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242|回复: 76
|
属于老槟城的一本珍藏相册 (19/04/10更新)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stephenic 于 19-4-2010 12:45 AM 编辑
美好的事物也许真的只是一瞬间,只有图片才能够把握。回忆应该是一本相
册,即使我们年老,打开相册的时候,每一张图片的瞬间也总是能让我
们回味良久。记忆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片断串成。
------------------------------------------------------------------------
郑和航海图中的槟榔屿
郑和航海图中的槟榔屿,其译名源自巫文Pulau Pinang。航海图收录于1621年明朝茅元仪之<武备志>卷240,为郑和航队舟师之集体协作,绘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5年(1430)间,可见中国人早于15世纪20年代即已知悉槟榔屿之名称及其地理位置。它原属吉打王朝,在被英国人占领之前已有居民。
![](http://zoompg.com.my/attachments/month_0811/20081117_51d7f8dc16bda2f1cc7aAqtiCDdL5jyg.jpg)
------------------------------------------------------------------------
目录:
1# 郑和航海图中的槟榔屿
2# 20世纪初年槟城华人的生活方式
3# 旧关仔角最早开辟
4# 1801年槟岛及威省地图
5# 二战洗礼,办公楼变停车场
6# 康华丽堡最古老-槟历史发源点
7# 1933年峇都蘭樟福建公墓清明节扫墓情景
8# 1786年槟榔屿老建筑屋
9# 1854年槟城最早期的贫民医院
10# 莱特在1786年8月占领后的槟岛
11# 1960年本頭公巷寶福社大伯公花車大遊行
12# 30年代檳城街上小販
13# Eastern & Oriental Hotel
14# 海峽殖民地時期的土生華人
15# Pulau Jerejak 木寇山百年變化
16# 檳城與北海渡輪碼頭
17# 海峽殖民地時期街頭小販
18#-22# 百年古剎--鶴山極樂寺
23# 萊特街頭舊關仔角鐘樓
24# 澳洲大兵60-70年代鏡頭下的老檳城
28# 康华丽堡最古老-槟历史发源点
29# 1932年的槟城
31# 百年來檳城的宗教建築與慶典
32# 孙中山先生与槟榔屿之革命伴侣陈粹芬
41# 国耻:马来亚槟城百年汉奸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关仔角最早开辟
文:陈耀威
虽说在东印度公司占据槟榔屿之前,岛上已有人居住。不过以开辟这地方的“正史”来看,旧关仔角应算是槟榔屿最早“开天辟地”的地方了。
旧关仔角,英文叫The Esplande。Esplande的原意,根据字典是要塞四周的空地,游逛的广场(常指位于海滨者)。
其实最初这地方英文也不叫The Esplande,而是Penagger,当时充满Penage Laut铁木。据Book Worm的槟榔屿开辟史(顾因明、王旦华编译),早在莱特上校之手下,格雷少校于1786年7月17日率先领水兵登陆于Penagger开始,就辟丛林,斫榛莽。之后近一个月内,莱特令水兵,并招马来人、华人伐木锯树,烧荒廓地,在以里蒙树(Nibong)建炮台的同时,海滨的空地已辟成。于是正式在8月11日于现Esplande升旗,一时民众欢呼,鸣炮齐响,莱特宣读告谕,奉总督及阵加拉议院之训令,占据此岛。那天刚好是威尔斯太子生日前夕,故将槟榔屿名命为威尔斯太子岛。就这样槟榔屿开启了历史新的一页。
可以这么说,现旧关仔角大草场见天日至今已至少有217年了。当时升旗典礼是甚么样的一个场景?图一为Capt.Elisha Trapaud,莱特的助手所画的铜版画,可供我们“观礼”。
地图上出现英文名Esplande是迟在19世纪80年代。槟城华人称为关仔角,后来20世纪中有3个北岸的Gurney Drive类似的长堤海岸,人们就套之以新关仔角,将现有的冠以旧关仔角以区别之。
闽南语关仔,指的是政府机构(邝国祥语)。如大人关、政务司关、海关等等,而“
关仔角“,正显示殖民地时代政府机关所处之尖角地。
旧关仔角原是英殖民地的行政区,殖民政府的城市规划,往往围绕大草场(广场),以政府机关、法院、警察局等。草场作为集会、阅兵、庆典等容纳民众的露天场所,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加坡的康乐亭有类似旧关仔角的布局。
19世纪初的旧关仔大草场以军事用途为重,那里曾是一排排的兵营驻札地。19世纪末以来,尤其是Town Hall(1880),City Hall(1903),槟城板球俱乐部,时钟楼等公共建筑陆续建立之后,市民场所的围合感逐渐形成,加上长堤设施的改善,这碧茵蓝天,绿海长堤的地方遂成为市民休 运动的好去处。战瓣的关仔角,每当元宵节,更是娘惹抛柑求好 的最热闹的地方。
曾几何时,槟城休闲和娱乐场所增多了,新关仔角取代为游客到访和夜游的热点。80年代起,旧关仔角逐渐失宠,尤其是长堤小贩换成以马来摊为主后,再也热闹不起来。
如果在堤边吹海风叫点东西吃,更得提防乌鸦忽然飞到桌上抢食!
图上明信片约摄於1905-1910年。City Hall刚建峻不久,背景是远处的升旗山,大草场有亭子,为Vermont纪念亭,其左为槟城板球俱乐部。图中的长堤和人行道一样高,上面架立铁栏杆。
上左图是约60年代的明信片,长堤取消铁栏杆,护堤修改成可供人坐的石栏。
上右图摄於2002年,长堤景色大致一样,大草场树木长高遮著部份市政厅,背景後也冒出大咯巷的高楼,环境显得主次不明。
上左与右图下为近一点角度的对照,可见种植者并不很了解市议会大厅与草场的视觉关系,而现长堤护栏所使用的现代磁砖不只与环境不协调 ,也不易维护保养。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洗礼,办公楼变停车场
文:陈耀威
对于战后出生的槟城人,很难想像乔治市东北尖角的沧桑变化有多大。也难想像这角地曾有一座规模恢廓,占地极广的政府办公楼;海乾路(Weld Quay)头段转角地其实非像今日般空洞无奇。
图上明信片,约摄于1905-1910年。是站在King Edward Place往莱特街看。
King Edward Place华人没特定名称,可叫时钟楼。战后叫PPC。左边可见到战前槟城重要的地标-殖民地政府办公楼,右面是谢增煜捐建的时钟楼,它位于King Edward Place、土库街、莱特街和炮台路(Fort Road)的十字路口。
图中的政府办公楼是正身立面,正面的左右和中央各凸出古典山墙顶(Pediment)的门廊(porticoes in Antis),主入口设在中央。
庄严的办公楼面临当年相当宽阔的King Edward Place。这三角型前埕有广场的意味。
图上照片摄于2002年,自从政府办公楼在二战日军南侵被炸毁后,原有地段被当成停车场至今,整个地点就完全改观。以往的King Edward Place广场只被当成过道的马路,中央筑起隔段。街的两旁后来筑人行道和种树。新植的树木现已蔚然成荫,不过树完也档著端景的时钟楼了;在此,可以看到在战后的城市的都市计划下,这地方是被遗弃,以往公务员、市民进出繁盛一时的空间变成槟城人极陌生的环境。
图上明信片是政府办公楼从King Edward Place转到海乾路的部份。即左翼的一段。明信片摄取的时间大约是1990年初,往下还有1/3节邮政局还未建。
建筑物的海乾 路视野开阔,才填海新建甫7年左右,尚属新路。堤岸外小船停泊,因为路头就是政府码头(现瑞典咸码头)(最右角)。
图上从较远的海上看海乾路头段,也是乔治市的尖角,时间大约是1910年代。
图中一边是白色宏伟的政府公办楼,可同时看到正面和右翼。靠右玲珑独特的钟楼当时亦是漆白色,与政府办公楼相映辉。
与前一张明信片比较,可发现原有堤岸已往海面推前,新填地盖了数栋的大货仓。
图上照片是摄于海乾路(Weld Quay)接近图3的角度,如今这里只是停车场棚,人行道及行道树,无都市景致可言。
图上是政府办公右翼全景的明信片,约1910年代,这一端当时是邮政总局部份。它的转角是圆拱 处理,与现州回教局类似,唯右翼的门廊是三角形山墙顶,而前者是半圆形。
图上是现景,空旷的停车场背后冒出的是马来商会大楼。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ulau Jerejak 木寇山百年變化
Pulau Jerejak木寇山;地名源自當時住在島上的漁民,早年這座小島比起其他馬來西亞的島嶼,雖然不是很有名聲卻有很濃厚的歷史背景;Francis Light 1786年登陸檳榔嶼前最先登陸木寇山.後來這座362ha面積富有歷史背景的小島因為島上12/06/1969年建了扣押所後而成了大多數人們唯一印象的”魔鬼島”.
其實木寇山的歷史不止這些......先告訴大家最早的歷史背景:
英國海軍上將Arthur Wellesly 在1797年曾建議箂特Francis Light 在Fort Cornwallis外在島上另建海軍基地以保衛對岸新鎮Jamestown;即現在Bayan Lepas.但後來因為島上傳染病Malaria的因素而計劃停頓而沒有進一步發展.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FrancisLight.jpg)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glugor20hse201929.jpg)
新移民隔離中心
箂特登陸檳榔嶼後為了開發新殖民地,各地新移民潮開始移居到檳城島上.但是為了大量移民湧入和防範傳染病的傳播問題,1910年特別把木寇山列為新移民隔離中心.凡是要登陸檳榔嶼的新客一律先被安置到木寇山列為新移民隔離中心接受健康檢查,通過後才被允許登岸.後來在1930年代殖民地政府在島上東區又建了一所150張病床的肺結核/痳瘋檢驗醫院.直到1960年代搬遷到雪蘭峩州Sg. Buluh為止.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ScannedPhoto-8.jpg)
島上唯一為痳瘋病人設立的佛教寺院.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Jerejak1.jpg)
1950年代檳城洪福寺住持本道法師探望痳瘋病人.
木寇山勞改營
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在513種族流血暴動後; 12/06/1969年在島上建勞改營專門扣押涉及513事件的扣留犯.至到後期又改為專門扣押涉及毒販和私會黨的扣留所至到1993年8月份搬遷到柔佛Simpang Ranggam和Muar扣留營為止也成為了吸毒者的勞改營.
木寇山勞改營在1981年發生過唯一的一次內部扣留犯暴動的全國大新聞,扣留所內大約100名扣留犯因被延長扣留期而制造了那次的暴動,他們焚燒牢房,試圖逃離扣留所.但最終還是被控制和把逃出扣留所的囚犯捉回.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TheJerejakRehabilitationCentre.jpg)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ahs32.jpg)
1988年洪福寺法師在島上向扣留犯弘法
根據法令漁民不准在木寇山勞改營在島上的海域200米內作業主要是避免涉及接應扣留犯逃離的事發生.不過在1988年1月和5月份也曾經發生過在扣留所外工作的吸毒扣留犯集體逃亡事件.也加快了政府搬遷扣留所的決心.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jerejak2.jpg)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1752500-Pulau_Jerejak-Penang.jpg)
木寇山扣留營搬遷後,中央政府把島的主權交回給州政府.州政府一度想大事發展木寇山成為旅遊景點,甚至有人建議開賭場.但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直到了前幾年木寇山才正式開發成今天的"Jerejak Resort & Spa".
1920年代新移民隔離中心時期的木寇山照片.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MalayaPenangPulauJerejak1931.jpg)
![](http://i88.photobucket.com/albums/k172/sumana64/My%20File/MalayaPenangPulauJerejak1923.jpg)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5-3-2010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