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50|回复: 20

9867888952.亦恕與珂雪.蔡智恆.紅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0-2004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亦恕與珂雪

一位學畫的女孩『珂雪』與一位學理工的男孩『亦舒』,當藝術與科學相遇,不同的理念背景,對於愛情的期待與表現截然不同,就因為不同,所以他們的愛情可以非常豐富。

  亦恕,一個學科學的理工男,聰明、獨特的幽默能力,凡事有原則,思考喜歡講邏輯,就連愛情也是。在工作的同時也嘗試寫作。他,很像蔡智恆。

  珂雪,一個學藝術的美麗女孩,聰穎、感覺細膩,當面對無法解釋的事情,她會畫給你看,自然散發的柔柔情愫。她,就像你我都認識一位鄰家女孩。

  亦恕在思考小說創作的同時,用原子筆隨手畫出的一幅圖畫,『一個箭靶與一支正射出的一隻箭,再加上幾條虛線』,而珂雪竟可以聽到他想要表達的,『噓噓』箭的聲音,他們認識了。哈,痞式幽默。

  透過創作他們了解對方的故事,走進彼此的世界,也在對方的創作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從相互的創作,看見對方的生活,也看見對方在心中的地位,而彼此故事的結局也會相同嗎?等你來找到答案。

  兩個愛情故事,一個看在你的眼裡,一個發生亦恕與珂雪的筆中,有生活、有愛情、有友情,更貼近蔡智恆的真故事。

  讓蔡智恆帶著你,將小說邁入更寬廣的領域。

  一個學藝術的女孩 與 一個學科學的男孩 ~ 用一隻畫筆,順著你的心畫下愛情的符號,讓你我可以走出絢麗的愛情迷宮。


[ Last edited by NetLover on 12-3-2005 at 02:50 AM ]

[ 本帖最后由 NetLover 于 15-7-2005 08:4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4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趁假期终于把搁置了好几个月的《亦舒与珂雪》看完了。发现书虫里没有比较正式的《亦》一书的帖子,所以还是自己开了。

看了一些读者的读后感,是说痞子蔡创作路上已经遇见瓶颈,或者是没什么突破。

见仁见智吧。


我还是很喜欢《亦舒与珂雪》,就像痞子蔡过去的作品一样。

我阅读痞子蔡的作品动机很单纯,就是享受文句中带来的乐趣。就是那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又会恍然大悟”的文句。所以读着读着,总是被逗得捧腹大笑。而同时间内,我还是会被故事所感动。

我对痞子蔡没有特别要求,因为他不是专业作家,他毕竟还是工程系出身的。虽然说一部好的小说,内容、结构、表达和文句等都要好,而痞子蔡这部作品显然还不能在内容上占上风,因为故事的结局好像有些仓促。

但是,我还是享受阅读的过程。书里带给我的省思与感动,远胜于故事的新意。

就像对于痞子蔡而言,他渴望的不是什么名利双收,而是他说的“找到曾经走失的自己”吧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4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改变中的改变……

看完《亦恕与珂雪》好像一十几个月前的事了,看了两次,
喜欢亦恕和珂雪的默契,喜欢那对海洋和爱情的描述,喜欢那最后的画;
同时也遗憾礼嫣的爱。
或许在爱情的世界里,感觉胜过一切。

在看《亦恕与珂雪》时,依然有着痞子的风格,但又觉得跟之前的作品不一样,
可能是因为故事中的环境已从校园到社会这大染缸,
可能像作者自己所说的他自己的心境也在改变,
可能就只是个感觉。

工作生活中的平淡,总需要像珂雪和殷乐的调剂……

痞子蔡,继续期待你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肥婆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1-1-2005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错吧。

第一次我是在网上看的,不好看。
第二次我决定买一本书来看,一书在手,可能好看一点。
是真的好看多了。
正当你在笑他的幽默之时,你也悟出了人生的一些道理。
或者说,一些满足的快乐,一些感动的幸福。
我不怎么喜欢蔡智恒,只是比较欣赏《槲寄生》。
然而,这一本书,也不太差。
还蛮值得一看的。
或许跑着平常心去看,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5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和阅读都是艺术,艺术和科学的其中一个分别是,艺术没有数值。。。
大概没什么人会说“这本书的精彩指数是7。89”,“这幅画的意境指数有9。35这么高。。。”之类的话吧!
欣赏艺术都是要靠感觉的,感觉对了,这个艺术作品就是好的,感觉不对,什么都是假的。。。
比起之前的作品,这本书到底好不好看,见仁见智,但它给我的感觉还不错,起码我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了新的体验和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5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3-2005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读这本书始终觉得作者为何一直啰啰嗦嗦地把故事给拖得长长却还没进入主题。。。
可是当我读完之后才发现原来主题早已进入,只是自己没发现到而已。。。
而且原来作者并没啰啰嗦嗦,而是以一个平淡的方式把我们给带入故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何金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4-3-2005 03: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4-2005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未去买
因为找不到。。。。。。
不想上网看
所以等我有机会买来看再和大家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5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了 ,

但还没看 ...

很期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05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络上看的
他的文笔蛮幽默
可是我觉这本书里讲艺术多过科学
呵呵
迟些想去买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05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無言以對

很喜歡蔡智恆。但卻不喜歡這故事。。。

很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5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茶 于 26-10-2004 04:20 PM  说 :
趁假期终于把搁置了好几个月的《亦舒与珂雪》看完了。发现书虫里没有比较正式的《亦》一书的帖子,所以还是自己开了。

看了一些读者的读后感,是说痞子蔡创作路上已经遇见瓶颈,或者是没什么突破。

见仁见智 ...


這本我喜歡呀!
我反而覺得這本比<夜玫瑰>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6-2005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子还可取吧,内容就比较缺乏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7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7-6-2005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与科学
很不错的书名,很特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05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我看完了...
我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2005 06: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觉得很有味道,像香浓的咖啡。。。
但是接下来的作品,看下去就像愈来愈苦的咖啡,有些像加了太多水的咖啡。。
但是因为还是喜欢喝咖啡的原故,最近又看了《亦恕与珂雪》,
看完觉得已经不是从前那杯咖啡了,这杯咖啡要好喝得多。。
想知道什么缘故,可惜泡咖啡的不是我,我只能品尝出他的一种不同..
希望下一杯咖啡一样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005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小西很可爱, 说话的方式很有趣!
最喜欢她说话的方式了。



这本书每一个chapter都有一幅画, 你们最喜欢哪一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05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亦恕与珂雪〉蛮好看的,我看过两遍了,还是觉得不错看。
但还是最喜欢他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赞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05 08: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評《亦恕與珂雪》 -轉載-

評《亦恕與珂雪》http://www.kleiber.idv.tw/prose/arts_and_science.htm

        文壇祭酒余光中在《讀者,學者,作者──親近詩的幾種方式》中,區分讀者、學者、作者的視角與關心之處。在我看來,余光中的分類法不限於詩,完全可套用至小說;而在網路時代中,小說作者至少還可以分成網路寫手或非網路寫手。不過,我也只是余光中分類法中的讀者,而且可能算是不夠用功的讀者,故請嚴肅型的讀者寬厚地對待我以下的評論:

        非網路寫手,尤其是學院派作者,寫作小說不只是想說一個好聽的故事,更有傳達理念、表現技巧、或示範教學之目的。他們寫作,可能著重於展現各種小說技法,從魔幻寫實到意識流只是一章之隔;一本後設小說完成之後,馬上構思另一部傳統愛情故事。非常擔心評論者針砭他們敘事觀點單調,或多年以來基本元素一成不變。

        網路作家則不同。他們出道往往出於意外,寫作每每起因於單純創作的慾念。多半各有本業,不靠此為生,愛寫什麼就寫什麼。鮮少受過正統寫作訓練(雖然都寫過中學的八股文),也沒有開創文學寫作技巧的宏圖野心,所以總是採取讓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說故事。

        雖然,jht已經不能算純種的網路作家了,他的作品自1999年之後從虛擬世界蔓延氾濫到真實世界,享譽兩岸,謗亦隨之,縱使再不在乎網路論壇上各式各樣的意見,對於真心讀者的期待,總是不願輕易辜負,是故,或許他也承受了類似學院派作者的壓力。不過,在我看來,jht還是保有網路作家的印記。

        之前評論《夜玫瑰》時,我就分析過jht長篇小說的共通點,在《亦恕與珂雪》中,類似的筆法依舊在向讀者招手:依然是對話體,加上第一人稱敘事,不管敘事的「大男生」(jht小說中的男主角似乎總是在20到30歲間,不知道隨著jht自己年歲漸長,主角是否也會長大?)以前是否沈默寡言,或是否認為自己剛毅木訥,他一定能咳唾成珠、出口便是新成語―這是當然,如果jht的主角都不說話,那就像是去欣賞歌劇首席女高音所主演的默劇一樣!

        「大東」是(男)主角的好友兼房東,繼《第一次親密接觸》「阿泰」之後又一以暱稱行世的男配角。不過,主角和大東的關係,比較平衡。大東不是《第一次親密接觸》和《槲寄生》中強勢、更出眾、扮演軍師的好友,也不是《夜玫瑰》中不重要的小角色。大東的愛人「小西」,截斷式語法令人想起《槲寄生》的孫櫻,但獨特的深奧內容,成功地創造出新的人物類型。不過,最成功的人物塑造,歸於咖啡店老闆一角,冷面笑匠的苔痕幾乎遮掩住熱愛藝術的原形。

        又是兩位女主角。看到一半時,我有點擔心劇情會往《槲寄生》的模式發展。一方面,擔心催我落淚,另一方面,更擔心作者陷入窠臼。這種擔心或許是多餘的,因為書名已經暗示了這是亦恕與珂雪的故事了。這樣來看,這個書名有太「露」之弊,但也有預防讀者太早開始落淚的功用。當jht安排兩位女主角見面時,我原本期待一場好戲,但兩姝之間似乎沒有激起什麼火花,使這次jht小說史上歷史性的女主角相會顯得有點戲劇張力不足―〈愛情在哪裡〉本來是書中無論文字或劇情設定最精彩的一章,但該章後段的會面場景「沒力」,削弱了銜接到〈悲傷〉時的高潮力量。或者會有嚴肅的讀者稱讚這種暴風雨前寧靜的鋪陳方式,或是認為兩女先有彼此認識,使得男主角與禮嫣在咖啡店前分別,看在學藝術女孩的眼中,會更加五味雜陳(若兩女不認識,則只有誤會;認識,則可能又交織了成全與嫉妒的錐心)。不過,我是認為,要不就是給兩女會面場景多一些火花,要不就是讓她們維持平行線,讓每每扮演關鍵作用的咖啡店老闆來主導劇情。嘿,我知道一定很多人不贊成!

        jht的結構一向精采,《槲寄生》用煙上的詩句貫穿全書,《夜玫瑰》用各式土風舞與學姐的回憶分隔章節,劇中劇的手法也屢見不鮮。在本書中,jht更進一步,不用金庸或莎士比亞,而用書中男主角(雖然jht小說中,男主角的正式名字從來就不重要,出現不會超過三次,但本書完全不取名字,造成書評者不少困擾:P)進行中的小說,作為推進戲劇的主要元素。《亦恕與珂雪》中的男女主角生活,給男主角靈感撰寫他的處女小說《《亦恕與珂雪》》;而《《亦恕與珂雪》》中的劇情走向,卻反過來影響《亦恕與珂雪》中「學『藝術』的人」與「學『科學』的人」之命運;好比中國名山中古寺頂上高懸的凸面鏡,造成「寺裹山,山裹寺」的奇妙效果。這樣的結構,並不違反常情,也不後現代,卻很聰明,我想這正是jht向主流技法靠近,卻仍保留自己個人特色的明證。

        此外,各章以「珂雪」的「畫作」為題,更深一層說,就是以「感覺」為題;不由得讓我聯想到19世紀俄國作曲家Mussorgsky的鋼琴名作《展覽會之畫》。如果本書男主角對古典音樂一竅不通,反映了jht個人的興趣,我就不意外他沒有引用這闕經典。同樣地,也不會意外為何雖然jht盡力描繪曹禮嫣的音樂才能,成就僅為一般;所能引人注意者,僅為一派蔡式風格的歌詞而已。反之,jht對繪畫(與雕刻)細節的描述,就像之前幾部著作中描繪舞蹈一樣,令人讚嘆。或許,jht是對圖像感受能力遠高於聲音感受能力的人。不過,不知道這是他專攻水利工程的原因,還是結果…

        這部作品還有不少優點。或許是《夜玫瑰》中長篇大論的科普段落招致兩面評價,或許是天佑台灣最近沒發生重大水利工程維安事件,jht非常節制他的科學專業,每次都只用三、四行的科學知識說清楚他的比喻。不過,顯然他很難壓抑潛藏在血液中的辯論素/術,藉由一直吃癟或吃「虧」的同事小梁與李小姐(她的名字,玉珊,只出現一次。但比起小梁還是略勝一籌)等人的配合,諷刺了許多常見的似是而非推論;例如:162頁「小梁自誇很懂得玩」、209頁「經過咖啡店應該喝咖啡」等等,而最經典的是239頁美麗與膚淺之間的辯證。而和結構一樣一如既往精彩的部分是伏筆與收線,在233頁,髮型設計師的比喻,全書核心的珂雪繪畫理論,男主角的寫作困境,書中人的命運,匯聚一堂,而且渾然天成,真是巨擘手筆!

        再回到結局處理方式。天下痴心人都會為小說主角的癡情而感動,對於一個人同時對兩個人的真摯癡情,除了感動,還有深沈的同情與焦慮。這是《槲寄生》一直最感動我心的原因。《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中,女主角是被疾病帶走,然而,感嘆造化弄人的戲劇張力就略微不及《槲寄生》了。本書中,「亦恕」與曹禮嫣彼此表白,必然使讀者焦躁不安,因為讀者們必然覺得jht的男主角應該要選比較空靈的珂雪,比較需要呵護的珂雪。不過,解決衝突的竟然是曹爸爸這種「機器神(deus ex machina)」,似乎有點太「八點檔」了!當然,我也無力提出更好的對案,只希望jht能再多絞一點腦汁,給讀者更出人意表的劇情,只要不要很「彩虹頻道」就好…

        最後,只提出一個我用放大鏡找到的缺點:就是全書運用太多「我的個性是…」這種句法。這很明顯是jht刻意為之,以塑造男主角的特質;但讀多了,實在令人疲倦,甚至生厭,至為可惜。不過,對於一本令人著迷的書,我是吹毛求疵了!
               

張永健的烘焙機。拙文歡迎引用、轉寄,但請註明作者、網址 ,並知會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10:00 AM , Processed in 0.07836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