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922|回复: 124

道德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9-2008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乃我见过最欢喜的一本书,虽然只有5千字,但包含了宇宙论、哲学等等。

大家不妨分享一下心得?

我的心得:

道乃一切宇宙之真理
德乃寻求道的方法

人因为有自我意识,所以不能够和宇宙结合,唯有放弃自我,才能得到真我。

而这个世界是对立而统一的。

有美就有丑
有高就有低
有有就有无

凡人向外观,圣人向内观。

人分为身心灵,灵需要养分,身才能够成长。

有舍才有得,学会放弃才会学会珍惜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9-2008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男人才有女人
有大人才有小孩
有小孩才有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人因为有自我意识,所以不能够和宇宙结合,唯有放弃自我,才能得到真我。”這段開始的,都同意。
這裡的自我意識,可以是小我、無意識等。
而,真我,可以是有意識、意識之光、神、佛等。

道與德的解説,沒有異議。畢竟,正理只有一個,由正理被包裝出來的理,卻可以有上千個。

誠如佛家禪宗所言: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08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需要精进,而学道就需要日损。

把大众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的前面,才能够保障自己的利益。

无为,而无所不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jackphang 的帖子

我會暫時袖手旁觀,各位請繼續.
該多嘴的時候我自然會插嘴.

但是我會定位在:-
道和德的"法律"漏洞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ackphang 的帖子

這點看得有點模糊,能否明確點的説明?
利益那點,不知是否理解錯誤,所以不同意。不過,你當然可以由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9-2008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幻藏 的帖子

他是說:-

忘掉”小我”的去推廣”大愛”,建立菩薩精神就是等於”賺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guilimen 的帖子

原來如此,剛回去再仔細看看,才略有所知。

回复 4# jackphang 的帖子

那麽,這點就不同意了。也不建議推廣。個人比較推廣當下、臨在。接受任何時刻發生的事。好比遇到不順遂的事,必須接受,而不是去拒絕或是與之對抗。

你可以有你的想法、方法,但是,你必須意識到,任何的想法、思考都會成爲小我的生存[糧食]之一。小我[存在]的方式有很多种。樓主要時刻觀察,觀察自己,也包括小我的一切舉動。

嘗試看看是否有覺知到有個自己在説話、思考。在思考的那個,就是一直以來提到的‘條件化的自我’,而後臺的那個覺知,纔是你的本質。

記得,無論做什麽的時候,都觀測自己的一切。

介紹你看看《A New Earth: Awakening to Life's Purpose》
中文版: 一個新世界: 喚醒内在的力量

其對小我的解釋更爲深入

這本書的内容和作者,讓人產生共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9-2008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象老人家咁的(袖手旁觀).
但..



能知道[学道]的时间吗?
我看到的都是很一般的看法.(浅,不够深)
你的(看法)在那里?
我拿出有得讲的
【有有就有无】
有是局部;无是全部.
真要讲与有相对的是[冇](或没有)

【有舍才有得,学会放弃才会学会珍惜所有。】
学到【失去】,才能真正珍惜所有。。


话说最近我悟到一件事.(收到电波)
把道与宇宙的关系理得更清楚了~
「道乃一切宇宙之真理」
所以这句有对,也有对不晒的地方。
由于对道有了新的了解,
德也因此矇矇地了...
心得算是更接近老子了的意思吧。。


P/S:电波的其中一个讯息是.
[大爆炸]可能是没的.
至少大爆炸是一切开始的点这段错.
当然,很可能我搞错了~
这样吧~
大爆炸是一切开始的点,
那道是?
不明白不清楚道的本质,
点学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難。道。
不。知。
難。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8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可道,非常道。
如果道可以当心得来分享,那就是对道一知半解。
想更加了解道家思想,请读庄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8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幻藏 的帖子

恭喜你,

你已經開始拋棄佛,拋棄禪,拋棄”Sufi”的舊傳承而
進入了”新時代人生觀”的解脫法門了.

真是可喜可賀,我道不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8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guilimen 的帖子

今年某月回來佳禮,就有點像前輩開的帖子,想進行一些分享。還沒開始分享,就在回來哲學論壇看到前輩的帖子。帖子開張時,是2004年的事了,當初一直沒看到,如果早看到的話,可能又不同了。

不過,也因爲過去,成就了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8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可想而知老子的智慧是多么的广阔,多么有远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08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心得
是一门养生绝学。。




道乃一切宇宙之真理?
人体本来就是一个小宇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0-2008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闭乐 于 28-9-2008 08:39 PM 发表
我想象老人家咁的(袖手旁觀).
但..



能知道[学道]的时间吗?
我看到的都是很一般的看法.(浅,不够深)
你的(看法)在那里?
我拿出有得讲的
【有有就有无】
有是局部;无是全部.
真要讲与有相对的是[冇](或没 ...


老人家您好,

小弟未满26,刚刚才看道德经,对里头的文字深感兴趣,尤其是对立统一的理论。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发表意见和看法,毕竟我的看法必然和大家不一样,说出来大家以及研究研究无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0-2008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jay 于 28-9-2008 11:43 PM 发表
道可道,非常道。
如果道可以当心得来分享,那就是对道一知半解。
想更加了解道家思想,请读庄子。


不好意思,我以为道家思想源自老子,而不是庄子?

其中一篇说道,

由于没有道,所以才衍生出德、仁、礼、仪。

如果人人有道,那么就不需要礼仪或者仁义了。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的道理

- 由于没有道,所以才产生出许多虚伪的仁、义、礼来让人们服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0-2008 08: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29-9-2008 01:44 PM 发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可想而知老子的智慧是多么的广阔,多么有远见


多看几遍才能够明白老子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8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phang 于 28-9-2008 11:41 AM 发表
人因为有自我意识,所以不能够和宇宙结合,唯有放弃自我,才能得到真我。

凡人向外观,圣人向内观。

人分为身心灵,灵需要养分,身才能够成长


自我意识是什么?真我又是什么?有自我意识,就不能与宇宙结合?自我又该如何放弃呢?

凡人向外观?是怎样的观?圣人向内观,又是怎样的观?

若人是分为身心灵,那么该怎么区分心与灵?身体是物质,灵与心是非物质,物质的成长端视乎营养的摄取吧!非关灵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0-2008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10-2008 09:25 PM 发表


自我意识是什么?真我又是什么?有自我意识,就不能与宇宙结合?自我又该如何放弃呢?

凡人向外观?是怎样的观?圣人向内观,又是怎样的观?

若人是分为身心灵,那么该怎么区分心与灵?身体是物质,灵与心 ...

你现在的思想是你从以前(也可以是生前,不过我还是不明白这个,可能gullimen可以帮忙解答)到现在的想法。
真我是宇宙本来就有的思想(或者是宇宙的潜意识)。由于我们有本身的想法,所以很多时候都做了违反自然法则的事情-比如:不孝敬父母。
自我该如何放弃?为什么你要放弃自我?

圣人向内观,是怎样观?由于我不是圣人,所以不知道解释 (或许这里哪位圣人可以帮忙解释?)

我也不是很明白心与灵,不过灵魂=心灵。灵魂就是有灵,也有魂。

不知道你不知道胃溃疡的病症是由心理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8-2025 05:29 AM , Processed in 0.17585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