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80|回复: 16

很显的“显”原来酱写才对: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0-2009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unicode.org/cgi-bin/GetUnihanData.pl?codepoint=24EAA

http://mousai.kanji.zinbun.kyoto-u.ac.jp/ids-find?components=%F0%A4%BA%AA

http://josephan.ycool.com/post.2989567.html

“累、沒幹勁”的本字
“累、沒幹勁”漳州話讀為sian6(陽去),在閩南俗寫為“[疒善]”,但是這個字顯然是後來的人創造的,在古代字典裏看不到這個字。我們在清朝漳州的謝秀嵐編撰的《雅俗通十五音》裏看到同是讀為sian6的字中有個“僐”,注釋為“次態也”,雖然聲韻俱合,可惜意思不對,在《康熙字典》裏解釋為:【唐韻】常演切【集韻】上演切,音善。【說文】作姿也。這與“累、沒幹勁”顯然沒有關係。

[
亻然]字的中古地位是“山攝禪母開口三等仙韻”,有上聲和去聲兩種,但是因為聲母是“禪母”是全濁聲母,在漳州話的聲韻演變規律中,濁聲上聲和濁聲去聲一併讀為“陽去調”,對應的漳州話讀為就是sian6,聲韻與待考證字俱合。在《康熙字典》裏的解釋是:“【說文】意膬也。【徐曰】膬耎易破也。【玉篇】意急而懼。一曰戁也。【六書故】今人亦以和易無他者爲[亻然]。 又【玉篇】式善切【集韻】矢善切,扇上聲。義同”。段玉裁說:意膬謂有此意而不堅,由此可見,這個字有意志不堅定,做事沒有恒心,這與漳州話的sian6是同意的,漳州話例句:現在生意真否做,想起著真sian6
綜上,我們認為漳州表“累、沒幹勁”的音sian6的本字就是“[亻然]”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09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我看过一些,很有些学问的,不过曲高和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認同

好多方言詞彙本非漢語固有詞,強求本字實屬穿鑿附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9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0_0屮 于 7-10-2009 02:03 PM 发表
我不認同

好多方言詞彙本非漢語固有詞,強求本字實屬穿鑿附會


普通話原也只是方言的一種。

是不是該改用陝西方言或文言文才算是漢語固有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9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不是方言的一种。北京方言就买商务出版陈刚的北京方言词典。普通话词典就买商务的现代汉语词典。OK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09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馬拉棧 于 7-10-2009 05:16 PM 发表


普通話原也只是方言的一種。

是不是該改用陝西方言或文言文才算是漢語固有詞呢


無有任何一個方言完全無有外來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0-2009 08: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偶然看到了「儃」
字典查到音siān或siân
發音頗為相近,接著查看古籍的記載

《韻會》時連切,音蟬。態也。又儃佪,不進貌。
停滯不前的樣子,不就代表疲憊和厭倦嗎?

《正韻》儃儃,舒閒貌。
《莊子·田子方》儃儃然不趨。

悠閒的樣子,不急不趕,即懶洋洋之義。
而且閩南語"顯"字也有疊用的情況。

《集韻》徒案切,音憚。徒也,語辭。
徒即為空白,無事可做自然空虛沒勁。

我沒有什麼文學語言知識
上面的解釋必有不周到之處
只是好奇這個「儃」字跟我們常說的"顯"會不會有關係... 

[ 本帖最后由 lens 于 8-10-2009 08:1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9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给的字没泉州话的上声,在闽南音字典这个字阳平和阳去的读音都给了,但还是用了训读字。
除非你去一些漳州地区如南靖有上声的地方看看他们怎么读,是上声就证明泉州的是原装的。

[ 本帖最后由 ongtk 于 8-10-2009 11:0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0-2009 0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強求本字實無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9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大陆闽南学者60岁出了考闽南本字的书不考这个字 sian6/7 .到了70岁出版新的还是随便用同音字。台湾人用音转的来考也是不适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9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gtk 于 8-10-2009 10:41 AM 发表
你给的字没泉州话的上声,在闽南音字典这个字阳平和阳去的读音都给了,但还是用了训读字。
除非你去一些漳州地区如南靖有上声的地方看看他们怎么读,是上声就证明泉州的是原装的。


我果然耍了小白.. 前輩見笑了
看來我還是不適合研究那麼深奧的學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9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本字很辛苦,一些字可能是当时大陆以前的闽南人学官话误用过来的,把它换声母和韵母等。
北马人生气说 khi hong .厦大教授都想不明白其实是我们无知的北马人模仿潮语 khi hun/hung 变成 h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09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gtk 于 7-10-2009 05:41 PM 发表
普通话不是方言的一种。北京方言就买商务出版陈刚的北京方言词典。普通话词典就买商务的现代汉语词典。OKAY


官方方言是不是方言?

官方方言不是方言,难道是鸟类,爬虫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9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赵里昱 于 9-10-2009 03:44 PM 发表


官方方言是不是方言?

官方方言不是方言,难道是鸟类,爬虫类?



何為 官方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9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叫官话方言,人家中国有首届官话方言国家研讨会等。基本的东西在现代汉语方言概论那本书有详细的介绍了。
我要说的是北京话不等于普通话。废话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9 07: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0_0屮 于 9-10-2009 04:13 PM 发表



何為 官方方言?



你这个不是怪问题吗?

难道你还用欧洲中古认知认为语言和方言是两个不同
的东西?

所有语言都有他属的方言分类,不管作何种用途,不
管使用者是谁。

认识这个认知的背后,你必须认识另外一个事情,所
有人都是有口音的。世界上没有人说任何语言没有口
音。有的人认为一个人说话接近官方方言发音,就是
没有扣口音,那是错误的认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0-2009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如果只懂得说不标准带方言口音和词汇只能说是四川式、山东普通话等等罢了。在各种方言研究学位论文里被调查的老人家不少是写明某某人会方言式的普通话及自己的方言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11-2025 01:55 AM , Processed in 0.13101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