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856|回复: 27

农地设计和农牧业建筑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2009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住是专业农场设计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适应主题,贴一张图.

希望陆续有人来解释防浪堤,浮排,网箱材料,固定装置,等注意事项等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9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hoollly 的帖子

那么整个浮排设计重点是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策商子 的帖子

基础知识不足以叫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009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原始的农地设计,从南北走向,以确保日光照射充足,到良好排水设施,免得根部水浸腐烂,到更加先进的,农作物套种间作,合理协调.

即使一个鱼塘的设计,不同鱼也有不同的最佳深度.不同的藻类,不同的水草.

从土地勘察到更改地貌,每一个过程有有可以改善总体的地方.

由于可恶的马来西亚政府疯狂消灭翻版商的关系,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用autocad去画图,只能恢复原始,用手画平面图...

这里,我会陆续贴,比如鱼塘设计,猪圈设计,半荫结构.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成本,我没有办法有效收集本地的材料价,但是能够列出一个清单,并且配以参考价.这些东西的开头是拙劣的,最主要是缺乏了本地的地方知识,更主要的是,本地每一个地方的报价都是很不同的!

期待在这里看到不同的结构,配搭和设计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建鱼塘应符合哪些要求

更新时间:2007-10-15  
       
    (一)科学选址:一是要考虑水源问题。水质要好,水量要是,最好是临近无污染的河流、湖泊或水库等。如果池塘在水库坝下,要设法引用水库表层水,如果用地下深水井做水源,应考虑建造配套的蓄水池。二是要考虑土质问题。池塘经1至2年的养鱼后,池底会覆盖一层淤泥,土质对水质的影响就被淤泥替代了,所以,土质的核心问题是保水问题。如果选择的地点地下水位低且土质为沙土,保水问题就很重要了。可采用铺设塑料膜的方法保水,具体做法是:在池塘底部及池埂上覆盖一层塑料膜,在塑料膜上压O.5至1米的土即可,一般可用10年以上。三是要考虑饵料供给以及交通,供电等。四是要收集选择地点的水文资料和气候资料,以做到涝能排、旱能灌。
    (二)合理设计:一是鱼池面积和水深。较大型的养鱼场单纯地饲养商品鱼效益较低,应考虑设计部分配套的鱼苗池和鱼种池,所以,鱼池面积和水深不应完全一致,一般鱼苗池占总水面的百分之5,鱼种池占百分之25,商品鱼池占百分之70。二是池向和池堤。池塘方面要尽量设计成东西走向,长宽比为5比3。池堤宽度:主干道8至10米,池间隔堤宽4至5米。池堤坡度1比(1.5至 2.5),若用石块、混疑土板护坡,坡度可陡些。三是进、排水系统。有条件的尽量实现自流和自排,以降低成本。同时,为了防止疾病随水传播,应避免甲塘的水流出后进入乙塘。四是根据具体情况,划出部分土地设计戍禽畜场、菜地,以进行综合开发。

    (三)施工验收:鱼池建设工程的施工项目包括开挖池塘、筑堤和建进排水渠道、水闸及泵房等设施,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定期完工,应事先做好预算,并安排专门人员现场管理。池塘工程完工后,要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http://www.tjagri.ac.cn/html/tech/shuichan/20071015/1258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舍的设计
2008-6-17 13:32:00  来源:    网友评论(0)

鸡舍的类型鸡舍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即开放式鸡舍(普通鸡舍)和密闭式鸡舍。

(1)开放式鸡舍:最常见的形式是四面有墙、南墙留大窗户、北墙留小窗户的有窗鸡舍,南边或设或不设运动场。这类鸡舍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通风、自然光照,舍内温、湿度基本上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自然通风和光照有限,在生产管理巾这类鸡舍常增设通风和光照设备,以补充自然条件下通风和光照的不足。

(2)密闭式鸡舍:又称无窗鸡舍。这种鸡舍顶盖与四壁隔热良好;四面无窗,舍内环境通过人工或仪器控制进行调节。鸡舍内采用人工通风与光照,通过变换通风量的大小,控制舍内温、湿度和空气成分。

鸡舍各部结构要求

(1)地基与地面:地基应深厚、结实。地面要求高出舍外、防潮、平坦,易于清刷消毒。

(2)墙壁:隔热性能好,能防御外界风雨侵袭。多用砖或石头垒砌,墙外面用水泥抹缝,墙内面用水泥或白灰挂面,以便防潮和利于冲刷。

(3)屋顶:除平养跨度不大的小鸡舍有用单坡式屋顶外,一般常用双坡式。

(4)门窗:门一般设在南向鸡舍的南面。门的大小一般单扇门高2米,宽1米;两扇门高2米,宽1.6米左右。

开放式鸡舍的窗户应设在前后墙上,前窗应宽大,离地面可较低,以便于采光。窗户与地面面积之比为110~18。后窗应小,约为前窗面积的2/3,离地面可较高,以利夏季通风。密闭鸡舍不设窗户,只设应急窗和通风进出气孔。

(5)鸡舍跨度、长度和高度:鸡舍的跨度视鸡舍屋顶的形式,鸡舍类型和饲养方式而定。一般跨度为:开放式鸡舍6~10米,密闭式鸡舍12~15米。

鸡舍的长度,一般取决于鸡舍的跨度和管理的机械化程度。跨度6~10米的鸡舍,长度一般在30~60米;跨度较大的鸡舍如12米,长度一般在70~80米。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舍可长一些,但一般不宜超过100米,否则机械设备的制作与安装难度较大,材料不易解决。

鸡舍的高度应根据饲养方式、清粪方法、跨度与气候条件而定。跨度不大、干养及不太热的地区,鸡舍不必太高,一般鸡舍屋檐高度2.0~2.5米;跨度大,又是多层笼养,鸡舍的高度为3米左右,或者以最上层的鸡笼距屋顶l~1.5米为宜;若为高床密闭式鸡舍,由于下部设粪坑,高度一般为4.5~5米(比一般鸡舍高出1.8~2米)。

(6)操作间与走道:操作间是饲养员进行操作和存放工具的地方。鸡舍的长度若不超过40米,操作间可设在鸡舍的一端,若鸡舍长度超过40米,则应设在鸡舍中央。

走道的位置,视鸡舍的跨度而定,平养鸡舍跨度比较小时,走道一般设在鸡舍的一侧,宽度1~1.2米;跨度大于9米时,走道设在中间,宽度1.5~1.8米,便于采用小车喂料。笼养鸡舍无论鸡舍跨度多大,视鸡笼的排列方式而定,鸡笼之间的走道为O.8~1.0米。
(7)运动场:开放式鸡舍地面平养时,一般都设有运动场。运动场与鸡舍等长,宽度约为鸡舍跨度的2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养鸭场建设
2008-6-17 13:29:00  来源:    网友评论(0)

1.养鸭场的场址选择养鸭场场址选择,必须对地形、地势、水源及社会关系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地形应开阔整齐,面积宽敞够用,地势高燥平坦且要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又便于卫生防护;交通要求在保证运输方便的同时,注意防疫卫生,即要远离交通要道,远离居民区、医院和化工厂、屠宰场等污染企业;要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必要时种鸭场还要自备发电机组。
2.场地规划与建筑物的台理布局养鸭场应根据生产功能分区规划,各区之间要建立最佳的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规划时应根据地势和主导风向合理分区,生活区安排在上风口,接着是办公区、生产区、兽医卫生管理区。各功能区内的建筑物也应根据地势、地形、风向等合理布局,各建筑物间留足采光、通风、消防、卫生防疫间距。场内运送饲料等的清洁道与运送粪便、垫料等的排污道应分设。鸭舍朝向最好是南偏东或偏西不超过10。,以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避免西晒太阳的影响。
3.养鸭场的卫生设施养鸭场要有明确的场界,其周围应建较高的实体围墙或坚固的防疫沟,以防场外人员及动物进入场区。消毒是养鸭场保证鸭群健康和生产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卫生措施,养鸭场生产区门口应设置紫外线消毒室、脚踏消毒池和车辆消毒池,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要更衣、换鞋、消毒。场内污物处理及排水设施齐全且性能良好。运动场场地平整坚固、清洁干燥,并有防止夏天烈日曝晒的遮阴棚。种鸭场还应设置一定面积的水上运动场或水浴池,并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4.养鸭场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养鸭场的主要废弃物是鸭粪和污水,鸭粪可以经过高温堆肥等无害化处理后肥田,也可以经必要的消毒后喂鱼;污水可经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等手段处理后直接排放或循环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骨鸡的鸡舍设计与养殖设备
                发布日期:2008-4-26  索引号:  来源:  作者:佚名  阅读次数:334    [字体:大 中 小]


(一)鸡舍设计的要求

鸡舍设计为养鸡场环境工程设计的主要部分,是综合场区的环境,为鸡群的生长发育、产蛋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直接在鸡舍工作的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工程设计。在设计鸡舍时,对整个鸡舍应有一个总体要求,对各部分有具体的要求。所设计的鸡舍既要满足鸡群的生物学特性要求,又要使造价低,节约资金。乌鸡喜欢干燥,特别怕潮湿,因此在设计鸡舍时要充分注意通风排湿。

鸡舍设计的要求如下:

1.鸡舍面积适宜

鸡舍的面积大小,应根据饲养方式和密度来决定。鸡舍的跨度不宜过大,开放式鸡舍在9.5米以内,自然通风能取得良好效果。简易鸡舍跨度在6米左右,高度(屋檐至地面)在2.4 米以下。

2.隔热与保温性能好

鸡是恒温动物,在环境温度为7~30℃时,能自行调节体温,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30℃ 或低于7℃时,鸡就不能自行调节体温。因此鸡舍应冬暖夏凉,不论何种鸡舍,都应有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屋顶和墙壁,尤其是屋顶。鸡舍隔热、保温性能的好坏,对鸡群生产会造成长期的影响。

3.采光与通风要充足

能保证鸡舍内有适宜的光照和良好的空气环境。

4.便于防疫

在鸡群全部转出后,能进行彻底的冲洗和消毒。

5.牢固严密

鸡舍的屋顶或墙壁,要求没有缝隙与漏洞,地面与水泥墙裙要牢固,所有的口、孔均安装牢固的金属网,以防野禽、老鼠等飞窜或掏洞。

6.门和过道的结构要紧凑

一般单门高2米、宽1米,双门高2~2.1米、宽1.6米(2米×0.8米),窗户须兼顾通风与采光系数(窗户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值),一般采光系数为0.1~0.07,寒冷地区可低一些,约为0.04。 过道的宽狭必须考虑到人行和操作方便。跨度小的平养鸡舍过道设计在北侧,宽约1.2 米,跨度大于9米的鸡舍,过道设在中间,宽约1.5米。笼养鸡舍的过道宽以不少于1米为宜。总之,门和过道的结构要便于工作、运输和防寒。

7.地面与运动场

地面应抹水泥,并设有下水道,以便冲洗消毒。在地下水位高或较潮湿的地区,在地面下应铺设防潮层(油毡或塑料薄膜)。饲养育成鸡与鸡的开放式平养鸡舍,应设有运动场,一般与鸡舍等长,宽度约为鸡舍跨度的2倍。运动场设在南面,地面平整并稍有坡度,以利排水,运动场应有围篱或围墙。鸡舍设计的应注意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坚固耐用,价廉物美的材料,以降低鸡舍造价,并可适当建简易鸡合。

(二)场扯的选择与布局

1.场扯选择

场扯的选择对鸡场的建设投资,鸡群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生产效率、成本及周围的环境都有长远的影响,因此,对场扯必须慎重选择。

(1)地理位置:场址要交通方便,但又不能离公路的主干道过近,最少距主干道400米以上。场内外道路平坦,以便运输生产和生活物资。场扯的选择还要考虑饲料来源。场扯应远离居民点、其他畜禽场和屠宰场以及有烟尘、有害气体的工厂,以免环境污染。

(2)地势地形:地势要高燥,背风向阳,朝南或朝东南,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地面不宜有过陡的坡,道路要平坦。切忌在低洼潮湿之处建场,否则鸡群易发疫病。地形力求方正,以尽量节约铺路和架设管道、电线和费用,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耕地。

(3)土质:土质最好是含石灰质的土壤或砂壤土,这样能保持舍内外干燥,雨后有及时排除积水。应避免在粘质土地上修建鸡舍,另个,靠的山地丘陵建鸡舍时,应防止“渗出水”浸入。除土质良好外,地下水位也不宜很高。

(4)水源:鸡场用水要考虑水量和水质,水源最好是地下水,水质清洁,符合饮水卫生要求。

(5)日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对鸡舍保温、节省能源、产蛋及鸡群健康均有良好作用。 另外,应考虑供电情况及周围环进疫情等等。

2.鸡场合理布局

(1)区域划分:

①生产区:包括孵化室、育雏室、后备鸡舍、种鸡舍等。

②辅助生产区:包括饲料仓库、饲料加工厂、车库、蛋库、兽医室等。

③行政管理区:门卫传达室、进场消毒室、办公室、财务室、生产技术室、卫生防疫间等。

④生活区:宿舍、食堂、居民点等。 各区之间要严格分开,各区间距应在80~100米以上,行政管理区应接近生产区,便于指导与管理生产。生活区应根据场区内的主导风向及季节风情况,设在上风向,以保证生活区的环境卫生,知活区的污水严禁进入生产区。

(2)鸡舍的布局:按孵化室、育雏室、后备鸡舍、种鸡舍等顺序排列。孵化室最好选在整体布局的上风向。开放式鸡舍应坐北朝南或朝东南,以利光照、保温与通风。鸡舍间距应在30~50米以上。

(3)场内道路:鸡场内应少开道路,有条件的场,可将运送饲料、垫草与运送粪便、死鸡的道路分开,以防交叉感染。 另外,鸡场内外应尽量搞好绿化,既可美化环境,改善鸡场的自然环境,又可保护鸡场的环境,促时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使鸡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鸡舍类型与特点

鸡舍类型基本上可分为开放式鸡吉与密闭式鸡舍两大类。

1.开放式鸡舍(或称普通鸡舍)

其特点是鸡舍有窗户,全部或大部分靠自然的空气流动来通风换气。一般饲养密度较低,采光是靠窗户的自然光照,故昼夜光照时间随季节的转换而增减,舍温也基本上随季节的变化而升降。乌鸡可采用这种鸡舍饲养。开放式鸡舍的优点是设计、建材、施工工艺及内部设置条件得单,造价低,投资少,在设有运动场和喂青料的情况下,对饲料的要求不很严格,而且鸡能经常活动,适应性较好,体质较强健。其缺点是鸡的生理状况与生产性能均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属开放性管理,鸡体通过昆虫、飞鸟、土壤、空气等各种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大;占地较大,用工较多。

2..密闭式鸡舍(或称无窗鸡舍)

这种鸡舍顶盖与四壁隔温良好,一般无窗,呈无全密闭,舍内小气候通过各种设施人工控制与调节,使之尽可能地接近最适宜于鸡体生理机能的需要,采用人工通风与光照。通过变换通风量大小和气流速度的快慢,调节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成分。密闭式鸡舍的优点是可以消除自然外界因素对鸡群的影响;实行人工光照有利于控制性成熟和刺激产蛋;基本上可杜绝自然媒介传入疾病的途径;饲料报酬有所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单位面积内养鸡的数量大,劳动效率也较高。其缺点是建筑标准和设备条件高,鸡群饲养管理要求高,必须喂给全价饲料和采取极为严密的消毒防疫措施,如遇停电会对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养鸡设备

设备对日常的饲养管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安全生产、劳动工效、投资和生产费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有利于养鸡生产和便于管理,各种养鸡设备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轻巧灵活,体积小,易搬动,转动平稳,无噪音,响声轻微;调节方便,容易操作;结构简单,易于修理;节省能源,安全可靠,便于消毒,经济耐用。 常用的养鸡设备有:饲料加工机械、孵化设备、育雏保温设备、喂料器具、饮水器、养鸡笼、产蛋箱、通风换气设备、运输工具等。

1.饲料加工机械

是用来进行饲料的加工和日粮配制的机械设备。有饲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和打包机等。

2.孵化设备

是进行种蛋孵化和出雏的机械设备。设备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主要有:孵化器、出雏器、照蛋器等。

3.育雏保温设备

主要有电保温伞、保温箱、红外线灯、煤炉和排烟管等。

4.喂料器具

主要有饲槽(塑料、木制)、链板式喂料机、喂料桶(塑料、金属制)等。

5.饮水器

有水槽(铁皮或塑料做成)、真空饮水器、钟形饮水器、乳头式饮水器、水盆等。大多用塑料制成,也可就地取材用毛竹制做。

6.养鸡笼

有育雏笼、育肥笼、种鸡笼和蛋鸡笼。大多用镀锌铅丝制成,有些专业户用毛竹制成,这样成本低、投资少,经济耐用。

7.产蛋箱

鸡平养时要设置产蛋箱。产蛋箱的大小,放置位置和数量对鸡的产蛋和种蛋的质量均有影响,产蛋箱就放在舍内暗处,同度不超过50厘米,箱门前有跳板。 做育种记录的个体鸡,测定其产蛋量,多采用自闭产蛋箱,可用木板、纤维板或8号铁丝制做。

8.通风换气设备

有排气扇、换气扇等。 另外,养鸡设备还有断喙器、保存种蛋用的的空调设备、运输饲料用的罐槽式饲料运输车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懒汉养猪的猪舍设计




猪舍建筑是一门深奥的科学,需要不断的总结完善。对于懒汉养猪的猪舍建筑,需要结合传统猪舍设计的优秀成果,但同时不要用传统思维模式来限制我们的设计思路,需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去指导和不断创新猪舍设计。
一.猪舍设计的基本理念  
科学的生态懒汉养猪猪舍是尽最大可能利用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气流、风向等免费自然元素,尽可
能少地使用如水、电、煤等现代能源或物质;尽可能大地利用生物性、物理性转化,尽可能少地使用化学
性转化。
二.猪舍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是有利于发挥作用、节约劳力、提高效率。二是有利于节省占地面积,控制猪只适度密度。三是有利于
各类猪只生长发育,尽量改善舍内的气候环境。四是控制适宜的建筑成本。
三.猪舍设计的基本原则   
懒汉养猪猪舍设计,也需要事先考虑如下原则,这些原则都需要生产体制和栏圈来予以保证:一是“零”
混群原则 。不允许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这就需要考虑隔离舍的准备。二是最佳存栏原则。始终保持栏圈的利用,这就需要均衡生产体系的确定。三是按同龄猪分群原则:不同阶段的猪只不能在一起,这是全
出全进的体系基础。
四.舍内外环境对猪舍设计的要求
猪舍的环境,主要指温度、湿度、气体、光照以及其他一些影响环境的卫生条件等,是影响猪只生长发育
的重要因素。猪的集体与环境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在正常环境下,猪体能与环境保持平衡,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促使猪只发挥其生长潜力。因此,为保证猪群正常的生活与生产,必须人为
地创造一个适合猪生理需要的气候条件。

一  场地选择与总体布局

一.场址选择
生态懒汉养猪建筑设计同传统集约化猪场场址无多大差异,比传统猪舍更趋灵活,主要应综合考虑分析以

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地理位置
确定场址的位置,尽量接近饲料产地,有相对好的运输条件。由于懒汉养猪实现了粪污零排放,养猪环境
明显改善。故猪场选址应结合区域规划的同时,着重考虑猪场整体防疫。要远离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加工企业、风景名胜地和交通要道等。一般要求距离畜产品加工厂至少1km以上 ;距离主要公路300m以上,距离一般公路100m以上,可设置专用猪场通道与交通要道相联结;且距离最近的村庄最好不少于2km;高压
线不得在仔猪舍和保育舍上面通过。
(二)     地势与地形
懒汉养猪场场址要求地势较高、干燥、平缓、向阳。场址至少高出当地历史洪水水位线以上,其底下水应
在2m以下,这样可以避免洪水的威胁和减少因土壤毛细管水位上升而造成地面潮湿。如地势低洼或地面潮湿,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容易滋生,机具设备易于腐蚀,甚至导致猪群各种疾病的不断发生。如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发酵舍更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否则垫料过湿而影响发酵效果也减少垫料使用年限。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可选择地上式发酵垫料池比较适宜。平原地区宜在地势较高、平坦而有一定坡度的地方,以便排水、防止积水和泥泞。地面坡度以1%-3%较为理想。山区宜选择向阳坡地,不但利于排水,而且阳光充足,能减少动机冷气流的影响。地形宜开拓整齐,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太多,否则会影响建筑物合理布局,使场区的卫生防疫和生产联系不便,场地也不
能得到充分利用。
(三)     土质  生态懒汉养猪猪舍的土质要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外,还应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
,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的土壤。砂土类的土壤颗粒较大,夏季日照的发射热大,再加上土壤的导热性大,热容量小,易增温,也易降温,昼夜温差明显,这种特性对猪只不利;黏土类的土粒细、孔隙小,透气透水性若、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显著,所以土壤易变潮湿,常因阴雨造成泥泞不堪,有碍猪场工作的正常运行;砂壤土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透气透水性良好,雨季不会泥泞,能保持场区干燥,土地
导热性小,热容量较大,土温比较稳定,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卫生防疫、绿化种植都比较适宜。
(四)     水、电  生态懒汉养猪由于不用冲洗圈舍,所以用水量大量用于猪只的饮用水,同时保证垫
料湿度控制、用具洗刷、员工和绿化用水即可。水质要良好,达到人饮水标准,对水面狭小的塘湾死水、井苦水,由于微生物、寄生虫较多,又有较多杂质,不宜作为猪场水源。由于猪舍多采用自然光线,猪
场用电主要保证相关设施设备用电和夜晚照明用电即可。
(五)     占地面积

总之,生态懒汉养猪猪场的场址选择牵涉的因素较多,必须认真对待,周密调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反复比较后加以确定。
二.总体布局
(一)    概述
1.      生态懒汉养猪猪场的种类  从猪场的性质和用途来说,有种猪场和商品猪场之分。从猪场的饲养范围来说,可以分为:
(1)专业性猪场。只饲养种猪、保育猪或育肥猪。其特点是猪场职能明确、生产工序简单、猪舍类型不
多,设备规格统一,饲养工艺定型,饲养技术容易掌握,有利于防疫,便于管理,总体布局简单。
(2)综合性猪场。同时饲养种猪、保育猪和商品猪,有的还自备饲料厂。其特点:自繁自养、自加工饲
料,规模大、投资大,生产内容多,设备种类多,鸡舍类型多,场地功能分区复杂,总体布局难度大,技
术管理要求高,周期长,经营管理面大。
(3)养猪联合组织。分为养猪联合企业和养猪联合合作组织。前者在大的集团框架下,非常紧密;后者
为独立运营的个体,围绕共同的章程或协议参与合作,相对松散。由若干个与养猪有关的专业化单位组合而成。分别有种猪场、保育场、育肥场,甚至饲料加工厂、屠宰加工场等。其特点:各分场(厂)之间有一定距离,既分散又联系。他们在总体规模、生产计划、工艺流程等方面相互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有
机体。有时甚至从产品的生产到销售上市都在联合企业内进行。大大节省成本,获得很高的的经济效果。
2. 生态懒汉养猪场的规模  国外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规模越来越大,2000头以上的
规模相当普遍。虽然理论上,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但猪场规模大小与效益的好坏牵扯的因素很多。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当前养猪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大型集约化养猪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含量、设施设备等全面提升;二是适度规模养殖场(户)蓬勃发展,形式多样,急需规范;三是超小规模的农户散养正迅速消失。所以批次出栏100以上的种猪场,年出栏50-3000头的适度规模是专业保育和育肥场是发展的
重点。
(二)    总体布局原则
1.   利于生产  猪场的总体布局首先要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按照生产过程的顺序性和连续性来规
划和布置建筑物,达到有利于生产,便于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利于防疫规模猪场猪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要保证正常的生产,必须将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到首要
位置。一方面在整体布置上应着重考虑猪场的性质,猪体本身的抵抗力,地形条件、主导风向等几个方面,合理不止建筑物,满足其防疫距离的要求;另一方面当然还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这个环节
,应尽量多地利用生物性、物理性措施来改善防疫环境。
3.   利于运输猪场日常的饲料、猪及生产和生活用品的运输任务非常繁忙,在建筑物和道路布局上应考
虑生产流程的内部联系和对外联系的连续性,尽量使运输路线方便、简捷、不重复、不迂回。
4.   利于生活管理  猪场在总体布局上应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做到既分隔又联系,位置要适中,环境要相
对安静。要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又便于生活、管理。
一、猪舍的布局一般是根据地形条件、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而定。目前主要采用单排式、双排式及多排式


1. 单排式猪场  
  
猪舍按一定的间距依次排列成单列,组织比较简单,一边是净道,一边为污道,互不干扰。

2. 双排式猪场
  
猪舍按一定的间距依次排列成两列,其特点是:当猪舍栋数较多时,排列成双列可以缩短纵向深度,布置集中,供料路线两列共用,电网、管网等布置路线短,管理方便,能节省投资和运转费用。

3. 多排式猪场
  
大型猪场可以采用三列式、四列式等多排式布局,但道路组织比较复杂,道路多,主次不易分辨。

  
生态懒汉养猪猪舍因考虑自然通风为主,其跨度比较小(6~9m),如规模较大,就会感觉建筑过于分散,占地较大,并导致道路、管线长度、基建投资费用和日常经营费用的增加。应该在解决通风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跨度(12~18m),使建筑布置更加紧凑。特别是寒冷地区,建筑的合并除缩短道路、管线长度外,还能明显降低建筑的费用(墙面积的减少及采暖费用的降低)。环境控制好的情况下,北方也可采用无间距的联体式猪舍布局。
二、各类猪舍的构造
应按猪群的性别、年龄、生产用途,分别建造各种专用猪舍,如公猪舍、母猪舍、保育猪舍、育肥猪舍。
(1)、母猪舍  母猪舍又分为妊娠舍和分娩猪舍。妊娠猪舍可采用群养模式,分娩猪舍常采用分娩栏或产床进行饲养。其猪舍建筑,特别是分娩猪舍由于对温度控制要求高,应注意保温工作。
(2)、
保育猪舍   两保育床合二为一,中间垫料坑,两边自动饲喂槽添加两个临近阶段的饲料让猪只自由择食。猪只活动面积加大,可以嬉戏,恢复其生物习性。
(3)、育肥猪舍  单列式自然猪舍比较合适,保证阳光充足,猪只活动区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80㎡懒汉养猪法猪场投资分析:

一、猪场建设费用统计
(1)    面积:18m×10m=180㎡,实用面积:144㎡,其中猪槽﹑平台区20㎡,垫料区128㎡.
(2)    水泥使用费用:2.5吨×230元=575元.
(3)    石灰使用费用:2吨×260元=520元.
(4)    钢材料使用费用:14350元.
(5)    红砖:7000块×0.14元=980元.
(6)    人工费:6160元
(7)    合计:22585元(合126元/㎡)
二﹑垫料的原料﹑工艺﹑费用

材料费用(总计8032元,合55.8元/平方米):
种类
单位
垫料实际用量
合计
稻壳
440元/吨
7.8/吨
3432
锯末
45元/立方米
48立方米
2160
麦麸或米糠
1.2元/千克
200千克
240元
菌种添加剂
20元/平方
128平米×20元
2560元

(1)垫料的制作工艺流程要求:
①    垫料制作的目的:一是在垫料里增殖优势有益菌群;二是通过发酵床过程产
的热量杀死有害菌.②垫料制作方法:在猪舍内逐栏把谷壳﹑锯末﹑生猪粪﹑米糠以及绿康奥生物添加剂混合均匀后使用.③制作过程:育肥猪舍垫料层高度冬天为80厘米,夏天为60厘米.将所需的米糠与适量的菌种添加剂混合均匀备用.将谷壳,锯末各取10%备用,将其余谷壳和锯末倒入垫料场内,  在上面倒入生猪粪及米糠和菌种添加剂混合物,人工充分混合搅拌均匀.
     各种原料经搅拌均匀混合后像梯形一样堆积起来,在堆积过程中喷水调节水分,使物料水分保持在40%--50%.堆积好后表面铺平,用麻袋覆盖周围保温.



[ 本帖最后由 hoollly 于 4-1-2009 12:4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套猪保育猪舍设计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猪场的设计技巧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苗猪仔猪』         更新时间:2008年1月26日            双击鼠标滚动          


猪舍相互间不应靠的太近,否则猪舍的通风会相互妨碍。在猪舍间也有相互传染疾病的危险。
一个较好的经验法则是猪舍之间所留空地至少要等于单个猪舍宽度。
  过于拥挤会引起动物不适及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在绝大多数热带国家,猪舍的最佳方向是东西走向。这样,在每天最为炎热的时候,太阳光也不能透进太多,因此能保证动物舒适。在猪舍的每一端悬挂一向外延伸的屋顶可克服过多阳光从猪舍两端射入的危险。
  许多较热气候国家用波状铁皮作屋顶,但这是热绝缘效果较差的材料。而稻草和陶瓦等传统材料则是理想的绝缘材料。可将铁皮和稻草或树叶结合作为绝缘材料,尽管其不能防止害虫的侵袭。
  有人建议如果在较热地区使用部分圈顶,太阳光可干燥圈底,然而,猪喜好在圈底的阴凉处聚在一起而不喜欢出去到有阳光和较热的地方,因而猪密度增加。因此,最好选择另外的方法解决圈底潮湿问题。例如,增加圈底的倾斜度。良好的全圈顶提供最有效的阴凉,但是在较温和地区,部分圈顶也能达到效果。猪舍中央的空气流动受限是另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的部分解决办法是猪舍宽度不应大于9~10m;另一办法是增加屋顶倾斜度,这可增加沿屋顶下面向开放式屋脊流动的空气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羊舍设计
中国养殖网 2006-11-29 9:38:16 中国养殖技术网 已阅读:5547次         【字体:减小 增大】  

    一、羊舍
    羊舍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的地方。羊舍地面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总的要求是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
    羊舍的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一般每只羊要保证1.0-2.0平方米。每间羊舍不能圈很多羊,否则很不好管理,并增加了传染疾病的机会。羊只多时,为方便饲养管理,应设饲养员通道,通道两侧用铁筋或木杆隔开,羊吃料和饮水时,从栏杆探出头采食或饮水。
    羊舍的高度视羊舍的面积而定,如果是封闭羊舍,高度要考虑阳光照射的面积。
    羊舍的管理要记住“泥猪净羊”、“羊不卧湿”和“圈暖三分膘”的道理,要定期消毒。饲养规模较大要设有保暖设备的产房,最好是暖坑。
二、运动场
    羊舍紧靠出入口应设有运动场,运动场也应是地势高燥,排水也要良好。
运动场的面积可视羊只的数量而定,但一定要大于羊舍,能够保证羊只的充分活动为原则。
运动场周围要用墙围起来,周围栽上树,夏季要有遮阴、避雨的地方。
三、饲槽
    可以用水泥砌成上宽下窄的槽,上宽约30厘米,深25厘米左右。水泥槽便于饮水,但冬季结冰时不好,也不容易清洗和消毒。用木板做成的饲槽可以移动,克服了水泥槽的缺点,长度可视羊只的多少而定,以搬动、清洗和消毒方便的原则。

    舍内走廊宽130厘米左右
    运动场墙高:小尾寒羊130厘米;山羊160厘米
    每个羊圈面积:480×450厘米2
    对应每圈设一面积为80×80厘米2后窗
    对应每圈在脊上设一可开关风帽
    羊的占地面积:种公羊1.5-2.0米2/头;空怀母羊0.8-1.0米2/头;
    妊娠或哺乳母羊2.0-2.3米2/头;幼龄羊0.5-0.6米2/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羊舍设计的主要参数
中国养殖网 2006-6-8 13:34:13  已阅读:351次         【字体:减小 增大】  

    (1) 羊舍及运动场面积
    应根据养羊的品种、数量和饲养方式而定。面积过大,浪费土地和建筑材料,单位面积养羊的成本会升高;面积过小,不利于饲养管理和羊的健康。各类羊每只所需羊舍面积如下:成年种公羊为4.0—6.0平方米;产羔母羊为1.5—2.0平方米;断奶羔羊为0.2—0.4平方米;其他羊为0.7—1.0平方米。产羔舍按基础母羊占地面积的20%—25%计算,运动场面积一般为羊舍面积的1.5—3倍。
    (2)羊舍温度和湿度
    冬季产羔舍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一般羊舍0℃以上,夏季舍温不应超过30℃。羊舍应保持干燥,地面不能太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70%。
    (3)通风与换气
    对于封闭式羊舍,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性能,能及时排出舍内污浊空气,保持空气新鲜。
    (4)采光
    采光面积通常是由羊舍的高度、跨度和窗户的大小决定的。在气温较低的地区,采光面积大有利于通过吸收阳光来提高舍内温度,而在气温较高的地区,过大的采光面积又不利于避暑降温。实际设计时,应按照既利于保温又便于通风的原则灵活掌握。
    (5)长度、跨度和高度
    羊舍的长度、跨度和高度应根据所选择的建筑类型和面积确定。单坡式羊舍跨度一般为5.0~6.0米,双坡单列式羊舍为6.0—8.0米,双列式为10.0—12.0米;羊舍檐口高度一般为2.4—3.0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舍饲羊棚的建筑技术
羊病防治  加入时间:2007-12-30 11:39:02     点击:343

目前,草原退化极其严重,利用天然牧场放牧已渐渐退出了畜牧业,舍饲养羊显出了它的优越性。舍饲养殖棚舍建筑非常重要,经济、实用、保温以及饮水采食设施配套的羊舍能提高羊的生产性能,节约饲料,防止疫病发生,最终提高养羊效益。   一、羊舍建筑的基本要求 1.羊舍建筑地点的选择。羊舍应建在靠山背风、向阳、干燥、平坦地段。要兼顾羊舍供水、饲草运输等,以便于生产。 2.羊舍布局应合理。一个完整的羊舍应包括:羊舍(即暖棚)、羊圈(即运动场)、饲料房、贮草棚。这些都要适当配套,布局合理,要与羊群的规模相适宜,一只羊均建筑面积应达到2平方米左右。 3.羊舍(暖棚)。应多建几间,以满足羊分群的需要,而且要保暖性能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坐北朝南,一般高度在2.5米左右,窗户设在向阳的一侧,距地面应在1.5米以上。屋顶应设有带开关的通气孔。门应向外开,适当宽些,以防羊群出入拥挤,造成事故,小型羊舍一般门宽1.5米~2.0米,高2米。 4.运动场建筑。运动场应连接在羊舍的前面,面积一般相当于羊舍的2倍~3倍,地面平坦干燥,围墙完整坚固,围墙高1.5米~1.7米,运动场内设干草补饲架。   二、常见羊棚的建筑   1.简易羊棚。羊棚一般建成单坡式,前高2.0米~2.5米,后高1.7米~2.0米,入深4米~5米,长度可参照所容纳的羊数确定,在其他方面的要求与羊舍相同。优点:造价比羊舍低,结构简单,建筑容易。缺点:保暖性差。 2.半棚式塑料暖棚配合运动场。羊舍建筑仿照简易羊棚,不同之处是后半个顶为硬棚单坡式,前半顶为塑料拱形薄膜顶。拱的材料既可用竹竿也可用钢筋。羊舍依羊数确定,保证每只羊的占有面积在1平方米以上,太小不利于羊生长,太大投资多。运动场应设在羊舍的南边,并紧挨羊舍,面积为羊舍的1.5倍~2倍,内设饮水、饲草设备,最好在羊舍旁边设一间贮草房。舍饲羊棚建筑的布局兼顾方便、简洁、经济、耐用几方面,有条件的最好参观一下别的饲养户,取长补短再进行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建造圈养山羊栏
羊病防治  加入时间:2007-12-30 11:39:02     点击:284

山羊圈养是规模化饲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式,是科学喂养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它能合理利用包括农作物秸秆在内的草资源和有限的土地资源,多数不易放牧的田间地头、林(果)园牧草可刈割养羊,也可实行粮、林、经、草多元种植,以草养羊,羊粪肥田(园),不仅充分利用了牧草和土地资源,同时可有效避免山羊放养对植物的危害,有助于发展生态农业。圈养山羊的羊栏建设与放养羊栏的建设目的有所不同。放养山羊的羊栏是仅供羊群休息睡眠的场地,没有运动场地。山羊生性活泼好动,这就要求圈养应有一定面积的运动场地,否则,由于羊群的活动空间过小,羊群运动不足,不仅影响羊群的生长,而且会给羊群带来一系列的疾病。为此圈养山羊不仅要具备通风良好、保暖性强、舒适、干燥卫生的休息睡眠场所,还要在羊舍外修建面积大于羊舍面积2~3倍的运动场地,以便羊群活动和进行日光浴,保证羊群的健康和生长。圈养山羊栏的建设可用空闲猪圈、房屋进行改造,室内作羊群的休息睡眠羊舍,羊舍外面另建运动场。猪圈改羊栏:原猪圈改羊床,去掉原猪圈的隔墙在外建羊的运动场。猪圈改羊床可在扩建的枕木上盖活动式木条作羊床,定期清扫,定期冲洗,保持清洁即可。也可以填土做成斜坡,另架过梁,上面钉木条做平床。空闲房屋改羊栏要依进深大小而定,进深在6米以下可做单列式羊栏,在8米以上做双列式羊栏。原有放牧羊栏只在外面建运动场。运动场地建设要紧连羊舍,并选择三面无遮阴物,早晚都能接受阳光照射,地势开阔较平坦的地方,三周用木栅或红砖砌成院墙及隔墙,种公羊院墙高度为1.2~1.5米,其它羊群的院墙高度为 1.0~1.2米。羊舍对侧墙座设置1.5米宽的遮雨棚,在棚墙的内侧架设饲草架,便于羊采食饲草。地面用三合土或水泥处理成四周有沟、略有一定坡度的平整地面,运动场内不得积水,保持清洁干燥,排水畅通为宜。羊群数量多可建双列式羊栏,数量少或场地有限可建单列式,单列式按照双列式一半建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羊舍设计简图介绍

            
羊病防治  加入时间:2007-12-30 11:39:02     点击:578
      
         舍内走廊宽130厘米左右 运动场墙高:小尾寒羊130厘米;山羊160厘米 每个羊圈面积:480×450平方厘米 对应每圈设一面积为80×80平方厘米后窗 对应每圈在脊上设一可开关风帽 羊的占地面积:种公羊1.5-2.0平方米/头;空怀母羊0.8-1.0平方米/头;妊娠或哺乳母羊2.0-2.3平方米/头;幼龄羊0.5-0.6平方米/头。..注:[/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9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对鱼排设计有研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2009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策商子 的帖子

我对网箱采用哪一种材料比较廉价,好,和多大面积适合那一类动物多少只都没有具体认识.

基础知识,是在历史大浪的测量,和当地未来水质的变化.

浅海养鱼,最不好的就是大风浪打坏/散网箱,导致大逃亡.
第二,最需要关注的是,马来西亚的海洋已经越来越污染,10年前和今天差别很大.
一个浅海投资耗费的钱,一定要追求在污染发生前彻底拿回固定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0-2025 06:19 PM , Processed in 0.53863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