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25|回复: 6

河南洛阳发现曹操族子曹休墓 + 平反曹操! 曹操一生简朴关注民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4-2010 03: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anTuAh 于 29-5-2010 07:50 PM 编辑

2号墓地部分地板被毁


  围绕真假“曹操墓”的争论似乎尘埃落定,业内人士肯定安阳西高穴村就是曹操的最终归宿地,但关于此事的研讨还在继续。

  4月3日,我国多位著名历史学家聚首安阳再论“曹操墓”,他们认定曹操高陵判断正确,下一步将着重研究事件背后的史学意义。同时,史学家也提出曹操是尚武、关注民生、一生简朴的正面英雄,要为曹操“翻案”。

  目前,“曹操高陵”已经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部门正在发掘曹操陵园。而6月12日,曹陵中两个墓坑到底是什么关系,将揭开面纱。

  论断

  历史学家认为曹操高陵判断正确


  4月3日,古都安阳再次迎来多名国家级的专家,他们还是冲着曹操墓去的。

  这天,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在安阳召开两会会长联席会议,考察、研讨曹操高陵考古发现。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李凭等11位两会会长、副会长与会。

  专家认为,从目前已完成考古发掘的西高穴2号大墓周边地理环境及地望、墓葬形制、规格、刻铭石牌及相关出土遗物等证据来看,考古工作者关于该墓为曹操高陵的判断是正确的。

  李凭说,曹操墓的发现破除了历代传说中有关曹操墓的种种谣传,为研究汉魏历史、研究真实的曹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曹操贴身铠甲


  曹操一生简朴、关注民生,应为他“翻案”

  在真假“曹操墓”的争论似乎尘埃落定后,专家开始把视角转移到曹操本身。

  “曹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不是戏剧文学里的白脸、奸雄,我们应为他翻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朱绍侯教授说,毛泽东也曾为曹操鸣不平,说曹操是白脸奸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1959年2月初,郭沫若写成历史剧《蔡文姬》,3月23日发表《替曹操翻案》一文。但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曹操没被翻案。

  朱绍侯说,曹墓及随葬品的发掘为曹操翻案提供了直接证据。墓室仅为“一室一厅”100多平方米,葬物多是石器,只有3枚钱币,这对应了曹操主张薄葬的《遗令》。他倡议,曹操一生简朴、关注民生,史学家应联名呼吁文化艺术界重树曹操的正面形象。

  《史学月刊》主编、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李振宏教授说,当地政府可以和本地高校合作,开设专门研究曹操的课程。

  “曹操高陵”已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孙英民在此次会议上介绍,“曹操高陵”已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对“曹操高陵”进行更有效的保护,须在曹墓周围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建立保护机构等。

  曹墓周围是不是还有曹家人的其他墓穴?曹操的陵园究竟在什么位置?曹操墓考古队队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介绍,目前,曹墓已经得到肯定,下一步他们会加紧挖掘进度,尽快找到曹操陵园。但这些可能涉及拆迁等工作。

  规划

  6月12日两个墓坑发掘完毕

  “我向大家透露个秘密。”孙英民说,曹操所在的2号墓坑基本发掘完毕,而紧邻的1号墓还是未解之谜,今年6月12日,央视的现场直播将会揭开这两个墓穴到底是什么关系。

  另外,潘伟斌介绍,由于曹墓中3个人头骨不齐全,他们正从墓里取出的土中筛选骨块,尽快复原3人真面目。

  安阳市相关负责人谈到未来的规划时说,安阳将把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此外,安阳市即将展开征地、修路、通水、通电等工作,以解决参观接待问题。

“曹操石枕”据传可治疗偏头痛

发掘出来的宝剑

  专家尝试魏武王专用石枕

  笑称可开发成产品治“脖子疼”


  3日上午,在安阳县安丰乡政府几间保管室,李凭等专家到这里参观曹墓葬品。

  在看到被警方追缴的曹操石枕时,李凭让潘伟斌拿起枕头放到他的脖子上。“很舒服,很人性化。”李凭笑称,这个枕头治疗了曹操的偏头痛,肯定也能治现代人的颈部疾病,可以开发出产品惠及后人啊。

  李凭说,曹墓周围的村民或许就是守墓人的后裔,政府应该尽早把此地开发成景区,让这些百姓得到实惠。

  【曹操墓发掘大事记】

  2008年12月12日上午10点安阳安丰乡郊,河南省文物局前局长常俭传站在桌前拿着扩音器,与墓主“对话”:“魏武帝啊,我们今天来挖这个墓,是为了保护您,如果再不挖,就会被盗墓分子盗完了……”

  2009年12月27日考古工作队对外宣布,曹操高陵被发现。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河南安阳西高穴发掘的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2010年1月11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组织12名考古专家对安阳县西高穴村的墓地进行考察,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可以初步推定,这就是曹操墓”。

  2010年1月14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发布“2009年度中国考古六项重大新发现”,安阳县西高穴曹操高陵名列其中。

  2010年4月3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首次在安阳召开两会会长联席会议,与会历史学家们达成共识:曹操高陵判断正确、定性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5-2010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发现曹操族子三国大将曹休墓




曹休墓葬里的墓砖戳记。




曹休墓室的铺地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10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号墓地部分地板被毁
  围绕真假“曹操墓”的争论似乎尘埃落定,业内人士肯定安阳西高穴村就是曹操的最终 ...
HanTuAh 发表于 9-4-2010 03:32 AM


曹休(?-228)字文烈,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曹操的从子。与曹纯曹真一同统领曹魏的特种部队--“虎豹骑”。

曹休,字文烈,是曹操的族子,被曹操待若亲子。曹休经常跟随曹操征伐,曾统领虎豹骑做警卫工作。刘备派将军吴兰屯下辩,曹休随曹洪进兵征讨,名为参军,实为主帅,在他的建议下,大败军。魏文帝时期,曹休升任领军将军,后又任镇南将军,接替夏侯惇驻守魏国东侧,与吴国多次交战,曾于洞浦大破吴将吕范,因功累迁征东将军、征东大将军大司马,一直负责扬州军务。后被吴将周鲂诈降诱曹休深入伐吴,结果曹休被吴将陆逊杀得大败,不久背生恶疽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0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TuAh 于 18-6-2010 11:01 PM 编辑

曹操“短小英发”相貌世间永绝 枭雄真容成谜



这就是被认定是曹操的头盖骨。



流传较多的“曹操像”其实是古代帝王画像的“大路货”。

  
曹操“短小英发”相貌世间永绝

  “盗墓祖师爷”遗体脸骨被盗墓者残忍砍去,复原相貌已无可能
  魏武王曹操高陵发掘的结果让内行外行都有些失望:7个盗墓洞告诉人们,这里起码来过7拨不速之客。而生前主张“薄葬”的曹操,墓里估计本来也没多少值钱的东西,所以这次发现的疑似曹操口衔的号称价值千万、世间孤宝的“翡翠珠”是个大惊喜。伴随惊喜的是更大的遗憾:盗墓贼们不仅没有放过文物,连曹操的遗体都没放过,遗体的脸骨被残忍砍去,再先进的相貌复原技术也束手无策了!
  将曹操定义为大白脸“乱世之奸雄”的《三国演义》就为曹操设计了两个“因果报应”:一个是“现世报”:曹操在“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著名故事里滥杀了吕伯奢一家,后来没多久,自己父亲曹嵩被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杀害了。演义对此的诗评是“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二个是“身后报”:演义中曹操残忍逼死了汉献帝的伏皇后,结果他的后代曹芳当皇帝时,张皇后也被权臣司马师杀了,毛宗岗在这里加了一首幸灾乐祸的诗倒也生动:“当年伏后出宫门,跌足哀号别至尊。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
  这就是所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这当然是迷信观念,不过这也可能是没有法制人权的封建时代,老百姓对“公平”这个东西的唯一精神寄托了。曹操既然被民间演化为“奸雄”,那么这样的报应自然是合民心的。不过没想到的是,曹操还有个“墓里报”:堪称盗墓宗师的魏武王的墓葬被盗墓贼破坏的一塌糊涂,遗体被从后堂拖到了前堂,连脸骨都被残忍砍去!
  要知道,曹操盗墓在中国盗墓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标志性人物。为了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曹操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类似“盗墓办公室”这样的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方盗墓机构。“盗墓办公室”的人员都被授以相应的不同职务:总指挥叫“发丘中郎将” (翻成现代语可以叫“盗墓局局长”)、发掘队长叫“摸金校尉”。曹操盗墓的目的就是为了挖财宝充当军需,是名副其实的“寻宝派”盗墓之王,而且是“天王级”人物。曹操这一盗墓动机,代表了绝大多数盗墓者,传说后来有些地区的盗墓贼把曹操奉为行业神,供奉了起来,在行盗前会给他上炷香,保佑平安多发财。
  盗墓之王没保护好自己的墓地,这件事如果被罗贯中、毛宗岗们知道,自然是拍手称快,说不定又会作首诗幸灾乐祸一下。不过以现代视角看,我们更多的是痛惜:这样的破坏意味着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重大损失,最起码的是,通过头盖骨还原曹操相貌的希望已经彻底破灭,一代枭雄曹操只能给我们留下个“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的文字形象了!
  遗体脸骨惨遭砍去 一代枭雄真容永远成谜
  “魏武王”字样都被砸断 “盗墓之王”疑遭“民愤”毁尸
  据广州日报昨天报道,前天发掘的曹操高陵,1号墓空空如也。除一把在墓道通往墓室的地方出土的铁剑外,再没有其他文物出土。1号墓与2号墓间有一个深达30米的盗洞,有人怀疑盗墓贼从2号墓进入1号墓,把里头的物件一扫而空。但考古队已在2号墓西侧初步探明有一个陪葬墓群,估计无人陪葬。2号墓中出土了一个头盖骨,但只有头顶和后脑勺,脸部被砍去。这具头盖骨被考古人员认为是曹操的,但因形状不全,已难以通过现代技术还原曹操容貌。
  墓室内未见装放遗体的棺椁,但正室地表土层有若干布局规则的重压点,考古专家们认为上面曾摆放过沉重的石质棺椁,棺椁已经被盗墓贼砸碎,墓内可见若干碎片。考古队在2号墓的土层中发现了一块方形石砖,刻有兵卒车马的图案,专家认定是画像石。然而,石上有密集有规则的划痕,遭人为破坏的迹象明显。此前,考古队就曾发现了几块画像碎石,都被砸得七零八碎。
  考古队代表向记者介绍,从古至今,墓内共有7个盗洞,可见曾进过墓室的盗墓团伙起码有7个。
  其实满室狼藉,甚至破坏遗体的行径,不太符合盗墓贼“谋财”的目的,对此专家们认为,可能盗墓贼进入墓中发现无金银财宝可盗,于是砸墓内物件泄愤;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宋朝以后曹操的形象被越描越差,特别是“民愤”极大,不排除有人在得知此乃曹操墓后入内毁尸出气。后一种说法有一个证据是:墓穴里的石块上,凡有“魏武王”字样几乎都被砸断。
  曹操阴宅4室2厅
  瑶琴并非“诸葛专利”
  曹操高陵2号墓被认定为埋葬曹操本人的墓地。形制是2个主室配4个侧室,室高6.4~6.5米,这是东汉时期王侯级别大人物丧葬的“法定规格”。根据对墓内器具和遗迹的研究,曹操公元220年入土为安时,“2厅”主要配备了曹操生前出行所用的车马仪仗,“4室”则主要放置曹操生前所用的生活物件。   墓内出土的所有陶器均为素陶,未见彩陶。价值最大的是含在曹操嘴里的翡翠珠,椭圆形,2厘米长,质地温润,估价上千万元。此外有多颗规格相同的玉珠,很可能用于装饰曹操所戴之“冠”。某个侧室像从无粉刷过,可能曹操的丧事办得比较仓促,未装修完毕就入土了。专家们认为,这印证了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的史料。除了一些武器石牌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张已腐朽不堪的案台、一把古琴和一块砚台,体现曹操也有“羽扇纶巾瑶琴”的“文治”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0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TuAh 于 18-6-2010 11:09 PM 编辑

曹操高陵:发掘出玉珠铁剑陶器石牌等珍贵文物


 6月12日,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直播发掘现场,继2号墓被发现后,曹操墓的1、2号墓又发掘出铁剑等新的珍贵文物。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格虎大戟石牌的发现,是确定墓主为曹操的有力证据(东方今报特派记者 张晓冬 邱琦 刘栋杰 摄)

12日上午,正在进行的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古发掘现场:又一断定墓主人为曹操的“铁证”——“魏武王常所用”刻铭石牌出土。至此,曹操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刻铭石牌达到了9块。
  当日上午9点半左右,刚刚出土的一块铭刻着“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石牌,通过电视镜头展示在公众面前。这是曹操墓首次出现带“盾”字的石牌,表明墓主人生前曾经使用过此种兵器。
  遗憾的是,石牌残缺了三分之一。古人员根据此前的发掘经验推测,残缺部分应该刻有“魏武王”字样,并希望在今后的发掘工作中能够出土。
  在此前的考古发掘中,曹操墓中共出土刻铭石牌约60件,有长方形、圭形等,上面的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8块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短矛”等字样,十分珍贵,被专家认为是证明墓主为魏武王曹操的最为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
  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说,发现石牌的地点位于曹操墓前室、一块被扰动的石质地板残块下面。此前该墓中出土的曹操头盖骨,以及8块“魏武王常所用”刻铭石牌,均在此出土。
  让专家们感到奇怪的是,这些出土石牌凡带有“魏武王”字样的,均被打断;专家推测为石椁的精美画像石,也均被打成碎片,以至于考古人员从墓中出土了上万片画像石残片;曹操的遗体被人从墓葬后室拖到了前室,甚至连脸部都被残忍地砍去。
  根据这些非正常现象,专家推测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曹操墓曾遭人为破坏,也许就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有“仇家”报复性地刻意毁墓。
  当日上午,考古人员还继续清理了墓室内被盗墓扰动的石质地板残块,出土了铁质铠甲片、陶器、漆器、玉珠等遗物。同时,考古人员选择了墓道两边的磬形坑和长方形坑各1个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长方形坑中发现有分布规律的铁钉,可能是建墓时遗留的建筑设施遗迹。
  此外,备受关注的曹操高陵1号陪葬墓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但令人失望的是,由于被盗严重,除一把锈蚀严重的铁剑外,陪葬墓内没有其他文物出土。
  潘伟斌介绍说,1号墓与曹操墓相距30多米,坐东朝西,和曹操墓方向一致,形状呈刀字形,墓道呈斜坡状,陡峭狭窄,墓道两旁分布有方形坑。
  他说,从布局上看,陪葬墓与曹操墓应属同时规划,陵园的中轴线在两墓之间,两个墓的墓道还分别对着一个陵门。但1号陪葬墓规模远小于曹操墓,规格也不高,仅是一个坚穴土坑墓,墓室上部没有砖石券顶,墓底也没有砖石铺地,与当时的墓葬特征不太相符。
  潘伟斌介绍,1号陪葬墓共清理出7个盗洞,其中一个盗洞通往曹操墓,被盗、破坏十分严重,仅在墓道通往墓室的地方出土了一把铁剑。
  陪葬墓几乎是一座空墓,这让本来迷雾重重的墓主人身份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猜测。没有文献记载,又没有得力的实物证据出土,专家们感到十分迷惑不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在专程考察1号陪葬墓的发掘情况后说,期待出土更新的资料,或者其他地方能发现同期可作对比的资料,但他也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陪葬墓的发掘情况丝毫不影响曹操墓的定性”。



墓室内的铁钉,除用来挂兵器外,还用来挂帷帐。按照礼制,帷帐和壁画是帝王将相陵墓里的专享物。(东方今报特派记者 张晓冬 邱琦 刘栋杰 摄)


据称用于穿衣别扣子的玉器(东方今报特派记者 张晓冬 邱琦 刘栋杰 摄)
    曹操高陵二号墓发现玉珠 疑为曹操生前冠戴饰物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16分报道,今天(12日)上午对河南安阳曹操墓的发掘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中国之声连线正在现场的中央台记者胡晓辉。
    主持人:上午对于墓穴的发掘工作有哪些最新的进展?
记者:大概在不到半个小时之前,在二号墓发现了一些颗粒状的玉珠,他们大小都相仿,中间有穿孔,有可能是曹操生前冠上戴的饰物。因为他们散落在地上,据考古队员说,有可能是盗墓贼在离开墓穴时掉落在地上的。另外考古队员在墓穴的侧室发现了有画像的砖,但是有一些已经遭到了破坏。
    主持人:曹操高陵的开发对于当地的旅游包括老百姓的生活有哪些预期的影响呢?     
记者:此前有人提出曹操墓将给当地带来四个多亿的旅游收入,这是由专家通过游客构成和去年安阳市旅游业的一些基数算出来的数据。在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公开以后,安阳市一些负责同志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安阳将把曹操高陵建成一个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和文物保护基地。此外安阳市还将开展征地和修路,解决公众参观接待的问题。
    记者在现场已经看到了当地村民做起与曹操或者三国有关的生意,有的在现场开始卖曹操的诗集。所以我们能够感觉到当地的村民相信随着曹操墓的开挖他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曹操墓内出土的铠甲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0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墓发掘出翡翠珠: 为下葬时口含价值千万





2号曹操墓发掘出的翡翠珠






曹操墓出土宝剑

  昨日本报记者获得独家信息:曹操高陵1号墓共100平方米,铁制佩剑发掘自墓道边,保存完整,甚为罕见;2 号曹操墓发掘出的翡翠珠,为曹操下葬时嘴含,为稀世珍宝,有专家估价上千万元。
  目前,当地派出所已经从盗墓贼手中缴获两块曹操墓画像石,石棺床已经有了破案线索。
  千年宝剑
  本报记者曾于2009年底和2010年初两次进入曹操墓,发现墓室有前后室和四个侧室,相当于现在的“四室两厅”,墙砖呈深蓝色,并铺有正方形的地砖。此墓曾被盗墓贼多次光顾,墓门被砸烂,墓顶有两个盗洞。尽管如此,考古人员还是发掘出近300件器物,以及被当作曹操墓最重要证据的刻铭石牌。
  那么,与之紧邻的1号陪葬墓有没有发掘出什么文物呢?该考古队员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已经从1号墓里挖出一把宝剑,为墓主人佩带的细长铁剑,剑身长50多公分,并有剑鞘,虽铁锈斑斑,但整体上保存完整,甚为鲜见。“当时从土里挖出来之后,为了安全起见,剑上的土没有清理,立即就用石膏包裹固定好了,如今保存在安丰乡敬老院内。”
  稀世宝珠
  知情者告诉本报记者,价值最大的要数那颗从上层泥土里发掘的翡翠珠,椭圆状,2厘米长,质地温润,在灯光的照射下惊艳无双。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专程前来考察,发现此翡翠珠世上绝无第二个,“只在唐代以后的记载里见过,从未见过实物”。
  1号墓有5个盗洞
  一位全程参与曹操墓发掘的考古队员向本报记者透露,曹操高陵1号墓的挖掘进入收尾阶段,一号墓已经“掀顶”裸露出地表,形状像把“菜刀”,包括墓道、墙壁在内共占地100平方米。相对于2号曹操墓“实用面积”100余平方米而言,1号墓面积小了不少。1号墓非砖石墓,而是土坑墓,既无地板,墙壁也全为夯土,墓门在保留完整的南墙上,西墙已毁掉。墙壁上都涂有一层石灰。
  2号曹操墓被盗墓贼多次光顾,墓顶有两个盗洞,最大的盗洞可追溯至东西晋时期,墓室的前室的北耳室亦有一个盗洞。根据现场勘察,盗墓贼打通了这个耳室,一直向北打了35米,打到1号墓墓室的南墙上,继续又打了1米多,没有打通,就顺着墓道出去了。目前,已在1号墓发现了5个明显的盗洞。
  宝剑发掘自墓道,甚为罕见
  上述考古队员告诉本报记者,从1号墓发掘出的那一把宝剑并非是在墓室内发掘出的,而是在紧挨着墓室南墙的墓道边被发现。
  “这把剑在安阳考古发掘史上甚为罕见。”上述考古队员说,从未发掘出像1号墓这样完整的铁剑。“2号墓里发现了两把剑,但已经残缺不全,仅剩下几个几厘米长的残片。”上述考古队员说。
  曹操嘴含翡翠珠,价值上千万元
  此前有媒体援引盗墓市场行话说,曹操墓是“废坑”。“虽曹操墓被多次盗掘,但从中仍然挖出近300件完整的器物。”上述知情者告诉本报记者,价值最大的要数那颗从上层泥土里发掘的翡翠珠,椭圆状,2厘米长,质地温润,在灯光的照射下惊艳无双,有专家估价上千万元。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专程前来考察,发现此翡翠珠世上绝无第二个,“只在唐代以后的记载里见过,从未见过实物”。
  “这个翡翠珠是含在曹操嘴里的翡翠珠。”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还从2号墓墙壁的长钉上看见了帐幔丝线缠绕的痕迹。
  为什么说是曹操下葬时含在嘴里的珠子呢?知情者进一步解释说,其他所有从曹操墓出土的珠子都带有穿孔,只有这个翡翠珠没有任何穿孔,由此专家推断其他珠子为配饰物上所用,翡翠珠为曹操下葬时口含。
  另据知情者透露,安丰乡派出所目前已经从盗墓贼手中缴获两块曹操墓画像石,石棺床已经有了破案线索。之前缴获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石铭牌曾被盗墓贼以25元的价格卖掉。
  曹操大印就埋在墓道两侧?
  一位全程参与曹操高陵2号墓发掘的考古队员告诉本报记者,2号墓1号墓墓道两侧都有形似倒“L”的磬形坑和方型坑,从中已经发掘出若干钉子。“肯定是钉木箱的钉子,木箱虽然已经腐烂,但可以看出木箱的形状。”
  墓道外为何还有墓坑?上述考古队员说,为墓主死后所葬。“传曹操的大印就在墓道外的墓坑里埋着,为曹操下葬后曹丕所埋。已经发掘出的曹操生前所使用的一枚印章。该印章保存完整,无字有图案,为在信封密封处加盖的章,以作保密之用。”
  据知情者透露,曹操高陵发掘出的文物,都保存在安丰乡敬老院的陈列柜内,包括那把完整的佩剑。今日上午,将把这些陈列柜全部押运至曹操高陵工地简易房的会议室内,供央视直播组提前拍摄。
  如今要想打开陈列柜,需要两把钥匙开启。“一把考古队拿着。一把安阳县文物局(隶属安阳县文化旅游局,副科级单位)的工作人员拿着。”知情者说。
  另外,目前考古队员正在加紧勘测曹操陵园范围,已发现陵园高墙。
  新闻链接
  国家文物局重申禁止主动挖掘帝王陵寝

  9 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会上表示了对帝王陵墓发掘冲动的担忧,重申国家文物局对于主动挖掘帝王陵墓的坚决否定态度,并强调考古界要去除浮躁,千万不要为可能愈演愈烈的帝王陵墓经济学推波助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7-2010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人堂 于 26-7-2010 02:24 PM 编辑

这个星期六有最后一集《解析曹操墓》将让你一起见证历史性的一刻!(在channelU下午12:00 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8-2025 05:43 AM , Processed in 0.12383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