是沒有學好語法,而是喜歡講話多過思考及寫作,所以電視劇裡的腔調及語法,便成為了平日說話甚至是寫作的格式。
香港電影、台灣偶像劇、新加坡電影對我們的說話方式都起著一定的影響。雖然沒有必要作出大掃除的舉動,但是缺乏文化自尊感的社會,才會蜂窩式地向潮流湧去。這不是多元的問題,而是大馬華人文化事業低靡的現象。
p/s:樓主並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口音的問題,大家似乎在扣帽子 |
|
|
|
|
|
|
|
|
|
|
发表于 4-7-2010 0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hsun 于 4-7-2010 12:45 PM 编辑
我有一个疑问:
例: a、 北方人:他把那些破烂玩意儿给扫了!
广东人:他扫掉了那些破烂东西。
b、北方人:我到图书馆去了。
广东人:我去图书馆了。
触及规范语法的话,怎么觉得北方人这种句式好像不怎么规范?
a.扫破烂东西/去图书馆=动宾短语
b.把那些破烂玩意儿给扫了/到图书馆去=?? |
|
|
|
|
|
|
|
|
|
|
发表于 4-7-2010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並非定型物,但規範卻是有其階段性功用。馬來西亞人的問題,不只是沒有學好語法,而是喜歡講話多 ...
minjus 发表于 3-7-2010 09:34 PM  這叫做說話方式的自由演變. 我們寫作文時可以寫我們的"白話文"(我手寫我口)嗎? 不可以嘛... 香港人寫作文可以用廣東字嗎? 也是不行嘛... 更何況面對外國人我們都能夠轉換成人家聽得懂的中文來交流, 所以我不覺得有什麼大問題...
聽得懂, 能交流就好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