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01|回复: 0

浮罗客家村名扬海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0-2008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浮罗客家村名扬海外 登上台湾电视荧幕 二零零八年十月五日 晚上六时五十八分

(槟岛西南区5日讯)浮罗客家村名扬海外,并在8月初的台湾客家电视新闻及特辑中播出,为浮罗客家村美誉在海外打响首炮,从而提升充满纯朴及道地的浮罗山背的“名气”,为“小山城”跨出旅游领域的另一番“小天地”!
随着台湾客家研究学者团一行人于今年6月22日至7月6日前来浮罗客家村进行研究工作,并探讨客家先贤从中国南来浮罗的史迹后,“浮罗客家村”的风貌也甫在上两个月被台湾客家电视台搬上电视荧幕,让台湾人民有机会一睹海外客家村的真实面貌。
台湾客家电视台于上述日期在配合学者团前来研究浮罗客家村之际,也拉大队前来这座充满自然风味的山城拍摄及取景,同时也对浮罗客家村作实地的报导及采访。
更重要的是该家电视台也特别注重在海外的华文教育,尤其是槟城作为华裔人口最多的州属。
自我国308大选,槟城的政权正式易手后,它似乎已成为香港及台湾电视媒体争相报导的对象。
较早前槟首长林冠英也同样受邀接受香港电视媒体的采访,而在3个月前,台湾客家电视台也相继前来,让槟城这个名字一时之间名扬海外。
浮罗街镇“古早屋”风貌尽入镜头
针对前来浮罗客家村采访的台湾客家电视台,有关特辑已在该台的第5频道播出,其中也包括采访的浮罗市镇、街景、客家人承办的崇德华小、天主教堂、玄天上帝庙、客家先贤所居住的“古早屋”及山区客家人割胶的生活情况。
客家学院电子报也报导
至于另一方面,国立中央大学设立的客家学院电子报也于今年8月5日(第79期)刊登有关浮罗客家村的详细报导,其中包括客家语文研究生廖纯瑜采访浮罗客家人古添发在大马落地生根的情景。
廖纯瑜在“寻找熟悉及陌生的乡音”报导指出,在马来西亚的客家人,虽然已经有好几代,无奈在主、客观的因素下,必须要有好几份兼差的工作,才能足够养家糊口。
虽然如此,他们对自己的族群,几乎都充满着浓烈的凝聚力与使命感,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母语客家话的保存,更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
林筱蓉:大马客家文化是多元文化表征
另一方面,客家社会研究生林筱蓉则在另一篇“马来西亚调查心得”的报导中写出对前来浮罗客家村采访的感想,并强调大马的客家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表征。
由语言开始,不论是永定腔或是惠州腔的客语,都融合成为一种共同使用的客语,而其中又参有马来语、潮州话、英语、广东话等。
“至于在大马饮食文化也与台湾大不相同,甚至在住居以及产业分布,也与台湾截然不同,这是当地客家文化的独特性与主体性。这次田野经验让我能走出客家既有的框架,看到更多客家文化与在地互动的结果,是相当有收获且增广见闻的田野经验。”
槟柔砂将各办工作坊
另一方面,台湾中央研究院《苗栗园区海外研究-东南亚客家研究计划》将在2009年1月期间分别在马来西亚的槟城、新山与诗巫举办各一场工作坊。所讨论的相关议题包括所在地区的客家状况,譬如分布的区域、人口比例、客家村落状况、客家人的经济活动、宗教、习俗及通婚情形、客家人与非华人的互动情形。



台湾客家电视台在两个月前曾在浮罗作实地的拍摄及采访。


3名台湾客家学者向浮罗小园主房娘胜索取先贤南来的重要资料


浮罗山背的夕阳,呈献出纯朴的乡间味道,吸引台湾电视台前来拍摄。


崇德小学生上课情景也在该电视台播出。


崇德校长赖春郿道出当地华校的处境。


浮罗客家人古添发成为客家电视台的采访对象。


新闻报道:光华日报

[ 本帖最后由 小顽子 于 6-10-2008 01: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1-2025 11:28 PM , Processed in 0.10818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