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27|回复: 0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教育存在的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2-2008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現在中國少數民族聚集區的民族語言教育面臨嚴重危機,很多民族由於沒有民族文字等原因,根本沒有正規的教育機構來保護,如布朗族,由於布朗族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而且不同地區的布朗族語音存在很大差別,現在沒有正規語言學習,不同地區的布朗族根本無法交流,漢族語大量混入提帶了原有布朗詞彙。再有就是人數過少而不能進行民族語言高考的民族,如錫伯族有民族語言,而人數過少無法進行民族語言高考,只能進行小學三年的錫伯語學習,更多的則是根本沒有學習過正規的錫伯語書面語。蒙,藏,維,壯等雖然有民族語言,也可以參加民族語言的高考,但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隨著中國人口的流動,散居的少數民族居民雖然想學習民族語言,但沒有相關的環境。

多年來少數民族人才只集中在少數幾種科研領域,而其他重量級科研領域卻很少見到這方面的人才,現在少數民族學生要學習3種語言,民族語言,漢語,英語。這無疑給少數民族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作為少數民族—本民族語言是一定要學的,其次漢語作為國家語言也要去學,可是如果要在現代社會裡能有更好的發展英語水平是一個重要標準,那麼比起漢族學生的語言教育,少數民族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語言,且這種效果最後只能用殘酷的分數來評判(語言只是個交流的工具而已);因此少數民族學生的語言教育基礎就明顯不能與漢族學生比,那麼這也就直接影響到了少數民族學生的以後發展(升學、考研、科學研究···)等等,而中國現今的各種教育、招生、考試制度(高考、考研)當中的語言考試對於少數民族考生顯然是不公平! !這也是製約少數民族人才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比如蒙古族,雖然有從小學到大學的完整母語教育體系,但是因為在漢語的強勢下,很多蒙授課程的蒙古族畢業生就業困難,而更多蒙古族家長出於子女今後就業發展前途,也開始減少將子女送往了蒙古族學校。幾乎所有城市裡的蒙古族家庭,關注的都是孩子的漢語或者外語成績,至於會不會說母語反而沒人理會,甚至有人從來沒有考慮過。即使在農村牧區,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考慮,不得不把孩子送到漢語授課的學校的,也不在少數。無數蒙族家庭經歷著這樣的文化悲劇,並非輕易能夠避開的。恨恨的罵幾句“數典忘祖”,完全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就拿個人的現實利害來說,孩子們學好漢語,中學畢業後可以報考全國各地的名牌大學,即使考不上大學也能順利的找到工作,進入大多數公司企業。而學蒙古語呢,報僅有的幾所高校,還要限制專業,畢業後只能到偏僻落後地區。可憐天下父母心,人生的競爭是那麼激烈,他們怎麼忍心讓孩子花費十幾年去啃已不太有用的語言呢?就這樣,儘管年邁的祖父在一旁不停的責罵,儘管客廳的牆上依然供奉著成吉思汗的畫像,父母還是把孩子送到了漢語學校,或許路過的學校就學母語。是的,誰都知道母語維繫著民族文化的精魂,維繫著幾千年的文明,每個民族的文化和語言,都是母子連心,而人為的把孩子剝離母親的懷抱,這不能不說是人類的悲劇。

蒙語授課學生一般都是從三年級才開始學習漢語文,而在此之前基本上都是使用蒙語,很少與外界交往。漢語本身就比較難學,加之教漢語的老師又大多原本是蒙語授課教師,有些自身的漢語水平就很有限,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許多蒙授學員,實際上是來到大學後才正式學習漢語的。儘管他們很努力,也很想把漢語學好,但由於他們既需要學習專業課,又需要學習外語,所以用於漢語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即使到了大四,有些人對於漢語的掌握也是一知半解。說漢話不標準、寫文章不成形的現像對於蒙語授課學生來說不在少數。而用人單位對蒙授畢業生的漢語要求卻絲毫沒有降低。普通話不過關與漢語寫作水平低,嚴重影響蒙語授課畢業生的才華展示和擇業。

而且蒙語授課專業設置單一,使其失去了更大的選擇空間蒙語授課各專業,,多年來一直受到重點培育與扶持,屬於著力發展的專業。但是由於受到各方麵條件的限制,老專業發展一直比較平穩,師資、教材、設備也成龍配套;而新專業尤其是應用性專業的發展卻明顯滯後,與社會需求和蒙語授課學生的需要存在較大差距,蒙語授課學生選擇專業的餘地非常有限。以2004年內蒙古師範大學招生情況為例:漢語授課學生可以選報的專業高達56個,幾乎涵蓋了基礎理論與所有的熱門專業;而蒙語授課學生可以選報的專業卻僅有26個,不到漢語授課學生的50%,且絕大多數是老專業。蒙語授課專業設置上的欠缺,不僅嚴重影響蒙語授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結構,而且還直接影響其對於就業崗位的選擇。



http://ndnews.imu.edu.cn/sz/200701/szh20zn/08.html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IUY200810031.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04210010009xo.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11-2025 07:09 AM , Processed in 0.48238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