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546|回复: 8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0-2009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

到底此詩押何韻?要如何改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9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xuei)


衰(ʂuai)


來(lai)


====================================

"回" 改讀 "xu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hui
衰 cui
來 la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9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phomot 于 27-10-2009 06:57 PM 发表
回 hui
衰 cui
來 lai
韻腳相異,韻押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兩固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0-2009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乡偶书  【原文】:

  回乡偶书(1)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翻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赏析】: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
  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本题共二首,是作者于天宝三载(公元744年)致仕还乡时所作。诗中既抒发了久客伤老之情,又充满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虽为晚年(八十五岁)之作,却富于生活情趣。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这首诗抒写了久别回乡的感怀。诗人从小离开家乡,五十年后才回来,虽然家乡口音没有改变,但须发却已稀疏变白。晚辈们见了都不认识,笑着问:“这位客人是从哪里来的?”

===========================================
现在不兴告老还乡了,哎!~  不过我年纪大以后还是要回到故乡的..^-^

[ 本帖最后由 格瓦拉的长征 于 28-10-2009 10:1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格瓦拉的长征 于 28-10-2009 10:14 PM 发表
回乡偶书  【原文】:

  回乡偶书(1)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翻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
我、詩意問非
韻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9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東亞共榮 于 26-10-2009 02:24 PM 发表
回(xuei)


衰(ʂuai)


來(lai)


====================================

"回" 改讀 "xuai"?


你那是什么拼音哦?都是错的...
回(hui)
衰(cui)
来(lai)  --只这个不押韵,怀疑浙江发言有些不同,有空我问下豆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0-2009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的回国际音标的确是  xue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11-2025 02:48 AM , Processed in 0.10993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