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4|回复: 13
|
趙云真的勸劉備勿戰東吳?
[复制链接]
|
|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之仇,趙雲上諫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而且滅了魏國之後,吳國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斃命,但其子曹丕篡盜大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氣,先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魏國,反而先打吳國。而且與吳國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但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並留趙雲都督江州。
----------------------------
趙雲在《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第六卷「關張馬黃趙傳」有傳,由於蜀無史官[14],陳壽選擇史料又嚴謹,因此本傳中關於趙雲生平的記載僅二百四十五字。 另外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補註了《雲別傳》的大量資料,其中記載了趙雲在求仁、秉公、忠君、慎行、論理、驍勇、受諡等各方面的事蹟,讓趙雲的生平得以較完整的呈現給後人,歷代的小說家、劇作家及說書人便是在此基礎上,創作出了許多精彩的民間藝術作品,描繪出令後世喜愛的常山趙子龍。
但亦有史家認為《雲別傳》內容以史料而論並不嚴謹,所記載皆是與趙雲相關的軼事,且與《三國志》本身有所矛盾,真實性有待商榷。此說由清朝義門先生何焯指出。他認為《雲別傳》或係根據趙家家傳改編,語多溢美。何氏指出的疑點之一為劉備於221年準備東征吳國時,由趙雲(而非諸葛亮)勸阻劉備不要東征是不合情理的事,應是子孫溢美。然而,此類觀點並不多見考,並被一些史學者指過分疑古。
----------------------------------
啊,就想知道@@一個疑問
[ 本帖最后由 bobololo 于 13-4-2009 03:09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5-4-2009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4-2009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過
何氏指出的疑點之一為劉備於221年準備東征吳國時,由趙雲(而非諸葛亮)勸阻劉備不要東征是不合情理的事,應是子孫溢美。然而,此類觀點並不多見考,並被一些史學者指過分疑古。
但是子孫溢美是什么來的-.- |
|
|
|
|
|
|
|
发表于 6-5-2009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lolo 于 15-4-2009 11:56 PM 发表 
不過
何氏指出的疑點之一為劉備於221年準備東征吳國時,由趙雲(而非諸葛亮)勸阻劉備不要東征是不合情理的事,應是子孫溢美。然而,此類觀點並不多見考,並被一些史學者指過分疑古。
但是子孫溢美是什么來的- ...
诸葛亮应该没什么理由要阻止刘备东征孙权,隆中对的方针是要夺取荆州,以形成钳制之势,那么以后北伐大业或许更为顺利些。另外,刘备以其仁义之师见称,如果关羽之仇不报,并不符合他原有的号召,这会让他打自己的嘴巴,出兵在即是在所难免的。
还有一点,诸葛亮在当时算是整个刘备集团的新人,对于主君的举动有任何的看法,还是选择性的明哲保身,刘备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还是有点保留,看看在后期人事分配上,李严控制蜀汉的军事力量可见一般。 |
|
|
|
|
|
|
|
发表于 8-5-2009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孟德新书 于 6-5-2009 11:27 PM 发表 
诸葛亮应该没什么理由要阻止刘备东征孙权,隆中对的方针是要夺取荆州,以形成钳制之势,那么以后北伐大业或许更为顺利些。另外,刘备以其仁义之师见称,如果关羽之仇不报,并不符合他原有的号召,这会让他打自己的 ...
很多学者像易中天都不认为夷陵之战是为关羽报仇,因为刘备在关羽死后不是第一时间伐孙权,而是自己先称帝。 |
|
|
|
|
|
|
|
发表于 8-5-2009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lolo 于 15-4-2009 11:56 PM 发表 
不過
何氏指出的疑點之一為劉備於221年準備東征吳國時,由趙雲(而非諸葛亮)勸阻劉備不要東征是不合情理的事,應是子孫溢美。然而,此類觀點並不多見考,並被一些史學者指過分疑古。
但是子孫溢美是什么來的- ...

溢美之辞
yì měi zhī cí
〖解释〗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
溢美之言
yì měi zhī yán
〖解释〗过分夸奖的话。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
|
|
|
|
|
|
|
发表于 8-5-2009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uekjh 于 8-5-2009 12:16 AM 发表 
很多学者像易中天都不认为夷陵之战是为关羽报仇,因为刘备在关羽死后不是第一时间伐孙权,而是自己先称帝。
以刘备的仁义见称,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是虚情假意也好,是真心真意也好,他都必须以这个目的为出发点。
其实,他不出兵帮忙关羽有其考量,以诸葛亮的隆中对,关羽出兵荆州,刘备也应该从益州进伐曹魏,两边进兵,可就让曹操头痒了。在这里,关羽未免太不识时务,汉献帝在北方未死,如果关羽真的打到曹魏的核心,把献帝迎了回来,那刘备要如何称帝哦?因此,关羽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 本帖最后由 孟德新书 于 8-5-2009 10:3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9-5-2009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5-2009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孟德新书 于 8-5-2009 10:37 PM 发表 
以刘备的仁义见称,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是虚情假意也好,是真心真意也好,他都必须以这个目的为出发点。
其实,他不出兵帮忙关羽有其考量,以诸葛亮的隆中对,关羽出兵荆州,刘备也应该从益州进伐曹魏,两边 ...
刘备不出兵援救关羽,我认为是他们意料不到关羽会如此迅速败亡。如果说为了牺牲关羽的话,丢失荆州对刘备是很大的打击。失去荆州不仅仅是失去领地,更严重的后果是失去人口和人材。 |
|
|
|
|
|
|
|
发表于 12-5-2009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5-2009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於劉備太過意氣用事﹐一命嗚呼在白帝城。
只當時不聽軍師諸葛亮的話﹐導致蜀過逐漸走向滅亡的路上 |
|
|
|
|
|
|
|
发表于 12-5-2009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5-2009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和自己多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被杀害,难道你们就不会"火遮眼"急着去报仇吗?? |
|
|
|
|
|
|
|
发表于 25-5-2009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