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14|回复: 14
|
第11届北马中学戏剧比赛-“检讨会的评审语录”
[复制链接]
|
|
评审首轮投选分数
(数目字为各队伍在评审心目中的排名,总分越少表示评价越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09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1届北马中学戏剧比赛-“检讨会的评审语录”
当天检讨会主讲的评审分别是黄剑威和陈春好。一开场,主办当局表示有意收集历年来戏剧比赛的得奖剧本,以便可以出书给后人参考。
以下是评审对各剧的看法;
圣心中学《糖果巫的糖果屋》
黄剑威:觉得这个剧“完整引人”,“完整”是因为从演员表演到布景搭配都能够把戏的内容给完全表达出来,“引人”是因为能够吸引观众从头到尾很清楚地看下去。演员其实不是很好,不过因为导演把戏处理成童话剧的形式来做了适当的掩饰,在不强调演员内心戏的情形下,大体上还能够叫人接受。只是大部份的演员咬词不清,饰演婆婆的演员看起来太年轻。
陈春好:圣心今年把重心放在舞美和演员造型上,一改以往强调演员表现的作风。但是有一得必有一失,那就是故事相对的变得没有那么扎实。所有演员都咬词不清,而且是在喊台词,无法让观众听清楚台词内容。演员肢体掌握还蛮不错,但是要注意表演台位与布景的配合。音响声量处理得很好,不会掩盖演员的台词,然而却在个别演员出场时制造不出该有的音效震撼。这个剧说故事的方式过于传统(小孩要婆婆说故事,然后情节就跟着上演),希望编导可以突破这个框框,用比较有新意的手法带观众带进童话世界。本身把此剧理解为“看人不要看表面”,只是结尾那幕老婆婆与巫婆并列的安排,点题作用不明显,如果能够安排老婆婆穿越时空与童话人物交流的话,会让童话人物与现实人物有更好的衔接对比。
钟灵国中《高山绿水》
黄剑威:演员没有做好角色功课,结果演到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像小的,而且声音又听不清楚。走写实路线的表演却演得一点都不真实,无法把剧中感受带给观众。演员表现的不理想直接削弱了观赏下去的兴致。以如此表现来说,分数垫底实在是“众望所归”。
陈春好:以病入膏肓的病人来隐喻过度发展的社会,剧本其实不弱,只是演员表演能力有问题。灯光获得肯定,尤其是最后一幕父子两人在空荡荡的舞台看不到高山绿水的景象后失望地离开时,灯光给的感觉很强烈。另外一幕儿子把离婚信件丢在桌子上,父亲出现拿起来看时,灯光收得很准确。男主角的声线很薄弱,演他儿子的演员不够成熟,演小孩的演员外表已经不小,就尽量避免作出太多调皮的动作。
槟华女中《心中的阳光》
黄剑威:认同孙春美的看法,觉得众多演员有点混乱,只有女主角演得比较深刻。女主角说出自己患血癌那一霎那,背景音乐和演员表现都恰到好处,带出了感觉。此剧没有什么舞美和灯光技巧,影响了分数。演员如果无法演出内心戏,导演就应该想办法利用其他手法来掩饰,不要自暴其短;大家应该“有什么料,就煮什么菜”。
陈春好:演员虽然众多,但感觉是杂而不乱,每个角色都有突出自己。故事平淡中看见自然演技,只是当中那个同性恋玩笑不懂得适可而止,让故事主题偏离了。个人喜欢Nenek Moyang这个老师要出现时大家扮猫狗声的场面,以及最后一幕一众女同学合照时渐渐流露出来的那份情谊。布景道具看起来很粗糙,衣服颜色的配搭不够心思,显得很杂乱。演员当中有几位是可造之材。
钟灵独中《美丽假期》
黄剑威:欣赏这个剧很新鲜很美,只是始终觉得它的戏剧元素不够浓,所以初选时一度把它放在第七位。后来经过其他评审的解读,才开始接收这是一部“戏剧”。只是希望编导不要过度滥用肢体与画面,以免本末倒置,模糊了戏剧与舞剧的界限。
陈春好:很享受这个剧带来的过程,以及它所传达的讯息。本来是一个很煽情的题材(小女孩不喜欢父亲娶了一个后母),可是编导却采用了比较诗意的手法来带出“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你必须坦然接收与面对”的主题,从一个点一条线扩张开来。如果要挑剔的话,就是群体戏的肢体有待加强,以及念出诗句的方式(演员套在灯笼内无法清晰地把诗句传达出来)。配乐必须记上一功,因为和演出节奏相当配合。导演处理舞台画面有时会失去重心,造成观众不晓得焦点在那里。很欣赏没有脸的大头鬼丰富的肢体语言,带出的感觉跟强烈。只是最后女孩替它画上的笑容看不见,而且那时台位也很偏。
[ 本帖最后由 无需主义 于 20-5-2009 11:25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09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1届北马中学戏剧比赛-“检讨会的评审语录”
菩提国中《新生。心声》
黄剑威:整体感觉只有一个“好”字。演员与表演都很平均,是一个很完整的演出。导演深懂演员的强项并给予发挥。和春好都认同那位一人分饰两角的女主角应该得到“最杰出表现演员奖”。可惜评审当初以为大会是要根据演员的“角色”表现来评定这个奖项,最后才发觉应该凭“演员”本身的表演能力(不管饰演多少个角色)作为依据,可惜已经尘埃落定。不足的地方是灯光与布景变化不多。
陈春好:这是唯一一部所有评审一致通过必入三甲的剧,只可惜超时17秒而最终无缘三甲。很喜欢这个非常统一风格化的演出。女主角很棒,因为一人分饰两角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做到两个不同角色的变化,甚至连部份评审都认不出来,可说是非常出色。演员整体素质很平均。缺点是剧名太俗气,挑不起观众的期待。母亲戏份过重,导致有点偏离“新生”的主题。觉得这个剧应该在观众掌声如雷的戏中戏结束时就应该停止演出,后面那幕有点画蛇添足,不过就很认可最后猪肉佬以类似Pavarotti形象出现时所配上的男高音音乐作为收场。
协和女中《织梦》
黄剑威:演员台位过于偏台,灯光又偏暗,加上演员本身功力不足,剧情松散,导致观众无法集中观赏。没有导师的指导,导致学生出现“瞎子摸象”的情况。
陈春好:演员在塑造角色方面有“想当然尔”的毛病,演员没有为自己所饰演的角色进行实际观察,导致模仿流于表面。对于掌括的戏份,希望导演以后尽量用“借位”的方式来表现力度就行了,免让演员受皮肉之苦。剧中表现悲情的部份,又是轮椅又是绝症,给人过于典型的印象,应该尝试去描绘心理受伤这类比较看不到的悲情。
恒毅中学《老兵陈与他的子孙》
黄剑威:虽然选了一个好剧本,可惜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弱点,因为这样的题材碰上了三个来自槟城的本土评审,却始终无法让他们感受到个中的槟城本土气息和味道,而讲究的造型上那些物件反而削弱了真正的槟城味。建议编导用更抒情、更接近乡土味的手法来呈献这个题材。剧终的皮影戏是很难得的舞美。
陈春好:恒毅今年总算找到了路向,选择了一个非常大和有意义的题材,值得鼓励,但是在25分钟内实在不容易掌握得好。觉得老兵陈这一辈从中国南来的人应该不会像剧中人物那么快融入槟城的本土文化中,反而是他的子孙才会渐渐有那份对本土价值的认同感。老兵陈在看京剧时可以加插一些他对家乡的回忆。限于篇幅,此剧在交代“老槟城”的印象时不够深刻,无法感动来自槟城的本土评审。如果最后一幕换成清唱福建童谣会更点题。服装与造型的过度精致盖过了戏本身,剧中岁月的流失并没有在服装与造型上表现出来。
中华中学《离。骚》
黄剑威:让人看不明白的一部剧。当看的人都无法接收到一个剧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时,真的不晓得要怎样去评析它。
陈春好:用屈原这个中国第一位同性恋诗人的诗题(里面念的却是诗经)和剧中触及同性相爱的内容作出联想,勉强上可以说得过去。舞台设计得很好,可惜并没有发挥到它的长处,反而因为安排两个女使者站在离开麦克风偏远的高台上,导致评审无法听清楚台词内容,建议下次有如此偏高台位安排的话,可以向主办当局要求把麦克风放近身旁。编导用这样一个方式来说爱情,的确过于悲壮,予人有点小题大做的感觉。间中还穿插了射日和分解连体人的情节,枝节过于繁杂(又希腊神话又中国诗经),的确很难提供观众一个解读的逻辑。另外在给演员做设计造型时最好要做好防范措施,以免涂在身上的颜料残留在毛孔内。
韩江中学《等待变奏曲》
黄剑威:不管这个剧本在其他地方上演过多少次或演得多好,个人还是非常肯定现场所见的这部剧,整体让人看得舒服。四个主要演员的水准相当高,能够演出不同的层次,都有资格被列入最佳演员的提名中。
陈春好:相当高层次、相当好的剧本。可惜是翻译剧,改编幅度也不够大(孙春美觉得跟吉隆坡演出的版本一模一样),不能投选为最佳创作剧本。这是一个很难掌握的荒诞剧,但是灯光、音响、布景的设计都不够荒诞。演员其实蛮强,可惜演出不够风格化,导演应该拉长补短来突出演员的优点。在多次的“回转”演出中,演员的肢体没有很好的发挥。此剧的群众演员的出现完全没有推动到剧情,足以用“一群蝗虫经过,死伤无数”来形容。要让没有逻辑的荒诞剧被人接受,导演必须要在细节处着手。能够搬演一个这样高难度的作品,的确有很大的勇气。
[ 本帖最后由 无需主义 于 20-5-2009 09:38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5-2009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各参赛队伍的幕后导师:
学校 导师 / Helper 背景
圣心中学 陈龙金 / 曾俊鸿 前Noise / Noise成员
钟灵国中 洪志腾 校友 / 造心厂
槟华女中 蔡佳芝 校友
钟灵独中 陈全能 / 林佳佳 前Noise / Noise成员
菩提国中 陈伟光 戏剧家族
协和女中 - -
恒毅中学 邱祺翔 校友 / 戏园子
中华中学 李耀祥 校友
韩江中学 张愫珊 韩江老师
[ 本帖最后由 无需主义 于 22-5-2009 11:4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0-5-2009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需主义 于 20-5-2009 09:28 PM 发表 
学校 导师 / Helper 背景
圣心中学 陈龙金 曾俊鸿 Noise
钟灵国中 洪志腾 造心厂
槟华女中 蔡佳芝 ...
纠正:
圣心的龙金,是圣心名副其实的顾问兼戏剧导师。而且,是前noise会员。
钟灵的志腾,和恒毅的祺翔也应该是以校友身份。
钟私的还有林佳佳,是名副其实的戏剧导师。
另外,
据我所知,建威讲圣心不够老的,好像是婆婆,不是巫婆。
其他学校的,就不知道有没有错了。
所以,
关于语录和导师名单的准确度,看官自己看着办咯!
不过,
还是感谢你的语录,让很多未克出席的朋友们,多了一分了解!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哪个不多情 于 20-5-2009 10:2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5-2009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审们的喜好差异也蛮大的~
很意外<糖果屋>的初选高分数.... (剑威还放第一kuh, 离谱点了吧??!! )
还有春好, 剑威放第四的槟华~  |
|
|
|
|
|
|
|
发表于 21-5-2009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哈,“好精彩”的檢討會!真是史上之最!怎麼沒有“順道”把兩位評審爭執的那一段也記錄下來犒賞大家呢?
在上面的云云語錄當中,本人最喜歡的就是黃劍威老伯伯給鍾靈獨中的評語,簡直又快、又準、又狠!是諸多劇評里講得最有“創意”的。
另一方面,黃老給中華中學的也說得很好:“让人看不明白的一部剧。当看的人都无法接收到一个剧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时,真的不晓得要怎样去评析它。”
“簡潔有力”呢!簡潔的程度連一個中五的學生都會依樣畫葫蘆!
所以,請允許我說一些外星文,為這些以後將納入“戲劇比賽史”的所謂劇評而歡呼吧!!@#¥%…………&&×
老實說,這種流水帳又劣質的觀後感,算得上是真正夠格的“劇評”嗎?(你們是評審耶,不是一般的觀眾!當得起評審,就煩請說一些像樣的話!)
當我拜托你們了!去讀一讀戲劇家姚一葦的《藝術批評》,以及藝評家謝東山的《藝術批評學》吧!
這兩本書的共通之處,就是書中並沒有一筆一劃地教讀者如何寫藝評,而是花了很大篇幅梳理出各種美學思潮脈絡,讓讀者對不同的思想家和流脈的藝術理念有所了解。
我想,劇評是教不來的,除非是那種一招一式教你起承轉合論點鋪陳的《匠氣》(這是陳春好的專長呢),但這一點意思也沒有。
要教的話,就只有如姚一葦和謝東山那樣,教你如何從不同的美學思潮中反思戲劇的本質,一切評論,亦會在劇評人的戲劇信仰中展開。所以劇評是不客觀的,正如藝術也永不會有客觀標準一樣。劇評人所追求的,應當是在劇場裡的經驗、藝術上的修養、反省世界的思考深度,以及三者的高度契合。相較起來,後者應該是重要一些。
我的總結:明年把這群人換掉吧!不要落得學校一直在進步,評審卻停留在洪荒原始的年代
保重!
[ 本帖最后由 iluvchun26 于 21-5-2009 06:25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5-2009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獲獎評審
以下是個人心頭所好:
最佳勇氣獎:黃劍威
得獎原因:以幼稚園程度,走進劇院閱讀尼采,天才!(敢走進來就勇氣可嘉了!)
最佳無厘頭獎:柯牧原
得獎原因:我看了歷屆他投票的記錄,常常會有“意外驚喜”(但還是比不上樓上的),這不是重點啦,重點是從來沒有聽說他的講評,這種評審還真好當!無厘頭的選出一些作品,然後拍拍屁股就走人。
其他的,我想到再添加
另外,我強烈呼籲主辦當局明年邀請本人當評審,我保證黃老說的,我都會說,而且還比他說得鏗鏘有力!最多,我什麼錢都不收,可以了嗎?
(人家也是貪慕虛榮的啊~)
[ 本帖最后由 iluvchun26 于 21-5-2009 06:4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5-2009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无需主义 的帖子
哇,這些導師好多都不認識,看來本人已經和時代脫節了~ |
|
|
|
|
|
|
|
发表于 22-5-200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不是可以知道最佳表现演员奖的提名名单啊?
还有,可以列出评判门投哪个演员为最佳表现演员奖?
我想,大家们都想知道评判们对演员的评价~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5-2009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evilXdamn 的帖子
检讨会当天有分派给各校代表两份名单,当中都清楚列明评审对各奖项的投选过程和最终结果(较早前小草网友已经在戏剧比赛的另外一个帖子内张贴了),但是名单内偏偏就没有关于最佳表现演员的投选过程,所以我们也无从得知当时曾被提名的还有那些演员。我们只是从评审评析各队伍的表现时得悉他们对一些演员个别的看法而已,这些都已经写在楼上的语录当中了。 |
|
|
|
|
|
|
|
发表于 23-5-2009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vilXdamn 于 22-5-2009 11:05 PM 发表 
楼主。。。是不是可以知道最佳表现演员奖的提名名单啊?
还有,可以列出评判门投哪个演员为最佳表现演员奖?
我想,大家们都想知道评判们对演员的评价~
我会尽快把它贴上来,最佳表现演员奖在投票过程中,虽然评审有不同的意见,但投票时这六位是最高票的,没有第七人的出现,所以也没有讨论得太详细。
不过有评审提出是否可以把演员奖颁给群体演员,我相信明年应该可以实行。
还有提到的是演员奖是颁给角色还是演员,最后决定是颁给单一角色,因为如果一位演员在一部剧中饰演两个角色,角色一演得非常出色,水准可达杰出演员奖,角色二却演得很烂,那该怎么办?当然这当中也是会有争议,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意见。 |
|
|
|
|
|
|
|
发表于 23-5-2009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槟城小草 于 23-5-2009 01:47 AM 发表 
我会尽快把它贴上来,最佳表现演员奖在投票过程中,虽然评审有不同的意见,但投票时这六位是最高票的,没有第七人的出现,所以也没有讨论得太详细。
不过有评审提出是否可以把演员奖颁给群体演员,我相信明年 ...
这个容易吧!!
都讲明是<演员奖>了, 当然是颁给表现出色的演员啦~ 又不是最佳角色奖.
如果真的有个演员一个角色演好, 另一个角色演很差, 那他就不是个真正的好演员了, 不颁给他也很合理的. 但这情况很难会发生吧.....
况且一部戏只有那二十五分钟而已, 哪来那么多戏份??
至于那个群体演员奖, 绝对赞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09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槟城小草 的帖子
的确,奖项的名称明明就是最佳表现 / 最杰出“演员”奖,评审为何会以单一角色来作为投选的标准呢?比赛又没有规定一个演员只能够饰演一个角色而已。陈春好甚至还提议颁两个奖给菩提那位女主角(因为她一人分饰两角都演得很出色),这未免多此一举了吧?只要有本事把角色演好,那管是饰演多少个角色都无所谓呀,评审只要针对演员的演绎功力来评定她或他该不该得奖不就行了吗?难怪过后在检讨会上黄剑威和陈春好两人也异口同声觉得“最杰出演员奖”当时应该颁给菩提那位女主角(同时饰演妈妈与戏中戏主角那位女生),感觉好像是为她平反那样。
在一些以小剧场形式表演的作品中,一个演员同时分饰多个角色,又是群众演员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要以单一“角色”来作为评定“演员奖”标准的话,评审肯定头大。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9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一句
今年的评审真的是专业的吗?
为什么一部观众看得懂的戏,反而我们的评审会看不懂?
今年中华的成绩,真的让人想不通
真是替中华觉得不值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