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953|回复: 54

為台灣國語鳴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10-2008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編按:此「台灣國語」乃指台灣境內通行的華語(當地人稱之為國語),並非帶台灣口音的華語。

由於東南亞一帶的華語教育大致上以中國大陸的普通話為基準,所以一般人在發現同樣使用華語的台灣出現不同的用詞或發音時,很自然的會把它視為「不標準」,甚至是錯誤的。一些華語教師可能是為了避免混淆學生,以「我們以中國的華語為準」等說法回應學生,更進一步隔離了台灣國語,使本地人對台灣國語的誤會加深。

其實,台灣的國語非但不像大家想的那麼不標準,若從歷史考究,它反而應該是最原始的華語(國語的歷史恕不於此詳述)。其發音和用語遣詞都帶有古漢語色彩,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垃圾」的讀音,國語的「ㄌㄜˋ ㄙㄜˋ (lèsè)」唸法就比較接近古音(此詞在閩粵語發音中皆帶入聲,可作佐證)。此外,作為連詞的「和」讀如「漢」的唸法其實源自北京;「癌」讀如「炎」符合古漢語音韻(當地人亦讀作「ㄞˊ (ái)」)等等,不勝枚舉。

即使是以中國大陸普通話為標準的東南亞也都殘存這些國語的痕跡,例如郵差(普通話稱之為郵遞員)、電腦(普通話稱為計算機)、級任老師等。特別是台灣媒體業要比中國大陸發達開放得多,因此許多電腦詞彙(如部落格、滑鼠)以及流行用語(如嗆聲、碎碎唸)在本地也都與台灣並攏,即使這些詞彙於書面上並不予以提倡。再者,台灣通行的閩南語與本地福建話亦屬同源,因此對某些人而言台灣詞彙也帶有濃厚的親切感。

雖然如此,台灣國語依然有它的缺陷。文白異讀現象造成了許多破音字(多音字)缺乏規範、容易造成歧義(如「肺炎」與「肺癌」發音相同)、忽略兒化音與輕聲等。除此之外,也有人對於相較之下顯得柔和文雅的國語發音表示難以適應,稱其為「像上了奶油一般」。

當然,本地的華語教學依然以中國大陸為主,但請大家客觀看待台灣的國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0-2008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过邓丽君说话和看过台湾以前节目的 就知道 台湾现在的华语 明显和以前使用的华语  有着截然的不同

[ 本帖最后由 psk0060 于 31-10-2008 01:2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08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050也很喜歡台灣、香港、澳門用的繁體字,很有美感
在馬來西用的都是繁體和簡體並用的,有時候真的很混淆有時候根台灣或中國同仁溝通是,真的會舌頭打結  惟有怪自己才疏學少
而且每次用漢語拼音拼出來的繁體字,不一定精准;5050還在學習倉頡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08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的国语只有少部分保留了从大陆带过去的一些传统习惯,而更多的被李灯灰及陈A钱篡改的一塌糊涂,且又融入了很多的闽南话的口音.
比如和,大陆念he(河的发音),台湾念han(汗),其实是民国时北京土话的发音,老蒋带到台湾.
像陈水骗这样的把我们念做我民,还能指望台湾的国语能有多少正统发音?他搞的什么通用拼音,还不如说是台语拼音.
台湾国语女的说有点嗲,男的说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06: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腾四海 于 1-11-2008 12:48 AM 发表
台湾的国语只有少部分保留了从大陆带过去的一些传统习惯,而更多的被李灯灰及陈A钱篡改的一塌糊涂,且又融入了很多的闽南话的口音.
比如和,大陆念he(河的发音),台湾念han(汗),其实是民国时北京土话的发音,老蒋带到台湾 ...


陳水扁?現在在哪裡了?
除了他這幾個我還真少聽到有台灣人把「我們」唸成「我民」的
據我所知,台灣的國語辭典、學校教學都頗為正式
甚至連國語課本都是直排的
而且台灣明年開始就廢棄通用轉用漢語拼音了不是嗎..

女生說國語嗲,那其他人說華語就粗魯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09 0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其實還是很重視國語(普通話)及國語文教育  

近幾年民進黨大力推動本土化運動 , 欲以本土化之名逐漸去中國化 , 雖說藉由台語(閩南語)教學提倡本土化運動 , 避免小學生從小在國語環境長大中逐漸喪失台語能力之效果亦屬有成 , 但骨子裡台灣人仍以能說字正腔圓的國語為基本要求 , 或許大馬的朋友可能常會從電視或網路聽到夾雜閩南語語彙式的國語 , 但純屬娛樂或自嘲性質為多 , 絕大部分台灣人於正式公文書或學校教育對於國語辭彙之要求仍然非常嚴格 , 為避免年輕人因習慣使用網路語言 , 或使用台語式發音之國語 , 許多台灣網站均規定不得有網路語言 或以注音符號代替文字出現

台灣的公文書仍保留許多古文言文用語 , 法院的判決書常寫的文謅謅 , 讓當事人看得很吃力 , 中學國文課本內容百分之八十以上比例選自四書五經 ,先秦文選 , 二十四史 , 古文觀止或漢賦 , 樂府 , 唐詩 , 宋詞 , 民間公司文書往來亦同  , 一位員工寫出的公文書即可看出國文基礎是否紮實 , 國家公務員考試除專業科目外必考國文(通常是文言文)及公文書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1-2009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就是拿粵語修改一下做國語啦,絕對符合《廣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009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子是最大的受害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2009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ens 的帖子

在台灣,台灣國語是指那些以閩南語為母語的人所說的不標準國語,如 非常 說成 "Hui"常 ,台北人尤其經常嘲笑歧視這些說不標準國語的台灣南部人

能說一口標準國語的大部分都是台北人,尤其是北方外省籍的,說國語可不比大陸央視主播來的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009 07: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Kevku01 的帖子

灰熊黑皮牛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9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vku01 于 1-2-2009 05:28 PM 发表
在台灣,台灣國語是指那些以閩南語為母語的人所說的不標準國語,如 非常 說成 "Hui"常 ,台北人尤其經常嘲笑歧視這些說不標準國語的台灣南部人

能說一口標準國語的大部分都是台北人,尤其是北方外省籍的,說國語可 ...


那要看“標準國語”如何定義了。“不比大陸央視主播差”恐怕言過其詞,在老三臺時代字正腔圓的
李四端、李艷秋等人在進入有綫臺以後可就不怎麽“標準”咯~~當然,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外省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9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語言沒有標準性,只有地方性

我不相信,你很明白這個道理

不然做麽很多人去唐山學了北京話就以爲自己真大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11-1-2009 10:03 PM 发表
最好就是拿粵語修改一下做國語啦,絕對符合《廣韻》
又发梦 ,在中国官话区人口八亿以上,讲广府话的人算上海外华人也不超过四千万,双方怎么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陵嘉应子 于 4-2-2009 12:15 AM 发表


那要看“標準國語”如何定義了。“不比大陸央視主播差”恐怕言過其詞,在老三臺時代字正腔圓的
李四端、李艷秋等人在進入有綫臺以後可就不怎麽“標準”咯~~當然,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外省籍的。


現在台灣新聞主播已經是江河日下,發音不準,廢話太多。
二十年前還可以聽到一口很有韻味的標準國語,像大陸尋奇那位女主播,就說得很好。可惜這些老一輩的都已經退居幕後,新一輩的簡直是一代不如一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09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田先生 于 6-2-2009 08:17 PM 发表
又发梦 ,在中国官话区人口八亿以上,讲广府话的人算上海外华人也不超过四千万,双方怎么竞争


共通語有入聲的時候是中國的強盛期,當入聲消失時,就經歷了金、元、清的恥辱

可見入聲是多麽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2-2009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6-2-2009 10:21 PM 发表


共通語有入聲的時候是中國的強盛期,當入聲消失時,就經歷了金、元、清的恥辱

可見入聲是多麽重要的
我就知道你爱死中国了 ,还不承认。这种缺心眼的话只有中国的民族主义论坛才会说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2-2009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6-2-2009 10:21 PM 发表


共通語有入聲的時候是中國的強盛期,當入聲消失時,就經歷了金、元、清的恥辱

可見入聲是多麽重要的


既然你會拾人牙慧說語言沒有標準性只有地方性,爲甚麽就不懂得語言也沒有優劣性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9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陵嘉应子 于 7-2-2009 10:43 PM 发表


既然你會拾人牙慧說語言沒有標準性只有地方性,爲甚麽就不懂得語言也沒有優劣性的道理?



語言當然有優劣之分,不然爲什麽英語可以成爲國際科學交流用語而北京話、馬來語不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2-2009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家國夢 的帖子

要明白,二战时期要是德国胜利的话,世界通用语必然是德语。
语言没有优劣之分,因地方区域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语言的使用,英文好记、容易写,所以它比较适合。汉语发音独特,书写困难,但是汉语却比其它语言表达能力要强,汉语的好处在哪,相信各位也不用我来解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09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文金 的帖子

德国? 是一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11-2025 12:50 AM , Processed in 0.12073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