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75|回复: 29

有没听过木舍利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3-2010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ckymah 于 23-8-2010 10:47 PM 编辑










木化石又称硅化木;化学式:SiO2.NH2O,属隐晶族,硬 度:5.5-6.5,比重:2.65-2.66,折射率:1.54—1.55。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树木经历地质变迁,最后埋藏在地层中,经历地下水的化学交 换、填充作用,从而这些化学物质结晶沉积在树木的木质部分,将树木的原始结构保留下来,于是就形成为木化石。  
古代的树木被包含二氧化硅的水所淹没,木头里的细胞被石英家族的石髓、蛋白石等所置换,所以虽然还保留着木头的外观,但实质上已经是百分之百的石头(石 英)了。西方的神秘学家们认为,原本腐烂的木头,在经过石英置换后,竟然变成不朽的宝石,因此,认为木化石具有永恒、长寿、永生的能量特性。  
通常木化石均有较多裂缝或缺口,还常常有些地方木头化石已被别的物质如玛瑙等填塞置换,这些都是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自然产物,而非人为填补的结果,亦不应视为瑕疵反而这正是其奇妙之处。  

灵性作用:  
1、木化石饰物是自然、古朴、纯真的很好的护身符;  
2、可以获取其长寿的能量,而能够延长寿命;  
3、打坐或静心时,可以感受其强大精纯的能量,全身百脉舒畅,犹如身处天堂,静心时容易吸收其能量并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4、打坐前凝视木化石,并给以自己适当的提示“要进入前世的记忆”,如果静心的好,有可能可以回溯到前世去。  
代表产地:  
美国、中国(其中美国亚利桑那州阿达马拉为世界第一大木化石群,新疆的奇台县将军戈壁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
木化石按加工方法可以分成三类.
第1类是木化石原石。就是没经过任何人工加工过的木化石。
市场上这种树化玉比较难找,因为只有形状特别好的树化玉才不拿去加工,而形状特别好的又很少见。
第2类是剥皮打磨抛光木化石。由于木化石本身是树的化石,树都有树皮的,这些树皮颜色发白枯燥很不好看,
只有把这一层表面树皮剥掉,再打磨抛光出来,才显示出木化玉的美。
第3类是喷砂加工木化石。当木化玉拿去打磨抛光时,由于加工工具的局限性,会完全改变了这个木化石的自然形状,
近几年来,人们想出了用金刚砂高气压喷射到树化玉表面,把表面的树皮、杂质喷掉,留下其中的玉化层。这样就使木化石保持原始的自然形状,又能表露出木化石 内部玉化的精美。不过,由于目前喷砂工艺的限制,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木化石要喷上水或蜡水,才能达到打磨抛光料的光洁度。
木化石按矿物学分类
作者对数千件标本鉴定结果及相关资料分析,木化石矿物种类以石英为主,其次玉髓,蛋白石十分稀少。
矿物学分类为:石英木化石、玉髓木化石、蛋白石木化石。
从木化石的残余结构分析,部分蛋白石木化石己转变为石英木化石,尚见脱水作用下的弯曲裂隙残留。中生代时期形成的蛋白石木化石,由于时间长远,应力作用、热力作用及陈化,现已转变成石英木化石,只有新生代的蛋白石木化石才.得到

木化石按颜色分类
1)、白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浅,细胞壁残留物极少,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判断。树种多以水杉,银杏等非产树脂性植物为主,后期浸染作用微弱。白色木化石较少见。
2)、灰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深,细胞壁残留物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树种多以水杉,银杏等非产树脂性植物为主,后期浸染作用较强。灰色木化石常见。
3)、黄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深,细胞壁残留物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 断。树种多以松,柏等产树脂性植物为主,黄色在木化石中分布均匀,里、外一致,与原始木质相关,黄色木化石常见。 另一种黄色木化石。由于Fe2O3的黄色矿物相的浸染作用,使木化石呈显黄色,这种黄色是不均一的,有浅深之分。
4)、褐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氧化铁质浸染并深入细胞,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各树种均有。

受Fe2O3的褐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褐色。在木化石中整体呈褐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  
5)、红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氧化铁质浸染并深入细胞,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各树种均有。
受Fe2O3的红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红色。在木化石中整体呈红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当木化石中充填、交代物为玉髓质时,常展现一种似玛瑙状的外貌。
6)、绿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CuC03质浸染并深入细胞,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各树种均有。
受CuC03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绿色。孔雀石呈薄膜状附着于木化石表面及裂隙中,在木化石中常成片分布,也呈斑块状、花斑状出现。
3、玛瑙状木化石
曾有报导一种“玛瑙木化石”,这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在成因上大相径庭。当结晶致密细腻的玉髓木化石被后期氧化铁质浸染,有时氧化铁质浸染依附于年轮展布,外貌酷似玛瑙,将这种具有玉石质地的木化石,可称为“玛瑙状木化石”。
最近笔者检测了一批“玛瑙状石英玉髓木化石”有红色、褐红色、浅褐黄色、乳白色、墨黑色、灰色,亦有几种颜色混合或有规律分布,由于硅化作用强烈,木质纤 维细胞结构残存极少,有的局部可见环状年轮、细胞的形貌,抛光后细腻光润,玉石感极强,多由石英、玉髓矿物组成,但形似玛瑙而非玛瑙。
玛瑙在矿物、岩石学中赋于特定的定义和形成机理,玛瑙是一种分泌体,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多呈圆形),自外向内生长结晶而成,结晶充填整个空腔。分泌体的典 型特征为同心层状条带的色环,系分泌作用过程中,SiO2凝胶在空穴中缓缓沉淀结晶而成,有的在中心空腔的壁上生长着石英晶簇。在木化石中或与围岩接触部 位,若存在一定的孔隙、空洞,也可形成局部的玛瑙结晶,但从整个树干而言,它不具备玛瑙形成的地质环境。
玛瑙多产于火山岩的气孔中;沉积岩中硅质岩的空穴处;热液石英脉的石英晶簇的壁端。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近五十万平方公里上,分布着二叠纪峨眉山 玄武岩,在一种气孔状玄武岩内,气孔中的充填物为各种颜色的玛瑙,雨花石大多数也属玛瑙,巴西盛产的紫晶晶簇洞中,在其壁端分布着条带状玛瑙。
4、特殊木化石
1)、扁平、扭曲木化石
木化石形成后所处的地质结构不同,展现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作者曾见于白垩纪地层中的松柏类石英木化石,在后期压应力作用下呈扁平状。在另一处四周为扭曲褶皱的侏罗纪地层,出露松柏类石英木化石,树干成“S”状。
2)、炭化石英木化石
作者见到一炭化石英木化石,树干高约二米,树干直径一米余,奇特之处在于树干三分之二以上硅化,形成坚硬的石英木化石,三分之一为炭化后形成可燃性炭。形成机理推测认为系树干在生长时受到雷电的霹雳击中燃烧炭化,后埋藏地下硅化而成。
3)、碧玉状木化石
碧玉状木化石系结晶细腻致密,经过铁质浸染后颜色成褐色调的石英木化石、玉髓木化石、蛋白石木化石,由于应力作用常压扃平状。
4)、藻附着木化石
木化石形成后长期浸泡在低温的碳酸钙液体中,滋生的藻类层纹石,附着生长于木化石上,形成藻层纹的包裹现象。
5)、水晶木化石
木化石形成后又遭受多次SiO2的作用,在木化石的有利地段、空间形成第二世代、第三世代的水.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3-2010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感觉和火山能量石有些相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10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感觉和火山能量石有些相像?
cyrus8888 发表于 7-3-2010 04:11 PM



    应该说火山石过时了的,那些所谓黑色的的火山石也不是真正的火山石来的,那有可能每粒火山石可以一模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0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木化石 (其实一样的东西,只是少了能量注射),便宜很多!
一百块左右,可以买两、三条手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10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木化石 (其实一样的东西,只是少了能量注射),便宜很多!
一百块左右,可以买两、三条手珠
bluecandc 发表于 8-3-2010 01:21 PM



    有的话我也想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3-2010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新的能量注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2-8-2010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大家可以分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0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8-2010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jackymah

多少钱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0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惊小怪 木化石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10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惊小怪 木化石罢了
水晶之光 发表于 12-8-2010 08:35 PM


木化石又称硅化木;化学式:SiO2.NH2O,属隐晶族,硬 度:5.5-6.5,比重:2.65-2.66,折射率:1.54—1.55。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树木经历地质变迁,最后埋藏在地层中,经历地下水的化学交 换、填充作用,从而这些化学物质结晶沉积在树木的木质部分,将树木的原始结构保留下来,于是就形成为木化石。  
古代的树木被包含二氧化硅的水所淹没,木头里的细胞被石英家族的石髓、蛋白石等所置换,所以虽然还保留着木头的外观,但实质上已经是百分之百的石头(石 英)了。西方的神秘学家们认为,原本腐烂的木头,在经过石英置换后,竟然变成不朽的宝石,因此,认为木化石具有永恒、长寿、永生的能量特性。  
通常木化石均有较多裂缝或缺口,还常常有些地方木头化石已被别的物质如玛瑙等填塞置换,这些都是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自然产物,而非人为填补的结果,亦不应视为瑕疵反而这正是其奇妙之处。  

灵性作用:  
1、木化石饰物是自然、古朴、纯真的很好的护身符;  
2、可以获取其长寿的能量,而能够延长寿命;  
3、打坐或静心时,可以感受其强大精纯的能量,全身百脉舒畅,犹如身处天堂,静心时容易吸收其能量并转化为自己的能量;  
4、打坐前凝视木化石,并给以自己适当的提示“要进入前世的记忆”,如果静心的好,有可能可以回溯到前世去。  
代表产地:  
美国、中国(其中美国亚利桑那州阿达马拉为世界第一大木化石群,新疆的奇台县将军戈壁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
木化石按加工方法可以分成三类.
第1类是木化石原石。就是没经过任何人工加工过的木化石。
市场上这种树化玉比较难找,因为只有形状特别好的树化玉才不拿去加工,而形状特别好的又很少见。
第2类是剥皮打磨抛光木化石。由于木化石本身是树的化石,树都有树皮的,这些树皮颜色发白枯燥很不好看,
只有把这一层表面树皮剥掉,再打磨抛光出来,才显示出木化玉的美。
第3类是喷砂加工木化石。当木化玉拿去打磨抛光时,由于加工工具的局限性,会完全改变了这个木化石的自然形状,
近几年来,人们想出了用金刚砂高气压喷射到树化玉表面,把表面的树皮、杂质喷掉,留下其中的玉化层。这样就使木化石保持原始的自然形状,又能表露出木化石 内部玉化的精美。不过,由于目前喷砂工艺的限制,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木化石要喷上水或蜡水,才能达到打磨抛光料的光洁度。
木化石按矿物学分类
作者对数千件标本鉴定结果及相关资料分析,木化石矿物种类以石英为主,其次玉髓,蛋白石十分稀少。
矿物学分类为:石英木化石、玉髓木化石、蛋白石木化石。
从木化石的残余结构分析,部分蛋白石木化石己转变为石英木化石,尚见脱水作用下的弯曲裂隙残留。中生代时期形成的蛋白石木化石,由于时间长远,应力作用、热力作用及陈化,现已转变成石英木化石,只有新生代的蛋白石木化石才.得到

木化石按颜色分类
1)、白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浅,细胞壁残留物极少,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判断。树种多以水杉,银杏等非产树脂性植物为主,后期浸染作用微弱。白色木化石较少见。
2)、灰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深,细胞壁残留物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树种多以水杉,银杏等非产树脂性植物为主,后期浸染作用较强。灰色木化石常见。
3)、黄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深,细胞壁残留物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 断。树种多以松,柏等产树脂性植物为主,黄色在木化石中分布均匀,里、外一致,与原始木质相关,黄色木化石常见。 另一种黄色木化石。由于Fe2O3的黄色矿物相的浸染作用,使木化石呈显黄色,这种黄色是不均一的,有浅深之分。
4)、褐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氧化铁质浸染并深入细胞,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各树种均有。

受Fe2O3的褐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褐色。在木化石中整体呈褐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  
5)、红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氧化铁质浸染并深入细胞,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各树种均有。
受Fe2O3的红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红色。在木化石中整体呈红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当木化石中充填、交代物为玉髓质时,常展现一种似玛瑙状的外貌。
6)、绿色木化石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后期CuC03质浸染并深入细胞,残留色浅―深,细胞壁残留物少―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蛋白石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各树种均有。
受CuC03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绿色。孔雀石呈薄膜状附着于木化石表面及裂隙中,在木化石中常成片分布,也呈斑块状、花斑状出现。
3、玛瑙状木化石
曾有报导一种“玛瑙木化石”,这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在成因上大相径庭。当结晶致密细腻的玉髓木化石被后期氧化铁质浸染,有时氧化铁质浸染依附于年轮展布,外貌酷似玛瑙,将这种具有玉石质地的木化石,可称为“玛瑙状木化石”。
最近笔者检测了一批“玛瑙状石英玉髓木化石”有红色、褐红色、浅褐黄色、乳白色、墨黑色、灰色,亦有几种颜色混合或有规律分布,由于硅化作用强烈,木质纤 维细胞结构残存极少,有的局部可见环状年轮、细胞的形貌,抛光后细腻光润,玉石感极强,多由石英、玉髓矿物组成,但形似玛瑙而非玛瑙。
玛瑙在矿物、岩石学中赋于特定的定义和形成机理,玛瑙是一种分泌体,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多呈圆形),自外向内生长结晶而成,结晶充填整个空腔。分泌体的典 型特征为同心层状条带的色环,系分泌作用过程中,SiO2凝胶在空穴中缓缓沉淀结晶而成,有的在中心空腔的壁上生长着石英晶簇。在木化石中或与围岩接触部 位,若存在一定的孔隙、空洞,也可形成局部的玛瑙结晶,但从整个树干而言,它不具备玛瑙形成的地质环境。
玛瑙多产于火山岩的气孔中;沉积岩中硅质岩的空穴处;热液石英脉的石英晶簇的壁端。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近五十万平方公里上,分布着二叠纪峨眉山 玄武岩,在一种气孔状玄武岩内,气孔中的充填物为各种颜色的玛瑙,雨花石大多数也属玛瑙,巴西盛产的紫晶晶簇洞中,在其壁端分布着条带状玛瑙。
4、特殊木化石
1)、扁平、扭曲木化石
木化石形成后所处的地质结构不同,展现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作者曾见于白垩纪地层中的松柏类石英木化石,在后期压应力作用下呈扁平状。在另一处四周为扭曲褶皱的侏罗纪地层,出露松柏类石英木化石,树干成“S”状。
2)、炭化石英木化石
作者见到一炭化石英木化石,树干高约二米,树干直径一米余,奇特之处在于树干三分之二以上硅化,形成坚硬的石英木化石,三分之一为炭化后形成可燃性炭。形成机理推测认为系树干在生长时受到雷电的霹雳击中燃烧炭化,后埋藏地下硅化而成。
3)、碧玉状木化石
碧玉状木化石系结晶细腻致密,经过铁质浸染后颜色成褐色调的石英木化石、玉髓木化石、蛋白石木化石,由于应力作用常压扃平状。
4)、藻附着木化石
木化石形成后长期浸泡在低温的碳酸钙液体中,滋生的藻类层纹石,附着生长于木化石上,形成藻层纹的包裹现象。
5)、水晶木化石
木化石形成后又遭受多次SiO2的作用,在木化石的有利地段、空间形成第二世代、第三世代的水.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0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jackymah

干嘛给我看资料 我没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8-2010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ckymah

干嘛给我看资料 我没有兴趣
水晶之光 发表于 12-8-2010 08:39 PM



    想分享木化石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8-2010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jackymah

老人家的玩意 不要shoot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印尼他们用来垫桌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mig

酱紫奢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8-2010 0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ig

酱紫奢侈?
水晶之光 发表于 16-8-2010 02:24 AM



nonono 不是他们奢侈 是这种东西在那边真的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10 0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mig

原来我们当宝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8-2010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onono 不是他们奢侈 是这种东西在那边真的太多了
mig 发表于 16-8-2010 02:27 AM



    不是吧?有没图片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0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吧?有没图片看?
jackymah 发表于 17-8-2010 03:52 PM



下次去印尼 拍回来给你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命理运勢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11-2025 05:49 PM , Processed in 0.15182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