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2120|回复: 1
|
福建话词汇用字 在台湾终于要统一了
[复制链接]
|
|
|
“鸡婆”正名为“家婆”
| 闽南语用字 终于要统一了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2 15:42:00 |
中评社台北10月2日电/台湾国中小闽南语教科书用语要统一用语了,爱哭要写成“爱吼”,“喝”不是喝水,而是“喊、叫”;“陷眠”的正解是“作梦”;闽南语发音“现世”,不是“现实”、“当代”,而是指“丢人现眼”。
台湾《联合晚报》报导,台湾“教育部”今天公布第三批300个“台湾闽南语推荐用字”,要提供国中小教科书商,未来编辑教科书时能统一采用。从2010学年开始,中小学的乡土语言教材就必须使用台湾闽南语的正字。
台湾“教育部”国语会执行秘书陈雪玉表示,这300个字主要是搜集教科书常出现及日常用语的用词,经过专案小组讨论后,有些经过考据找出“本字”,有些词则考虑能用电脑打字,而使用“借音字”和“训用字”。
很多人常朗朗上口的闽南语,便有了标准字,例如“好加在”、“好家在”,现在要统一写“好佳哉”;香烟的闽南语要写“熏”;鸽子是“粉鸟”,闽南语“突然间”要正名为“雄雄”,勿再写成“熊熊”。
参与制订闽南语用字的台湾师大台文所所长姚荣松解释说,推荐用字的选字有两大原则,先考据文献用词的本字,如果原始用字太偏涩,且电脑无法打字,在借用字时则要考虑“语感”。例如,国语“幸好”,建议闽南语用字为“好佳哉”,不用“好家(或加)在”,因“佳”字语感比“家”、“加”来得好;“哉”则取“善哉”同样的语助词。“雄雄”也比“熊熊”更有语感。
一般认为闽南语“现世”有“现实”之意,“教育部”今天公布的资料,则指“丢人现眼”之意。姚荣松指出,“世”、“实”读音不同,古语“现世”意指“呈现在世人之前”,国语“丢人现眼”本来也是同样意思的中性语词,但是后来以讹传讹、积非成是,现在应该是“正本清源”的时候。
推荐用字中把“鸡婆”正名为“家婆”,而“家婆”在客家语指“婆婆”。姚荣松表示,国语“鸡婆”是借用自方言,他认为好管闲事的人,跟“鸡”一点关系也没有,倒是“管家婆”,有会管事情的意思,因此“家婆”才是正确用词。
但他也承认,专案小组在讨论部分语词时,也会骑虎难下,针对争议语词,最后是以多数决来决定。
“教育部”表示,今天公布的第三批推荐用字,多为生活常用词外,但部分与“华语词”的写法有差异。如“家私”(华语义为“工具、枪械武器”)、“克亏””(华语义为“委屈、吃亏”)等,希望民众于学习时,能比较、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异同,进而尊重彼此的文化内涵。
个人解读:
我认为发扬地方文化比拥抱洋人文化好,我预料这不会增加
台独筹码甚至会减少民众的台独倾向。台湾话也是汉人的话
,发扬汉人的文化内涵,只会提升汉民族主义,而不是减少
他。
民进党执政的时候,从来不推出,就是知道我所知道的这个
道理,汉民族认同感对台独有个屁用!?反而可能会增强两
岸福建人的认同感,台独追求的是对日本的认同感,少数追
求和西方的认同感,不过这和很多大陆人新加坡人都一样,
这就不谈了。
至于有人说把学英语学好一点更重要。我说:洋人东西就有
用?自己文化的东西无用?
广东论坛香港粤语还有粤语白话文没听说让岭南人有独立倾
向!反而是新加坡强迫人民放弃自己方言后,人民都拥抱英
语去了,因为新加坡人没有北方人的后裔,如果可以认北方
话是自己的,自然也可以认西方语言是自己的,李光耀这个
奸贼了解这个道理,因此消灭方言,听说大陆方面甚至国民
党方面当年甚至帮他叫好,真是傻到顶透,李光耀这个英国
人会帮中国文化着想?母猪会上树!
另外,对岸也很快跟上,看来中国大陆的
眼光也是变得很尖锐了,毕竟被李光耀这
些人耍多了当然会变聪明。
厦门: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 | ( 2009-10-03 10:23:45) | 稿件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 新华网厦门10月3日电(记者沈汝发)厦门市教育局近期公布了首批“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试点校”,将在学校开展当地方言闽南语的教育,传承和发扬闽南方言与文化。
首批试点学校包括13所中学、10所小学和8所幼儿园。厦门市教育局要求,试点学校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开展“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活动,制订活动方案,把闽南方言与文化课程内容纳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并开设闽南语教学课,开设闽南文化选修课,确保课时,定期开课。
同时,组织课堂内外的各种活动,努力使学生掌握闽南话,学会用闽南话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并积极开展闽南方言与文化课题研究,传承与弘扬闽南地方文化。
厦门市教育局表示,非试点学校也可开展相应活动,厦门将在2010年上半年进行第二批“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试点校”的评审,并在全市逐步推广。(完)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0-2009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昨天公布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第3批,「燒聲」應該寫「梢聲」、「嗆聲」應該寫成「唱聲」、「雞婆」則為「家婆」,「水蛙」應為「水雞」。
教育部國語會執行秘書陳雪玉指出,為推廣台灣閩南語教學,及改善坊間本土語言教材各版本用字紊亂、紛雜不一情形,教育部分別於前年及去年5月公布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第1批300字詞及第2批100字詞,昨天公布第3批推薦用字有300字詞,一共是700字詞。
陳雪玉說,推薦用字全部700字詞,將請國教司轉給教科書業者,儘量參考使用;閩南語歌曲歌詞,甚至是社會大眾需要寫到相關字詞,都鼓勵使用。
陳雪玉說,這次公布推薦用字,除多為生活常用詞,與華語詞的寫法較有差異,如「家私(ke-si)」(華語義為「工具、道具、槍械武器」)、「覕」(bih)」(華語義為「躲藏」)、「克虧(khik-khui)」(華語義為「委屈、吃虧」)等。
她表示,這些用字都是學者開會討論出來的結果,不過,不是每個學者都贊同,只能夠取得大家共識。
陳雪玉說,推薦用字可能是閩南語的本字;或訓用字,借用中文漢字意義,而讀為閩南語音者;或是借音,借用漢字之音或接近之音,而賦予閩南語的意義。
她舉例,本字包括「風颱」(意即颱風)、「交懍恂」(打冷顫)中的「懍恂」、「克虧」;訓用字包括「穿衫」的「穿」、「戇」、「會」等;借音字則包括「佳哉」(幸虧)、「嘛」(也)、「磅空」 (山洞)的「磅」。
教育部將這700字詞,設計成隨手冊及字卡兩種形式的電子檔,為響應節能減碳政策,只提供電子檔放於教育部網站,不另製成紙本,網址為http://www.edu.tw/download_list.aspx。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