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23|回复: 20

爲何古人寫字要從右向左寫?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6-2009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們不覺得很奇怪麽?

從古至今,右撇子要比左撇子多很多,而且一向來華人傳統社會都是以右手寫字為正規,所以很多左撇子在小時候都會被家長強加訓練其用右手寫字,導致左撇子更稀罕了

我還記得小時候幼稚園個老師一直訓練我用右手寫字,因爲當時華人家長都認爲右手寫字才是正確且合乎教養的(當時用左手寫字老師說是不禮貌的,我也不知道爲何 )。練了幾個星期,可是我就是做不到,結果她最後也只好放棄了


可是呢,你們想看,古人用右手持毛筆寫字,寫完一行後,第一排字跡未乾,就要寫第二行字,右手必須保持在第一行字的上方,而且袖子還要卷上來,要不然很容易踫到未乾個墨汁,這樣不是很累麽?


==============================================


x  我
     覺
     得
     你     
     很     
     無


(想象你要在第二排寫上‘聊’字的時候,右手是不是要放在‘我覺得’上面麽?)
===================================


爲何古人還是要從右到左寫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6-2009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个问题我由小到大也是不明白。唯一的解释是以前读书人通常都是左手,然后被某个老人家将左手不好(如儒家思想),才变成右手写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09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百度搜到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1988192.html

在简册上写字换行方式不外乎向右换行和向左换行两种方式。先分析向右换行方式下的一些基本特征,这时就要求简册自左向右卷起,以便刻写时把简册向左卷,使正在刻写的简条位于左手掌心处。简册的卷动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写满字的简条直接从左手腕处向左卷出,这样卷出的简条数量较少时还可以,但数量一多,卷出的简条受到左腕的阻挡不能自然下垂而顷斜翅起,使得不容易握紧剩余简条,而且前文部分左腕外侧,要想查看则必须倒手,很不方便。二是把写满字的简条直接卷在左手掌中,这样首先就导致前文被压在掌中,不方便查看;更为严重的是,当写满一圈后,外层简条或者由左手指端卷出,或者再折叠卷入手中,都存在不方便查看前文的弊端。也就是说,无论简册如何卷动,在向右换行的书写方式下,都方便查看前文。这还仅是用刀作笔的情况,当毛笔出现以后,更不可能把简册直接在左手中卷动,否得会搞坏墨迹未干的字。
向左换行要求简册自右向左卷起,写满字的简条可以很方便地在左手指端处卷出,要查看前文时只需持刀(笔)的右手手腕抬起卷出的简条即可。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古人向左换行的书写习惯。为了统一书写形式,在牍上也采用向左换行的办法。


原文太长,重点就在这一段。但是在没有图解的情况下很难想象,所以看得一头雾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6-2009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炫银河 于 30-6-2009 10:27 PM 发表
在百度搜到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1988192.html



原文太长,重点就在这一段。但是在没有图解的情况下很难想象,所以看得一头雾水。



看來貼錯地方,要去物理專區問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009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家國夢 的帖子

没学过些毛笔字吗?? 写字时手臂提起不是放在桌面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009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sk0060 于 1-7-2009 08:56 AM 发表
没学过些毛笔字吗?? 写字时手臂提起不是放在桌面上的


對,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是右撇子,從右到左寫肯定要把手臂提起來,但如果從左到右寫,就不必提起來了,也不必擔心袖子弄到墨汁,可以節省很多精力


爲何右撇子居多個世界,卻要定下如此對自己不利個寫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7-2009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sk0060 于 1-7-2009 08:56 AM 发表
没学过些毛笔字吗?? 写字时手臂提起不是放在桌面上的
原帖由 psk0060 于 1-7-2009 08:56 AM 发表
没学过些毛笔字吗?? 写字时手臂提起不是放在桌面上的


對,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是右撇子,從右到左寫肯定要把手臂提起來,但如果從左到右寫,就不必提起來了,也不必擔心袖子弄到墨汁,可以節省很多精力


爲何右撇子居多個世界,卻要定下如此對自己不利個寫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009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
可能当时的人脑袋只想着别的东西而忽略了这些小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2009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爱你一辈子 于 1-7-2009 07:37 PM 发表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
可能当时的人脑袋只想着别的东西而忽略了这些小细节


這不算細節吧?

書寫的方向是daij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09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用寫硬筆的經驗來思考毛筆字的寫法
當然找不到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7-2009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毛筆字寫時手要擡高,但是古人寫字的時候衣袖依然會弄到未乾的墨跡,除非不穿有袖的衣

你必須了解到,從右到左的書寫方向不便右手寫字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09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一种规定的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09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6-7-2009 04:22 PM 发表 我知道毛筆字寫時手要擡高,但是古人寫字的時候衣袖依然會弄到未乾的墨跡,除非不穿有袖的衣你必須了解到,從右到左的書寫方向不便右手寫字者

努力一點在想想
hint: 除了擡高,手臂還要直
想到了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7-2009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901 于 12-7-2009 09:07 AM 发表

努力一點在想想
hint: 除了擡高,手臂還要直
想到了嗎?


其實,答案不是你想的那樣的

要知道,毛筆是後起的


也就是說,之前的書寫方法是有利於右手 ‘寫字’的,結果變成了一種墨守成規


再想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7-2009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12-7-2009 05:28 PM 发表 其實,答案不是你想的那樣的要知道,毛筆是後起的也就是說,之前的書寫方法是有利於右手 ‘寫字’的,結果變成了一種墨守成規再想想

我要說,寫毛筆字,關鍵是由上到下
之後的“左右、右左”,兩者平等,沒有你說的優勢
由上到下最公平,左右撇子都沒事

當然毛筆之前,字是用尖銳的物件刮出來的 (毛筆最初是用來畫彩陶的)
根本就不可能有衣袖沾墨汁
如果你早知道的話,就不會發這個問題

這個本來我寫了但刪了
因爲找不到資料書寫方向是幾時成型的
是毛筆字之前呢還是之後

其他刪了的還有...
1以前的紙很厲害,墨汁一寫即乾,何況方向是由上到下
2寫字不穿大袖子,或把袖子綁起來

再想想?我早就想了一大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7-2009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901 于 13-7-2009 01:04 AM 发表
其他刪了的還有...
1以前的紙很厲害,墨汁一寫即乾,何況方向是由上到下
2寫字不穿大袖子,或把袖子綁起來
...


這個未免吹得過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7-2009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礼以右为尊,左为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2009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wuneng 于 19-7-2009 03:58 PM 发表
古礼以右为尊,左为次。


不然,實有其上古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2009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早则是竹、木简的关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8-2009 0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没做过大戏,所以不知道穿长袖子写字的情况。
在沾墨下笔的时候,手一提高,袖子就乱摇了,很容易刮到纸面,所以不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砚放在左边或右边,情况都是一样的。因此,古人写字的时候另一只手一定要把袖子撩起 ,所以不能以袖子作为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11-2025 09:19 PM , Processed in 0.15760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